周之千

《周慎齋遺書》~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用藥權衡

車前子退熱利小便。瞿麥利心經濕熱。萹蓄破血,主赤淋。

沉香行血中之氣,小腹滯痛者宜之。肉桂與沉香同功,且能補血。血滯者用沉香,血虛者用肉桂。

蟹爪能去死血,下死胎胞衣。

香附開鬱行滯疏肝,故能止瘧。桃仁元胡索,俱為破血之藥。然香附見元胡索則破氣,香附見桃仁則破血。

紅花涼血,丹皮退熱,不可混施。

炮薑、肉桂,所以溫胃也,見吳茱萸則溫中。四君子所以補脾也,見丁香則溫胃。止嘔吐必加檳榔,則胃可溫而吐可止。厚朴主小腸經,小腸久瀉,虛薄者最宜;若欲溫胃,必加生薑,萬升而不降。草果其性猛烈,破積氣痰食。凍米溫中,白糖溫中,益智暖丹田,紅曲健脾進食,蓽澄茄溫胃去濕。

蜜糖開肺潤皮毛,沙糖動胃利小腸,飴糖潤脾澤胃,白糖溫胃,大便瀉者相宜。

益智溫腎,且入胃。鹿茸溫腎,其性下走。肉蓯蓉壯陽。肉桂行血生血溫血。巴戟溫腎。以上數味,皆命門之藥。命門乃陽中之陰,用之於所不當用,恐動大便。瑣陽、菟絲、鹿角膠、鹿角霜、破故紙、小茴香、枸杞子,以上數味,俱少陰腎藥。腎乃陰中之陽,用之於所不當用,恐其火起。

蓯蓉補腎中之陰,菟絲子補腎經之陽,杜仲平腎經氣分之濕。益智溫腎,與山藥同用,則不起火。

上焦滿悶,用紫蘇、杏仁、陳皮。中焦滿悶,用炮薑、肉桂、吳茱萸。下焦亦同中焦。但加小茴。上焦熱,用梔子。中焦熱,用黃連。下焦熱,用黃柏。上焦虛,用保元湯。中焦虛,用補中益氣湯。下焦虛,用地黃丸。上焦嘈雜,用生地。中焦嘈雜,用山藥。下焦嘈雜,用熟地。

氣結澀,蘇梗、杏仁。血結澀,桃仁紅花。木瓜淡能利濕。青皮泄肝氣,不使之上升。枳殼解肝結利氣。防風為卻風潤劑,去肝家氣分之風。蒺藜去肝家血分之風,益心火,制肺金,所以疏肝。萆薢去腎濕,亦平肝家血分之濕。山梔清肝火。柴胡清膽火。郁李仁清利膽氣,解膽結。

白蓮花藕潤心經氣分之燥。牛乳潤心經血分之燥。防己瀉血分中濕熱。杜仲、澤瀉可用。葶藶得大戟,則逐水之功愈大。赤石脂入心大腸,性澀可以止脫,氣脫者為虛寒,則澀從溫可知。丁香溫胃。乾薑和中。牛膝利小便行血,同補腎藥,去濕熱,理下焦之痿弱。晚蠶沙去上焦風濕熱。

制香附治走氣痛。吳茱萸性下,若臍腹作脹,知氣已下陷,多用之,氣愈陷,故行氣者用一分,臍腹作痛,邪氣已滯,少用之,恐邪氣難開,故破氣者用三五分。大茴、小茴俱辛溫,小茴走少陰與氣海,大茴厥陰肝經。

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去血積血塊血鱉。加肉桂,行血,氣得上升,而諸積從小便出矣。

八珍湯,人參與當歸相併,川芎與甘草相併,白芍與白朮相併,茯苓與生地相併。用川芎,不得用生地、熟地,用人參,不得用茯苓,以上下相制,不能專用其力也。

白話文:

用藥權衡

車前子可以退燒,並幫助小便順暢。瞿麥可以排除心經的濕熱。萹蓄可以破除瘀血,主要用於治療血淋(小便帶血)。

沉香可以推動血液中的氣運行,適合小腹脹痛的人使用。肉桂和沉香功效相似,但更能補血。血瘀的人適合用沉香,血虛的人適合用肉桂。

蟹爪可以去除體內的死血,幫助排除死胎和胎盤。

香附可以疏通鬱結之氣,使氣順暢運行,也因此可以止瘧疾。桃仁和元胡索都是破血藥。但是香附和元胡索一起用會破氣,和桃仁一起用會破血。

紅花性涼,可以涼血,丹皮可以退熱,這兩者不應該混用。

炮薑和肉桂可以溫暖腸胃,如果和吳茱萸一起用,還可以溫暖中焦(脾胃)。四君子湯是補脾的藥方,如果加入丁香,則可以溫暖腸胃。要止吐,必須加入檳榔,這樣才能溫暖腸胃並止吐。厚朴主要作用於小腸經,最適合治療小腸久瀉、體質虛弱的人;如果想用它來溫暖腸胃,必須加入生薑,否則反而會導致氣不順降。草果藥性猛烈,可以破除體內的積氣、痰和食物積滯。凍米可以溫暖中焦,白糖可以溫暖中焦,益智仁可以溫暖丹田(腎),紅麴可以健脾幫助消化,蓽澄茄可以溫暖腸胃並去除濕氣。

蜂蜜可以滋潤肺部和皮膚毛髮,砂糖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並幫助小腸通暢,麥芽糖可以滋潤脾臟和腸胃,白糖可以溫暖腸胃,適合大便稀溏的人使用。

益智仁可以溫暖腎臟,也能進入腸胃。鹿茸可以溫暖腎臟,藥性往下走。肉蓯蓉可以壯陽。肉桂可以推動血液運行,並產生新的血液,同時溫暖血液。巴戟天可以溫暖腎臟。以上幾味藥都是補命門(腎陽)的藥。命門屬於陽中之陰,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大便不順暢。鎖陽、菟絲子、鹿角膠、鹿角霜、補骨脂、小茴香、枸杞子,以上幾味藥都是補腎陰的藥。腎屬於陰中之陽,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引起虛火。

肉蓯蓉可以滋補腎陰,菟絲子可以滋補腎陽,杜仲可以平復腎經氣分的濕氣。益智仁可以溫暖腎臟,如果和山藥一起用,就不容易產生虛火。

上焦(心肺)感到脹悶,可以用紫蘇、杏仁、陳皮。中焦(脾胃)感到脹悶,可以用炮薑、肉桂、吳茱萸。下焦(肝腎)也和中焦一樣,但要加入小茴香。上焦有熱,可以用梔子。中焦有熱,可以用黃連。下焦有熱,可以用黃柏。上焦虛弱,可以用保元湯。中焦虛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下焦虛弱,可以用地黃丸。上焦感到嘈雜,可以用生地。中焦感到嘈雜,可以用山藥。下焦感到嘈雜,可以用熟地。

氣機鬱結不順暢,可以用蘇梗、杏仁。血瘀不順暢,可以用桃仁、紅花。木瓜性味平和,可以利濕。青皮可以疏泄肝氣,使其不向上逆。枳殼可以疏解肝氣鬱結,並使氣順暢運行。防風是祛風潤燥的藥,可以去除肝經氣分中的風邪。蒺藜可以去除肝經血分中的風邪,並能滋養心火,抑制肺金,所以可以疏肝。萆薢可以去除腎濕,也能平息肝經血分的濕氣。山梔可以清除肝火。柴胡可以清除膽火。郁李仁可以清除膽經的氣,疏解膽氣鬱結。

白蓮藕可以滋潤心經氣分的乾燥。牛奶可以滋潤心經血分的乾燥。防己可以清除血分中的濕熱。杜仲和澤瀉可以配合使用。葶藶子和大戟一起用,可以增強排水利濕的功效。赤石脂進入心經和大腸經,藥性澀,可以止脫,氣脫屬於虛寒,可以推知澀性偏溫。丁香可以溫暖腸胃。乾薑可以調和中焦。牛膝可以幫助小便,推動血液運行,和補腎藥一起用,可以去除濕熱,治療下焦虛弱無力。晚蠶沙可以去除上焦的風濕熱。

用製過的香附可以治療氣機遊走的疼痛。吳茱萸藥性往下走,如果臍腹脹滿,表示氣已經下陷,如果大量使用吳茱萸,反而會使氣更往下陷,所以行氣的藥只要用一分,如果臍腹疼痛,表示邪氣已經滯留,如果少量用,又怕邪氣難以疏散,所以破氣的藥可以用三五分。大茴香和小茴香都屬於辛溫藥,小茴香走少陰經和氣海穴,大茴香走厥陰肝經。

四物湯如果加入黃柏和知母,可以去除血積、血塊和血瘀。如果加入肉桂,可以推動血液運行,使氣向上升,那麼各種積滯就能從小便排出。

八珍湯的配伍是:人參和當歸一起使用,川芎和甘草一起使用,白芍和白朮一起使用,茯苓和生地一起使用。使用川芎就不能用生地、熟地,使用人參就不能用茯苓,以上是使藥性相互制約,不能只偏重某一種藥的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