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七 (6)
卷七 (6)
1. 似中風
似中風之證,其類不一。要皆陽氣閉塞,濁火冒明所致。蓋氣行則脈行,脈行則五官正,氣滯則脈滯,脈滯則五官歪。(五胥山曰:脈謂周身流行之血脈也。)滯於肝則目邪,滯於心則舌邪,滯於腎則耳邪,滯於肺則鼻邪,滯於脾則口邪。故初滯以七氣湯之類以理其氣,後則隨其所滯而平之。
必兼肝經之藥,因風氣通於肝,治風先治肝也。風者,天之肝氣;肝者,人之風臟也。
白話文:
類似中風的症狀,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但總體來說都是因為體內的陽氣被阻礙,導致虛火上炎所引起的。因為氣的運行會帶動血液循環,血液循環正常,五官就會端正;如果氣滯住了,血液循環也會跟著停滯,血液循環停滯,五官就會歪斜。(五胥山說:脈指的是全身運行的血脈。)如果停滯在肝,眼睛就會斜視;停滯在心,舌頭就會歪斜;停滯在腎,耳朵就會出現問題;停滯在肺,鼻子就會出現問題;停滯在脾,嘴巴就會歪斜。因此,初期氣滯的時候,可以用七氣湯之類的藥來疏理氣機,之後再根據氣滯在不同的臟腑來進行調理。
必須同時使用疏理肝經的藥物,因為風氣與肝相通,所以治療風病要先調理肝臟。所謂的風,是自然界的肝氣;而肝臟,則是人體的風臟。
2.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須分左右,俱用十全大補湯。初起必加羌活、防風三五帖。在左用氣中之血藥,在右用血中之氣藥,大便閉,雖半月十日無妨。如閉,血藥多於氣藥;如瀉,氣藥多於血藥,俱以此湯調理,丸、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半身不遂,左為氣中之血,蓋左關肝木,為升生之氣,肝木生心火,心主血,故曰氣中之血也。右為血中之氣,蓋右關脾土,為生血之原,土生肺金,肺主氣,故曰血中之氣也。其所以不遂者,皆因肝血枯而生風動火也,宜養血補血,忌用風藥燥之。
白話文:
半身不遂,需要區分是左邊還是右邊,兩者都使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剛開始發病時,一定要加上羌活、防風這兩味藥,服用三到五帖。如果是左邊的半身不遂,就用補氣的藥物中偏重補血的藥;如果是右邊的半身不遂,就用補血的藥物中偏重補氣的藥。大便不通暢,即使半個月或十天沒有排便也沒關係。如果大便不通,就讓補血的藥物多於補氣的藥物;如果腹瀉,就讓補氣的藥物多於補血的藥物,都用這個方子來調理。之後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的藥丸或湯藥。
半身不遂,左邊屬於氣中的血,因為左邊對應的肝臟,肝屬木,主升發之氣,肝木能生心火,心主管血液,所以說左邊是氣中的血。右邊屬於血中的氣,因為右邊對應的脾臟,脾屬土,是產生血液的源頭,土能生肺金,肺主管氣,所以說右邊是血中的氣。之所以會半身不遂,都是因為肝血不足而產生風邪和火氣,應該用養血補血的方法,忌用發散風邪的藥物來使情況更乾燥。
3. 痛風
上體風痛,保元、四物加涼血疏風藥;下體痛,保元、四物加牛膝、木瓜、黃柏,或山藥、萆薢,苡仁,去川芎。但痛即有火,上加荊芥、防風、生地、黃芩、半夏、熟地。若麻木不仁屬虛,小續命湯加減。晚蠶沙去上焦風熱,左在皆宜用。
痛風俱屬於火,風淫作痛,風痰作腫,風寒作滯,風濕痛證。古人用獨活寄生湯,今人當用羌活續斷湯。蓋桑寄生、川獨活,乃去風勝濕之聖藥也。近時桑寄生,採桃、梅、榆、楓上者代用,不知寄生不生於桑,則性熱,傷血損氣,故另立方曰羌活續斷湯,治之亦效。
驗,案
一人歷節風痛,用四物湯加薏苡仁、秦艽、甘草、蠶砂,養血榮筋效。
白話文:
痛風
上半身出現風痛,用保元湯、四物湯再加入涼血疏風的藥物;下半身疼痛,用保元湯、四物湯再加入牛膝、木瓜、黃柏,或者山藥、萆薢、薏仁,去除川芎。但只要是疼痛就表示有火氣,再加入荊芥、防風、生地、黃芩、半夏、熟地。如果出現麻木不仁的狀況,屬於虛症,用小續命湯加減。晚蠶沙可以去除上焦的風熱,左邊或右邊都可以使用。
痛風都屬於火氣旺盛的疾病,因為風邪過盛會引起疼痛,風邪與痰結合會造成腫脹,風寒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風濕會產生疼痛的症狀。古人使用獨活寄生湯,現在的人應該使用羌活續斷湯。因為桑寄生和川獨活,是去除風邪和濕邪的良藥。但現在有人採集桃樹、梅樹、榆樹、楓樹上的寄生來代替桑寄生,卻不知道寄生不長在桑樹上的,藥性會偏熱,會傷害血氣,所以另外開立羌活續斷湯來治療,效果也很好。
驗案
有一個人出現關節疼痛,用四物湯加上薏苡仁、秦艽、甘草、蠶砂,可以達到養血榮筋的效果。
4. 癘風
風為百病之長,而癘風尤為內外兩傷。癘風者,俗名大麻風,乃濕熱填塞於臟腑之竅,故為病中最難治之證。蓋濕屬脾,風屬肝,正氣衰而脾因肝害,風濕日橫而正氣日虛,欲攻而正壞,欲補而邪興,惟有針法可治。須在初發時,或於面,或於手足,或於麻木處針之可平。藥用蘄蛇、大楓子、川芎、當歸之類,亦有愈十中之一二。
癘風皮肉潰腫,濕熱填於汗孔也。苦參丸主之。
苦參丸(並治赤白癜風)
苦參(一斤),防風,荊芥,蒼耳子,胡麻(各八兩),川烏,白芷(各一兩半),黑蛇(一條)
共為末,酒糊丸,茶酒任下之。
又方
苦參(七錢半),蒼耳子,牛蒡子,黃柏(酒炒各二兩),黃精,浮萍(各一兩),烏蛇(一條)
浸酒服。
白話文:
癘風這種病,風是各種疾病的源頭,而癘風更是內外都受到損傷。癘風,俗稱大麻風,是因為體內濕熱之氣阻塞在臟腑的孔竅,所以是疾病中最難治療的一種。因為濕氣屬於脾臟,風邪屬於肝臟,當身體正氣衰弱時,脾臟會因為肝臟的影響而受損,風濕之氣就會日益猖獗,而正氣也更加虛弱。想要攻邪,正氣會更受損;想要補益,邪氣又會更旺盛。只有針灸或許可以治療。必須在剛發病的時候,無論是臉上、手腳,或是麻木的地方,針灸都有可能治好。藥物方面,可以使用蘄蛇、大楓子、川芎、當歸之類的藥材,但也只有十分之一二的機會可以治癒。
癘風會導致皮膚潰爛腫脹,是因為濕熱之氣填塞在汗孔之中。可以用苦參丸來治療。
苦參丸(同時也能治療赤白癜風)
苦參(一斤),防風、荊芥、蒼耳子、胡麻(各八兩),川烏、白芷(各一兩半),黑蛇(一條)
一起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藥丸,用茶或酒隨意吞服。
另一個藥方
苦參(七錢半),蒼耳子、牛蒡子、黃柏(用酒炒過,各二兩),黃精、浮萍(各一兩),烏蛇(一條)
用酒浸泡後服用。
5. 鶴膝風
鶴膝風,風濕熱結於膝也。熱勝則腫,腫甚則肌肉消削而膝如鶴也。痛甚因風,宜用後方,或獨活寄生湯。
主方
麻黃,甘草,半夏,粟殼(去筋各二錢),桂枝(五分),白芍,防風,荊芥(各一錢)
生薑四兩,酒二碗煎,露一宿再煎,溫服,出汗為度。上痛加羌活,下痛加牛膝、苡仁。
獨活寄生湯(並主痛風)
白芍,杜仲,歸身,防風,白芷,人參,細辛,桂心,熟地,牛膝,川芎,寄生,甘草(各一兩),獨活(三兩)
姜水煎。
白話文:
鶴膝風,是風濕熱邪在膝蓋部位凝結的病症。熱邪旺盛就會導致腫脹,腫脹嚴重就會使肌肉消瘦,膝蓋看起來像鶴的膝蓋一樣。疼痛劇烈是因為風邪的關係,應該使用後面的方子,或是獨活寄生湯。
主要藥方
麻黃、甘草、半夏、罌粟殼(去掉筋絡,各二錢),桂枝(五分),白芍、防風、荊芥(各一錢)
生薑四兩,用酒兩碗煎煮,放露天過一夜再煎煮,溫熱服用,以微微出汗為度。上部疼痛加羌活,下部疼痛加牛膝、薏苡仁。
獨活寄生湯(也主治痛風)
白芍、杜仲、當歸身、防風、白芷、人參、細辛、桂心、熟地、牛膝、川芎、桑寄生、甘草(各一兩),獨活(三兩)
用水加薑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