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千

《周慎齋遺書》~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寒熱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錄《素問·陰陽應象論》中語。)

白話文:

當陰氣過盛時,身體會出現與陽氣相關的疾病;當陽氣過盛時,身體會出現與陰氣相關的疾病。陽氣過盛時,身體會發熱;陰氣過盛時,身體會發冷。如果寒氣過重,身體就會發熱;如果熱氣過重,身體就會發冷。陽氣過盛時,身體發熱,毛孔閉塞,呼吸粗重,無法俯仰,不出汗卻發熱,牙齒乾燥,煩躁不安,腹滿而死,能忍受冬天但不能忍受夏天。陰氣過盛時,身體發冷,出汗,身體常清涼,經常發抖和發冷,寒氣過重則會厥逆,厥逆則腹滿而死,能忍受夏天但不能忍受冬天。

諸有過者切之,(有過,即有病也。)澀者,陽氣有餘也;滑者,陰氣有餘也。陽氣有餘,則身熱無汗;陰氣有餘,則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身寒,陰陽不足,則多汗而身熱。予謂病之重者,莫大於此,如刀削肌肉,危甚不能久矣。(「諸有過者切之」至「無汗而身寒」止,皆《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語也。

白話文:

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密切關注自己的病情,(有病,即是有病症。)澀的人,是陽氣過剩;滑的人,是陰氣過剩。陽氣過剩,則身上發熱不流汗;陰氣過剩,則多汗身上發冷。陰陽過剩,則不流汗而身上發冷;陰陽不足,則多汗而身上發熱。我認為疾病最嚴重的,莫過於此,就像刀子削肌肉一樣,非常危險,不能長久。 (「諸有過者切之」到「不流汗而身上發冷」為止,語出《素問·脈要精微論》。)

其「陰陽不足」二句,乃慎齋所補。以此證甚危險,不可以經中未言而忽之也。故既補之,而又詳言以申之。)

經云:邪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又云:陽虛生外寒,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又云:陽盛生外熱,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又云:邪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喜怒。

白話文:

古典醫書中記載:邪氣的產生,分為陽邪和陰邪兩種。如果是陽邪,這是由風寒暑熱等外感邪氣導致的。還有一種說法:陽虛就會產生外寒,陽氣在胸腔上部的部位接受元氣,可以溫暖皮膚,而現在寒氣在體表,因此上焦部位就會不通暢,上焦不通暢,寒氣就會繼續留在體表,所以會感到寒冷。還有一種說法:陽盛就會產生外熱,上焦不通暢,皮膚就會變得緊緻,毛孔閉塞,身體內部不通暢,衛氣就不能透逸到體表,所以會感到外熱。至於陰邪的產生,是由飲食、起居、情緒等內在因素引起的。

又云:陰虛生內熱,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云:陰盛生內寒,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澀,血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白話文:

另外他說:陰虛會產生內熱,若有所勞累,形體及氣血衰弱,飲食也不能充足,位於上半身的消化系統機能不好,下半身的消化系統也不通暢,胃氣就會過熱,熱氣燻蒸到胸部,因而產生內熱。另外他說:陰盛會產生內寒,寒邪之氣上逆,寒氣聚集在胸部而不散發出去,不散發出去就會造成暖氣消散,只留下寒氣,則血液凝結而澀滯,血液凝結則經脈不通暢,經脈因此會脈象盛大而澀滯,所以是中寒之症。

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多寒氣,黑色者多血少氣。(錄《靈樞·五音五味篇》中語,「青白者多寒氣」,原文是「青白者少熱氣」,其語勝此,似不必易。)

白話文:

按照病症的顏色來觀察,黃色或紅色的病症通常是熱氣所致,青色或白色的病症通常是寒氣所致,黑色的病症通常是血虧氣弱所致。(摘錄自《靈樞·五音五味篇》裡的文句,「青白者多寒氣」,原文為「青白者少熱氣」,這句話比原文更勝一籌,因此不必更動。)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之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錄《靈樞·脈經》中語。)

白話文:

凡是診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的絡脈多青;胃中有熱,魚際的絡脈赤。那突然發黑者,是留下的久痹。那有赤、有黑、有青者,是寒熱之氣。那青且短者,是少氣。

浮絡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錄《素問·皮部論》中語。)

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

人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氣口盛則脹滿,寒中熱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錄《靈樞·禁服篇》中語。)

白話文:

  1. 人迎脈盛的話,是熱症;虛的話,是寒症。

  2. 氣口脈盛的話,會脹滿,寒中熱不化。

  3. 氣口脈虛的話,熱在其中,會嘔吐糜液,呼吸困難,小便顏色改變。

岐伯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盛者從之。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反治何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和氣,可使必己。(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語。)

白話文:

岐伯說:身體受寒時要溫熱它,身體燥熱時要用寒涼之物調養,症狀較輕時要採取與病勢相反的方法來治療,症狀嚴重時要順著病勢去治療。黃帝說:什麼是「相反的方法來治療」和「順著病勢去治療」?岐伯說:「相反的方法來治療」就是用正治法,「順著病勢去治療」就是用反治法。反治法主要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黃帝說:反治法具體是什麼樣的?岐伯說:燥熱的症狀因受寒而引起時,就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寒涼的症狀因受熱而引起時,就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阻塞的病症因阻塞的病因而引起時,就用通暢的藥物來治療;通暢的病症因通暢的病因而引起時,就用阻塞的藥物來治療。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因,然後根據病因來治療。治療疾病的最初和最後都相同,但治療方法卻不相同。這樣,才能使積聚消散,使堅硬的東西潰解,使氣機得以調和,使疾病得到痊癒。

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假如小寒之氣,溫以和之;大寒之氣,熱以取之;甚寒之氣,則下奪之;奪之不已,則逆折之;折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則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之不盡,則求其屬以衰之。

白話文:

對於輕微的疾病,用溫和的方法來調整;對於中等程度的疾病,用藥物來平衡;對於嚴重的疾病,則要採取激烈的措施,比如發汗、瀉下等。對於寒、熱、溫、涼等不同的性質,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例如,對於寒證,可以用溫熱的藥物來調和;對於熱證,可以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對於寒熱錯雜的證候,則要先瀉寒,後清熱;對於寒熱交錯的證候,則要先清熱,後瀉寒。如果寒邪或熱邪太過盛大,就可以用奪取法治療;如果奪取法治療無效,就可以用逆折之法;如果逆折之法治療無效,就可以用求其屬以衰之的方法治療。對於輕微的熱證,可以用涼性藥物來調和;對於嚴重的熱證,可以用發散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發散的藥物治療無效,就可以用逆制之法治療;如果逆制之法治療無效,就可以用求其屬以衰之的方法治療。

(自「微者調之」以下二十八字,亦至真要大論中語,「假如小寒」以下八十八字,乃啟元子注也。)

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此熱證也。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下之者寒藥清之也,寒涼之性下行也。

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此寒證也。陽盛生內寒,陽虛生外寒,汗之者熱藥溫之也,非正發汗也。用藥以助生浮、升長之氣,所以扶其陽也。

白話文:

陰氣盛而陽氣虛弱,發汗就會痊癒,攻下就會死亡,這是寒證。陽氣盛則產生內寒,陽氣虛則產生外寒,發汗是使用熱性的藥物來溫暖身體,而不是真正的發汗。使用藥物是為了幫助生成浮、升長之氣,所以才能扶助陽氣。

帝曰:論言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岐伯曰:諸病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蓋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

白話文:

皇帝說:據說治療熱症要用寒涼藥物,治療寒症要用溫熱藥物,醫家不能廢除規律而改變基本方法。有的人患了熱症,用寒涼藥物治療反而加重了熱症,有的人患了寒症,用溫熱藥物治療反而加重了寒症,這兩種情況都存在,新病尚未痊癒,舊病又復發,應該怎麼辦?岐伯說:所有疾病中用寒涼藥物治療反而加重了熱症的,是病機在於陰;用溫熱藥物治療反而加重了寒症的,是病機在於陽。所謂「求其屬」,就是根據病機所在,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增加陽火的藥物來消除陰寒的病邪,增強水陰的藥物來制約陽光的病邪。

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旺氣而然者,其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服用寒性藥物卻反而發熱,服用熱性藥物卻反而發寒,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治好了旺盛之氣,所以才會有反向的變化。」皇帝又問:「如果不治療旺盛之氣,卻依然出現這種情況,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岐伯說:「您問得真是透徹!這是因為沒有治療五味的屬性所造成的。五味進入胃中,各自歸屬於自己所喜歡的臟腑,所以酸味先進入肝臟,苦味先進入心臟,甘味先進入脾臟,辛味先進入肺臟,鹹味先進入腎臟。長久地累積下來就會增加臟腑之氣,這是事物生化的常理;臟腑之氣增加並且長久地積聚,就是夭折的原因。

(以上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以下則啟元子注也。)入肝為溫,入肺為清,入心為熱,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時兼之,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類是也。故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不已,則臟氣偏勝;臟氣有偏勝,則有偏絕;臟氣有偏絕,則有暴夭。

白話文:

(以上也是《至真要大論》中的話語,以下則是啟元子的註解。)黃連、苦參這兩味藥,入口後會讓肝臟變得溫和,讓肺部變得清涼,讓心臟變得熱,讓腎臟變得寒冷,讓脾臟變得至陰。此外,這兩味藥還兼併四時,都能夠增加藥物的功效,益氣補氣。所以,如果長時間服用黃連、苦參,反而會讓人感到發熱,這類情況就是如此。因此說,長時間服用黃連、苦參會增加藥物的功效,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藥物的功效不斷增加,就會導致臟腑之氣偏勝;臟腑之氣有偏勝的現象,就會導致有偏絕的現象;臟腑之氣有偏絕的現象,就會導致暴死。

故曰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問: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熱病服寒熱而熱不退,何也?答曰: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化源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至真要大論。)帝曰:脈從而病反者,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

白話文:

**問:**得了寒病卻吃了熱藥,服後寒仍然不退;得了熱病卻吃了寒涼藥,服後熱仍然不退,這是為什麼?

答: 熱症中沒有寒邪,這是因為沒有水液;寒病中沒有熱邪,這是因為沒有火氣。寒病不具有寒症的表現,是責怪沒有水;熱病不具有熱症的表現,是責怪沒有火。醫經上說:滋養人體精氣血津液的本源,如果本源已經斷絕,藥物只是虛假的,怎麼能夠滋養真實的水火呢?(《至真要大論》)

帝曰: 脈是順著病而反常的,這樣的情況如何呢?

岐伯曰: 脈來得順暢,按壓時脈搏不脹滿,六條陽經脈都是如此。

(啟元子注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鼓動,乃陰盛格陽所致,非熱也。此一節言證屬陽,脈亦從證,雖屬熱而反病寒也,諸陽皆然,謂諸陽概數而不鼓,太陽標本不同之脈也。(又至真要大論云:)帝曰:諸陰之反,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盛而甚也。(啟元子注言:)形證皆寒,按之而脈鼓擊於指下盛者,此為熱甚拒陰所致,病非寒也。

白話文:

(啟元子註解說:)當病人發熱,脈搏又數又快時,按壓脈搏卻不鼓動,這是由於陰氣過盛阻滯了陽氣所導致的,並不是真的發熱。這一條所說的病症屬於陽症,脈象也隨之而變,即使是發熱,反而會出現怕冷的症狀,這是所有陽症共通的,也就是說,各種陽症的脈象都是數而快的,按壓脈搏都不會鼓動,無論是太陽經的標證還是本證,都是如此。(《至真要大論》又說:)黃帝問道:各種陰證的相反症狀又是怎麼樣的?岐伯回答說:脈搏來勢很急並且有節奏,按壓脈搏會感到脈搏很強勁,甚至會鼓動手指。(啟元子註解說:)當病人表現出各種怕冷的症狀,按壓脈搏卻感到脈搏強烈,以致鼓擊手指,則說明熱邪很盛而抗拒陰氣所導致的,實際上病症並不是怕冷。

此一節言證屬寒,脈亦從證,雖似寒而反病熱也。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此之謂也。

白話文:

這一節所述的證狀屬於寒症,脈象也隨證象表現為寒脈,雖然是寒症,病情卻有發熱的表現。所以百病的產生,有的是由於本質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由於標證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由於中氣因素引起的,有的是採用本質因素的治療而取得效果的,有的是採用標證因素的治療而取得效果的,有的是採用中氣因素的治療而取得效果的,有的是採用相反因素的治療而取得效果的,有的是採用順應因素的治療而取得效果的。所謂相反,就是正向、順應。像順應變化那樣。因此說:明白標證與本質,用藥就不會錯誤,明確順應與相反,治療就能沒有偏差,這就是這個道理。

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病寒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自「百病之起」至此亦是至真要大論中語,)六氣之病,標本相反者,惟太陽少陰之病為最。蓋太陽標熱本寒,少陰標寒本熱,啟元子釋諸陽脈至而從為病熱,脈數者,太陽之標也。

白話文:

不知道這些道理的人,不足以談論診斷,足以擾亂醫學經典。所以大體上說:粗心大意的人嘻嘻哈哈,以為醫學知識可以輕易獲得,說熱病還沒退,寒病又開始了,同是寒熱之氣卻有不同的病症,因而診斷錯誤,擾亂醫學經典,這就是這個道理。標本的道理,既精要又廣泛,既微小又重大,可以先說其中一項,就能知道所有疾病的危害,說明標和本,要容易而不要損傷,察看本和標,才能使病情好轉,明知治癒與複發,成為萬民的楷模,天地之道就完備了。(這一段內容也是《至真要大論》中的話。)六氣致病,標本相反的,只有太陽少陰的疾病最為明顯。太陽病是以熱為標,寒為本;少陰病是以寒為標,熱為本。啟元子解釋:諸陽脈氣運行到而導致的病熱,脈搏數快是太陽病的標誌。

按之不鼓,為陰盛格陽者,寒水之本,與標相反也。諸陰脈至而從為脈證,似寒者,少陰之標也。按之鼓盛,為熱盛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如故,外則似順,中氣乃逆,故方若順,乃實則逆也。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愈,故外雖用逆,中乃順也,此似逆而實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也。

白話文:

按壓腹部沒有脹滿感,這是陰氣旺盛而阻礙陽氣,是寒冷水邪的根本,與表症相反。諸陰脈到達而形成脈象和症狀,類似於寒證,這是少陰病的表症。按壓腹部脹滿感明顯,這是熱邪旺盛而排斥陰氣,是君火(心火)的根本,與表症相反。因此,不瞭解相反關係的人,按照表症的陰陽屬性進行順治,就會順應根本病氣的寒熱,而病情照舊,外表上看似順應,但中氣卻是逆轉的,所以方劑雖然看似順應,但實際上是逆轉的。瞭解相反關係的人,按照表症的陰陽屬性進行逆治,就會逆轉根本病氣的寒熱而使病情好轉,所以外表上雖然使用逆法,但中氣卻是順應的,這看似逆轉但實際上是正順的。瞭解表症與根本病氣,用藥就不會出現差錯,清楚地掌握順逆,正邪的治療就會得心應手,沒有任何障礙。

若脈從病反,言證似陽者,脈亦從證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證似陰者,脈亦從證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證施治。(下文詳言脈證相反者之治法,當舍證從脈。然其中又有脈證相合,而病之真情實相反者,又宜反其證脈以施治。以總明病機千變萬化,學人之不可不細審而詳察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與表徵顯示的疾病不符合,比如有陽證但脈象卻顯示偏陰,那麼實際情況可能是「假熱真寒」。反之亦然,如果脈象與表徵顯示的疾病不符合,比如有陰證但脈象卻顯示偏陽,那麼實際情況可能是「假寒真熱」。因此,必須根據脈象和症狀相反的情況來施治。(下文將詳細說明脈象和症狀相反的情況的具體治療方法,通常需要捨棄症狀而根據脈象來判斷。然而,還存在脈象和症狀相互符合,但實際情況卻是相反的情況,此時也需要捨棄脈象和症狀來判斷。這說明疾病的病理機制千變萬化,學習中醫的人必須仔細審查和仔細觀察,才能正確診斷和治療疾病。)

)如身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證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陰盛故也;面赤,戴陽,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用寒涼,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以少陰證面赤者,四逆湯蔥白治之,以逆氣象陽也。

白話文:

就像發熱、煩躁、臉紅,脈象沉細的,是陰證類似陽證。發熱是裡寒的原因;煩躁是陰氣太盛的原因;臉紅是督脈陽氣不足,下部虛寒的原因。如果醫生不瞭解脈象,誤認為是實熱,反而用寒涼藥,就會使病情加重,變成大病。《外臺祕要》說:陰盛發躁,想坐井裡的人,應該用熱藥治療。所以仲景用四逆湯加上蔥白治療少陰證面紅的患者,以逆氣象陽。

若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往往欲坐井中,醫猶不悟,此是陰證,仍認為熱,復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或因嘔吐,或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去衣近寒處,或飲食寒水則便振寒如故,上氣短促,胸中滿悶欲死,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痰涎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六脈沉細而澀,按之而虛,是大寒之證。

白話文:

如果服用寒涼藥物後,身體內的火氣得到水的滋潤而上升蒸騰,陰氣躁動到極點,往往會想要坐在井中。醫生仍不領悟,認為這是陰證,還用寒藥治療,病人死亡也不足為奇。或因嘔吐,或因咳嗽而發作,身體蒸蒸發熱,好像坐在蒸籠中,想去掉衣服接近寒冷的地方,或飲食生冷寒水反而寒戰不已,上氣短促,胸中滿悶欲死,嚴重時口開眼瞪,聲音可以傳到外面,而眼淚鼻涕痰涎大量產生。這種發作的狂躁症狀只持續片刻。六脈沉細而澀,按之空虛,是大寒證的證候。

以辛甘甘溫之劑飲之則愈。《活人書》:手足逆冷,大便閉,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陽證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下之,汗出即愈。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泄。

白話文:

用辛辣、甘甜、溫熱的藥劑喝下去就能治癒。《活人書》記載:手腳冰冷,大便不通,小便發紅,或者大便發黑,脈搏沉穩而流利,陽性症狀相似於陰性症狀。輕症者服用白虎湯,重症者服用承氣湯。傷寒沒有及時治療,血氣不通,導致四肢冰冷,這是潛伏的熱症,因此厥症也很深,趕快用大承氣湯治療,出汗後就能治癒。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症狀較輕,厥症出現後會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冰冷,畏寒,脈搏沉細,大小便滑泄。

上二節,言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證而治之。蓋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者,世尚能辨。若脈證俱似陰而病屬陽,脈證俱似陽而病屬陰者,舉世莫辨矣。許學士云:熙寧鄒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悼痛之,遂作「陰毒形證訣」三篇。

白話文:

前面兩段,談到症狀像是陽症但脈象是陰證,症狀像是陰症但脈象是陽證,因此就依反方向的脈象來治療。症狀像是陽症但脈象是陰證,症狀像是陰症但脈象是陽證,一般人還能辨別。但是脈象和症狀都像是陰證,但實際上病屬陽證;脈象和症狀都像是陽證,但實際上病屬陰證,這是沒人能辨別的。許學士說:熙寧年間的鄒守迪,因為他的兒子得了傷寒,看到他煩躁口渴、汗多,就用了涼藥治療,結果變成陰毒,幾天後就死了。鄒守迪非常痛心,於是寫了「陰毒形證訣」三篇。

蓋傷世之意深矣!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太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用薑、附久久煎之,不溫服而冷服,亦是治寒也。薑、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本也。

白話文:

事物傷世之意很深啊!太陽膀胱的經絡,是寒證用熱藥治療,而且膀胱本性寒冷,而其經絡屬於太陽經。太陽經為標本,有陽性的名稱,沒有陽性的實質,這是說它將要轉變為陰證。它的脈搏緊而數,按壓時不鼓脹而空虛,這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的緣故。所以仲景用薑、附子長時間煎煮,不溫服而是涼服,也是治療寒證。薑、附子氣味俱陽,加上長時間煎煮,取重熱之熱,瀉純寒之寒,這是治療根本的方法。

不溫服而冷服,此以假寒治太陽標之假陽,故為真假相對之治法。用藥處治者,當知其脈之空虛,則是內伏陰寒之氣,外顯熱證,大渴引飲,目赤口乾,面紅身熱,四肢熱如火者,此浮陽將絕於外,而內則為寒所拒也。手少陰之心經,乃寒因熱用,少陰之經真陰,其心根本是真火也。

白話文:

不使用溫熱藥物而是使用寒涼藥物,這是用假寒來治療太陽表證的假熱,因此是真假相對的治療方法。使用藥物治療時,應當知道脈博的空虛,這是內伏陰寒之氣,外表像熱證,很口渴想喝水,眼睛紅、嘴巴乾,臉紅身體熱,四肢熱如火,這是浮陽將要在體外消失,而體內則被寒氣所拒絕。手少陰經的心經,因為寒而熱,少陰經的真陰,其心根本是真火。

故曰:少陰經標陰本熱,是內則以陽為本,外則真陰為標也,其脈沉細,按之洪大緊甚而盛者,心火在內,則緊甚洪大,真陰為標,則脈沉細,蓋寒水之體也。故仲景以大承氣湯煎成熱服之,以除標寒,用大黃芒硝辛苦鹹寒之氣味,以瀉本熱,其用藥可以為萬世之法矣!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也。

白話文:

因此說:少陰經以陰為標本熱,所以內在以陽為本,而外在則以真陰為標。其脈象沉細,按起來洪大、緊甚而且盛的,是心火在內,那麼緊甚洪大,真陰為標,那麼脈象沉細,這是寒水體質的緣故。所以仲景用大承氣湯煎成熱飲,以去除標寒,用大黃、芒硝辛苦鹹寒的氣味,來瀉本熱,其用藥的方法可以作為萬世的法則了!凡是治療熱症,都用寒藥,溫和地施行。

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其義有三:大熱在身,用人參黃耆甘草退之。此三味者皆甘溫之品,雖表裡皆熱,躁發於內,捫之肌熱於外,能和之,汗自出而愈矣。此甘溫能治大熱之理,一也;熱極生風,乃左遷入地,補母以實其子,使天道右遷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熱在外,其寒必伏於內,溫能退寒以助地氣,地氣者,在人乃胃中之生氣,使其生氣旺,三也。經云: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白話文:

經書上說:治療熱證,應以寒涼藥物為主,並以溫熱藥物引導,其道理有三個:**一是大熱在身,可以用人參、黃耆、甘草來退熱。**這三味藥物都是甘溫之品,即使表裡皆熱,躁發於內,摸之肌熱於外,也能夠和解之,汗自出而病癒。這是甘溫藥物能夠治療大熱的道理之一。**二是熱極生風,風邪就會向左移動,進入地部。**因此,我們要補養母親(指脾臟),使脾臟充實,以制約兒子(指肺臟),讓天道右遷順行,諸病自然會得到天地之令而痊癒。**三是如果大熱在外,其寒邪必定伏藏於內,溫熱藥物可以祛除寒邪,以助地氣。**地氣,在人體內就是胃中的生氣,使其生氣旺盛。經書上還說:治療寒證,應以熱性藥物為主,並以涼藥引導。

仲景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此治寒以熱,用膽汁涼而行之也。治寒以熱,涼而行之,其義有三:北方人為大寒所傷,其足脛脹,乃寒勝則浮,理之常也,若以火灸湯浴,必有脫皮見骨之害,須先以新汲水浴之,即時完復矣。

白話文:

仲景治療少陰病、腹瀉、脈搏微弱的病人,用白通湯。如果腹瀉不止,出現厥逆、脈搏消失、乾嘔煩躁的症狀,就應該在白通湯中加入豬膽汁。這是用熱來治療寒證,再用豬膽汁的寒涼之性來引導藥物直達病所。用熱來治療寒證,再用寒涼之性來引導藥物直達病所,有三個道理:北方人受到 severe寒邪的侵襲,小腿浮腫是寒邪盛極則浮於上的緣故,這是自然規律。如果用火灸、熱水洗澡,就會出現脫皮見骨的危害。應該先用新汲取的水來洗澡,立刻就能恢復正常。

其有大寒凍其面或耳,若見火湯,必脫皮成瘡,須先以涼水浴之,少時即溫手熨烙,必能完復,此涼而行之,能除大寒,一也。大寒之氣,必令母實,乃地道左遷入肺,逆行於天,以涼藥投之,使天道右遷而順行,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二也。況大寒在外,則大熱伏於九地,人身之內,乃三焦、包絡,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也,熱伏於中,原氣必傷,人身原氣乃胃也,以涼藥和之,使原氣充足而不傷,三也。經曰:惡寒戰慄者,皆屬於熱。

白話文:

  1. 如果有人被大寒凍傷了臉部或耳朵,看到熱湯後,皮膚一定會脫皮成瘡。這時應該先用涼水沖洗傷處,過一會兒再用溫熱的手熨燙傷處,就能夠完全恢復。這是因為涼水可以去除大寒,讓病竈痊癒。

  2. 大寒之氣會使人體的元氣不足,導致氣血逆行,出現各種疾病。此時用涼藥治療,可以使氣血順行,諸病痊癒。

  3. 大寒在外,大熱就會潛伏在身體深處。人體內的三焦、包絡是天真之氣所居之根蒂,熱伏於中,原氣必傷。此時用涼藥治療,可以使原氣充足而不傷。

  4. 《傷寒論》中說:惡寒戰慄的症狀,都屬於熱證。

又曰:戰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炎月,若遇風雨重綿在身,仍覺凜凜戰慄,如喪神守,惡寒之至也。《原病式》曰:病證熱而反覺身寒,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服熱藥而愈者,何也?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郁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猶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藥投之?投之是殺之也。

白話文:

另有說法,精神恐慌,心神喪失,皆屬於火。怕冷的人,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如果遇到連綿不絕的雨水落在身上,仍會感到寒慄不已,如喪失魂魄,這是怕冷的極致。《原病式》一書說:疾病證狀為熱,反而覺得身體發冷,這是熱症,實際上不是寒冷。有人說,常常看到吃熱藥而康復的人,這是由於什麼呢?患熱症的人,熱氣上炎,凝結成痰飲,阻塞清道,陰氣不升,熱症就更嚴重,積痰遇到熱氣暫時退了,熱勢助長邪氣,熱症更深。還有人說,寒勢這麼嚴重,誰敢用寒藥來治療呢?用寒藥治療,那是置人於死地啊!

予曰:古人遇戰慄之證,有以大承氣湯下燥屎而愈者,則惡寒戰慄,明系熱證,但有虛實之分耳。

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發熱,實非是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陰之法可也。或曰:傷寒發熱,俱系邪氣何耶?予曰:傷寒熱邪,自外而入;陰虛發熱,自內而出也。火鬱之熱,當看熱在何經,輕者可降,重者隨其性而升之。

白話文:

中醫典籍上說:陰液虧虛就會發熱,因為陽氣在體表是陰氣的衛護,陰氣在體內是陽氣的守護。人的精神外放,飲食過度,陰氣耗散,陽氣沒有依附,於是浮散在肌肉和皮膚表面而發熱,實際上並不是熱,應該認為是陰虛熱,用滋補陰液的方法就可以了。有人說:傷寒發熱,都是邪氣所致,又怎麼說呢?我說:傷寒發熱是邪熱由體外進入;陰虛發熱是陰液虧虛所致,從體內產生。鬱火發熱,應該看熱在什麼經絡,輕的可以降下,重的按其性質而升上去。

實火可降,小便降火甚速,補陰則火亦自降,用炒黃柏生地黃之屬。

白話文:

實火可以下降,小便可以快速降火,補陰則火也會自行下降,可以使用炒黃柏、生地黃等藥材。

虛火可補,參、術之類,甘以緩之也。凡氣有餘便是火,急甚者緩之,生甘草緩之之藥也。

火盛不可驟用寒涼,必兼溫以散之。左金丸治火,川連六兩,佐以吳茱萸一兩。

白話文:

火氣旺盛時不可突然使用寒涼藥,一定要同時使用溫熱藥來疏散火氣。左金丸用於治療火氣,川連六兩,佐以吳茱萸一兩。

陰虛火動者,不治。

,案

丹溪治色白婦人惡寒,用八珍湯川芎,加炒黃柏,治之反劇,知其病熱深而無反佐之過也。仍用前藥炒熟,與之而愈。治熱以寒,借火之力,溫而行之也。

白話文:

丹溪治色白婦人畏寒,用八珍湯去川芎,加炒黃柏,治之反而加重,知道她的病熱很深,不是反佐之藥太過。還是用原先的藥材炒熟,給她服用而治癒。用寒藥治療熱病,藉助火的力量,溫熱而運行它。

一人寒熱,盜汗,倦怠,食少,六脈俱弦,尺大於寸,心部更虛。曰:此肝之脾胃虛也,胃氣不能到肝,則肝木挾邪上克脾土,故肝強而脈弦,弦者減也,減者中和之氣少也,此虛在脾,脾當扶也。然扶脾不制木,無益也。而木中又有虛實之分,凡陰之長生,即陽之死位;陽之長生,即陰之死位。

白話文:

一個人怕冷又怕熱,夜間盜汗,疲倦怠惰,食慾不振,六種脈象全部都是弦脈,尺脈比寸脈更粗,心臟部位更加虛弱。大夫說:這是肝臟和脾胃虛弱造成的,胃氣不能到達肝臟,肝木挾帶著邪氣上犯脾土,所以肝臟強盛而脈象弦緊,弦脈是減弱的意思,減弱是中和之氣不足的緣故,這個虛弱在脾臟,應該扶助脾臟。但是扶助脾臟不控制肝木,也是沒有好處的。而且肝木之中又有虛實之分,凡是陰氣的生長之位,就是陽氣的死絕之位;陽氣的生長之位,就是陰氣的死絕之位。

膽為甲木,長生在亥,則肝為乙木而死於亥。故其虛在木之陰,而實在木之陽,則知氣有餘而血不足矣。心主血,故心脈虛,血不足則陽陷,故尺脈大,法當理脾、和血、平肝,而寒熱自止矣。

白話文:

膽在五行中屬甲木,長生在亥時,而肝在五行中屬乙木,卻會在亥時衰竭。因此,膽氣不足在肝的陰面,而膽氣充盈在肝的陽面,由此可知膽的氣有餘而血不足。心主血,所以心脈虛弱,血不足則陽氣衰弱,因此尺脈大,應當以調理脾胃、和血、平肝的治療方法,就能使寒熱症狀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