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千

《周慎齋遺書》~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望色切脈

兩寸,一主氣,一主血,能領一身諸經絡營衛。脈分兩部,理卻一連,如陰陽內外上下,不能不分,而又不可不合也。

膽脈多弦,其來有柔順之致,則為少陽生氣;其來有亢厲之氣,則為厥陰木枯之病脈。凡童子之脈多弦,少陽象也。

肝脈浮長,長者木之形也,浮者木之性也。

脈見於右手不平者,莫作外感有餘治;脈見於左手不平者,莫作內傷不足治。左曰有餘,右曰不足。

若脈浮大而數,宜於氣藥中佐以血藥;若脈沉細而數,宜於血藥中兼以氣藥。

熱則流通,凡浮、大、數、長皆熱也;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實則形剛,凡實、滑、弦、緊皆實也;虛則形柔,凡虛、澀、濡、緩皆虛也。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數為熱,小遲為寒。長為熱,熱則流通,短為寒,寒則凝結,實為邪氣實,虛為正氣虛,滑為血熱有痰,澀為血虛有郁,弦緊為痛,弦堅為積聚,緩濡為濕,緩大為濕熱。

凡虛損勞病,俱見於右尺;傷寒外感,俱見於左尺。左手不見太陽之脈。(太陽之脈,洪大而長。)內傷勞役無疑。

內傷左脈短細而澀,右脈浮大而虛,左為氣中之血。(左為肝,肝生心,肝主升為氣,心主血,故為氣中之血也。)陽氣下陷,不能生陰,故血枯而脈細澀也。右為血中之氣,(右為脾,脾生肺,脾主血,肺主氣,故為血中之氣也。)脾胃虧損。不能生金,故氣虛而脈浮大也。

兩尺無脈,是為無根,將有痰厥之患。兩寸無脈,是為氣閉,則有陰陽不升降之憂。一者升而不降,一者降而不升也。

弱、緊、數之脈,表裡俱虛。弱為中氣不足,緊為肺虛不衛風寒;數為血不足也。

緩為脾之本脈。緩而有力為太過,緩而無力為不足。若脾部見弦脈,為木乘土位,中氣不足所致,是從所不勝來,為賊邪也。若見沉細,是水反侮土,從所勝來,為微邪也。見短澀是火剋金,從後來為虛邪也。若見洪大是火生土,從前來為實邪也。凡看病先認定本部脈形,若兼見別部脈形,或從所生來者,或從所克來者,以五行之理推之,斷病無差矣。

阿阿緩若春楊柳,善狀胃脈者也。六部俱見此象,是謂有胃氣。脈緊數者,緊為表之陽虛;數為里之血虛。細數者,細則無水,數則有火。短數者,短為肺氣虛,兼之以數,則火剋金矣。若浮有沉無,陽氣將脫。(炳章按:數語的當,故虛勞證見細數脈,則不治也。)

脈細少氣,氣乃水母,氣少則無水可知。脈大數則無火,數則心煩,是邪火有餘,真火不藏而無也。

洪者,火之脈也。火之來,肝之虛也,木枯生火也。

弦者,減也。在左關為實,肝血減而肝氣亢也。在尺為虛,子食母氣也。尺脈短,水枯不能生木也。六脈俱弦,腎水不足,不能平肝火故也。然欲扶腎則於脾氣有礙,宜用參耆以補脾,脾旺生金,則可以制肝而生腎,先天后天俱受益矣。故曰:醫宜從虛著腳也。(炳章按:水虧則火熾,參耆入口,未受其益,先蒙其禍,奈何?)凡尺脈微,寸之故也。

白話文:

兩手寸關尺的寸脈,一個主要掌管氣,一個主要掌管血,能夠統領全身的經絡和營衛之氣。脈象雖然分左右兩邊,但它們的道理卻是相連貫的,就像陰陽、內外、上下,不能不區分,但又不可不互相結合。

膽脈通常呈現弦脈,如果來勢柔和順暢,代表少陽之氣的生發;如果來勢強勁急促,則代表厥陰肝木枯竭的病脈。一般來說,小孩子的脈象多呈現弦脈,這是少陽之象。

肝脈通常浮而長,長是木的形狀,浮是木的性質。

如果右手脈象不平穩,不要當作外感有餘的病來治療;如果左手脈象不平穩,不要當作內傷不足的病來治療。左手代表有餘,右手代表不足。

如果脈象呈現浮大而數,應該在補氣藥中加入一些補血的藥;如果脈象呈現沉細而數,應該在補血藥中加入一些補氣的藥。

熱就會流通,凡是浮、大、數、長的脈象都代表熱;寒就會凝結,凡是沉、小、遲、短的脈象都代表寒;實則形狀剛硬,凡是實、滑、弦、緊的脈象都代表實;虛則形狀柔和,凡是虛、澀、濡、緩的脈象都代表虛。

浮脈代表病在表,沉脈代表病在裡。大脈數脈代表熱,小脈遲脈代表寒。長脈代表熱,熱則會流通;短脈代表寒,寒則會凝結。實脈代表邪氣實,虛脈代表正氣虛。滑脈代表血熱有痰,澀脈代表血虛有瘀滯,弦脈緊脈代表疼痛,弦脈堅脈代表積聚,緩脈濡脈代表濕,緩脈大脈代表濕熱。

凡是虛損勞累引起的疾病,都容易在右手的尺脈上顯現;傷寒外感引起的疾病,都容易在左手的尺脈上顯現。如果左手沒有太陽經的脈象(太陽經的脈象是洪大而長的),那一定是內傷勞累造成的。

內傷會導致左手脈象短、細而澀,右手脈象浮、大而虛。左手代表氣中的血(左邊是肝,肝生心,肝主升為氣,心主血,所以說是氣中的血),是陽氣下陷,不能滋養陰血,所以血枯竭而脈細澀。右手代表血中的氣(右邊是脾,脾生肺,脾主血,肺主氣,所以說是血中的氣),是脾胃虧損,不能生養肺金,所以氣虛而脈浮大。

兩手的尺脈都摸不到,代表沒有根基,將會有痰厥的隱憂。兩手的寸脈都摸不到,代表氣機閉塞,會有陰陽升降失常的擔憂。一個是只升不降,一個是只降不升。

弱脈、緊脈、數脈,代表表裡都虛。弱脈代表中氣不足,緊脈代表肺氣虛弱,不能抵禦風寒;數脈代表血不足。

緩脈是脾的本脈。緩而有力是太過,緩而無力是不足。如果脾的部位出現弦脈,代表木克土,中氣不足所導致,是從被克制的一方來的,是賊邪。如果出現沉細脈,代表水反過來欺侮土,是從能克制的一方來的,是微邪。出現短澀脈是火克金,是從後來方向來的,是虛邪。如果出現洪大脈,是火生土,是從前面方向來的,是實邪。凡是看病,先要確定本部的脈象,如果同時出現其他部位的脈象,或是從能生的方向來,或是從能克的方向來,就用五行生克之理去推斷,診斷疾病就不會有差錯了。

脈象緩慢而柔和,像春天的楊柳枝,是描述胃脈的理想狀態。如果六個部位的脈象都呈現這種狀態,就說明有胃氣。脈象緊數,緊代表表陽虛,數代表里血虛。細數脈,細代表無津液,數代表有火。短數脈,短代表肺氣虛,加上數脈,代表火克金。如果浮脈有而沉脈無,代表陽氣將要脫失。 (炳章按:這段話說的對,所以虛勞病症出現細數脈,就是不可治癒的。)

脈象細小,又少氣,氣是水之母,氣少自然就沒有水可知。脈象大而數,代表沒有火,數則心煩,是邪火有餘,真火不能收藏而虛弱。

洪脈,是火的脈象。火的出現,是肝虛,是木枯竭而生火。

弦脈,代表減弱。弦脈在左關,是實證,代表肝血減少而肝氣亢盛;在尺脈,是虛證,代表子奪取了母的氣。尺脈短,代表腎水枯竭,不能滋養肝木。六個部位的脈象都呈現弦脈,代表腎水不足,不能平息肝火。但想扶助腎,又對脾氣有妨礙,應該用人參黃耆來補脾,脾旺則生金,就可以制約肝而滋養腎,先天的腎和後天的脾胃都受益。所以說:醫生應該從虛弱的地方著手。(炳章按:水虧則火旺,用了人參黃耆,還沒得到益處,反而先蒙受了禍害,這該怎麼辦?)凡是尺脈微弱,是寸脈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