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千

《周慎齋遺書》~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陰陽應象論)

陽生陰長,春夏之令也,陽殺陰藏,秋冬之令也,陰陽互為消長。春主陽,陽盛則陰生,故至夏至則六陽極而一陰生矣,至秋則陽氣漸退,此即所謂陽殺也。殺者,衰也,謂陽漸衰也。至冬則陽氣皆退藏於陰,雖藏於陰,而一陽即來復於冬至之日。故人之腎中,亦一陽潛長,而四大五臟,尚非陽王之時也。

白話文:

春天陽氣生長,夏天陽氣旺盛,這是春夏的順序;秋天陽氣衰退,冬天陽氣收藏,這是秋冬的順序,陰陽互相轉化、互相消長。春天主陽,陽氣旺盛陽氣就會生出陰氣,所以到了夏至,六陽旺盛到極點,陰氣就開始生長了。到了秋天,陽氣逐漸退卻,這就是所謂的「陽殺」。殺,是衰弱的意思,表示陽氣逐漸衰弱。到了冬天,陽氣都退藏到陰氣之中,雖然收藏在陰氣之中,但一陽已經開始在冬至那天復甦。所以人的腎臟中也潛藏著一陽,但四大五臟還不是陽氣旺盛的時候。

此當以扶陽為要,不得以陰寒涼劑而害其陽之根也。冬至為一陽生,至春初則三陽漸進,故用藥亦當開導生路,以遂其生長之機,亦以扶陽為要。至夏則陽盛於外矣,又當接其真陽,而不使脫其根蒂。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至秋則陽漸歸陰,亦當開導其歸路,而勿使隔絕於外。

白話文:

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扶陽,不能用陰寒涼性的藥物來傷害陽氣的根源。冬至是一陽生,到春天初的時候,三陽逐漸增長,所以用藥也應該開導生路,順應其生長之機,也就是要扶陽。到了夏天,陽氣盛於外,又應該接續其真陽,不讓其根基脫落。所以五苓散中加入桂枝,就是取這個意思。到了秋天,陽氣逐漸歸於陰,也應該開導其歸路,不要讓它與外界隔絕。

如香蘇飲、正氣散之類,得此意也。至冬仍歸於潛所,而外皆陰氣,斯時當顧內以統外,勿使失其根蒂,則有生有長,有殺有藏,而陰陽無隔絕偏害之虞矣。倘不知生,則不知扶其初;不知長,則不能補其缺;不知殺,則無以引其歸;不知藏,則無以安其根。此蓋無非以陽為本,而四時皆當相顧也。

白話文:

像香蘇飲、正氣散這類方劑之類,都是基於這個道理。到了冬天,人氣仍應歸於陰隱的部分,而外部的皆是陰氣,此時應注重內部(陽氣)來統御外部(陰氣),不可失去其根基,這樣才能使生長有系,收藏有序,而陰陽不會出現隔絕偏害的隱患。如果不知道生,就不能扶助其初;不知道長,就不能補其不足;不知道殺,就不能引導其歸;不知道藏,就不能安其根本。這都是以陽氣為根本,而四時都應互相照顧。

2.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同上)

寒者,陰也,寒則堅凝,故陰為地,地至濁者也;熱者,陽也,熱則流通,故陽為天,天至清者也。是言陰濁而陽清,天清而地濁也。(張東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蓋清濁既生於寒熱,在人則皆能為病也。)

白話文:

寒性屬於陰,陰性會使物體堅硬凝結,所以陰是地的特性,地是極其渾濁的;熱性屬於陽,陽性會使物體流通順暢,所以陽是天的特性,天是極其清澈的。這就說明陰是渾濁的,陽是清澈的,天是清澈的,地是渾濁的。(張東扶說:清這個字不能解釋成好的意思。因為清濁是由於寒熱而產生的,在人身上都可以成為疾病。)

3. 精化為氣,氣傷於味(同上)

精者,陰也;氣者,陽也。精化為氣,陽根於陰也。味者,陰也,陰盛則陽衰,耽味太過,則氣反滯而不行,故味足以傷氣。

白話文:

精質屬於陰性,氣屬陽性,精質化為氣,是說陽的根源是陰。食物的味道屬陰,陰盛則陽衰,沉迷於美味,會導致氣血不通暢,因此過度沉迷味道會損傷氣血。

4.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同上)

土本生金,金為肺,土為脾。凡乾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濘之土亦不能生物。故脾土濕則不能生肺金,濕即是水氣,水氣既入,當秋日肺正旺時,尚未能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則濕得趁其時令為害而咳生矣。蓋肺金最清,不能容邪,傷濕則金寒而咳也。

白話文:

土壤自然生長金屬,金屬是肺,土壤是脾。所有乾燥的土壤不能產生生物,泥濘的土壤也不能產生生物。因此,脾土濕潤則不能生肺金,濕就是水氣,水氣一旦進入,在秋季肺剛剛強盛的時候,還不能造成危害,到了冬天金衰而水旺,那麼濕氣就能趁著時令造成的危害而咳嗽就產生了。肺金是最清淨的,容不下邪氣,受了濕氣的傷害,就會金寒咳嗽。

5. 被髮緩形,以使志生(同上)

遇春夏之令,陽氣升而欲舒,被髮緩形者使陽升而氣舒也。故凡春夏之病,不得過用寒涼收澀之劑。春日傷風寒,宜用廣皮、蘇葉舒發中焦,而石膏不得用於春者,皆此意也。

白話文:

在春天和夏天的時節,陽氣上升而想要舒展,因此要使頭髮披散、衣著寬鬆,讓陽氣上升而氣機舒展。因此,凡是春夏的疾病,不能過量使用寒涼收斂的藥物。春天傷風感冒,宜用廣皮和蘇葉來舒展開中焦,而石膏不能用於春天,也是這個道理。

6.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四氣調神論)

陽為天,陰為地。清陽之氣,天之氣也,其在人身,清陽之氣,則流行於五臟六腑之空竅而無所滯凝。其所以流行於諸竅而無所滯凝者,蓋因五臟,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氣,而無侵凌僭越之患也。若五臟之氣不固,則顛倒橫溢,少火而為壯火,清陽而為濁陰。凡流行出入諸竅者,俱屬陰邪,如肺氣本應下輸諸臟,今則上逆而為害;脾氣本應上輸於肺,今則下陷而為邪;肝能疏土,今則反鬱而傷脾;水能生木,今反氾濫而浮木。一身上下流行諸空竅,無非濁陰凝結,而清陽之氣不行矣。

白話文:

陽是天,陰是地。清陽之氣,是天之氣,在人體中的清陽之氣,在五臟六腑的空洞處運行而沒有凝滯。之所以運行在各個空洞而沒有凝滯,是因為五臟各自分藏著清元真一之氣,而不互相侵犯僭越。如果五臟之氣不固守自己的位置,就會顛倒橫錯,少火變成了壯火,清陽之氣變成了濁陰。凡是逆行於諸竅之中的,都屬於陰邪,比如肺氣本來應該下降到各臟腑,現在,卻向上逆行而成了害;脾氣本來應該上升到肺,現在,卻下陷而成了邪;肝能疏通脾土,現在,反而鬱結而傷害脾了;水能生長木,現在,卻反而氾濫而淹沒了木了。整個人體內空洞處的氣,無非是濁陰凝結而清陽之氣不運行了。

如天本陽,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氣,故蒼蒼在上,惟開竅於日月,而光明普照也。若一天盡如日月之明,則日月之光,悉皆隱沒,宇宙之間,不復有流行之清氣,清氣不行,則邪濁之氣得充塞於空虛之際而為害。人身之有病,何以異是?

白話文:

天地是至陽至剛的,但卻能保持其內在的精純和中和之氣,所以天呈現出蒼穹高懸的狀態,並且有日月作為窗口使光明普照。如果整個的天空都和日月一樣明亮,那麼日月的光芒便會被掩蓋,整個宇宙中就沒有流動的清氣了,清氣不流通,邪氣和濁氣就能充滿虛空之中而發生危害。人體生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7.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同上)

蒼天之氣清淨,故能陽升陰降,天地和諧,天健運而地順行,此時天氣下而地氣騰,天地交而成泰矣,何災患之有?若天不健,則地不順,天地間隔,陰陽不和,陽不和於陰,則陽獨亢,陰不和於陽,則陰獨凝,非復蒼天清淨流行之氣,而光明之境變為晦冥之境矣。故人身真火不行,則陽氣閉塞,而一身上下,無非陰火橫行,所謂地氣冒明也。

地氣者,陰氣也;冒明者,陰氣昏冒光明之陽分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充滿著清淨之氣,因此陽氣能夠升起,陰氣能夠下降,天地之間和諧相處。天體健旺地氣順暢,此時天地的氣相交融,融和成體,哪會有什麼災難呢?如果天體不健康,那麼地氣就不順暢,天地之間阻隔,陰陽二氣不和諧。陽氣和陰氣不和諧,那麼陽氣就會獨自亢盛;陰氣和陽氣不和諧,那麼陰氣就會獨自凝聚。這種情況下,天地之間不再是清淨流行之氣,光明燦爛的景象也變成了陰暗晦暝的景象。因此,人體中的真火不能運行,陽氣就會閉塞,全身上下到處都是陰火橫行,這就是所謂的地氣冒出而傷害光明。

8. 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生氣通天論)

夏令行,則陽氣盡浮於外而內虛矣。腎者,陽所藏之地也,陽氣既浮於外,則內虛而腎氣亦虛,斯時更傷勞欲,則外實內虛,上實下虛,不厥何待?煎者,上與外;厥者,內與下也。煎於上與外,便厥於內與下。治法當以納氣歸腎為要。(闢,病也。闢積,謂病之積也。煎者,心體煩熱,有若煎熬。厥者,氣逆而厥也。)

白話文:

夏季養生,陽氣都浮在體表而內在虛弱。腎,是陽氣藏匿的地方,陽氣都浮在體表,那麼內在就虛弱,腎氣也虛弱,這時再傷勞又縱慾,就會外實內虛,上實下虛,不生病等什麼呢?煎指上部和體表;厥指內部和下面。上部和體表生病,就會內部和下面生寒熱。治療的方法,應當以把陽氣送入腎為主要方法。(闢,是病。闢積,指疾病的積聚。煎,是心體煩熱,好像被煎熬一樣。厥,是氣逆而昏厥。)

9. 經脈橫解,腸澼為痔(同上)

經脈主氣,絡脈主血。肺主氣,大腸肺之表也。經脈橫解,則氣行不速;氣行不速,則肺不主令。飲食之在胃者,至大腸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則大腸之氣滯矣。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結,血結氣滯於大腸,乃痔之所由生也。

白話文:

經脈主管氣,絡脈主管血。肺主氣,大腸是肺的表裡器官。經脈橫向擴散,那麼氣運行就不快速;氣運行不快速,那麼肺就不能統帥。在胃中的飲食,到大腸後不能奉行肺降下的命令,那麼大腸的氣就會停滯。氣運行則血運行,氣停滯則血凝結,血結氣停滯在大腸,就是痔瘡產生的原因。

10. 二陽之病發心脾(陰陽別論)

二陽,陽明胃也。胃者,脾之夫也。胃病,則脾豈能獨安?脾氣行則心有所奉而血生。故心生血,脾統血,心、脾二經皆生血之原也。血者,陰也,陰生於陽,胃陽既病而無生髮之氣,則陰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於心脾哉?

白話文:

所謂的二陽,是指陽明胃經。胃是脾的丈夫,胃如果生病了,脾臟怎麼能獨自安好呢?脾氣運行通暢,心臟才能得到滋養,血液才能產生。所以說,心臟產生血液,脾臟統管血液,心和脾這兩條經絡都是生成血液的源頭。血液屬於陰,陰產生於陽,胃陽如果生病了,就沒有生髮之氣,那麼陰血生成的源頭就生病了,怎麼可能不影響到心臟和脾臟呢?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同上)

白話文:

如果脈搏極為虛弱,觸不到搏動,而且病勢危急,那麼肝臟至多還能維持十八天就會死亡;心臟至多還能維持九天就會死亡;肺臟至多還能維持十二天就會死亡;腎臟至多還能維持七天就會死亡;脾臟至多還能維持四天就會死亡。(同前)

真脈之臟脈,即本臟之真脈,無胃氣者也。死日有除成數算者,有除生數算者,有除生成之數算者。蓋陰遇陰,陽遇陽,而逢受克則死也。如肝懸絕,肝之成數八,肺之成數九,八九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則死矣。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陰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雖陽而為成數則陰矣,故俱以成數算。

白話文:

臟腑經絡的真實脈搏,即是臟腑本身的真實脈搏,沒有胃氣也會死亡。人死亡之日,有一定的計算方法,有以去除成數計算的,有以去除生數計算,還有以去除成生之數計算。一般來說,陰遇陰、陽遇陽,以及相剋就會死亡。例如,肝斷絕,肝的成數是八,肺的成數是九,八九十七,除十七加一,到十八日就會死亡。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為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雖然是陽,但作為成數時則為陰,所以都要以成數計算。

心懸絕,地二生火,生數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與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肺懸絕,金之生數四,火之成數七,四與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腎懸絕,水之生數一,土之生數五,一與五、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惟有脾懸絕四日死,人不易曉,蓋土旺於四季而位於中,故脾懸絕,只逢克便死。

白話文:

心臟懸絕導致死亡,火是地支第二位的元素,而數字二表示生成。水是天干第一位的元素,地支第六位土來完成它,六和二相加得到八。減去八再加一,所以第九天就死亡。肺臟懸絕導致死亡,金的生成數字是四,火的完成數字是七,四和七相加為十一。減去十一再加一,第十二天死亡。腎臟懸絕導致死亡,水的生成數字是一,土的生成數字是五,一和五相加是六。減去六再加一,第七天死亡。唯有脾臟懸絕四天死亡,人們不容易理解。土在四個季節都很旺盛,並且位於中間,所以脾臟懸絕,只遇到剋制它的元素就會死亡。

天三生木,木數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脈要精微論)

白話文:

天生木,木的數字是三,除以三再加一,所以說第四天會死亡。

違背四季規律的情況下,過多則成為精華,不足則消耗。應該過多時,不足則成為精華;應該不足時,過多則被消耗。(出自《脈要精微論》)

反四時者,脈氣反四時也,如下文春夏之脈瘦,秋冬之脈浮也。有餘,精氣並也,並於上則下虛,並於下則上虛,故有餘為精。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為消。應太過,並於上,上太過,並於下,下太過,有太過即有不足,故曰應太過,不足為精。正氣消,則邪氣旺,邪之旺由正之消也,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

白話文:

違反四時的,脈象也違背四時,如下文中春夏天的脈象瘦弱,秋冬天的脈象浮沉。有餘是指精氣並行,並於上則下虛,並於下則上虛,所以有餘是指精氣。不足是指正氣不足,所以不足是指虛弱。應太過是指並於上,上太過是指並於下,下太過是指有太過即有不足,所以說應太過,不足是指精氣。正氣虛弱,邪氣就會旺盛,邪氣的旺盛是由於正氣的虛弱,所以說應不足,有餘是指虛弱。

太陽所謂腫腰脽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脽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脈解篇)

白話文:

太陽病所謂腫腰小腹疼痛的,正月太陽寅,寅是太陽,正月陽氣出自上,而陰氣旺盛,陽氣尚未得到補益,所以腫腰小腹疼痛。疾病偏於虛弱而致使跛行的,正月陽氣緩和解凍,地氣由此而出,所謂偏虛的,冬季寒冷還有不足的地方,所以偏虛而致使跛行。

太陽,三陽也。一陽從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則三陽生矣。三陽腫腰脽痛者,太陽不得遂其生髮之性,至正月寅,陽未盡發而鬱於下,故痛也。所以曰陰氣盛,陽氣未得自次者,未得其位次也。病虛為跛,蓋如陽氣,遇凍初解,雖動而未升,亦鬱於下也。跛者,太陽膀胱之脈,起於足小趾至陰之地,陽抑於至陰,故為偏跛。

跛,足不能行也。(按:本詳解六經諸病,此特太陽一經中之二耳,蓋略舉一隅以為例也。)

白話文:

太陽是三陽之氣,一陽從冬至日開始升起,到正月寅月就已經三陽生發了。三陽腫腰、腰痛,是因為太陽陽氣不能順利生發,到正月寅月,陽氣還沒有完全生髮,鬱積在下,所以疼痛。因此說陰氣盛,陽氣得不到其位次,就是得不到其位置和次序。虛弱的病症表現爲跛行,就像陽氣一樣,遇到寒冷剛開始解凍,雖然已經開始活動但還沒有升起,也鬱積在下。跛行,是因為太陽膀胱經的脈絡,起於足小趾至陰之地,陽氣被壓抑在至陰之處,所以會偏跛。

人肝目應之,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以之候發,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四反,一四方各作解。(針解篇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

白話文:

肝臟與眼睛相通,總共有九九八十一竅,六六三百六十五節。所有能夠活動和運轉的,都是肝氣,是木的特性。所以,用肝氣來觀察動靜,在人體中,肝氣是天一所生的,在天空中,肝氣是水所生的,上升後變成火。肝臟主導身體活動,火也主導身體活動,所以用肝臟來觀察五臟的變化。七星是十二月輪轉的星體,也主導活動,所以在天空中是火,而它的活動範圍與七星相應。用以觀察發病的徵兆,發病的徵兆在頭,屬於火分,所以在上方的器官會出現相應的徵兆。

母澤缺三句(三句字疑,)水為木母,水旺則木盛而發澤,五色在天,五聲在人,宮、商、角、徵、羽,變而為六律,其中有餘不足,則於音別之,故曰有餘不足,應之也。五色在天,人多見於面;五聲在地,人多見於胸喉,故下言地二也,地二以候高下有餘。九野在人,五臟六腑也,一節俞應之。

白話文:

母澤缺有三句話(三句話的字有疑問),水是木的源頭,水旺盛則木也會生長繁盛茂密,五色在天,五聲音階在人,宮、商、角、徵、羽,變化形成六個律調,其中有盈餘或不足,則在音樂中將它們區別出來,所以說有盈餘不足,就用音樂來應和它。五色在天,人多在臉上可以看到;五聲音在地,人多在胸喉中聽到,所以下面說地二,地二用來觀察高低盈餘。九野在人,就是五臟六腑,用一個節來應和它。

俞,背也,俞為臟腑之門戶,此又有地通乎天。蓋腹為陰,為地;背為陽,為天也,故曰應之以候關節。(「關」字是慎齋所改,原文是「閉」字。)此二也。三則在人多變動,一分以候齒,泄多則血少,十分角之變,蓋角屬木,木為肝,肝主動,動則變,故曰十分角變。可見凡病從肝而發者十之九也。

白話文:

背部是人體臟腑的門戶,它與天地相通。因為腹部屬陰,代表大地;背部屬陽,代表天空。所以背部反映著關節的狀況。人體經常活動,而牙齒的變化代表著身體的氣血狀況。如果氣血不足,牙齒就會鬆動。角屬木,木主肝,肝主動作,因此牙齒的變化反映著肝臟的狀態。所以,大部分的疾病都從肝臟開始。

五分以候緩急者,肝為將軍之官,易急而難緩,急則病發驟而猛,緩則雖發而易制也。六分不足三分,因寒在關節也。第九分四時者,在天為四時,在人為寒、溫、燥、濕。人之寒、溫、燥、濕,即天之四時也。一應之以候相反,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則病,順則安,然四方高下,九野遠近不同,又當因地而推天時人事之不同,不可一例解也。故用藥解病,一宜參之天時,又宜察之地宜,則無不解矣。

白話文:

五分中以候緩急的,肝臟是將軍之官,容易急躁而難以緩和,急躁則發病急而猛,緩和則雖發病但容易控制。六分不足三分,是因寒冷在關節所致。第九分四個季節,在天是四季,在人體是寒、溫、燥、濕。人體的寒、溫、燥、濕,就是天之四季。按照季節以相應的季節候來輔助治療,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則病,順則安,然四方高低,九野遠近不同,又應因地推動天時人事之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因此,用藥治療疾病,一方面應參照天時,另一方面應觀察當地的風土人情,那麼就沒有解決不了的疾病了。

(王胥山曰:針解篇中所云「人肝目應之,九」下一百餘字,經文蠹缺,難以盡通,故古人於此節皆無註釋,蓋遵缺疑之義也。慎齋則以古聖微言,有同至寶,不可竟等於史傳之缺文,置而不論。故因其可通者而發明之,以見珍惜之至意。夫前賢於殘編蠹簡,猶視同金書玉格,一字不肯捨棄如此。

白話文:

王胥山說:針解篇中所說的「人肝目應之,九」以下的一百多個字,經文有缺漏,難以全部貫通,所以古人對這一節都沒有註釋,大概遵循了疑問不說的原則。但是慎齋認為:古聖人的微言,就如同珍貴的寶物,不能與史書中的缺漏文字相提並論,而不予理會。所以他根據經文中能夠貫通的部分,加以發揚說明,以表示他對古聖人言論的珍惜態度。那些先賢對於殘破、被蟲蛀的簡牘,都視同金書玉簡,一個字也不肯捨棄,就像這樣。

今之習業者,於《靈》、《素》古經,竟有終身未曾省視,而猶自矜其藝術之精良。籲!其所謂精良者亦可知矣!)

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金匱真言論)

白話文:

當今研習醫術的人,對於《靈樞》、《素問》這兩部古老的經典,竟然有人終其一生都沒看過,卻還自誇自己的醫術高明。唉!他所謂的高明也就可想而知了!

冬時陽藏於內,內者,陰也,能藏於陰,則無病矣。倘至冬而陽不藏,則陰為陽氣所抑,能無病乎?故曰冬病在陰。夏時陽發於外,外者,陽也,倘至夏而陽不能發,則陽為陰氣所抑,能無病乎?故曰夏病在陽。春時陽雖欲發而氣尚微,倘因七情、勞役、外感所侵,則陽亦抑於陰分而陰病矣,故曰春病在陰。秋時陽氣當漸降,苟至時而不能降,是陽氣弱也,弱則病由此而生矣,故曰秋病在陽。

白話文:

冬天時,陽氣藏於體內,內屬陰,能安然藏於陰中則無病。倘若到了冬天,陽氣不收藏,則陰被陽氣遏制,能不生病嗎?所以說冬季的疾病在於陰。夏天時,陽氣宣發於體外,外屬陽,倘若到了夏天,陽氣不能發散,則陽被陰氣遏制,能不生病嗎?所以說夏季的疾病在於陽。春天時,陽氣欲發而氣勢尚微,倘若因七情、勞役、外感所侵襲,則陽氣被陰份遏制而產生陰病,所以說春季的疾病在於陰。秋天時,陽氣應逐漸收斂,倘若到了秋天,陽氣不能收斂,這是陽氣虛弱,虛弱則由此而產生疾病,所以說秋季的疾病在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