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十 (9)
卷十 (9)
1. 痘疹
二陽之病發於心脾,痘以二陽為主,已出未出,自汗吐下,雖急不可過用寒涼,過寒則真氣受傷矣。肝腎有益,脾胃受害,再勿汗、吐、下焉。蓋肝氣即胃氣,喜濕熱以養。升麻,麻疹不宜用,防咽喉痛也;痘證恐灌膿之時,泄而倒塌,故用之也。小便赤而渴者,升麻葛根湯加木瓜、連翹之類。
瀉而小便清,食傷腹痛不渴,五苓、神麯、木香之類。或吐下無汗,不可妄投發表,待神至自和。已出者,宜養芽,不使枯槁,宜保元湯加芎、歸;一半未出者,加前胡、桔梗、羌活之類。火盛仍熱,去保元,用消毒飲退火。如吐瀉先已傷脾矣,過用寒涼,再傷脾胃,不救二也。
出一二日,大便閉結,是血枯腎無以濟也。又恐灌漿時喉痛而泄,痘不起發,宜早行清涼,重用芎、歸併消毒飲。痰涎壅塞甚,狂言,加石膏;便閉燥熱,用大黃。若早用補法,必成內攻,不救三也。
或外有斑疹,是表實而風熱鬱於血分也。宜蘇葛湯,重用前胡、桔梗、羌活、防風、連翹、荊芥、蟬蛻、紅花、牛蒡子,邪從表散。若盡用寒涼,血凝氣滯,陰無陽生而變黑,不救四也。
三五日,其痘紅紫,四物湯並解毒。疏痘全在前胡。熱盛必用沙參。如盡用寒涼,反逼邪傳內,不救五也。
四五日,賴胃助生髮之氣,非善食即無滋潤也。如無他證,用保元、芎、歸,仍熱甚,用消毒飲加前胡、沙參,小便不利加木通。未曾服藥,宜用疏解,方可用補,補亦不宜過。如過用寒涼,陷胃無生髮之氣,至八九日灰白癢塌,喉痛嘔惡,非胃病而何?不救六也。
六七日陰中之陰,盡付於外,而內則空虛,如鍋中甑內之氣,妙不可言,陽長一分,陰長一分。用芍藥使血歸護,保元加芎、歸、肉桂,再用白芷、木香行滯,不可太用熱藥,恐涸而火起,至不救七也。
八九日氣血盡歸於外,則內虛無疑。如膿黃蠟色,不須治之。若瘡嫩淡白,保元、白芷養陰丹。靨後乾燥,發熱渴盛,宜救津液,恐津涸陰絕,不救八也。
九十日上體真結痂,下體不至則瀉,不必憂之,陽復內回,氣血下達,不比六七日起灌之時可懼也。保元、四君子之類。反用寒涼止塞,致不思飲食,不救九也。
十二三日邪已結完,宜氣平回陽。面上真痂下多水泡,四君、山楂利之。面上濕疤,遍體發毒,保元合四物加銀花、連翹之屬。或血泡,或舊瘡成坑不收,更加發熱,胃無生生之氣,陽亢陰絕,不救十也。
凡小兒痘證發熱,蘇葛散一劑,令其表和;見點,消毒飲。血藥隨證加減。
凡痘初熱之時,即宜葛根湯。蓋痘發於陰分,從陽引陰,此為至當也。
痘因表藥太過,遂至不發,用理中湯一吐,其痘盡出。
凡痘唇口破裂,口乾不渴,的系血燥,用芎歸湯加連翹,或四物加蓮子之類。大便閉,只養血為主。
白話文:
痘疹這種病,主要病因是心脾的陽氣失調。痘疹的發病和發展,都以陽氣為主導。在痘疹剛開始發出或還沒發出來的時候,如果出現自汗、嘔吐、腹瀉等症狀,即使情況緊急,也不能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否則會損傷身體的陽氣。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雖然可能對肝腎有益,卻會傷害脾胃,這時就更不能再用發汗、催吐、瀉下的方法治療了。肝氣其實就是胃氣,它們都喜歡溫濕的環境來滋養。升麻這味藥,在麻疹時不宜使用,因為它可能會引起咽喉疼痛。但在痘疹的灌膿期,為了防止膿液滲漏而使痘疹塌陷,反而要用升麻。如果小便赤黃而且口渴,可以用升麻葛根湯,並加入木瓜、連翹等藥材。
如果腹瀉且小便清澈,是因為食物積滯導致腹痛而不口渴,可以用五苓散、神麯、木香之類的藥物。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卻沒有汗,就不能隨意使用發表的藥物,要等待身體的陽氣恢復自然平和。痘疹已經發出來的,要像保護植物的幼芽一樣護養它,不要讓它枯萎。可以用保元湯,加入川芎、當歸。痘疹有一半還沒發出來的,可以加入前胡、桔梗、羌活之類的藥材。如果身體火氣很旺還持續發熱,就要去掉保元湯,改用消毒飲來退火。如果嘔吐、腹瀉已經損傷了脾胃,再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再次傷害脾胃,那就無法救治了。
痘疹發出後的一兩天,如果出現大便乾結,這是因為身體的血不足,腎臟沒有足夠的精血來滋養。而且,在灌膿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喉嚨痛、腹瀉,導致痘疹無法順利發出,所以應該及早使用清涼的藥物,並大量使用川芎、當歸,同時搭配消毒飲。如果痰液堵塞得很嚴重,出現說胡話的情況,可以加入石膏;如果大便乾結且燥熱,可以使用大黃。如果過早使用補益的藥物,可能會導致病邪內攻,也是無法救治的。
如果身體表面出現斑疹,這是因為體表陽氣過盛,風熱鬱積在血液中。這時候應該用蘇葛湯,大量使用前胡、桔梗、羌活、防風、連翹、荊芥、蟬蛻、紅花、牛蒡子等藥材,使病邪從體表散發出去。如果只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血液凝滯、氣機不暢,陰氣無法滋生陽氣,導致痘疹變成黑色,那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三五天后,如果痘疹呈現紅紫色,可以用四物湯搭配解毒的藥物。疏通痘疹主要靠前胡。如果熱盛,一定要使用沙參。如果只用寒涼藥物,反而會把病邪逼入體內,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四五天後,需要依靠胃氣來幫助生長發育。如果不能好好吃飯,就無法獲得滋潤。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使用保元湯、川芎、當歸。如果仍然很熱,可以使用消毒飲,並加入前胡、沙參。如果小便不順暢,可以加入木通。如果之前沒有用過藥,應該先用疏散解表的藥物,才能使用補益的藥物,而且補益的藥物也不能過量。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胃氣虛弱,無法生長發育,到了八九天,痘疹就會變成灰白色、發癢塌陷,出現喉嚨痛、嘔吐等症狀。這明明就是胃病,這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六七天,體內的陰氣都向外散發,體內就會變得空虛。就像鍋里的蒸籠一樣,陰陽氣息的變化很微妙。陽氣增長一分,陰氣也會增長一分。要用芍藥使血歸於正,保護體內。可以用保元湯,加入川芎、當歸、肉桂,再用白芷、木香來疏通行氣,但不能過度使用熱性藥物,以免使身體乾燥而產生火氣,這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八九天,氣血都集中到體表,體內就必然虛弱。如果膿液呈現黃蠟色,就不需要治療。如果瘡口呈現嫩白色,可以使用保元湯、白芷等藥材來滋養陰氣。如果痘疹結痂後乾燥,而且發熱口渴,就要及時補充津液,以免津液耗竭,導致陰陽分離,這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九十天,上半身的痘疹都結痂了,下半身還沒有結痂而出現腹瀉,不用擔心。這是因為陽氣恢復,回到體內,氣血向下運行。這和六七天剛開始灌膿的時候不一樣,不需要害怕。可以使用保元湯、四君子湯之類的藥物。如果反而使用寒涼藥物來止瀉,導致不想吃東西,這也是無法救治的。
痘疹發出十二三天,病邪已經完全清除,應該調和氣血,恢復陽氣。如果臉上結了痂,但身體其他部位還有水泡,可以用四君子湯、山楂來幫助消散。如果臉上出現濕疹,全身都發毒,可以使用保元湯和四物湯,並加入銀花、連翹之類的藥材。如果出現血泡,或者舊瘡變成坑洞無法癒合,而且還發燒,這是因為胃氣無法正常生髮,導致陽氣過盛、陰氣耗竭,這也是無法救治的。
一般來說,小兒痘疹發熱,可以用蘇葛散來調和體表氣血。如果出現疹點,可以使用消毒飲。血藥要根據具體情況加減。
一般來說,痘疹剛開始發熱的時候,就應該使用葛根湯。因為痘疹的發病與陰氣有關,要從陽氣來引導陰氣,這是最恰當的方法。
如果因為使用太多的表藥,導致痘疹無法發出,可以用理中湯來催吐,這樣痘疹就能發出來了。
如果痘疹導致嘴唇破裂、口乾但不口渴,這一定是血燥引起的,可以用芎歸湯,並加入連翹,或者用四物湯,並加入蓮子之類的藥材。如果出現大便乾結,就要以養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