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虛勞心傳》~ 選方 (2)

回本書目錄

選方 (2)

1. 左歸丸

治症同。

熟地(八兩),萸肉(蒸,四兩),枸杞(三兩),菟絲子(酒煮,焙乾,三兩),牛膝(酒蒸,三兩),山藥(人乳拌,蒸,四兩),龜膠(四兩),鹿角膠(四兩,鹿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角補陰,左腎血液不足者宜之。節齋云:左尺常虛,右尺常旺。若左右兼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

余治真陰不足之症,每以麋角代之,若平人調理用之,俱酒化)

白話文:

熟地黃八兩,蒸熟的萸肉四兩,枸杞三兩,用酒煮過,焙乾的菟絲子三兩,用酒蒸過的牛膝三兩,用人乳拌過,蒸熟的山藥四兩,龜膠四兩,鹿角膠四兩(鹿角能補陽氣,右腎精氣不足的人適合使用。麋角能補陰血,左腎血液不足的人適合使用。節齋說:左尺脈通常虛弱,右尺脈通常旺盛。如果左右都補,依然是火氣勝過水氣,只要補左腎制右腎,才能水火平衡)。

上用膠丸如桐子大,空心服。煎膏服亦可。如真陰失守,虛火上炎者,宜用純陰至靜之劑,去枸杞、鹿角膠,加女貞子、麥冬(三兩)。火灼肺金,干苦多痰者,加百合(三兩)。夜熱骨蒸,加骨皮(三兩)。小水不利,加白茯苓(三兩)。大便燥澀,去菟絲子,加肉蓯蓉(四兩)。

白話文:

枸杞(枸杞草)

百合(卷丹)

茯苓(茯苓)

菟絲子(菟絲子)

血虛有滯者,加當歸(四兩)。凡五液皆生於腎,故凡屬陰分之藥,亦無不走於腎。有謂必須引導者,皆所見之明耳。此方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凡精氣大損,年力俱衰,真陰內乏,不能滋溉營衛,漸至衰羸,即從純補,猶嫌不足,若加苓、澤滲利,未免減去補力,奏功為難,故群隊補陰藥中,更加龜鹿二膠,取其為血氣之屬,補之效捷耳。景岳云:余及中年,方悟補陰之理,因推廣其義。

而制左歸大飲,但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活人應手之效,不能盡述。

白話文:

如果血虛又有瘀血阻滯,就再加入當歸(四兩)。人體的五液皆由腎臟產生,因此所有屬於陰性的藥物,也都不可避免地會引導到腎臟。有人說,一定要使用引導的藥物,這都是因為他們目光短淺的緣故。這個處方是以增強腎臟功能為主要目的,藉此來培補左腎的元陰。凡是精氣虧損嚴重,年老體衰,真陰內乏,不能滋潤營衛,漸至衰弱,即使單純地用補陰藥來治療,都還覺得不足,如果再加入茯苓、澤瀉等利尿藥物,那必定會減弱補陰的功效,藥物很難發揮效果,所以,在所有的補陰藥物中,再加入龜膠和鹿膠,取其為血氣之類,補益的效果特別快。張景嶽說:我到中年以後,才領悟到補陰的道理,於是推廣這個理論。

2. 左歸飲

治症同

熟地(二三錢至一二兩),萸肉(一二錢,畏酸少用之),枸杞(二錢,相火盛者,去之),山藥(二錢),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一錢,妙在此味,經所謂調以甘藥也。),肺熱而煩,加麥冬(二錢)。肺熱多嗽,加百合(二錢)。血少者,加當歸(二錢)。血滯而熱者,加丹參(二錢)。

白話文:

人蔘(具有補氣益血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昇陽的功效),枸杞(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山藥(具有補肺益氣的功效),百合(具有清熱潤肺的功效),川貝(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的功效)。

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血熱妄動者,加生地(二錢)。脾熱易飢及多汗傷陰者,加白芍(二錢)。心熱多燥者,加元參(三錢)。腎熱骨蒸者,加骨皮(二錢)。津枯熱渴者,加花粉(二錢)。上實下虛者,加牛膝(二錢)。以導之。本方加人參、當歸,即補元煎。

白話文:

如果陰虛不安,則加女貞子(二錢)。如果血熱妄動,則加生地(二錢)。如果脾熱容易飢餓,以及多汗傷陰,則加白芍(二錢)。如果心熱多燥,則加元參(三錢)。如果腎熱骨蒸,則加骨皮(二錢)。如果津液枯竭、熱渴,則加花粉(二錢)。如果上實下虛,則加牛膝(二錢)以導引。本方加人參、當歸,即成為補元煎。

3. 回生丸

(自制),治虛勞等症。功在六味左歸之上,不可忽者也。

熟地(八兩),萸肉(四兩),枸杞(四兩),菟絲子(四兩),牛膝(補腎,酒蒸,四兩),山藥(六兩),茯苓(四兩,人乳拌蒸,曬,至加倍重用),白芍(酒炒,四兩),蓮肉(去心,六兩),芡實(略炒,四兩),砂仁(略炒,四兩),麥冬(去心,八兩),棗仁(略炒,六兩),北五味(斂肺,蜜水拌蒸,焙乾,四兩),圓眼肉(養心,炙乾,六兩,煎膏倍用),蓮鬚(澀精,固腸,四兩),麋角膠(補真陰,四兩),龜膠(八兩),龜甲膠(退骨蒸,四兩,俱用地黃汁溶化,用甲酥炙,六兩),虎骨膠(壯筋骨,四兩,煎濃,麥冬湯溶化亦可),鰾膠(牡蠣粉炒,八兩),黃牛肉(補脾胃,去油膜,十斤,熬膏),豬脊髓(填精髓,三十條,去筋膜,搗爛蜜熬),紫河車膏(峻補氣血,吳球制大造丸用此,以其有奪造化之權,極誇其功效也。八兩,製法:泔水洗淨,隔湯煮熟,搗爛,干藥拌勻,曬乾)

白話文:

熟地黃(八兩)、萸肉(四兩)、枸杞(四兩)、菟絲子(四兩)、牛膝(補腎,用酒蒸,四兩)、山藥(六兩)、茯苓(四兩,用人乳拌蒸,曬乾,直到重量加倍再用)、白芍(用酒炒,四兩)、蓮肉(去心,六兩)、芡實(略炒,四兩)、砂仁(略炒,四兩)、麥冬(去心,八兩)、棗仁(略炒,六兩)、北五味(斂肺,用蜜水拌蒸,焙乾,四兩)、圓眼肉(養心,炙乾,六兩,煎成膏藥後加倍使用)、蓮鬚(澀精,固腸,四兩)、麋角膠(補真陰,四兩)、龜膠(八兩)、龜甲膠(退骨蒸,四兩,都用地黃汁溶化,用甲酥炙,六兩)、虎骨膠(壯筋骨,四兩,煎熬濃縮,也可以用麥冬湯溶化)、鰾膠(用牡蠣粉炒,八兩)、黃牛肉(補脾胃,去掉油膜,十斤,熬成膏藥)、豬脊髓(填精髓,三十條,去掉筋膜,搗爛後用蜜熬)、紫河車膏(峻補氣血,吳球制大造丸用此,因它有奪造化的權力,所以極誇它的功效。八兩,製作方法:用泔水洗淨,隔湯煮熟,搗爛,與幹藥拌勻,曬乾)

共二十四味,諸膏髓,丸如桐子大,空心圓眼湯下,或淡鹽湯下,每服三四五錢。脾胃弱而難化者,煎膏服之。嫌其氣腥,斟酌去之。熬成或加人乳牛乳各十杯,豬髓倍之,糜角留之亦可也。若兼咳嗽者,不時兼服噙化丸,或清寧膏。有血兼飲自便。(用麥冬、米仁煎湯,多飲小便自清白。

白話文:

總共二十四味藥材,把所有膏髓製成像桐子大小般的丸劑,用空心圓眼湯或淡鹽湯送服,每次服用三到五錢。脾胃虛弱難以消化的人,可以將膏藥煎服。如果覺得腥味太重,可以斟酌減量。在熬製膏藥時,可以加入人乳、牛乳各十杯,豬髓加倍,也可以保留糜角。如果同時有咳嗽症狀,可以不時服用噙化丸或清寧膏。有血便的人可以自便。(用麥冬、米仁煎湯服用,多喝水,小便自然清白。)

)此方補腎理脾保肺,兼而有之,補腎用熟地、萸肉、枸杞、菟絲子、牛膝,有理肺藥以佐之,則不嫌其滋潤。理脾用山藥、茯苓、白芍、蓮肉、芡實、砂仁者,以其無香燥傷陰之患,兼能入腎經也。砂仁似燥,然辛能潤腎,且腎虛不能納氣歸原,非此嚮導不濟,更得滋陰藥以君之,用之無虞矣。麥冬清肺,五味斂肺,皆所以保肺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既能補腎、理脾,又能保肺,可謂一舉三得。補腎的藥物有熟地、萸肉、枸杞、菟絲子、牛膝,輔以理肺的藥物,就不會覺得它太滋潤了。理脾的藥物有山藥、茯苓、白芍、蓮肉、芡實、砂仁。這些藥物沒有芳香燥烈,傷陰的缺點,而且都能入腎經。砂仁雖然性微燥,但味辛,能潤腎。腎氣虛弱時不能納氣歸原,所以治療腎氣虛要採用這個砂仁來引導藥物去補腎。再用滋陰藥物作為君藥,這樣使用砂仁就沒什麼問題了。麥冬清肺,五味子斂肺,這些藥物都是為了保肺而用的。

保肺金正以生腎水,理脾土亦為生金以生水也。棗仁、圓肉養心,一恐水虛而火旺耗血,一恐心虛而下不交腎。蓮鬚澀精固腸,糜角補真陰,龜鱉二甲退骨蒸,豬脊鰾膠填精髓,牛補脾胃,虎壯筋骨,河車峻補精血,是以血肉之物,補血肉之軀也,功效甚速也。嘉言云:虛勞之疾,百脈空虛,非黏膩之物,不能填實;精血枯涸,非滋陰之物,不能濡潤。是以治虛勞,縱遇能消丸藥之人,亦必兼膏服之,若脾弱者,尤為定法。

內熱甚重,加除蒸之品一二味,此方凡男婦陰虛欲成虛勞者,急宜服之。

白話文:

保肺的金氣充足,才能生成腎水;調養脾土,也是為了生金生水。棗仁、圓肉養護心臟,一怕水虛而火旺耗血,一怕心虛而無法與腎相交。蓮鬚收斂精氣,固澀腸道;糜角補益真陰;龜鱉二甲退散骨蒸;豬脊鰾膠填精補髓;牛鞭補益脾胃;虎骨壯筋強骨;河車大補精血,所以用血肉之物,來補益血肉之軀,療效非常迅速。嘉言說:虛勞的疾病,百脈空虛,非黏膩滋潤之物,不能填實;精血枯涸,非滋陰之物,不能濡潤。因此治療虛勞,縱使遇到能消丸藥的人,也一定要兼服膏狀的藥物,如果是脾虛的人,更要以此為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