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正體類要》~ 下卷 (3)

回本書目錄

下卷 (3)

1. 四斤丸

治肝腎精血不足,筋無所養,攣縮不能步履,或邪淫於內,筋骨痿軟。

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乾木瓜鹿茸(炙),熟地黃(生者自制),菟絲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白話文:

肉蓯蓉(用酒浸泡),牛膝(用酒清洗),天麻,乾木瓜,鹿茸(烤製),熟地黃(生用,自己加工),菟絲子(用酒浸泡並煮熟,然後搗碎),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末,用地黃膏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2. 補中益氣湯

治跌撲等症,損傷元氣,或過服克伐,惡寒發熱,肢體倦怠,血氣虛弱,不能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自汗倦怠,飲食少思。

白話文:

治療跌打損傷等疾病,損傷元氣,或者過量服用了是克伐藥物,出現畏寒發熱,四肢倦怠,血氣虛弱,不能生肌收斂;或者兼有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口渴,脈搏洪大、弦緊而虛;或者脈搏微細、軟弱,自汗倦怠,飲食不振。

黃耆(炙),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陳皮(五分),柴胡升麻(各三分)

白話文:

  • 黃耆(炙): 3.25 公克

  • 人參: 3.25 公克

  • 白朮: 3.25 公克

  • 甘草(炙): 3.25 公克

  • 當歸: 2.15 公克

  • 陳皮: 1.08 公克

  • 柴胡: 0.65 公克

  • 升麻: 0.65 公克

用薑棗水煎服。

3. 四生散

治腎臟風毒,遍身瘙癢,或膿水淋漓,耳鳴目癢,或鼻赤齒浮,口舌生瘡,婦人血風瘡更效。

白附子獨活黃耆,蒺藜(各等分)

白話文:

白附子、獨活、黃耆、蒺藜(各等分)

上為末,各等分,每服二錢,用腰子一枚,劈開入藥,濕紙包裹,煨熟細嚼,鹽湯下,酒服亦可。

4. 竹葉黃耆湯

治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葉(二錢),黃耆生地黃當歸麥門冬川芎甘草黃芩(炒),芍藥,人參石膏(煅,各一錢)

白話文:

淡竹葉(9公克),黃耆(4.5公克),生地黃(4.5公克),當歸(4.5公克),麥門冬(4.5公克),川芎(4.5公克),甘草(4.5公克),黃芩(炒,4.5公克),芍藥(4.5公克),人參(4.5公克),石膏(煅,4.5公克)

用水煎服。

5. 竹葉石膏湯

治胃火盛,而作渴者。

淡竹葉石膏(煅),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淡竹葉,石膏(煅燒過),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各 6 克)

用姜水煎服。

6. 人參平肺飲

治心火克肺,咳嗽喘嘔,痰涎壅盛,咽喉不利等症。

人參陳皮甘草(各一錢),地骨皮茯苓知母(各八分),五味子青皮天門冬桑白皮(各五分)

白話文:

人參、陳皮、甘草(各一錢),地骨皮、茯苓、知母(各八分),五味子、青皮、天門冬、桑白皮(各五分)。

上水煎服。

7. 滋腎丸

治腎經陰虛,發熱作渴,足熱腿膝無力等症。凡不渴而小便閉者,最宜用之。

肉桂(三錢),知母(酒炒),黃柏(酒炒,各二兩)

白話文:

肉桂(三錢),知母(以酒炒過的),黃柏(以酒炒過的,各二兩)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滾湯下。

8. 六味地黃丸

(加肉桂、五味各一兩,名加減八味丸),治傷損之症,因腎肺二經虛弱,發熱作渴,頭暈眼花,咽燥唇裂,齒不堅固,腰腿痿軟,小便頻赤,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喑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若損重傷骨,不能言如喑者,用此水煎服之,亦效。

熟地黃(八兩,杵膏自制),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

白話文:

熟地黃:八兩,搗成膏狀,自己製作。

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

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

上為末,和地黃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湯下。

9. 清心蓮子飲

治發熱口渴白濁,夜安靜而晝發熱等症。

黃芩(一錢),麥門冬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一錢五分),石蓮肉,茯苓黃耆(炒),柴胡人參(各一錢)

白話文:

  • 黃芩一錢

  • 麥門冬一錢五分

  • 地骨皮一錢五分

  • 車前子(炒)一錢五分

  • 甘草一錢五分

  • 石蓮肉一錢

  • 茯苓一錢

  • 黃耆(炒)一錢

  • 柴胡一錢

  • 人參一錢

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