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正骨心法要旨》~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齒者,口齦所生之骨也,俗名曰牙。有門牙、虎牙、槽牙、上下盡根牙之別。凡被跌打砍磕,落去牙齒者,只用補骨散敷之,並封口藥,內服破血藥,以止其痛。其藥只用水煎,不宜酒煎,此法頗收功效。如牙斷跌磕砍傷牙齒未動者,用芙蓉膏塗之;如齒動者,用蒺藜根燒存性為末,常揩搽之即牢,用固齒散時時揩之亦佳。

白話文:

牙齒是口腔中由牙齦生出來的一種骨骼,俗稱牙。牙齒包含門牙、虎牙、槽牙、上下的牙根等。凡是被跌打、砍傷、碰撞,導致牙齒掉落者,只要使用補骨散敷抹在患處,並同時服用破血藥及封口藥,就能止痛。這些藥物只需用水煎製,不宜用酒來煎煮,這個方法效果顯著。如果牙齒斷裂、跌磕或砍傷,但牙齒未被震動,可以使用芙蓉膏來塗抹患處。如果牙齒被震動,可以使用蒺藜根燒製,保存其藥性,製成粉末狀,經常塗抹患處,就能使牙齒固定牢固。也可以使用固齒散來塗抹患處,效果也很好。

補肌散,止血除痛,闢風續筋骨,生肌肉。

地黃苗,地菘,青蒿蒼耳苗,赤芍藥(水煎取汁,各五兩),生艾汁(三合)

白話文:

地黃苗、地菘、青蒿、蒼耳苗、赤芍藥(用清水煎煮取汁,各五兩),生艾汁(三合)。

上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午時修合,以前藥汁拌石灰陰乾,入黃丹三兩,更杵為細末。凡有傷折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約十日可瘥,不腫不膿。

白話文:

在五月五日和七月七日的中午,將藥汁和石灰混合均勻,在陰涼處晾乾。然後加入三兩的黃丹,再次搗碎成細末。如果有傷口或骨折出血,將藥物包紮在傷口處,不要移動。大約十天後,傷口就會癒合,不會腫脹或化膿。

芙蓉膏,治打僕傷損,腫痛紫黑色,久不退者。

紫荊皮,南星(各一兩),芙蓉(二兩),獨活白芷,赤芍藥(各五錢)

白話文:

紫荊皮、南星(各一兩),芙蓉(二兩),獨活、白芷、赤芍藥(各五錢)

上共為末,用生薑汁茶清調溫貼敷,傷損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錢。

白話文:

把上述所有藥材粉碎成末狀,用生薑汁和茶水混合調勻,溫熱後敷貼患處。如果傷口損傷嚴重,呈現紫黑色,而且長時間沒有好轉,可以再加入五錢的肉桂。

固齒散

骨碎補,牡鼠骨(煅灰)

共研細末,瓷罐收貯聽用。

封口藥(見鼻柱骨傷)

2. 扶桑骨

扶桑骨,即兩額骨旁,近太陽肉內凹處也。若跌僕損傷,或焮腫,或血出,或青紫堅硬,頭疼耳鳴,青痕滿面,憎寒惡冷,心中發熱,大便乾燥,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如破損者,外以灸熨法定痛,外破者烏龍膏敷之。

白話文:

扶桑骨,就是兩額骨旁邊,接近太陽穴肌肉內凹的地方。如果受到跌僕的傷害,或者灼傷腫脹,或者出血,或者青紫堅硬,出現頭痛耳鳴、青痕滿面、憎寒惡冷、心中發熱、大便乾燥等症狀,應內服正骨紫金丹。如果是破損的,在外面用灸熨法來止痛,如果是外傷破損的,則用烏龍膏敷敷。

正骨紫金丹灸熨法(俱見巔頂骨傷)

烏龍膏(方見凌雲骨傷)

3.

耳者,司聽之竅也。耳門之名曰蔽,耳輪之名曰郭。凡耳被砍跌打落,或上脫下黏,或下脫上黏,內用封口藥,外用消毒定痛散敷貼;及耳後看脫落所向,用鵝翎橫夾定,卻用竹夾子直上橫縛定,縛時要兩耳相對,輕輕縛住,或用綴法。

白話文:

耳朵是聽覺的器官。耳朵門的名稱叫做「蔽」,耳朵輪的名稱叫做「郭」。凡是耳朵被砍傷、跌打落傷,或上端脫落下端粘連,或下端脫落上端粘連,內服封口藥,外敷消毒止痛散;還要觀察耳朵脫落的方向,用鵝毛橫著夾住固定,再用竹夾子直接向上橫向縛定,縛時要使兩耳相對,輕輕地縛住,或用綴合的方法。

封口藥消毒定痛散(俱見鼻柱骨傷)

綴法(見鼻柱骨傷)

4. 玉梁骨

玉梁骨,即耳門骨。其處上即曲頰,下即頰車,兩骨之合鉗也,耳門內上通腦髓亦關靈明。若墊傷擊傷,而有礙於骨肉者,腫痛流血,服正骨紫金丹八仙逍遙湯洗之;洗畢貼混元膏,坐臥避冷處。若傷重內連腦髓及傷靈明,必昏沉不省人事,不進飲食,若再平素氣血皆虛,必為不治之證。

白話文:

玉梁骨,就是耳門骨。它的上面就是曲頰,下面就是頰車,兩塊骨頭合在一起就像鉗子一樣,耳門的內上端與腦髓相通,也與靈明有關。如果墊傷或擊傷,並且對骨肉有損傷的話,就會腫痛流血,服用正骨紫金丹,八仙逍遙湯清洗傷口;清洗完畢後敷上混元膏,在溫暖的地方靜養。如果傷勢嚴重,波及到腦髓,損傷靈明,必定昏沉不省人事,不進飲食。如果平時氣血都很虛弱,必定是無法治癒的疾病。

八仙逍遙湯,專洗跌僕損傷,腫硬疼痛,及一切冷振風濕,筋骨血肉肢體痠痛諸證。

白話文:

「八仙逍遙湯」,專門治療跌打損傷、腫脹疼痛,以及一切寒冷振動造成的風濕,肌肉、骨骼、血肉和肢體痠痛等症狀。

防風荊芥川芎甘草(各一錢),當歸(酒洗),黃柏(各二錢),茅山蒼朮牡丹皮,川椒(各三錢),苦參(五錢)

白話文:

防風、荊芥、川芎、甘草(各一錢),當歸(用酒洗過)、黃柏(各二錢),茅山蒼朮、牡丹皮、川椒(各三錢),苦參(五錢)。

共合一處,裝白布袋內,扎口,水熬滾,熏洗患處。

5. 兩釣骨

兩釣骨名曲頰,即上頰之合鉗,曲如環形,以納下牙車骨尾之鉤者也。打僕損傷,耳腫腮硬,牙關緊急,嚼物不合。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坐臥避冷處。

白話文:

「兩釣骨」是一塊曲折形狀的骨頭,位於上顎的合鉗部位,形狀像一個環形,可以容納下牙車骨尾部的鉤子。如果這塊骨頭受了打擊而損傷,就會導致耳朵腫脹、腮幫子變硬、牙關緊閉、咀嚼食物時疼痛不適。

治療方法包括:

  1. 內服正骨紫金丹:這是一種中藥方劑,可以幫助修復受損的骨骼。

  2. 外貼萬靈膏:這是一種中藥藥膏,可以幫助消腫止痛。

  3. 坐臥避冷處:注意保暖,避免讓受傷部位受寒。

正骨紫金丹萬靈膏(俱見巔頂傷)

6. 頰車骨

頰車骨,即下牙床骨也,俗名牙釣,承載諸齒,能咀食物,有運動之象,故名頰車。其骨尾形如鉤,上控於曲頰之環。或打僕脫臼,或因風濕襲入鉤環脫臼,單脫者為錯,雙脫者為落。凡治單脫者,用手法摘下不脫者,以兩手捧下頦,稍外拽復向內托之,則雙皆入上環矣。再以布自地閣纏繞頭頂以固之,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

白話文:

頰車骨,就是下牙牀骨,俗名牙槽骨,承載所有的牙齒,可以咀嚼食物,有運動的跡象,因此被稱為頰車。其骨骼的末端形狀就像鉤子,上面控制著顴骨環。

牙齒脫臼,可能是因為戰鬥受傷,或者因為風濕侵襲導致鉤環脫臼。單隻脫臼稱作「錯」,雙隻脫臼稱作「落」。凡是治療單隻脫臼的,用手摘下沒有脫臼的牙齒,用雙手捧住下巴,稍稍往外拉然後往內推,那麼脫落的牙齒就會回到環內。再用布從地閣纏繞到頭頂固定,應該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

待能飲食後,去布,只用布兜其下頦。繫於頂上,二三日可愈。若雙脫者,治法同前。若欠而致脫臼者,乃突滑也,無妨。脫臼者,俗名吊下巴。欠者,俗名打哈氣。

白話文:

當患者能夠飲食後,拆卸布條,只用布兜住下巴。將布條繫於頭頂,數日後即可痊癒。如果下巴左右兩側皆脫臼,治療方法與前述相同。如果打哈欠導致脫臼,也就是下巴突然滑開,則無大礙。脫臼的俗名為「吊下巴」,打哈欠而導致的脫臼俗名則為「打哈氣」。

正骨紫金丹萬靈膏(方俱見巔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