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正骨心法要旨》~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腕骨

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節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骨大小六枚,湊以成掌,非塊然一肌也。基上並接臂輔兩骨之端,其外側之骨名高骨,一名銳骨,亦名踝骨,俗名龍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若墜車馬,手掌著地,只能傷腕;若手指著地,其指翻貼於臂上者,則腕縫必分開。

白話文:

手腕骨,也就是掌骨,是五指的基節,另一個名字是壅骨,俗名是虎骨。它的骨頭有大有小,總共六塊,組合成手掌,並不是一塊連續的肌肉。手腕骨的基部連接著手臂的輔骨兩端,外側的骨頭叫做高骨,另一個名字是銳骨,也叫做踝骨,俗名是龍骨,因為它能夠靈活彎曲上下,所以叫做手腕。如果從車馬上摔下來,手掌著地,只能傷害到手腕;如果手指著地,手指翻轉貼在手臂上,那麼手腕的關節必然會分開。

傷腕者,壅腫疼痛,法以兩手揉摩其腕,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若手背向後翻貼於臂者,以兩手促其手背,輕輕回翻之,令復其位,仍按摩其筋,必令調順,內服人參紫金丹,外敷混元膏

白話文:

手腕骨折或扭傷後,腫脹疼痛,應以雙手揉捏手腕,內服正骨紫金丹,外敷萬靈膏;如果手腕向後翻起,貼在手臂上,應以雙手推動手腕,輕輕向後翻轉,使之恢復原位,再按摩筋骨,使其順暢,內服人參紫金丹,外敷混元膏。

正骨紫金丹萬靈膏混元膏(俱見巔頂骨傷)

人參金丹(見山角骨傷)

2. 五指骨

五指之骨,名錘骨,即各指本節之名也。若被打折,五指皆同,株連腫痛,因其筋皆相連也。手掌與背,其外體雖混一不分,而其骨在內,乃各指之本節相連而成者也。若手背與手心,皆堅硬壅腫熱痛,必正其骨節,則無後患。若不即時調治,其所壅之血,後必化而為膿。氣盛者,服瘡毒之劑,調治可愈;氣虛者,將來成漏矣。洗以散瘀和傷湯,貼萬靈膏

白話文:

五個手指的骨頭,叫做錘骨,也就是每個手指的基部。如果被折斷了,五個手指都會受到影響,並出現腫脹和疼痛,這是因為手指的筋脈是相互連接的。手掌和手背,雖然外表上看起來是連成一體的,但是骨頭在裡面是每個手指的基部連接形成的。如果手背和手心都出現堅硬、腫脹、發熱和疼痛的症狀,必須立即將骨節矯正正位,才能避免後遺症。如果不及時治療,積聚的瘀血最後會變成膿。氣血旺盛的人,服用治癒瘡毒的藥物,配合治療可以痊癒;氣血虛弱的人,將會形成瘺管。用散瘀和傷湯清洗傷口,貼上萬靈膏。

散瘀和血湯萬靈膏(俱見巔頂骨傷)

3. 竹節骨

竹節骨,即各指次節之名也。跌打損傷,骨碎筋彎,指不能伸,以手捻其屈節,則指必舒直,洗以散瘀和傷湯,貼以萬靈膏。如指甲縫蓄積毒血,其甲必脫落,若再生指甲,其形多不如舊。若第三節有傷,治同次節,其指甲名爪甲。

白話文:

竹節骨,就是各手指的第二個關節的名稱。在跌打損傷、骨頭碎裂、筋脈彎曲、手指無法伸直的情況下,可以用手輕輕揉捏屈曲的關節,手指就會伸直。接著可以用散瘀和傷湯清洗傷口,再貼上萬靈膏。如果指甲縫裡積蓄了有毒的血液,指甲就會脫落。如果指甲重新長出來,形狀通常不如以前。如果第三個關節受傷,治療方法和第二個關節相同。第三個關節的指甲叫做「爪甲」。

散瘀和傷湯萬靈膏(俱見巔頂骨傷)

4. 胯骨

胯骨,即髖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風寒濕氣,再遇跌打損傷,瘀血凝結,腫硬筋翻,足不能直行,筋短者,腳尖著地,骨錯者,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胯骨復位,將所翻之筋向前歸之,其患乃除。宜服加味健步虎潛丸,熏洗海桐皮湯,灸熨定痛散

白話文:

胯骨, 就是髖骨, 也叫髁骨, 素有風寒濕氣, 又遇跌打損傷, 瘀血凝結, 腫硬筋翻, 足不能直行, 筋短者, 腳尖著地, 骨錯者, 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胯骨復位, 將所翻之筋向前歸之, 其患乃除。宜服加味健步虎潛丸, 燻洗海桐皮湯, 灸熨定痛散。

加味健步虎潛丸,專治跌打損傷,氣血虛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痠軟無力,步履艱難。服此藥至一百日,舒筋止痛,活血補氣,健旺精神。

白話文:

加味健步虎潛丸,專門治療跌打損傷、氣血虛弱、腰、胯、膝、腿下部疼痛、酸軟無力、行走困難。服用此藥至一百天,可舒筋止痛、活血補氣、健壯精神。

龜膠(蛤粉炒成珠),鹿角膠(蛤粉炒成珠),虎脛骨(酥油炙),何首烏黑豆拌,蒸曬各九次),川牛膝(酒洗曬乾),杜仲(薑汁炒斷絲),鎖陽當歸(酒洗炒乾,各二兩),威靈仙(酒洗),黃柏(酒洗曬乾,小鹽少許酒炒),人參(去蘆),羌活乾薑白芍藥(微炒),云白朮(土炒,各一兩),熟地黃(三兩),大川附子(童便鹽水各一碗,生薑二兩;切片同煮一整日,令極熟,水乾再添,鹽水煮畢取出,剝皮切薄片,又換淨水,入川黃連五錢,甘草五錢,同煮長香三炷,取出曬乾,如琥珀明亮色方用,一兩五錢)

白話文:

龜膠(蛤粉炒成珠狀),鹿角膠(蛤粉炒成珠狀),虎脛骨(用酥油炙烤),何首烏(用黑豆拌勻,蒸曬各九次),川牛膝(用酒洗淨後曬乾),杜仲(用薑汁炒斷成絲),鎖陽,當歸(用酒洗淨後炒乾,各二兩),威靈仙(用酒洗淨),黃柏(用酒洗淨後曬乾,加入少許鹽,再用酒炒),人參(去掉蘆頭),羌活,乾薑,白芍藥(微炒),雲白朮(用土炒,各一兩),熟地黃(三兩),大川附子(用童便、鹽水各一碗,生薑二兩;切片後一起煮上一天,直到煮得極熟,水乾了再加水,用鹽水煮好後取出,剝皮切成薄片,再換乾淨的水,加入川黃連五錢、甘草五錢,一起煮到香味持久三炷香的時間,取出曬乾,顏色如琥珀般明亮纔可使用,一兩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淡鹽湯送下。冬日淡黃酒送下。

白話文:

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揉成丸,丸子的大小像梧桐子的種子。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冬季可用淡黃酒送服。

海桐皮(見兩顴骨傷)

定痛散(見山角骨傷)

5. 環跳

環跳者,髖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機,又名髀樞,即環跳穴處也。或因跌打損傷,或踒墊掛鐙,以致樞機錯努,青紫腫痛,不能步履,或行止欹側艱難。宜先服正骨紫金丹,洗以海桐皮湯,貼萬靈膏,常服健步虎潛丸

白話文:

環跳穴位於髖骨外側的凹陷處,形狀類似臼窩,用來容納大腿骨的上端,就像杵臼一樣,因此被稱為「機」,又名「髀樞」,這就是環跳穴的位置。有時候跌打損傷,或是跨越障礙物掛住馬鐙,導致樞機錯位努傷,出現青紫腫痛的症狀,無法正常行走,走路時一瘸一拐,非常困難。治療方法是先服用正骨紫金丹,再用海桐皮湯清洗患處,貼上萬靈膏,並且長期服用健步虎潛丸。

正骨紫金丹(見巔頂骨傷)

萬靈膏(見巔頂骨傷)

海桐皮(見兩顴骨傷)

虎潛丸(見髖骨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