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正骨心法要旨》~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尾骶骨

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寬下窄,上承腰脊諸骨。兩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節名曰尾閭,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窮骨,俗名尾椿。若蹲墊壅腫,必連腰胯,內服正骨紫金丹,洗以海桐皮湯,貼萬靈膏。

正骨紫金丹(見巔頂傷)

海桐皮湯(見兩顴骨傷)

萬靈膏(見巔頂骨傷)

(以上見背骨圖)

白話文:

尾骶骨,也就是俗稱的尻骨。它的形狀是上面寬下面窄,上方連接腰椎等骨頭。兩側各有四個孔洞,總共八個,稱為八髎。最末端的骨節稱為尾閭,也叫做骶端、橛骨、窮骨,俗稱尾椿。如果因為蹲坐或撞擊而腫脹,必定會連帶影響腰部和髖部,內服正骨紫金丹,用海桐皮湯清洗,並貼上萬靈膏。

(正骨紫金丹的說明,請參考「頭頂受傷」的章節)

(海桐皮湯的說明,請參考「兩顴骨受傷」的章節)

(萬靈膏的說明,請參考「頭頂骨受傷」的章節)

(以上內容請參考背骨圖)

2. 四肢部

3. 髃骨

髃骨者,肩端之骨,即肩腫骨臼端之上稜骨也。其臼含納臑骨上端,其處名肩解,即肩䯋與臑骨合縫處也,俗名吞口,一名肩頭。其下附於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鍁板子骨。

以上若被跌傷,手必屈轉向後,骨縫裂開,不能抬舉,亦不能向前,惟扭於肋後而已,其氣血皆壅聚於肘,肘腫如椎,其腫不能過腕,兩手筋反脹,瘀血凝滯,如腫處痛如針刺不移者,其血必化而為膿,則腕掌皆涼,或麻木。若臑骨突出,宜將突出之骨向後推入合縫,再將臑筋向內撥轉,則臑肘臂腕皆得復其位矣。

內服補筋丸,外貼萬靈膏,燙洗用海桐皮湯,或敷白膠香散,或金沸草汁塗之亦佳。

補筋丸,此藥專治跌僕踒閃,筋翻筋攣,筋脹筋粗,筋聚骨錯,血脈壅滯,宜腫青紫疼痛等證。

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雲苓,白蓮蕊,肉蓯蓉,菟絲子,當歸(酒洗),熟地黃,牡丹皮,宣木瓜(各一兩),懷山藥(八錢),人參,廣木香(各三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丸重三錢,用好無灰酒送下。

加減補筋丸

當歸(一兩),熟地黃,白芍藥(各二兩),紅花

乳香,白雲苓,骨碎補(各一兩),廣陳皮(二兩),沒藥(三錢),丁香(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丸重三錢,用好無灰酒送下。

白膠香散,治皮破筋斷。

白膠香一味,為細末敷之。

又方:

金沸草根,搗汁塗筋封口,二七日便可相續止痛。一帖即愈,不用再塗。

萬靈膏(見巔頂骨傷)

海桐皮湯(見兩顴骨傷)

白話文:

髃骨指的是肩關節的骨頭,也就是肩胛骨上與肱骨相連的那個凹陷處上方的稜骨。這個凹陷處容納著肱骨的上端,這個部位叫做肩解,也就是肩胛骨與肱骨結合的地方,俗稱吞口,也叫肩頭。肩胛骨向下連接著背部,像翅膀一樣的片狀骨骼,也叫做肩髆,俗稱鍁板子骨。

如果這個部位跌傷,手必定會彎曲轉向後方,骨頭的接合處裂開,導致手無法抬起,也不能向前移動,只能扭向肋骨的後方。這時氣血會壅塞在手肘,導致手肘腫脹像椎子一樣,但腫脹不會超過手腕。兩手的筋脈會反向膨脹,瘀血凝結,腫脹處疼痛如針刺,如果這種疼痛持續不減,那麼瘀血很可能會化膿,導致手腕和手掌發涼,甚至麻木。如果肱骨突出,應該將突出的骨頭向後推入關節處,再將肱骨的筋向內撥正,這樣肱骨、手肘、手臂和手腕都能恢復到正確的位置。

內服補筋丸,外貼萬靈膏,用海桐皮湯進行熱敷洗滌,也可以敷白膠香散,或塗抹金沸草汁,效果也很好。

補筋丸,這個藥專門治療跌倒、摔傷、扭傷、筋翻、筋攣、筋脹、筋粗、筋聚、骨錯位、氣血瘀滯,以及腫脹青紫疼痛等症狀。

配方:五加皮、蛇床子、好沉香、丁香、川牛膝、白雲苓、白蓮蕊、肉蓯蓉、菟絲子、當歸(用酒洗過)、熟地黃、牡丹皮、宣木瓜(各一兩),懷山藥(八錢),人參、廣木香(各三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顆藥丸像彈珠大小,重約三錢,用溫熱的無灰酒送服。

加減補筋丸

配方:當歸(一兩),熟地黃、白芍藥(各二兩),紅花、乳香、白雲苓、骨碎補(各一兩),廣陳皮(二兩),沒藥(三錢),丁香(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顆藥丸像彈珠大小,重約三錢,用溫熱的無灰酒送服。

白膠香散,治療皮膚破損、筋脈斷裂。

配方:單用白膠香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

又一方:

將金沸草的根搗成汁,塗在筋傷處,封好,大約十四天就可以連續止痛。塗一次就能痊癒,不用再塗。

萬靈膏(參考治療頭頂骨傷的配方)

海桐皮湯(參考治療兩頰骨傷的配方)

4. 臑骨

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自肩下至手腕,一名肱,俗名胳膊,乃上身兩大支之通稱也,或墜車馬跌碎,或打斷,或斜裂,或截斷,或碎斷,打斷者有碎骨,跌斷者則無碎骨,壅腫疼痛,心神忙亂,遍體麻冷,皆用手法,循其上下前後之筋,令得調順,摩按其受傷骨縫,令得平正,再將小杉板周圍逼定,外用白布纏之,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如壅腫不消,外以散瘀和傷湯洗之。

正骨紫金丹萬靈膏散瘀和傷湯(俱見巔頂骨傷)

白話文:

臑骨,就是指肩膀下面到手肘上面的那段骨頭。從肩膀下面到手腕,這段骨頭又叫做肱骨,俗稱胳膊,是上半身兩大支撐的統稱。胳膊的骨頭有時候會因為從車或馬上摔下來跌碎,有時候會因為被打斷,或是斜著裂開,或是被完全截斷,或是碎成好幾塊。被打斷的通常會有碎骨,而跌斷的則比較沒有碎骨。受傷後會腫脹疼痛,心神不定,全身感到麻木冰冷,這些情況都要用手法,順著骨頭上下前後的肌肉走向,讓它們調和順暢,然後按摩受傷骨頭的裂縫處,讓骨頭恢復平整。接著用小杉木板在周圍固定住,外面用白布纏起來,內部服用正骨紫金丹,外部貼上萬靈膏。如果腫脹沒有消退,就用散瘀和傷湯在外部清洗。

(正骨紫金丹、萬靈膏、散瘀和傷湯,這些藥方都可以在治療頭頂骨傷的章節找到。)

5. 肘骨

肘骨者,胳膊中節上、下支骨交接處也,俗名鵝鼻骨。若跌傷其肘尖向上突出,疼痛不止,汗出戰慄,用手法翻其臂骨,拖肘骨令其合縫。其斜彎之筋,以手推摩,令其平復,雖即時能垂能舉,仍當以養息為妙。若壅腫疼痛,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

萬靈膏正骨紫金丹(俱見巔頂骨傷)

白話文:

肘骨,指的是胳膊中間關節,也就是上臂骨與前臂骨交接的地方,俗稱鵝鼻骨。如果跌倒受傷,導致肘尖向上突出,疼痛不止,並且冒汗發抖,可以用手法將臂骨翻轉,然後拉動肘骨讓它回到原位。至於彎曲的筋,用手推摩,使它恢復平整。雖然立刻就能夠抬起放下手臂,但還是要好好休養比較好。如果出現腫脹疼痛,應該內服正骨紫金丹,外貼萬靈膏。

(萬靈膏、正骨紫金丹,這兩種藥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巔頂骨傷」的內容。)

6. 臂骨

臂骨者,自肘至腕有正輔二根,其在下而形體長大,連肘尖者為臂骨;其在上而形體短細者為輔骨,俗名纏骨。疊並相倚,俱下接於腕骨焉。凡臂骨受傷者,多因迎擊而斷也。或斷臂輔二骨,或惟斷一骨,瘀血凝結疼痛,以手法接對端正,貼萬靈膏,竹簾裹之,加以布條紮緊。

三日後開簾視之,以手指按其患處,或仍有未平,再揉摩其瘀結之盤,令復其舊,換貼膏藥,仍以竹簾裹之,每日清晨服正骨紫金丹。

萬靈膏正骨紫金丹(俱見巔頂骨傷)

白話文:

手臂的骨頭,從手肘到手腕有兩根主要的骨頭,一根是主要的,一根是輔助的。在下方且形狀比較長、比較大的,連接到手肘尖的,稱為臂骨;在上方且形狀比較短、比較細的,稱為輔骨,俗稱纏骨。這兩根骨頭並排相靠,一起向下連接到手腕的骨頭。通常手臂骨頭受傷,多是因為正面撞擊而斷裂。可能會斷臂骨和輔骨兩根,也可能只斷一根。瘀血凝結會感到疼痛,這時要用手法將斷骨對正,然後貼上萬靈膏,用竹簾包住,再用布條紮緊。

三天後打開竹簾檢查,用手指按壓受傷的地方,如果還有不平整,要再揉開瘀血凝結的地方,讓骨頭恢復原狀,然後換上新的膏藥,再用竹簾包住,每天早上服用正骨紫金丹。

萬靈膏和正骨紫金丹(兩者的製作方法都在頭頂骨受傷的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