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黌

《外科選要》~ 補遺方 (3)

回本書目錄

補遺方 (3)

1. 補遺方

上煉藥鐵銚,令極淨,再傾前藥油蠟在內,候溫入黃丹一兩半,以兩柳枝攪極得所,再上火煎,不住手攪。候油沸起,住攪,注在水中,成珠不散為度。秋冬欲軟,春夏欲堅,傾在水中出火毒,搜成劑收之。

東垣聖愈湯

熟地,生地(各三錢),歸身(錢半),川芎(二錢),黃耆(五分),人參(三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無時。

濟生犀角地黃丸

犀角(鎊末),生地,赤芍,牡丹皮(各錢半),升麻,黃芩(各一錢炒)

上水煎熟,入犀角末服。

獨參湯(見《心法腫潰門》)

托裡消毒散加減法

膿多帶赤,血虛也,去金銀花、連翹、白芷,加歸、地、參、術。如不應,用八珍湯,加牡丹皮。

內消沃雪湯

治發背,並五臟內癰,尻臀諸腫,大小腸癰,肛門臟毒。初起但未出膿,堅硬疼痛,不可忍者並服。

青皮,穿山甲,貝母,陳皮,連翹,白芍,乳香,沒藥,黃耆,甘草節,白芷,射干,天花粉,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當歸,大黃(各二錢)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後服之。

二蛟散

治生冷惱怒傷脾,致胸膈不寬,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腫。諸藥不效,用三年老黃米炒焦黃色為末,提淨芒硝三兩,鍋內熔化,炒乾為末,每料一平杯和勻,再碾極細。大人壯實者,每服三錢。小兒十歲上下者,一錢二分。俱赤砂糖三茶匙,和白滾水半茶盅,空心調服。至午大便一次,至晚便一次,其疾先從眼胞消起。

日久元氣虛者,與加味胃苓湯,間服。至重者不過五服愈。

解毒木通湯

治男婦房術,熱藥所傷,致玉莖陰戶癢痛,小水澀痛,白濁滑精,至夜陽物興舉,不得眠者服之。

木通,黃連,龍膽草,瞿麥,滑石,山梔,黃柏,知母(各一錢),蘆薈,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燈心二根,煎八分,食前服。

天漿散

治腦疽積毒日深,堅腫木痛,口燥舌乾,噁心煩渴,六脈沉實有力,大便閉結不通者,並宜服之。

石決明(生研),殭蠶,穿山甲(土炒),防風,連翹,羌活,乳香,金銀花,黃連,歸尾(各一錢),大黃(三錢),天花粉(新鮮未曬者,四兩,石臼內搗爛,投水一碗攪勻,絞去渣用。)

上花粉淨汁一碗半,同藥煎至八分,入酒一杯,空心熱服。行過三次,方用飲食。忌食煎炒發物。

黃耆湯

治濕熱,腿內近膝股患癰,或附骨癰,初起腫痛,此太陽厥陰之分也。脈細而弦,按之洪緩有力。

黃耆(鹽水拌炒),當歸,柴胡,木瓜,連翹(各一錢),羌活,肉桂,生地黃,黃柏(各五分)

水酒各一盅,煎一半,空心熱服。

獨參湯

治潰瘍膿水出多,血氣虛極,或惡寒,或自汗,冷汗,手足指甲青冷,或身涼脈細,並宜。

白話文:

補遺方

首先將煉藥用的鐵鍋燒得非常乾淨,然後倒入之前準備好的藥油和蠟,等到溫度適中時加入一兩半的黃丹,用兩根柳枝快速攪拌均勻,再用火煎煮,不停攪拌。等到油沸騰時停止攪拌,將其倒入水中,若藥油凝結成珠狀且不散開就表示成功。秋冬季要調製得軟一些,春夏季要調製得硬一些。將凝結的藥油放入水中以去除火毒,然後將其搓揉成藥劑,儲存備用。

東垣聖愈湯

熟地、生地各三錢,當歸身一錢半,川芎二錢,黃耆五分,人參三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成一服,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稍微加熱後服用,不限時間。

濟生犀角地黃丸

犀角磨成粉,生地、赤芍、牡丹皮各一錢半,升麻、黃芩各一錢炒過。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煮好後加入犀角粉服用。

獨參湯(見《心法腫潰門》)

托裡消毒散加減法

膿液多且帶紅色,表示血虛,應去除金銀花、連翹、白芷,加入當歸、地黃、人參、白朮。若無效,則改用八珍湯,並加入牡丹皮。

內消沃雪湯

治療背部疔瘡,以及五臟內部的癰腫、臀部腫痛、大小腸癰腫、肛門部位的毒瘡。初期發病但尚未化膿,腫塊堅硬疼痛難忍時服用。

青皮、穿山甲、貝母、陳皮、連翹、白芍、乳香、沒藥、黃耆、甘草節、白芷、射干、天花粉、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木香四分,當歸、大黃各二錢。

加入酒和水各一碗,煎煮至剩下八分,根據病情輕重,在飯前或飯後服用。

二蛟散

治療因食用生冷食物、惱怒傷脾而導致胸悶不適、小便不利、面部和四肢浮腫。其他藥物無效時,使用三年以上的陳舊黃米炒至焦黃色,磨成粉末,再將精製的芒硝三兩在鍋內熔化,炒乾後磨成粉末,將兩者等量混合均勻,再磨成極細的粉末。成人身體強壯者,每次服用三錢。十歲左右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二分。都加入三茶匙的紅糖,用半茶盅的白開水調勻後空腹服用。通常中午會排便一次,晚上會再排便一次,病情會先從眼瞼消腫開始。

若是久病導致元氣虛弱,可以間歇性地服用加味胃苓湯。病情最嚴重者,最多服用五劑即可痊癒。

解毒木通湯

治療男女因房事或熱性藥物損傷,導致陰莖或陰戶瘙癢疼痛、小便澀痛、出現白濁滑精,夜晚陽物勃起難以入睡。

木通、黃連、龍膽草、瞿麥、滑石、山梔、黃柏、知母各一錢,蘆薈、甘草各五分。

加入兩盅水,兩根燈心草,煎煮至剩下八分,飯前服用。

天漿散

治療腦部疔瘡積毒日久,腫塊堅硬疼痛,口乾舌燥,噁心煩渴,脈象沉實有力,大便閉結不通者服用。

生石決明研末、殭蠶、土炒穿山甲、防風、連翹、羌活、乳香、金銀花、黃連、歸尾各一錢,大黃三錢,新鮮未曬過的天花粉四兩,在石臼中搗爛,加入一碗水攪拌均勻,絞去渣滓取汁。

將天花粉的淨汁一碗半與其他藥材一同煎煮至剩下八分,加入一杯酒,空腹趁熱服用。排便三次後再進食,忌食煎炒及發物。

黃耆湯

治療濕熱引起的腿部靠近膝蓋的癰腫,或附骨癰,初期腫痛,此乃太陽厥陰經絡的問題。脈象細而弦,按下去感覺洪大而和緩有力。

黃耆鹽水拌炒、當歸、柴胡、木瓜、連翹各一錢,羌活、肉桂、生地黃、黃柏各五分。

加入酒和水各一盅,煎煮至剩一半,空腹趁熱服用。

獨參湯

治療潰瘍膿水流出過多,導致血氣極度虛弱,或出現怕冷、自汗、冷汗、手腳指甲青冷,或身體冰涼、脈象微弱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