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黌

《外科選要》~ 補遺方 (2)

回本書目錄

補遺方 (2)

1. 補遺方

上薑棗,水煎服。

托裡清中湯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各一錢),半夏(八分),桔梗(七分),甘草(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托裡益黃湯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半夏(各一錢),丁香,甘草(炙),炮姜(各五分)

薑棗,水煎服。

托裡越鞠湯

人參,白朮(各二錢),陳皮,半夏(各一錢),山梔,川芎,香附米,蒼朮(各七分),炙甘草(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人參理中湯

白朮,人參,乾薑,甘草(各等分炙)

上薑棗,水煎服。

加味解毒湯

黃耆(炒鹽水拌),黃連(炒),黃芩(炒),黃柏(炒),連翹,當歸(各七分酒拌),甘草(炙),白芍藥,梔子仁(各一錢炒)

作一劑,水二盅,煎七分服之,藥下痛即止。

內補黃耆湯(見《心法腫潰門》)

當歸和血散

當歸(二錢),乳香(半錢),沒藥(一錢半),白芍藥(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七分,和滓溫服。

回瘡金銀花散

金銀花(連枝葉俱用銼研二兩),黃耆(四兩),甘草(一兩)

上㕮咀,用酒一升,同入壺瓶內,閉口,重湯煮三兩時辰,取出去滓,頓服之。又一方,無黃耆。

郭氏定痛托裡散

慄殼(二兩去蒂炒),當歸,白芍藥,川芎(各五錢),乳香,沒藥,桂(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

乳香止痛散

慄殼(六兩制),白芷(三兩),陳皮,甘草(炙各兩半),乳香,沒藥(各一兩),丁香(五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

乳香黃耆散(見《心法腫潰門》)

人參內托散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厚朴,防風,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上入糯米一撮,水煎服。

乳香丸

乳香(另研),沒藥(另研),羌活,五靈脂(各三錢),當歸,真綠豆粉,交趾桂(各兩半),獨活(三錢),川芎,川白芷,白膠香(各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薄荷湯送下。手足損痛,不能起者,加草烏,用木瓜鹽湯送下。

乳香定痛散

乳香,沒藥(各五錢),寒水石,滑石(各一兩),冰片(一錢)

上為細末,擦患處,痛即止。

豆豉餅(見《心法首卷》)

乳香膏

乳香(一兩,另研),食鹽,松脂,杏仁(去皮尖研,各一兩半),生地(取汁,三合),白羊腎𦚠脂(半斤),黃蠟(三兩)

上先熬脂令沸,下杏仁地黃汁蠟煎,候蠟熔盡,入香鹽松枝煎,以柳箄攪令勻,稀稠得所,瓷盒盛。

又乳香膏

木鱉子(去殼細銼),當歸(各一兩),柳枝(二八寸,寸同以清油四兩煎令黑色次用後藥),乳香,沒藥(各兩半),白膠香(明淨者四兩同研細入油煎化用棉子濾之)

白話文:

補遺方

上方藥材,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托裡清中湯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各四克),半夏(三點二克),桔梗(二點八克),甘草(二克)

上方藥材,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托裡益黃湯

人參、白朮、陳皮、茯苓、半夏(各四克),丁香、甘草(炙烤過)、炮姜(各二克)

上方藥材,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托裡越鞠湯

人參、白朮(各八克),陳皮、半夏(各四克),山梔子、川芎、香附子、蒼朮(各二點八克),炙甘草(二克)

上方藥材,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人參理中湯

白朮、人參、乾薑、甘草(各等份,炙烤過)

上方藥材,加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解毒湯

黃耆(用鹽水拌炒過)、黃連(炒過)、黃芩(炒過)、黃柏(炒過)、連翹、當歸(各二點八克,用酒拌過)、甘草(炙烤過)、白芍藥、梔子仁(各四克,炒過)

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兩盅水煎煮至剩七分時服用,藥效發揮後疼痛就會停止。

內補黃耆湯(內容見《心法腫潰門》)

當歸和血散

當歸(八克)、乳香(二克)、沒藥(六克)、白芍藥(十二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四克,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七分,連藥渣一起溫服。

回瘡金銀花散

金銀花(連枝帶葉,切碎研磨,八十克),黃耆(一百六十克),甘草(四十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放入壺或瓶中,倒入一升酒,密封後隔水燉煮二至三小時,取出藥渣,立即服用。另一種配方,則不使用黃耆。

郭氏定痛托裡散

栗殼(八十克,去蒂炒過)、當歸、白芍藥、川芎(各二十克)、乳香、沒藥、桂枝(各十二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十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乳香止痛散

栗殼(二百四十克,炮製過)、白芷(一百二十克)、陳皮、甘草(炙烤過,各六十克)、乳香、沒藥(各四十克)、丁香(二十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十二克,用一碗半水煎煮後服用。

乳香黃耆散(內容見《心法腫潰門》)

人參內托散

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厚朴、防風、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將以上藥材放入少許糯米,用水煎煮後服用。

乳香丸

乳香(另外研磨)、沒藥(另外研磨)、羌活、五靈脂(各十二克)、當歸、真綠豆粉、交趾桂(各六十克)、獨活(十二克)、川芎、川白芷、白膠香(各六十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薄荷湯送服。若是手腳受傷疼痛無法起身,則加入草烏,用木瓜鹽湯送服。

乳香定痛散

乳香、沒藥(各二十克),寒水石、滑石(各四十克),冰片(四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塗抹於患處,疼痛就會停止。

豆豉餅(內容見《心法首卷》)

乳香膏

乳香(四十克,另外研磨)、食鹽、松脂、杏仁(去皮尖,研磨,各六十克),生地(取汁,一百八十毫升),白羊腎油(二百五十克),黃蠟(一百二十克)

先將羊油熬煮至沸騰,再加入杏仁、生地黃汁、黃蠟一起煎煮,待黃蠟完全熔化後,加入乳香、鹽、松脂一起煎煮,用柳條攪拌均勻,濃稠度適中後,放入瓷盒中盛裝。

又乳香膏

木鱉子(去殼切碎,四十克),當歸(四十克),柳枝(約二十八公分,用清油約一百六十毫升煎煮至黑色,然後取出),乳香、沒藥(各一百克),白膠香(明淨者一百六十克,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放入油中煎煮至熔化,再用棉布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