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乘雅半偈》~ 第十帙 (6)
第十帙 (6)
1. 何首烏
【叅】曰:何首烏,原名交藤,以言象也。緣唐李翱,有何氏首烏傳;宋開寶採附蔓草部,遂拈何首烏為正。據李傳,此指事兼轉註為名矣。蓋何即擔荷,首上從鬊,烏為日魄,以言擔荷元陽,標鬊以表法也。觀夫赤白交結,則金火亡刑,火金合璧矣。更觀夜合晝疏,則通乎晝陽之闢則闢,夜陰之闔則闔矣。
故餌食者,全純陽之體,成地行仙。修事,用大如三斗栲栳,形似連珠鳥獸山嶽者良。第近世所採,僅大如拳如碗,不易獲此奇珍者。謂此鍾地靈,轉鍾人傑,必待人傑,乃獲地靈耳。即如拳如碗者,雖無若大異功,亦可維持四大,卻病延年。
設地大失其堅固,為癰,為痔,為瘰癧,為癘風;設水大失其潤濕,為帶、為淋、為精竭、為髓涸、為血液枯;設火大失其暖熱,為冷、為厥、為卒中、為心痛;設風大失其動搖,為攣、為痿、為身半不遂、為行步不正。仍可使風歸動搖,火歸暖熱,水歸潤濕,地歸堅固,而眾眚除。
駐五形,充五臟,美毛髮,悅顏色,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楞嚴經云:堅固草木而不休息,名地行仙形隨物化矣。
白話文:
何首烏
古人說:何首烏,原名交藤,這個名字形象地描述了它的樣子。因為唐朝李翱有關於何首烏的記載;宋朝《開寶本草》將其列入蔓草類,於是「何首烏」就成了它的正式名稱。根據李翱的記載,這個名字兼具指事和轉注的造字法。 「何」指的是擔負、承擔,「首」指頭頂的髮髻,「烏」指太陽的精華,意思是擔負元陽之氣,以髮髻來象徵其功效。觀察何首烏赤白交織的顏色,就能看出金火兩種元素沒有相克,而是融合在一起。再觀察它白天舒展、晚上閉合的特性,就能明白它能順應白天陽氣的舒展和晚上陰氣的收斂。
因此服用何首烏的人,能保持一身純陽之氣,成就如同地行仙般的身體。如果要入藥,則應該選用像三斗那麼大的籃子那麼大的何首烏,形狀像串珠、飛禽走獸、山嶽的最好。只是現代採集到的何首烏,往往只有拳頭或碗口大小,很難得到這種珍貴的藥材。這說明何首烏是天地靈氣的凝聚,能使人變得傑出,而只有傑出的人才能得到天地靈氣。即使是拳頭碗口大小的何首烏,雖然功效不如巨大的那樣神奇,也能夠維持人的生命四大要素,治療疾病,延年益壽。
如果地(土)的堅固性失調,就會導致癰腫、痔瘡、瘰癧、癘風;如果水的滋潤性失調,就會導致帶下病、淋病、精液虧虛、骨髓乾枯、血液枯竭;如果火的溫暖性失調,就會導致畏寒、厥冷、中風、心痛;如果风的運動性失調,就會導致肌肉攣縮、肌肉萎縮、半身不遂、行走不穩。何首烏能使風恢復運動,使火恢復溫暖,使水恢復滋潤,使地恢復堅固,從而消除各種疾病。
何首烏能滋養五臟,使五臟充盈,使頭髮烏黑亮麗,使容貌光彩照人,這都是因為它能增強壽命,強健體魄。如同《楞嚴經》所說:「堅固草木而不休息,名地行仙形隨物化矣。」
2. 縮砂仁
(宋開寶)
唯能若伏若匿,乃得能升能出。以一物之奇,具金匱濟生之用。
【氣味】辛溫澀,無毒。
【主治】主虛勞冷瀉,宿食不消,赤白泄痢,腹中虛痛,下氣。
【核】曰:生西海、西戎、波斯諸國。今從東安道來,嶺南山澤亦有。苗莖並似高良薑,高三四尺。葉長八九寸,闊半寸許。三四月花開在根下,五月成實,五七十枚作一穗,似益志而圓,皮緊厚而皺,有粟紋,外刺黃赤。一團八隔,可四五十粒,形似黍稷,表黑裡白,辛香似白豆蔻仁。八月採取,氣味完固也。修事,去殼,焙燥,研細用。
【叅】曰:花實在根,若芙蕖之本,斂縮退藏之謂仁矣。固甲函孚,界列八隔,仁粒比砂,攢簇實里,可謂至密也已。疏漏者曰砂鳴,則亟奪其氣味而力不充,猶夫其息以踵,孕毓元陽,保任沖舉者也。是故升出降入,靡不合宜,寧獨對待陰凝,開發上焦,宣五穀味,蘇胃醒脾而已。
即虛可補,胎可安,崩可填,驚可鎮,癇可定,滑可澀,脫可收,滲可彌,奔豚可下;及秋不能從外而內,冬不能自上而下;與命門火衰,不能納氣歸元者,亦可使之從降從入矣。並命門火衰,不能生土,及春不能自下而上,夏不能從內而外者,亦可使之從升從出矣。乃若解毒散滯,伸筋舒郁,化痞卻痛,徹飲調中,開噎膈,攝吐逆,此正開發上焦,宜五穀味,蘇胃醒脾之功力也。毋僅瞻其升出,失卻其降入,顧名思義,俯循垂象,則得之矣。
白話文:
縮砂仁
縮砂仁這種藥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潛藏起來,也可以升發出來。它以單一藥材的奇妙功效,具備了《金匱要略》等醫書中救治疾病的用途。
**【氣味】**味道辛辣、性溫和且帶有澀味,沒有毒性。
**【主治】**主要治療因虛弱引起的腹瀉、消化不良、赤白痢疾、腹部虛弱疼痛、以及能使氣往下走。
**【形態】**這種植物生長在西海、西戎、波斯等國家。現在從東安道運送過來,嶺南山區也有。它的莖和葉子類似高良薑,高度約三四尺。葉子長約八九寸,寬約半寸。三四月時,花開在根部,五月結成果實,每穗有五七十個果實,像益智仁但較圓。果皮緊實厚且有皺紋,有細小的紋路,外表呈現黃紅色。一個果實內部分隔成八個部分,約有四五十粒種子,形狀像黍稷,外表黑色,內部白色,有辛香的氣味,類似白豆蔻仁。八月採收,此時氣味最完整。處理時,去除外殼,烘乾,研磨成粉末使用。
**【分析】**縮砂仁的花和果實都生長在根部,就像荷花的根部一樣,具有收斂和隱藏的特性,這也是它被稱為「仁」的原因。堅硬的外殼包覆著內部,分隔成八個部分,種子顆粒像砂子一樣,密集地聚在一起,可說是相當緊密了。如果洩漏,就會導致氣味快速散失,藥效不足。如同人呼吸以腳跟為基礎,能夠孕育元陽,保持身體的升發力量。因此,縮砂仁能使氣上升或下降,沒有不適宜的狀況。它不只針對陰邪凝結,能夠開啟上焦氣機,促進五穀消化,振奮脾胃;
它還能補虛、安胎、止崩漏、鎮驚、定癇、止滑脫、收斂、彌補滲漏、降奔豚;並能使秋季不能由外入內、冬季不能由上而下的情況,以及命門火衰、無法納氣歸元的情況,都能使其氣從下降而歸於腎。此外,命門火衰、無法生養脾土,以及春季氣機不能由下而上、夏季氣機不能由內而外的情況,也能使其氣從上升而發散。縮砂仁還能解毒、散滯、舒筋活絡、消除鬱悶、化解痞塊、止痛、消除積飲、調和脾胃、開通食道阻塞、止吐逆,這正是它開啟上焦氣機、促進五穀消化、振奮脾胃的功效。使用時,不要只注意它升發的功效,而忽略它下降的功能。要仔細思考它的名稱和外形,就能理解它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