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之頤

《本草乘雅半偈》~ 第十帙 (4)

回本書目錄

第十帙 (4)

1. 荔枝

琉璜,色正黃,刺微紅。朱柿,色如柿。蒲萄,穗生朵集。蚶殼,形相似也。蜜荔枝,味過於甘。水荔枝,漿多而淡。雙髻,每朵數十枚,並蒂而雙實。真珠,剖之純瓤,圓白如珠,故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雖以其核種之,終與其本不相肖。宋香之後無宋香,所存者孫枝耳。

陳紫之後無陳紫,過牆則為小陳紫矣。筆談謂焦核荔枝,有言取其根,火燔令焦,復植於土,以石壓之,令勿生旁根,其核自小,里人謂不然,此果形狀變態,不可以理求,或似龍牙,或似鳳爪。釵頭紅之可簪,綠珠子之旁綴,是豈人力所能為哉。方紅之始作也,欲重其名,以二百顆饋蔡忠惠公,詰以嘗歲所產僅此。

公曰:方紅特異,宜著於譜,此後華實雖極繁,迨至成熟,所存未嘗越二百,遂成定讖。宋福清翁,昭文先儒亢從子也。圃中非時生荔枝,其母曰:豈有嘉客踵門耶,頃之,莆田林光朝至,因名嘉客紅。王十朋為泉州守,有荔枝詩八章,曰陳紫,曰江綠,曰皺玉,曰大將軍,曰玉堂紅,曰奪先紅;曰七夕紅,曰白蜜。福州志稱一品紅為極品。

又有狀元紅,顆極大,味甘清,顆極小,肉厚核細,味極甘,亦稱狀元紅。桂林,皮粗厚,大如雞卵而味甘。中冠,體圓核小,皮光薄,味清甘。金鐘,形如鍾,皮略粗厚,色如硃砂。勝畫,皮厚刺尖,味甘肉豐。雞母,引子朵數十枚,大小錯生。鳳池超,實圓味甘。駝蹄,長大甘柔。

金棕,上銳下方,有金線界錯其中。礦玉,皮粗厚,味甘濃。紅繡鞋,實小而尖,形如角黍,味極香美。龍牙,色紅,長二寸許,上下俱方。滿林香,甘香倍於眾品。鵝卵,皮光無刺,色正紅。蜜丸,味甘肉厚而顆圓。白蜜,皮色粉紅,其甘如蜜。雞肝,實扁味甘,色紅無核。

綠珠,一名結綠,俗呼綠荔枝,實如山榛,其味至清,熟時實與葉無辨。天柱,樹高挺直如柱也。其中品,有饅頭,磨盤、醋甕、馬先白、柏葉薷、將軍帽、星球紅。近時徐興公譜,覆載有洞中紅、淨江瓶、陳山慄、玉勝、江萍。興化有皺玉郎、官紅、遊丁香、紫璚、百步蘭、壽香、西紫、黃香、瑞堂紅、麝囊紅、百步香、黃玉、玉堂紅、綠紗、青甜、蠟色、霞墩、黃石、紅水、留松蕾。泉州有張官人、馬家綠、火煙、柳棕、綠衣郎。

漳州有大綠、小綠、余家綠、水團、陳紅、黑葉等名。變遷速計,因象賦名,百果之盛,皆不及此。

【叅】曰:實綴枝頭,牢不可摘,荔力在枝,因名荔枝。去寒就溫,丹實成夏,垂枝布葉,離火之象。又名離枝,又名丹荔,色力咸勝,體陰用陽,駐顏久視之異果也。合入手足少陰厥陰,宣風木,輔君火,若經,若腑,若臟,體用形氣,是動、所生,靡不相應。

白話文:

荔枝

荔枝果實,顏色正黃,帶點微紅。有些品種顏色像柿子一樣。也有成串生長的,形狀像葡萄。有些荔枝形狀像蚶殼。蜜荔枝非常甜。水荔枝則汁水多但味道較淡。雙髻荔枝一串上有數十枚果實,成對生長。真珠荔枝剖開後,果肉潔白圓潤,像珍珠一樣,莆田的名貴荔枝品種很多都是天然生成的,即使用它的核種植,長出來的也和原本的品種不一樣。宋香荔枝之後就沒有真正的宋香了,現在留下的都是它的後代枝條。

陳紫荔枝之後也沒有真正的陳紫了,過了牆的就算是小陳紫了。有人說焦核荔枝,是把它的根挖出來,用火烤焦,再種到土裡,用石頭壓住,不讓它長出旁枝,這樣果核就會變小,但當地人認為並非如此。荔枝的形狀變化多端,無法用道理去推測,有的像龍牙,有的像鳳爪。釵頭紅可以作為髮簪,綠珠子可以串在一起,這都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方紅荔枝剛出現時,為了抬高它的名氣,曾用二百顆贈送給蔡忠惠公,並聲稱一年只產這麼多。

蔡忠惠公說:方紅荔枝獨特,應該記載在譜中。此後雖然荔枝產量很多,但到成熟時,數量從未超過二百顆,於是就成了定數。宋福清翁是昭文先生的後代,他園子裡非季節生長出荔枝,他母親說:難道有貴客要來嗎?不久,莆田的林光朝就來了,因此這種荔枝就叫嘉客紅。王十朋擔任泉州知府時,寫了八首關於荔枝的詩,詩中提到了陳紫、江綠、皺玉、大將軍、玉堂紅、奪先紅、七夕紅、白蜜等品種。福州志上記載一品紅是最好的品種。

還有一種狀元紅,果實很大,味道甘甜清爽;還有一種狀元紅,果實很小,但肉厚核小,味道非常甘甜。桂林荔枝,果皮粗厚,像雞蛋那麼大,味道甘甜。中冠荔枝,果實圓潤,核小,果皮光滑薄,味道清甜。金鐘荔枝,形狀像鐘,果皮略粗厚,顏色像硃砂。勝畫荔枝,果皮厚,果刺尖,味道甘甜,果肉豐滿。雞母荔枝,一串上有數十枚果實,大小不一。鳳池超荔枝,果實圓潤,味道甘甜。駝蹄荔枝,果實長大,味道甘甜柔軟。

金棕荔枝,果實上尖下寬,中間有金色的紋路。礦玉荔枝,果皮粗厚,味道甘濃。紅繡鞋荔枝,果實小而尖,形狀像粽子,味道非常香美。龍牙荔枝,顏色鮮紅,長約二寸,上下都呈方形。滿林香荔枝,甘香勝過其他品種。鵝卵荔枝,果皮光滑無刺,顏色鮮紅。蜜丸荔枝,味道甘甜,果肉厚實,果實圓潤。白蜜荔枝,果皮粉紅色,味道像蜜一樣甜。雞肝荔枝,果實扁平,味道甘甜,顏色鮮紅,沒有核。

綠珠荔枝,又名結綠,俗稱綠荔枝,果實像山榛子,味道非常清甜,成熟時果實和葉子很難區分。天柱荔枝,樹木高大挺直,像柱子一樣。其他品種還有饅頭、磨盤、醋甕、馬先白、柏葉薷、將軍帽、星球紅等等。近代徐興公的荔枝譜中,記載了洞中紅、淨江瓶、陳山慄、玉勝、江萍等品種。興化地區有皺玉郎、官紅、遊丁香、紫璚、百步蘭、壽香、西紫、黃香、瑞堂紅、麝囊紅、百步香、黃玉、玉堂紅、綠紗、青甜、蠟色、霞墩、黃石、紅水、留松蕾等品種。泉州地區有張官人、馬家綠、火煙、柳棕、綠衣郎等品種。

漳州地區有大綠、小綠、余家綠、水團、陳紅、黑葉等品種。荔枝品種變化之快,名稱之多,都取決於其形狀和特徵,各種水果的品種之多,都比不上荔枝。

【附錄】說:荔枝果實緊密地連在枝頭上,很難摘下來,荔枝的力氣都在枝頭上,所以叫荔枝。它生長在溫暖的地方,果實成熟於夏季,枝葉下垂,像離火一樣的景象。所以也叫離枝,也叫丹荔。它的顏色和味道都很鮮豔,屬陰性,但運用陽性之氣,有駐顏美容的奇效。它和人體的手少陰經、足少陰經、厥陰經、少陽經都有關聯,可以宣通肝木之氣,輔助心火,對經絡、臟腑、器官都有作用,它的形態、氣味、功效都相互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