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之頤

《本草乘雅半偈》~ 第七帙 (2)

回本書目錄

第七帙 (2)

1. 葶藶

(本經下品)

亭亭能歷歷,便非止於亭者。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

【核】曰:出藁城平澤田野間,汴東、陝西、河北州郡亦有之。近以彭城、曹州者為勝,他處者不堪用也。春生苗葉,高六七寸,似薺根而色白,枝莖俱青。三月開花,微黃色,遂結角,列子亭亭,扁小如黍粒,微長而黃,味苦入頂,微甘者狗薺也。月令孟夏靡草死。注云:狗薺,葶藶之屬是也。

一種單莖向上,葉端出角,其實肥大而短;一種葉近根下,作奇生,如芥葉,其角細長者,此皆異種,不可不辨。修事,以糯米合置燠上微焙,俟米熟,去米,搗碎用。榆皮為之使,得酒良,惡白殭蠶、石龍苪。

【叅】曰:水止曰亭,行止曰歷。史記云:決河亭水而注之海,蓋以功用為名。故決瀆水道,誠急方之泄劑也。若氣結為癥瘕,為積聚,為飲食寒熱,皆止固不遷,決而泄之。十劑云:泄可去閉,葶藶之屬是矣。

白話文:

葶藶

亭亭玉立,能使氣機通暢,絕不僅僅是像亭子那樣靜止不動的。

【氣味】 味辛,性寒,無毒。

【主治】 主要治療腹中腫塊、積聚、氣結、飲食造成的寒熱不適,能破除堅硬的腫塊,驅除邪氣,疏通水道。

【考證】 葶藶主要產於藁城平澤的田野間,汴東、陝西、河北等地的州郡也有。現在以彭城、曹州出產的品質最佳,其他地方的就不太好用了。春天長出幼苗,葉子高約六七寸,像薺菜的根但顏色是白色的,枝莖都是青色的。三月開花,花是淺黃色的,之後結出角狀的果實,果實裡的種子排列整齊,呈扁平的細小狀,像黍米粒,稍微長一點呈黃色,味道苦澀,帶點微甜的是狗薺。根據《月令》記載,孟夏時節靡草會枯死,註解說:狗薺是葶藶的同類。

有一種葶藶是單莖向上生長,葉子末端呈角狀,果實肥大而短;還有一種葉子靠近根部生長,呈奇特形狀,像芥菜的葉子,果實細長,這些都是不同種類,必須要區分清楚。炮製的方法是,將葶藶和糯米混合放在容器中微微烘焙,等到米熟了就去掉米,把葶藶搗碎使用。用榆樹皮可以增強藥效,配合酒服用效果更好,忌與白殭蠶、石龍芮同用。

【闡述】 “亭”字指的是水停止不動,“歷”字指的是氣機運行。就像《史記》記載的,疏通黃河,使水順利注入大海,這就是用“亭歷”來命名,是取其疏導的功用。所以說,疏通水道,是治療急症的泄劑。如果氣結形成腫塊、積聚,或者飲食造成的寒熱不適,這些都是停滯不通的症狀,就應該用葶藶來疏通排泄。十劑中說:“泄可以去除閉塞”,葶藶就屬於這類藥物。

2. 桔梗

(本經下品)

【氣味】辛,微溫,有小毒。

【主治】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核】曰:出蒿山山谷,及冤句,今在處有之。二三月生苗,莖如筆管,高尺余,紫赤色,葉如杏,及人參、薺苨輩,但杏葉圓,桔梗葉長,人參葉兩兩相對,桔梗葉三四相對,亦有不對者。薺苨葉下光明,滑澤無毛;桔梗葉下暗澀,有毛為異。夏開小花,紫碧色,頗似牽牛花。

秋後結實,根外白中黃,有心味苦。若無心味甜者,薺苨也。關中一種,莖細色青,葉小似菊,根黃似蜀葵根者,亦可入藥。又一種木桔梗,根形真相似,只是咬之腥澀不堪啖,不為藥用。修事,去頭上硬尖二三分,並兩畔附枝。槐砧上細銼,用生百合搗膏,投水中浸一伏時,取出,緩火熬干。

每桔梗四兩,用百合二兩五錢。節皮為之使。畏白芨、龍膽草,忌豬肉。得牡蠣、遠志,療恚怒。和硝石、石膏,解傷寒。其薟味,白粥解之。但節皮不知為何物也。

【叅】曰:桔梗,如桔槔之梗,傾則僕,滿則立,載上載下,其馮以樞,合入少陽少陰樞藥也。雷公制以百合,此築梗基;玉涵佐以甘草,此煉梗已,基築已煉,上下乃察也。胸脅為少陽部署,故主胸脅痛如刀刺,若腹滿腸鳴幽幽悸氣,此上下不察,驚則載上不下,恐則載下不上,皆樞象也。千金用治喉痹咽痛,此則少陰部署,亦少陰樞象耳。

白話文:

【桔梗】

【氣味】 味道辛辣,藥性稍微溫和,帶有輕微毒性。

【主治】 主要治療胸部和脅肋疼痛,像刀刺一樣,以及腹部脹滿、腸鳴聲細微、驚恐和心悸氣短等症狀。

【辨識】 桔梗生長在蒿山山谷和冤句等地,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二三月長出幼苗,莖像筆管一樣,高約一尺多,呈紫紅色。葉子像杏葉,也像人參和薺苨的葉子。但杏葉是圓形的,桔梗葉是長形的;人參葉是兩兩相對,桔梗葉是三四片相對,也有不對稱的。薺苨的葉子背面光滑明亮,沒有絨毛;桔梗的葉子背面暗淡粗糙,有絨毛,這是它們的不同之處。夏天開小花,呈紫藍色,很像牽牛花。

秋後結成果實,根部外層白色,內層黃色,中心有苦味。如果沒有苦味反而有甜味,那就是薺苨。關中地區有一種桔梗,莖細青色,葉子小像菊花,根部黃色像蜀葵根,也可以入藥。還有一種木桔梗,根的形狀很像,但咬起來腥味澀味難以食用,不能當藥用。炮製桔梗的方法是,去掉根部頂端硬尖的部分約二三分,以及旁邊的細枝。在槐木砧板上細細切碎,用生百合搗成膏,放入水中浸泡一個時辰,取出後用小火烘乾。

每四兩桔梗,用二兩五錢百合。桔梗的「節皮」能引導藥性。桔梗害怕白芨和龍膽草,忌食豬肉。與牡蠣、遠志合用,可以治療憤怒的情緒。與硝石、石膏合用,可以解傷寒。桔梗的辛辣味,可以用白粥來化解。但「節皮」具體指什麼,目前還不清楚。

【解說】 桔梗的生長特性,如同桔槔的支柱,傾斜就會倒下,充滿水就會立起來,能上能下,它的樞紐作用明顯,符合少陽和少陰的樞機藥理。雷公用百合炮製桔梗,是為了打好根基;玉涵用甘草輔助,是為了煉製桔梗的藥性,根基打好,藥性煉好,才能察覺其上下作用。胸脅是少陽的部位,所以桔梗能治療胸脅像刀刺般的疼痛。如果腹脹、腸鳴聲細微、心悸氣短,這是上下不協調的表現。驚則氣向上,恐則氣向下,這都符合桔梗作為樞機的象徵。千金方用桔梗治療咽喉腫痛,這是少陰部位的病症,也是少陰樞機作用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