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口舌瘡一百二十二

一人胃弱痰盛。口舌生瘡。服滾痰丸愈盛。吐瀉不止。惡食倦怠。此胃被傷也。予以香砂六君子湯(二百三六)數劑少可。再以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二十餘劑而愈。

夫胃氣不足。飲食不化。亦能為痰。補中益氣。乃治痰之法也。苟虛症而用峻利之藥。鮮有不殆。

一人年逾四十。貌豐氣弱。遇風則昡。勞則口舌生瘡。胸常有痰。目常赤澀。服八味丸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脾胃虛。初服養胃湯、枳朮丸有效。久服反虛。口舌生瘡。勞則愈盛。服敗毒藥則嘔吐。此中氣虛寒也。

治以理中湯少愈。更以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月餘而平。

夫養胃湯。香燥藥也。若飲食停滯。或寒滯中州。服則燥開脾胃。宿滯消化。少為近理。枳朮丸。消導藥也。

雖有白朮。終是燥劑。故久服此二藥。津液愈燥。胃氣愈虛。況胃氣本虛而用之。豈不反甚其病哉。亦有房勞過度。真陽虛憊。或元稟不足。不能上蒸。中州。不運。致食不進者。以補真丸。(三六)治之。使丹田之火上蒸脾土。

則脾土溫和。中焦自治。飲食自進。經曰。飲食不進。胸膈痞塞。或食不消。大府溏泄。此皆真火不能上蒸脾土而然也。若腎氣壯。則丹田之火上蒸脾土。則無此病矣。

一方,小兒口瘡。江茶、粉草為末。敷之。

一方,用黃丹。

又方,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等分。研為末敷。

又方,青黛,芒硝,為末。敷。

胎毒口瘡,五倍子,黃丹,江茶,芒硝,甘草等分。為末。敷。

又方口瘡,黃柏,細辛,青鹽等分。為末。敷之。三日即愈。

白話文:

口舌生瘡一百二十二例

有個人,體質虛弱,痰也很多,導致口舌生瘡。吃了滾痰丸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不停的嘔吐和腹瀉,而且食慾不振、精神疲憊。這是因為胃被藥物損傷了。我給他開了香砂六君子湯,喝了幾劑後稍微好轉,接著又開了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喝了二十多劑才痊癒。

胃氣虛弱,導致食物不能消化,也會產生痰。補中益氣,其實也是治療痰的一種方法。如果本身是虛弱的病症,卻使用猛烈的藥物,很少有不加重病情的。

有個人,年過四十,看起來體態豐腴,但其實氣很虛弱。只要一吹到風就會頭暈,一勞累口舌就會生瘡,胸口常常有痰,眼睛也常常紅腫乾澀。吃了八味丸後就痊癒了。(這是根據他的症狀來判斷的)

有個人,脾胃虛弱,一開始吃養胃湯、枳朮丸有效,但是吃久了反而更虛弱,口舌生瘡,勞累後情況更嚴重。吃清熱解毒的藥又會嘔吐,這是因為中氣虛寒。

我用理中湯治療,稍微好轉,接著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半夏、茯苓,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

養胃湯是屬於溫燥的藥物,如果飲食停滯或寒氣停在中焦,服用養胃湯雖然可以溫燥脾胃、消化積滯,但短期使用還算合理。枳朮丸是消導積滯的藥物,雖然有白朮,但終究是溫燥的藥物。所以長期服用這兩種藥,會讓津液更加乾燥,胃氣更加虛弱。更何況原本胃氣就虛弱,還用這些藥,豈不是讓病情更加嚴重?

也有人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真陽虛損,或是天生體質不足,不能將精氣向上輸布到中焦,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吃不下飯。對於這種情況,用補真丸治療,可以使丹田的火氣向上溫煦脾土。

當脾土溫暖,中焦的功能自然恢復,食慾也會跟著好轉。《黃帝內經》說:如果吃不下飯、胸口悶脹,或者吃下去不消化、大便稀溏,這些都是因為真火不能向上溫煦脾土造成的。如果腎氣強盛,丹田的火就能夠向上溫煦脾土,就不會產生這些病症了。

一個治療小兒口瘡的方子:用江茶、甘草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子:用黃丹。

還有一個方子: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等量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還有一個方子:青黛、芒硝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如果是胎毒引起的口瘡,用五倍子、黃丹、江茶、芒硝、甘草等量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還有一個治療口瘡的方子:黃柏、細辛、青鹽等量磨成粉末,敷在患處,三天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