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五 (18)
卷五 (18)
1. 臂癰一百十七
環跳穴痛。防生附骨疽。以蒼朮佐黃柏之辛。行以青皮。冬加桂枝。夏加黃芩。體虛加杜牛膝。以生甘草為使。大料煎。入薑汁。食前飲之。痛甚者。恐十數貼發不動。少如麻黃一二貼。又不動。恐疽將成。急掘地成坎。以火煅紅。沃以小便。赤體坐其中。以席圍下體。使熱氣熏蒸。腠理開、氣血暢而愈。
一婦四十餘。近環跳生疽。尺脈沉緊。腿不能伸。經曰。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蓋脾主肉。肝主筋。肉溫則筋舒。肉冷則筋急。遂與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壯氣血藥二十餘劑而消。
按此因脈沉緊。又因筋攣。是脈症俱寒。故治以此。
一人因痢驟澀。環跳穴作痛。與四物湯加桃仁、酒黃芩、紅花、蒼朮、枳殼、黃柏、柴胡、青皮、生薑十餘劑稍可。更刺委中出黑血而愈。
一後生⿰骨义骨痛。以風藥飲酒一年。予以防風通聖散(六)去硝黃。加生犀角、浮萍百餘貼。成一疽近皮革。膿出而愈。後五六年。其處再痛。予曰。舊病作。無能為矣。蓋發於新娶之後。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遠房勞。猶可生也。出膿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死。此純乎病熱者。
一少年天寒極勞。⿰骨义骨痛。兩月後生疽。深入骨邊。臥二年剩骨而安。此寒摶熱者也。
取久疽及痔漏中朽骨。用烏骨雞脛骨。以砒實之。鹽泥固濟。火煅紅。地上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細。飯丸如粟米大。以紙捻送入竅內。更以膏貼之。
一人年逾五十。臀癰。膿熟不開。攻通大肛。膿從大便而出。予辭不治。果歿。
丹溪謂中年後不宜患此。膿成不刺。不亡得乎。
一人左膝腫大。三月不潰。予謂體虛。風邪襲於骨節。使氣滯不行。故膝愈大而腿愈細。名曰鶴膝風。以大防風湯三十餘劑而消。又有患此。伏枕半載。流膿三月。彼云初服大防風湯(八五)去附子。將潰。服十宣散。今用十全大補湯去桂。皆不應。視脈症甚弱。予以十全大補湯。
每帖加熟附一錢。三十餘劑少愈。乃減附子五分。服至三十餘劑。將愈。卻去附子。更用三十餘劑而痊。
夫立方之義。各有所宜。體氣虛弱。邪入骨界。遏絕隧道。若非桂附辛溫之藥。開發腠理關節之寒邪。通暢榮衛經絡之氣血。決不能愈。
一人腳跟生毒如豆許。痛甚。狀似傷寒。予謂獵人被兔咬。腳跟成瘡淫蝕。為終身之疾。因名兔齒。以還少丹(九四)內塞散(五十)治之稍可。次因納寵作痛。反服攻毒藥。致血氣愈弱。腿膝軟痿而死。
蓋足根乃二蹺發源之處。腎經所由之地。瘡口不合。則蹺氣不能發生。腎氣由此而泄。故為終身之疾。況彼瘡先得於虛。復不知戒。雖大補氣血。猶恐不及。安服攻毒暴悍之藥以戕賊乎。
一人腿痛筋攣。遍身痠軟。方士與痰藥及托裡藥。期三日可痊。不應。予謂非瘡毒也。大筋軟短。小筋弛長。此濕熱為患。以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檳榔、木瓜少愈。更以清躁湯二十帖而愈。(此因症也。兼之屢治不效。此作濕熱而治有所本也。)
白話文:
臂癰一百十七
環跳穴疼痛,要預防發展成附骨疽。可以用蒼朮配合黃柏的辛味來治療,用青皮來疏通氣機。冬天可以加桂枝,夏天可以加黃芩。體質虛弱的可以加杜牛膝。用生甘草作為藥引。藥材用量要大,煎好後加入薑汁,飯前服用。如果疼痛劇烈,可能吃十幾帖藥都沒效果。可以少量使用麻黃,一兩帖試試,如果還是沒效,可能腫瘍快要形成了。趕快挖一個坑,用火燒紅,倒入小便,讓病人赤身坐在裡面,用席子圍住下半身,讓熱氣熏蒸,使皮膚毛孔打開,氣血暢通,病就會好。
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環跳穴附近長了瘡,脈象沉而緊,腿無法伸直。《黃帝內經》說:「脾臟的寒氣轉移到肝臟,就會導致癰腫和筋攣。」因為脾臟主管肌肉,肝臟主管筋,肌肉溫暖筋就舒展,肌肉寒冷筋就攣縮。於是給她吃了乳香定痛丸,稍有緩解。又給她開了二十多帖補氣血、健脾胃的藥,病就好了。
分析這個案例,是因為脈象沉而緊,又有筋攣,這是脈象和症狀都屬寒,所以這樣治療。
有一個人因為腹瀉後突然便秘,環跳穴疼痛,給他開四物湯,加上桃仁、酒黃芩、紅花、蒼朮、枳殼、黃柏、柴胡、青皮、生薑等藥,吃了十幾帖稍有好轉。又在委中穴刺血,流出黑血後就好了。
有一個年輕人,大腿骨頭痛,吃了風藥,又喝了一年的藥酒。我給他開防風通聖散,去掉硝石和黃硝,加上犀牛角和浮萍,吃了一百多帖,結果長了一個瘡,接近皮膚表面,流出膿液就好了。過了五六年,那個地方又開始痛,我說:「這是舊病復發,沒辦法治了。」這是因為他新婚後,吃太多辛辣肥膩的食物。如果能飲食清淡、節制性慾,或許還能活下去。結果流膿血四五年,蔓延到腰背都空了,又過了三年就死了。這純粹是熱病引起的。
有一個年輕人,冬天太過勞累,大腿骨頭痛,兩個月後長了瘡,深入到骨頭邊。躺了兩年,最後剩下一堆骨頭就痊癒了。這是寒氣與熱氣相互搏擊造成的。
可以取用長久不癒的瘡或痔瘡中腐爛的骨頭,加上烏骨雞的脛骨,用砒霜填滿,用鹽泥封固,用火燒紅,讓毒氣散去,去掉泥土,把骨頭研磨成粉,做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用紙捻送入瘡口,再用藥膏貼上。
有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屁股上長了瘡,膿成熟了卻不破,蔓延到肛門,膿從大便中排出,我拒絕醫治,結果他死了。
朱丹溪說,中年以後不宜長這種瘡,如果膿成熟了不刺破,怎麼能不死呢?
有一個人左膝蓋腫大,三個月不破,我認為是體質虛弱,風邪侵入骨關節,導致氣滯不通,所以膝蓋越來越大,腿越來越細,這叫做鶴膝風。給他開大防風湯,吃了三十多帖就好了。還有人患這種病,臥床半年,流膿三個月,他自己說,剛開始吃大防風湯,去掉附子,快要潰破的時候,吃十宣散,現在吃十全大補湯去掉桂枝,都沒用。我看他脈象和症狀都很虛弱,就給他開十全大補湯,每帖加熟附子一錢,吃了三十多帖稍微好轉,然後減去五分附子,吃了三十多帖快要痊癒了,最後去掉附子,又吃了三十多帖就痊癒了。
可見開藥方要根據具體情況,體質虛弱,邪氣侵入骨頭,堵塞經絡,如果不用桂枝、附子這樣辛溫的藥,來打開皮膚毛孔、關節的寒邪,疏通經絡氣血,就不能痊癒。
有一個人腳跟長了一個像豆子大小的瘡,痛得很厲害,症狀像傷寒。我說:「這是獵人被兔子咬的,腳跟成瘡腐蝕,會成為終身疾病。」所以叫「兔齒」。用還少丹和內塞散治療,稍微好轉。後來因為納妾又發作,反而吃攻毒的藥,導致氣血更加虛弱,腿腳痿軟而死。
因為腳跟是二蹺脈的發源之處,是腎經所經過的地方,瘡口不癒合,蹺脈的氣就不能產生,腎氣會因此外洩,所以是終身疾病。何況他的瘡原本就因為虛弱而起,又不注意戒色,即使大補氣血都恐怕來不及,怎麼能吃攻毒猛烈的藥來傷害身體呢?
有一個人腿痛、筋攣、全身痠軟,江湖醫生給他開化痰和托裡藥,說三天就能好,結果沒有用。我認為這不是瘡毒。而是大筋軟弱而短縮,小筋鬆弛而拉長,這是濕熱引起的。用人參敗毒散,加上蒼朮、黃柏、檳榔、木瓜,稍有好轉。又用清躁湯吃了二十帖就好了。(這是根據病症來治療,而且是多次治療都無效的情況下,認為是濕熱引起的,所以這樣治療有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