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0)

1. 背疽一百十六

此症雖云屬火。未有不由陰虛而致者。故經云督脈經虛。從腦而出。膀胱經虛。從背而出。豈可專泥於火。

一太守腫硬不澤。瘡頭如粟。脈洪大。按之即澀。經云骨髓不枯。臟腑不敗者可治。然腫硬色夭。堅如牛領之皮。脈更澀。此精氣已絕矣。不治。

一宜人發背。膿熟不開。昏悶不食。此毒氣入內也。斷不治。強之針。膿碗許。稍蘇。須臾竟亡。

大抵血氣壯實。膿自湧出。老弱之人。血氣枯槁。必須迎而奪之。順而取之。若毒結四肢。砭刺少緩。腐潰深大。亦難收斂。結於頰項胸腹緊要之地。不問壯弱。急宜針刺。否則難治。

一人背瘡潰陷。色紫舌卷。予謂下陷色紫。陽氣脫也。舌卷囊縮。肝氣絕也。經曰。此筋先死。庚日篤。辛日死。果立秋日而歿。

白話文:

這種病雖然說是屬於火熱之症,但沒有不是因為陰虛而引起的。所以醫書上說,督脈經氣虛弱,病邪會從腦部發出;膀胱經氣虛弱,病邪會從背部發出。怎麼可以只執著於認為是火熱呢?

有個太守背部長了腫塊,又硬又沒有光澤,瘡頭像小米粒一樣。脈象洪大,按下去卻很澀。醫書上說,如果骨髓沒有枯竭,臟腑沒有衰敗,就可以治療。但是這個太守的腫塊又硬又沒有光澤,顏色枯槁,硬得像牛脖子的皮一樣,脈象更加澀,這表示他的精氣已經耗盡了,無法醫治。

有位宜人的背部生了發背,膿已經成熟卻無法排出,人昏昏沉沉,吃不下飯,這表示毒氣已經侵入體內了,絕對無法醫治。勉強用針刺開,流出像碗一樣多的膿,稍微清醒了一點,但很快就過世了。

一般來說,如果血氣強盛,膿就會自己湧出。但如果是年老體弱的人,血氣衰弱,就必須用針刺引導讓膿排出。如果毒氣結在四肢,稍微延遲針刺,就會潰爛得很深很大,也很難收斂。如果結在臉頰、脖子、胸腹等重要部位,不論體質強弱,都要趕快用針刺治療,否則就很難治好。

有個人背上的瘡潰爛凹陷,顏色發紫,舌頭捲縮。我說這是因為下陷而且顏色發紫,是陽氣脫失的現象;舌頭捲縮、陰囊也縮起來,是肝氣耗盡的表現。醫書上說:「這是因為筋脈先死了,庚日會病情加重,辛日會死亡。」果然在立秋那天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