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背疽一百十六

一人初生如粟。悶痛煩渴。便秘脈實。此毒在臟也。予謂宜急疏去之。以絕其源。使毒不致外侵。彼以為小恙。乃服尋常之藥。後大潰而沒。

一士因腳弱求診。兩手脈皆浮洪稍鼓。飲食如常。懶於言動。肌起白屑如麩片。時在冬月。予作極虛處治。詢知半年前背臀腿三處。自夏至秋冬節次生疽。率用五香連翹湯。十宣散。今結痂久矣。急煎參耆歸術膏。以二陳湯化開服之。三日盡藥一斤半。白屑沒大半。呼吸覺有力。

補藥應效已漸。病家嫌緩。自作風病治。煉青礞石二錢半。以青州白丸作料。煎飲子頓服之。予諫不聽。因致不救。

一人背瘡毒氣未盡。早用生肌。背竟潰爛。予以解毒藥治之得愈。又一人患毒氣始發。驟用生肌。其毒內攻而死。

一人年逾四十。發背五日不起。肉色不變。脈弱少食。大便不實。予謂凡瘡未潰脈先弱。難於收斂。用托裡消毒散二劑方起發。彼惑一嫗言。貼膏藥。服攻毒劑。反盛。背如負石。復請予治。隔蒜灸三十餘壯。彼云負石已去。但癢痛未知。更用托裡藥。知痛癢。膿清。前藥倍加參、耆。

佐以薑、桂。膿稍稠。又為人惑。外貼豬腰子。抽膿血。內服硝、黃。遂流血五六碗許。連泄十餘行。腹內如冰。飲食不進。不得已。速予診之。脈盡脫。不可救。蓋其症屬大虛。一於溫補。猶恐不救。況用攻伐。不死何待。

一人發背十餘日。瘡頭如慄許。腫硬木悶。肉色不變。寒熱拘急。脈沉實。此毒在內也。先以黃連內疏湯次以消毒托裡藥。其毒始發。柰速用生肌。患處忽若負重。身如火焮。後竟不起。

東垣云。毒氣未盡。速用生肌。縱平復必再發。若毒氣入腹。十死八九。大抵毒氣盡。脾氣壯。則肌肉自生。生肌藥不用亦可。

一宜人年逾六十。發背三日。肉色不變。頭如粟許。肩背重。寒熱飲冷。脈洪數。良甫曰。外如麻。里如瓜。齊氏曰。增寒壯熱。所患必深。又曰。肉色不變。發於內也。用人參敗毒散(六二)二劑。又隔蒜灸五十餘壯。毒始發。背始輕。再用托裡藥漸潰。顧氣血虛甚。作渴。服參、耆、歸、苄等。渴止。彼欲速愈。自用草藥敷患處。毒氣復入。遂不救。

大抵老弱患瘡。瘡頭不起。或堅如牛領皮。多不待潰而死。潰後氣血不能培養者亦死。凡瘡初潰。毒正發越。宜用膏藥吸之。參耆等藥托之。若反用藥遏之使毒氣內攻者。必不救也。

一女背𩨹結一核如錢大。不焮。但倦怠少食。日晡發熱。脈軟而澀。此虛勞氣鬱所致。予用益氣養血開鬱之藥。復令飲人乳。精神稍健。彼不深信。又服流氣飲。食遂少。四肢痿。其父悔。復請予。予謂決不起矣。果歿。

一婦發熱作痛。專服降火敗毒藥。潰後尤甚煩躁。時嗽。小便如淋。皆惡症也。辭不治。果歿。

白話文:

一個人剛開始長瘡,像小米粒那麼大,感覺悶痛、煩躁口渴,便秘而且脈象有力,這是毒邪在內臟的表現。我認為應該趕快疏導排除毒邪,從根本上斷絕毒源,使毒邪不向外侵犯。但他認為只是小病,就服用普通的藥物,結果後來大面積潰爛而死亡。

一位讀書人因為腳無力來求診,兩手的脈象都呈現浮大有力的樣子,飲食正常,但懶得說話和活動,皮膚起白色的皮屑像麥麩片一樣。當時正值冬天,我認為應該用大補虛損的方式治療。詢問得知,半年前他的背部、臀部、腿部三處,從夏天到秋冬季節陸續長瘡,都用五香連翹湯、十宣散來治療,現在瘡結痂很久了。我趕緊煎煮參耆歸術膏,用二陳湯化開讓他服用。三天用完一斤半藥,白色皮屑消失大半,呼吸感覺有力氣了。

補藥的效果已經逐漸顯現,但病家嫌治療太慢,自己當作是風病來治療,用煉製過的青礞石二錢半,以青州白丸作為藥引,煎煮後一次喝下。我勸阻他,他不聽,結果導致無法救治。

一個人背上的瘡毒氣沒有完全散去,就過早地使用生肌藥,結果背部完全潰爛。我用解毒藥來治療才治好。另一個人剛開始發毒瘡,就馬上使用生肌藥,結果毒邪向內攻,最終死亡。

一個人年紀超過四十歲,背上發瘡五天了,情況沒有好轉,肉色沒有改變,脈象虛弱而且食慾不振,大便也不成形。我說,凡是瘡瘍還沒潰破,脈象就先虛弱的,很難收口癒合。我用托裡消毒散兩劑,病人才開始發膿。但他被一個老婦人迷惑,貼膏藥、服用攻毒藥,病情反而加重,背部像背著石頭一樣。他再次請我治療,我用隔蒜灸了三十多壯,他說背上負重感已經去除,但還是癢痛,我就繼續用托裡藥,他才開始感覺到癢痛,膿液也變得清澈。我將之前的藥方增加人參、黃耆的劑量,佐以薑、桂。膿液稍微濃稠了,他又被人迷惑,外敷豬腰子來抽膿血,內服硝石、黃連,結果流血五六碗之多,連續腹瀉十多次,腹內像冰一樣寒冷,飲食也吃不下。不得已,趕緊請我診治,脈象已經完全脫落,無法救治了。他的病症屬於極度虛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可能都還難以救治,更何況使用攻伐的藥物,不死才怪。

一個人背上發瘡十多天,瘡頭像栗子那麼小,腫脹僵硬,肉色沒有改變,有寒熱感而且身體拘緊,脈象沉而有力,這是毒邪在體內的表現。我先用黃連內疏湯,接著用消毒托裡藥,毒邪才開始發出。但是他過早地使用生肌藥,患處突然像背負重物一樣,身體像火燒一樣燥熱,最終死亡。

李東垣說,毒氣沒有完全散去,就過早地使用生肌藥,即使瘡口平復,也一定會再次發作。如果毒氣進入腹部,十有八九會死亡。總的來說,毒氣散盡,脾氣強健,肌肉自然會生長,不用生肌藥也可以。

一位老人年紀超過六十歲,背上發瘡三天了,肉色沒有改變,瘡頭像小米粒那麼大,肩背感到沉重,有寒熱感,喜歡喝冷的,脈象洪大而數。良甫說,外表看像麻點一樣小,裡面卻像瓜一樣大。齊氏說,如果寒熱增強,患病一定很深。又說,肉色沒有改變,是發於內部的表現。我用人參敗毒散(方劑六二)兩劑,又用隔蒜灸了五十多壯,毒邪才開始發出,背部也開始感到輕鬆,再用托裡藥,瘡慢慢潰破。但因為氣血太過虛弱,出現口渴,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等藥,口渴才停止。他想要趕快痊癒,自己用草藥敷在患處,毒氣又內侵,最終無法救治。

總的來說,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患瘡,如果瘡頭不鼓起,或者堅硬如牛頸皮一樣,大多不等潰破就死了。潰破後氣血不能培養的也會死亡。凡是瘡剛潰破的時候,毒邪正要發散出來,應該用膏藥來吸毒,用人參、黃耆等藥來托住。如果反而用藥壓制毒邪,讓毒氣向內攻,一定無法救治。

一個女子背部結了一個像錢幣大小的硬塊,不紅腫,只是感到疲倦、食慾不振,傍晚發熱,脈象軟而澀,這是虛勞氣鬱導致的。我用益氣養血、開鬱的藥來治療,又讓她喝人乳,精神稍微好一些。但她不太相信,又服用流氣飲,食慾反而減少,四肢痿軟。她父親後悔了,再次請我診治,我說已經無法救治了,果然死了。

一位婦人發熱疼痛,專門服用降火解毒的藥,潰破後反而更加煩躁,時常咳嗽,小便像淋病一樣不暢,都是惡症的表現。我拒絕治療,果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