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五 (4)
卷五 (4)
1. 背疽一百十六
焮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氣盛也。隔蒜灸之。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隨火而散。再不痛者,須明灸(不隔蒜灸)之,或用黃連解毒散之類。
右關脈弱而肌肉遲生者,宜健脾胃。
頭痛拘急乃表症。先服人參敗毒散一二劑。如焮痛,用金銀花散,或槐花酒、神效托裡散。
焮痛腫硬,脈實者,以清涼飲、仙方活命飲、苦參丸。
腫硬木悶、疼痛發熱、煩躁飲冷、便秘、脈沉實者,內疏黃連湯,或清涼飲。大便已利,欲得作膿,用仙方活命飲、托裡散、蠟礬丸;外用神異膏。
飲食少思,或不甘美,用六君子湯加藿香,連進三五劑。更用雄黃解毒散洗患處。每日用烏金膏塗瘡口處。候有瘡口,即用紙作捻,醮烏金膏紝入瘡內。若有膿為脂膜間隔不出而作脹痛者,宜用針引之。腐肉堵塞者去之。若瘀肉腐動,用豬蹄湯洗;如膿稠或痛,飲食如常,瘀肉自腐。
用消毒與托裡藥相兼服之,仍用前二膏塗貼。若腐肉已離好肉,宜速去之。如膿不稠不稀,微有疼痛,飲食不甘,瘀肉腐遲,更用桑柴灸之,亦用托裡藥。若瘀肉不腐,或膿清稀,不焮痛者,急服大補之劑,亦用桑柴灸之,以補接陽氣,解散郁毒。
大抵氣血壯實,或毒輕少者,可假藥力,或自腐潰。怯弱之人,熱毒中膈,內外不通,不行針灸,藥無全功。然此症若膿已成,宜急開之;否則重者潰通臟腑,腐爛筋骨;輕者延潰良肉,難於收功,因而不斂者多矣。
一人患此痛甚,服消毒藥愈熾。予為隔蒜灸之而止,與仙方活命飲二劑頓退,以托裡藥潰而愈。(此憑症也。)
一婦發熱,煩躁飲冷。與黃連解毒湯四劑少愈,更與托裡消毒散始潰,與托裡藥而斂。(此憑症也。)
一人已愈,惟一眼番出胬肉如菌,三月不愈,乃傷風寒也。以生豬油調藜蘆末塗之即愈。亦有胬出三寸許者,烏梅塗之亦效,但緩硫黃亦可。(此憑症也。)
一人年逾五十,患已五日,焮腫大痛,赤暈尺余,重如負石,勢熾。當峻攻,察其脈又不宜。遂先砭赤處,出黑血碗許,腫痛背重皆去。更敷神效散,及服仙方活命飲二劑,瘡口及砭處出黑水而消。(此憑症也。)
大抵瘡毒勢甚,若用攻劑,怯弱之人必損元氣,因而變症者多矣。
一人焮腫作痛,脈浮數。與內托復煎散二劑少退,與仙方活命飲四劑痛止而潰,再與托裡藥而愈。(此憑脈症也。)
一人毒勢熾甚,痛不可忍,諸藥不應。以仙方活命飲二劑,諸症悉退;又二劑而潰,以金銀花散六劑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厚味氣鬱,形實性重,年近六十背疽。醫與他藥皆不行,惟飲香附末甚快。自腫至潰,始終只此一味而安。然此等體實而又病實,蓋千百而一見也。每思香附,經不言補,惟不老湯乃言有益於老人,用片子薑黃、甘草、香附三味,以不老為名,且引鐵甕先生與劉君為證。
白話文:
背疽一百十六
患處紅腫疼痛,或不痛,甚至麻木,都是邪氣盛的表現。可以用隔著蒜頭灸患處。疼痛的要灸到不痛為止,不痛的要灸到感覺疼痛為止,這樣毒氣就能隨著熱力散去。如果灸完還是不痛,就應該直接灸(不隔蒜頭)。也可以服用黃連解毒散等藥物。
如果患者右關脈弱,肌肉生長遲緩,則應該調理脾胃。
頭痛緊繃是表證,應先服用人參敗毒散一到兩劑。如果患處紅腫疼痛,則用金銀花散、槐花酒或神效托裡散。
如果患處紅腫堅硬,脈象有力,則應服用清涼飲、仙方活命飲或苦參丸。
如果腫脹堅硬,感覺沉悶,疼痛發熱,煩躁想喝冷飲,大便秘結,脈象沉而有力,則應服用內疏黃連湯或清涼飲。大便通暢後,如果膿液即將形成,則應服用仙方活命飲、托裡散和蠟礬丸,並在外敷神異膏。
如果患者食慾不振,或覺得食物無味,則應服用六君子湯加藿香,連服三到五劑。同時用雄黃解毒散清洗患處,每天用烏金膏塗抹瘡口。等瘡口出現後,就用紙卷成捻子,沾上烏金膏,塞入瘡口。如果膿液因脂膜隔阻而無法排出,導致脹痛,則應用針引流。如果腐肉堵塞,則應清除。如果瘀肉腐爛,則用豬蹄湯清洗。如果膿液濃稠或疼痛,但飲食正常,瘀肉就會自行腐爛。
應同時服用消毒和托裡藥物,並繼續塗抹前述兩種膏藥。如果腐肉已與好肉分離,應迅速清除。如果膿液不濃不稀,微有疼痛,飲食不香,瘀肉腐爛緩慢,則應再用桑柴灸,並服用托裡藥。如果瘀肉不腐爛,或膿液清稀,不紅腫疼痛,則應立即服用大補的藥物,並用桑柴灸,以補益陽氣,散解鬱毒。
總之,如果患者氣血充盈,或毒性輕微,則可以依靠藥力自行腐爛潰瘍;但如果患者體質虛弱,熱毒侵入心膈,內外不通,則不宜針灸,藥物療效也可能不完全。然而,如果膿液已形成,則應及時切開,否則嚴重者會潰爛到臟腑,腐蝕筋骨;輕者也會延誤治療,導致好肉也潰爛,難以癒合,因此治療不徹底的案例很多。
曾經有一位患者,背疽疼痛劇烈,服用消毒藥物後病情反而加重,於是給他用隔蒜灸的方法治療,疼痛即止;再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病情迅速好轉,然後用托裡藥物使瘡瘍潰爛癒合。(此為依據病症而治的案例。)
一位婦女發熱,煩躁想喝冷飲,服用黃連解毒湯四劑後病情稍有好轉,然後再服用托裡消毒散,瘡瘍開始潰爛,再服用托裡藥物便癒合。(此為依據病症而治的案例。)
曾經有一位患者已經痊癒,但眼睛裡長出像菌類一樣的胬肉,三個月未癒,這是因為受了風寒。用生豬油調和藜蘆末塗抹,很快就痊癒了。也有人胬肉長達三寸,用烏梅塗抹也有效,緩硫黃也可用。(此為依據病症而治的案例。)
一位五十多歲的患者,患病五天,紅腫疼痛劇烈,紅暈範圍達一尺多,沉重如負巨石,病情危急,應當峻猛攻治。但察其脈象又不宜峻攻,於是先在紅腫處用針刺放血,放出黑血約一碗,腫痛和背部沉重感都消失了。然後再敷上神效散,並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瘡口和針刺處排出黑水,腫痛消退。(此為依據病症而治的案例。)
總之,如果瘡毒病情嚴重,如果使用攻邪的藥物,體質虛弱的人很容易損傷元氣,因此導致病情變化者很多。
一位患者紅腫疼痛,脈象浮數,服用內托復煎散兩劑後病情略有好轉,服用仙方活命飲四劑後,疼痛停止,瘡瘍潰爛,再服用托裡藥物便痊癒。(此為依據脈象和病症而治的案例。)
一位患者毒性極其嚴重,疼痛難忍,各種藥物都無效,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劑後,諸症狀都消退了,又服用兩劑後瘡瘍潰爛,再服用金銀花散六劑而痊癒。(此為依據病症而治的案例。)
一位患者嗜食肥甘厚味,氣鬱體實,年近六十,患有背疽,服用其他藥物都沒有效果,只服用香附末效果很好,腫脹處自行潰爛,從腫脹到潰爛始終只服用這一味藥就痊癒了。但是這種體質實而且病情實的病例,是很罕見的,大概千百個人中才能遇到一個。我常常想到香附,經書上沒有說它有補益的作用,只有《不老湯》說它對老年人有益。所以用片薑、黃芪、甘草、香附三味藥,以不老為名,並以此引證鐵甕先生和劉君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