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五

2. 臂疽一百十五

一人年將六十。五月患右臂膊腫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變。皮膚涼。六脈沉細而微。此脈症俱寒。乃附骨癰也。開發已遲。以燔針啟之。膿清稀解。次日肘下再開之。加吃逆不絕。與丁香柿蒂散兩服稍緩。次日吃逆尤甚。自利。臍腹冷痛。腹滿食減。時發昏憒。灸左乳下黑盡處二七壯。

又處托裡溫中湯一兩半與服。或曰。諸痛瘡瘍皆屬心火。又時當盛暑而用薑、附可乎。予曰。經云脈細皮寒。瀉利前後。飲食不入。是為五虛。況吃逆胃中虛寒。此症內外相反。須當舍時從症。遂投之。諸症悉去。飲食倍進。瘡勢溫。膿色正。復用五香湯數服。月餘而愈。

機按此症多屬虛寒。此方專用辛熱以治其寒。不用參、術以補其虛。蓋因吃逆腹滿。乃氣鬱壅也。想必其人年雖老。脈症雖虛。而形體頗實。非陰虛吃逆比。

一揮使臂腫一塊。不痛不赤。脈弱懶食。時嘔。以六君子(二)加藿香。酒炒芍藥。嘔止食進。再以八珍湯(十四)二十餘劑。膿成刺之。又以十全大補而愈。次年傷寒。後臂復腫。微痛。乃傷寒餘毒也。然無表症。俱虛弱耳。先用十宣散四劑。取參、耆、芎、歸扶助元氣。

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行散腫結。肉桂引經破血。腫退三四。再用八珍湯。腫潰而愈。至冬臂復作痛。因服祛風藥。反筋攣痛甚。此血虛不能養筋。筋虛不能束骨。用加味十全大補湯(十三)百貼而愈。

一女臂患腫。潰久不斂。寒熱交作。五心煩熱。飲食少思。月水不通。以逍遙散月餘少可。更服八珍湯。(十四)加牡丹皮、香附。又月餘經通。再加黃耆、白蘞。兩月餘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臂腫。患毒作痛。服寒涼藥。食少。大便不實。予用理中丸二服。更以六君子加砂仁、藿香。再以托裡。膿潰而愈。

此因治不應而變方也。

凡瘡痛甚者。若稟厚有火。宜苦寒藥。若稟薄者。宜補中益氣湯。加芩、連之類。在下加黃柏。人肥加荊、防、獨、羌之類。取其風能勝濕也。

一婦左臂膽經部分結腫一塊。年許不潰。堅硬不痛。肉色不變。脈弱少食。月水過期。日晡發熱。遇勞或怒則痛。此不足症也。與參、耆、歸、朮、芎、苄、芍藥、貝母、遠志、香附、桔梗、牡丹皮、甘草百餘帖而消。(此因症脈也。)

大抵婦病多起於郁。鬱則氣血受傷。百病生矣。

一人臂患漏。口乾發熱。喜膿不清稀。脈來遲緩。灸以豆豉餅。服八珍湯。(十四)加麥門、五味、軟柴胡、地骨皮、三月餘而愈。後因房勞復潰。膿清脈大。辭不治。果歿。

河間曰。因病致虛為輕。蓋病勢尚淺。元氣未虛也。若病初愈。或飲食、勞倦、房勞、加至羸損。此因虛致損則為重。病勢已過。元氣已索故也。

白話文:

臂疽一百十五

一位將近六十歲的人,五月患了右臂腫脹,腫脹範圍從肩膀到手指,皮膚顏色改變,摸起來冰冷,脈象沉細微弱。這些脈象和症狀都顯示體內寒邪盛行,屬於附骨癰(一種深部膿腫),膿腫已發展到較晚期。醫師用燔針(一種灼熱的針)將膿腫打開,流出的膿液稀薄。隔天又在肘下再打開一個膿腫開口,但患者出現呃逆不止的症狀。於是給予丁香柿蒂散兩劑,症狀略有緩解,但隔天呃逆更嚴重,還伴隨腹瀉、肚臍和腹部冷痛、腹脹、食慾減退,時而昏昏沉沉。醫師於是灸左乳房下方顏色發黑的地方二七壯(灸法,灸的次數)。

又給予托裡溫中湯一兩半服用。有人說,各種疼痛和瘡瘍都屬於心火過盛,在盛暑時節使用生薑、附子是否合適?醫師回答說,《經方》記載脈細皮寒、瀉利前後、飲食不入,屬於五虛(五種虛症),況且患者還有呃逆,說明胃中虛寒。此症內外症狀相反,必須捨棄時間因素而從症狀治療。於是使用了上述方法,所有症狀都消失了,食慾大增,瘡瘍部位溫暖,膿液顏色正常。之後又服用五香湯數劑,一個多月後痊癒。

分析此案例,此症多屬虛寒,方劑專用辛熱藥物治療寒邪,不用人參、白朮等補益藥物補虛,是因為呃逆腹脹是氣鬱壅塞造成的。推測雖然患者年老,脈象症狀虛弱,但其形體可能較為壯實,並非陰虛導致的呃逆。

一位使者患了臂部腫塊,不痛不紅,脈象微弱,食慾不振,偶爾嘔吐。醫師先用六君子湯加藿香、酒炒芍藥,嘔吐停止,食慾恢復。接著再用八珍湯二十多劑,膿腫形成後便用針刺排膿,再用十全大補湯治療,最終痊癒。次年患傷寒,舊患部位再次腫脹,輕微疼痛,是傷寒餘毒導致,但沒有表證,只是體虛而已。醫師先用十宣散四劑,用人參、黃耆、川芎、當歸扶助元氣;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行氣散腫;肉桂引導藥力,破除血瘀。腫脹消退三、四成後,再用八珍湯,腫脹潰破痊癒。冬天舊患部位再次疼痛,服用祛風藥後,反而筋攣疼痛加劇,這是因為血虛不能滋養筋脈,筋脈虛弱不能約束骨骼。於是使用加味十全大補湯一百帖,痊癒。

一位女子患臂部腫脹,潰爛很久不能癒合,寒熱交替,五心煩熱,食慾不振,月經不通。醫師先用逍遙散一個多月,症狀略有緩解。接著服用八珍湯加牡丹皮、香附,又一個多月後月經恢復正常。再加入黃耆、白蘞,兩個多月後痊癒。(這是根據症狀用藥的例子。)

一位男子患臂部腫脹,有毒性疼痛,服用寒涼藥物後,食慾減退,大便不通。醫師用理中丸兩劑,再用六君子湯加砂仁、藿香,再用托裡溫中湯,膿腫潰破痊癒。

這是因為之前的治療無效而改變方劑的例子。

凡是瘡瘍疼痛劇烈的,如果體質強壯,有實火,應該用苦寒藥物;如果體質虛弱,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黃芩、黃連等,下焦加黃柏;體型肥胖者,加入荊芥、防風、獨活、羌活等,利用風能勝濕的特性。

一位婦女左臂膽經部位有一個腫塊,一年多沒有潰爛,堅硬不痛,皮膚顏色沒有改變,脈象微弱,食慾減退,月經推遲,下午發熱,勞累或生氣時疼痛。這是氣血不足的症狀。醫師給予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川芎、防風、芍藥、貝母、遠志、香附、桔梗、牡丹皮、甘草等藥物,一百多帖後腫塊消散。(這是根據症狀脈象用藥的例子。)

總而言之,婦科疾病多起於鬱結,鬱結則氣血受損,百病叢生。

一位男子患臂部漏瘡,口乾發熱,膿液稀薄,脈象遲緩。醫師用豆豉餅灸患處,服用八珍湯加麥門冬、五味子、生地黃、柴胡、地骨皮,三個月後痊癒。後來因為房事勞累,舊患再次潰爛,膿液清稀,脈象有力,患者拒絕治療,最終死亡。

河間先生說:因病致虛為輕,因為病情尚淺,元氣未虛;如果疾病初愈,或因飲食、勞累、房事等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這因虛致損則為重,因為病情已過,元氣已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