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四 (1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8)

1. 腦疽一百十四

前條因治不應而變法。後條因症而處治。

一人膿將成。微痛兼渴。尺脈大而無力。此陰虛火動之症。彼謂心經熱毒。自服清涼降火藥。愈熾。復求治。乃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五味、麥門、黃耆。及加減八味丸。渴止瘡潰。更以托裡藥兼前丸而愈。(此憑脈也。)

一婦膿成不潰。脹痛欲嘔。飲食少思。急針之。與托裡藥而愈。(此憑症也。)

一婦腦疽不甚痛。作膿。以托裡消毒。膿成針之。補以托裡藥亦愈。(此憑症也。)

一老人膿清兼作渴。脈軟而澀。予以為氣血俱虛。用八珍湯加黃耆、五味。彼不信。乃服降火之劑。果反作嘔少食。始信。服香砂六君子湯四劑。嘔止食進。仍投前湯。月餘而愈。(此脈憑症也。)

一人未潰兼作渴。尺脈大而無力。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黃耆、麥門四劑而渴減。又與加減八味丸。渴止瘡潰。更用托裡藥兼前丸而愈。(此憑症也。)

一夫人年逾八十。腦疽已潰。發背。繼生頭如粟許。脈大無力。此膀胱經濕熱所致。脈無力。血氣衰。進托裡藥消毒數服。稍可。更加參耆。雖起而渴。此血氣虛甚。以參、耆各一兩。歸、苄各五錢。麥門、五味各一錢。數服渴止不潰。加肉桂十餘劑。膿成針之。瘀肉漸腐。

徐徐取去。而膿清不斂。投十全大補湯。(十三)加白蘞、貝母、遠志三十餘劑。膿稠而愈。設不峻補。不去腐肉。以渴為火。投以涼藥。寧免死哉。瘡疽之症。雖屬心火。當分表裡虛實。果元氣充實。內有實火。寒劑或可責效。若寒涼過度。使胃寒脾弱。陽症變陰。或結而不潰。

或潰而不斂。陰陽乖戾。水火交爭。死無日矣。(機按此憑形憑脈憑症而治之也。)

一人腫痛。脈數。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痛止。更以托裡消毒藥而消。(此憑脈也。)

一人焮腫。疼痛發熱。飲冷。脈洪數。與涼膈散二劑而止。以金銀花四劑而潰。更以托裡藥而愈。(此憑症脈也。)

一老婦稟實。潰而痛不止。脈實便秘。以清涼二劑而止。更以托裡消毒藥而愈。(此憑脈也)

一婦年逾七十。冬至後腦出疽如甌面大。瘍醫診視。候熟以針出膿。因怒笞婢。疽輒凹陷一韭葉許。面色青黃不澤。四肢逆冷。汗出身清。時嘔吐。脈極沉細而遲。蓋緣衰老之年。嚴寒之時。病中苦楚。飲食淡薄。肥膿之氣色滌。瘦悴之形獨存。加之暴怒。精神愈損。故有此寒變也。

病與時同速。制五香湯一劑。加丁香附子各五錢。劑盡疽復大發。隨症調理而愈。

經曰。治病必察其下。謂察時下之宜。諸痛瘡瘍皆屬心火。言其常也。如瘡盛形羸。邪高痛下。始熱終寒。此反常也。固當察時下之宜而權治之。不可執一。

機按此條年老冬寒。理宜溫補。茲用五香湯加丁附以辛散。何也。蓋因其怒氣鬱結。阻礙陽氣。不得營運。致疽凹陷。且脈極沉細而遲。其為氣鬱可知矣。故用五香以開結。丁、附以助陽。則鬱散陽復。疽乃大發。此亦因其性因其脈而為治也。

白話文:

之前講過的情況,如果治療沒效果就要改變治療方法。接下來講述的是根據不同症狀來進行的治療。

有一個人膿快要形成的時候,感到微微疼痛並且口渴,把脈發現尺脈脈象大而無力,這是陰虛火旺的症狀。有人認為是心經熱毒,自行服用清涼降火的藥,結果病情更加嚴重。後來求診,我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五味子、麥門冬、黃耆,以及加減八味丸,結果口渴停止,瘡也潰破。之後再用托裡藥配合之前的藥丸,病就好了。(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婦人膿已經形成卻沒有潰破,感到脹痛想嘔吐,吃不下東西,我趕緊用針刺破膿包,再給她服用托裡藥,病就好了。(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婦人腦疽不太痛,開始化膿,我用托裡消毒藥,等膿形成後用針刺破,再用托裡藥補養,病也好了。(這也是根據症狀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老人膿液清稀並且口渴,把脈發現脈象軟弱而澀,我認為是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加上黃耆、五味子,但他不相信,反而去服用降火的藥,結果反而開始嘔吐、吃不下東西,這時他才相信我的判斷,服用香砂六君子湯四劑後,嘔吐停止,開始能吃東西,接著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人瘡還沒潰破並且口渴,把脈發現尺脈脈象大而無力,我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黃耆、麥門冬四劑,口渴就減輕了,接著再給他服用加減八味丸,口渴就停止,瘡也潰破,最後用托裡藥配合之前的藥丸,病就好了。(這也是根據症狀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婦人,腦疽已經潰破,背上也長了瘡,接著頭上又長出像粟米一樣的膿包,把脈發現脈象大而無力,這是膀胱經濕熱引起的。脈象無力表示氣血衰弱,先用托裡藥消毒幾服,情況稍有好轉,再加入人參、黃耆,雖然又開始口渴,但這是氣血虛弱太過嚴重導致的。於是改用人參、黃耆各一兩,當歸、白芍各五錢,麥門冬、五味子各一錢,服用幾服後,口渴停止,膿包卻不潰破,再加入肉桂十幾劑,膿包終於形成,用針刺破後,瘀肉逐漸腐爛,慢慢清除掉,但膿液清稀沒有收斂。接著改用十全大補湯(十三)加上白蘞、貝母、遠志三十幾劑,膿液才變得濃稠而痊癒。如果不是用大補的藥,不去除腐肉,只是把口渴當作是火氣,而使用寒涼的藥物,恐怕性命不保。瘡瘍這種病,雖然屬於心火,但也應該分清表裡虛實。如果元氣充足,體內有實火,或許用寒涼藥可以有效;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會導致脾胃虛寒,陽症變成陰症,或者膿包結住不潰破,或者潰破了卻不收口,陰陽不調,水火交戰,離死不遠了。(我認為,這是要根據病人的體質、脈象、症狀來治療。)

有一個人腫痛,脈搏跳動快速,用荊防敗毒散兩劑後,疼痛停止,再用托裡消毒藥,腫就消了。(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人紅腫,疼痛發熱,想喝冷的,脈象洪大且快,用涼膈散兩劑後,症狀停止,再用金銀花四劑,膿包潰破,最後用托裡藥治好。(這是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老婦人體質強壯,瘡潰破後疼痛不止,脈象強勁,大便不通,用清涼藥兩劑後,症狀停止,再用托裡消毒藥治好。(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病情來治療的例子。)

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婦人,冬至後頭上長出像碗口大的腦疽,外科醫生診斷後,等膿熟了用針刺破,因為生氣責罵婢女,結果膿包就凹陷下去,像韭菜葉一樣,面色青黃沒有光澤,四肢冰冷,全身冒冷汗,時常嘔吐,脈象極度沉細而遲緩。這是因為年紀衰老,又在寒冷的冬天,加上生病受苦,飲食清淡,肥肉的氣色消退,只剩下瘦弱的形體,再加上暴怒,精神更加耗損,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寒症。

病情變化很快,我用五香湯一劑,加上丁香、附子各五錢,服完藥後,膿包又重新脹大,隨後根據症狀調理病就好轉了。

經典說,治療疾病一定要觀察病情發展的根本,指的是要觀察病情的變化。各種疼痛瘡瘍都屬於心火,這是說常見的情況。如果瘡勢很大但身體很虛弱,邪氣高漲但疼痛卻在下方,開始發熱但最後變冷,這是反常的現象,一定要觀察病情的變化來權衡治療方法,不能固執己見。

我認為這條病例中,病人年老又在寒冬,本來應該用溫補的方式治療,現在卻用五香湯加上丁附來辛散,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病人怒氣鬱結,阻礙了陽氣運行,導致膿包凹陷,而且脈象極度沉細遲緩,可以知道是氣鬱所致。所以用五香來開鬱結,用丁、附來助陽,讓鬱氣散開,陽氣恢復,膿包才會脹大。這也是根據病人的體質和脈象來進行治療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