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四 (14)
卷四 (14)
1. 鬢疽一百十一
一人頭面焮腫作痛。時仲冬。脈弦緊。以托裡溫經湯汗之而消。
趙宜人年逾七十。鬢疽已潰。焮腫痛甚。喜冷。脈實便秘。東垣云。煩躁飲冷。身熱脈大。精神昏悶者。臟腑實也。以清涼飲(二六)腫痛悉退。更以托裡藥三十餘劑而平。(此憑脈症也。)
機按。前疽雖出少陽血少之分。然症與脈皆屬於實。故年壯者用瀉劑之重。老年者用瀉劑之輕。若拘以年老。或守其經禁。而投補劑。實實之禍雜免矣。
白話文:
有一個人頭部和臉部紅腫疼痛,當時是農曆十一月。把脈的結果是脈象弦而且緊。用托裡溫經湯讓他發汗,病就好了。
趙宜人年紀超過七十歲,鬢疽已經潰爛,紅腫疼痛非常嚴重,喜歡冰涼的東西。把脈的結果是脈象有力,而且有便秘的情況。李東垣說,如果病人煩躁想喝冰涼的飲品,身體發熱,脈象強大,精神昏沉,這是臟腑有實熱的表現。用清涼飲(二六方)後,紅腫疼痛全部消退。接著再用三十多劑托裡藥,病就痊癒了(這是根據把脈和症狀判斷的)。
我認為,之前的鬢疽雖然是發生在少陽經血分不足的地方,但是症狀和脈象都屬於實證。所以,對於年輕力壯的人要用比較重的瀉藥,而對於老年人要用比較輕的瀉藥。如果拘泥於病人年紀大,或者固守經絡的禁忌,而使用補藥,那就會造成虛實不分的禍患,是絕對不可以的。
2. 脅疽一百十二
一人年逾五十。腋下患毒。瘡口不合。右關脈數而渴。此胃火也。用竹葉黃耆湯(二九)而止。再用補氣藥而愈。嘗治午後發渴或發熱。用地骨皮散效。
一人性急。味厚。常服躁熱之藥。左脅一點痛。輕診弦重芤。知其痛處有膿。與四物加桔梗、香附、生薑煎十餘帖。痛處微腫如指大。針之。少時屈身膿出。與四物調理而安。(此因症因脈而處治。)
一夫人左脅內作痛。牽引胸前。此肝氣不和。尚未成瘡。用小柴胡(五)加青皮、枳殼四劑少可。加芎、歸治之而愈。
一人連年病瘧。後生子。三月病熱。右脅下陽明少陽之分生一癤甫平。左脅下相對又一癤。膿血淋漓幾死。醫以四物湯敗毒散數倍人參。以香附為佐。犀角為使。大料飲乳母兩月而愈。逾三月忽腹脹。生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汁調原蠶砂敷隨消。又半月移脹入囊為腫。黃瑩裂開。兩丸顯露水出。以紫蘇葉盛麩炭末托之。旬余而合。此胎毒症也。
一婦因忿鬱。腋下結一核二十餘年。因怒加腫痛。完穀不化。飲食少思。此腸胃虛也。以六君子(二)加砂仁、肉桂、乾薑、肉豆蔻。泄雖止而膿清。瘡口不合。用十全大補湯(十三)月餘而愈。(此憑症也。)
機按。前項二條脅瘡。一因其性多躁急。故用四物湯陰柔之劑以安靜之。一因其肝氣不平。故用小柴胡疏理之劑以和解之。此又因其性情為治。不特專於攻毒也。
張通北人年逾四十。夏月腋下患毒。潰後不斂。膿出清稀。皮寒脈弱。腸鳴切痛。大便溏泄。食下即嘔。此寒變而內陷也。宜大辛溫之劑。遂以托裡溫中湯一二帖。諸症悉退。更以六君子(二)加炮乾薑、肉桂數劑。再以十全大補湯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脅腫一塊。日久不潰。按之微痛。脈微而澀。此形症俱虛也。經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當補不當瀉。宜用人參養榮湯。彼不信。乃服流氣飲。虛症悉至。方服前湯月餘少愈。但腫尚硬。以艾葉炒熱熨患處。至十餘日膿成。以火針刺之。更灸豆豉餅。(四三)又服十全大補湯(十三)百帖而愈。(此憑脈症也。)
蓋流氣飲通行十二經。諸經皆為所損。況膽經之血本少。又從而損之。寧不傷生。東垣曰。凡一經受病。止當求責其一經。不可干擾余經。苟泛投克伐之劑。則諸經被戕寧無危乎。
一人年三十。素飢寒。患右肋腫如覆瓢。轉側作水聲。脈數。經曰。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甚則肉腐為膿。即此症也。及按其腫處即起。是膿成。遂濃煎黃耆六一湯。令先飲二鍾。然後針之。膿出數碗。虛症並至。遂用大補三月餘而愈。(此憑脈症也。)
大抵膿血大泄。血氣俱虛。當峻補之。雖有他病。皆宜緩治。蓋元氣一復。諸病自退。老弱之人。不問腫潰。尤當補也。
白話文:
一人五十多歲,腋下長了毒瘡,傷口一直無法癒合。診斷發現他的右關脈數而且口渴,這是胃火旺盛的表現。用竹葉黃耆湯(二九)治療後症狀停止,再用補氣藥調理就痊癒了。曾經有病人下午會感到口渴或發熱,用地骨皮散治療就有效。
另一個人性子急躁,口味重,經常服用燥熱的藥物。他左邊脅肋部位一點點疼痛,把脈發現脈象弦而重按又空虛,判斷疼痛處有膿。給他開了四物湯加上桔梗、香附、生薑煎煮,喝了十幾帖後,疼痛處稍微腫起來像手指頭那麼大。用針刺破,過一會兒他彎下身體膿就流出來了。再用四物湯調理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和脈象來治療的例子)
一位婦人左邊脅肋內疼痛,牽連到胸前,這是肝氣不順暢,還沒有形成瘡。用小柴胡湯(五)加上青皮、枳殼,喝了四劑就稍微好轉,再加芎、歸治療就痊癒了。
有個人連續多年患瘧疾,後來生了孩子。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發熱,右脅下陽明少陽交界處長了一個癤子,剛好要痊癒時,左脅下相對的位置又長了一個癤子,膿血淋漓,幾乎要死了。醫生用四物湯和敗毒散,人參的用量是別人的好幾倍,用香附做輔藥,犀角做引藥,大量給哺乳的母親服用,兩個月後痊癒。過了三個月,突然腹部脹大,長出像晚霞一樣的紅色疹子。取剪刀草的汁液調和原蠶砂敷在患處,疹子就消退了。又過了半個月,脹氣轉移到陰囊,形成腫脹,黃色透明的皮膚裂開,露出兩個睪丸,流出水液。用紫蘇葉包裹麩炭末托住,十多天後傷口就癒合了。這是胎毒引起的病症。
一位婦人因為生氣鬱悶,腋下長了一個硬塊二十多年。因為生氣,硬塊更加腫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這是腸胃虛弱的表現。用六君子湯(二)加上砂仁、肉桂、乾薑、肉豆蔻治療,雖然腹瀉停止,但膿液清稀,瘡口無法癒合。用十全大補湯(十三)調理一個多月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的例子)
總結前面兩條脅瘡的例子,一個是因為病人性情急躁,所以用四物湯這類滋陰柔和的藥來安撫;一個是因為肝氣不順,所以用小柴胡湯這類疏理調和的藥來治療。這些都是根據病人的性情來用藥,不只是單純的攻毒。
張通是北方人,四十多歲。夏天腋下長了毒瘡,潰破後傷口不收口,膿液清稀,皮膚冰冷,脈象虛弱,腸鳴作痛,大便稀溏,吃下去就想吐。這是寒邪導致的內陷。應該用大辛溫的藥物。於是給他開了托裡溫中湯,一兩帖後,所有症狀都消退。再用六君子湯(二)加上炮乾薑、肉桂幾劑,然後用十全大補湯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的例子)
有個人脅肋部位腫了一塊,很久都不潰破,按壓時微微疼痛,脈象微弱而澀。這是身體和氣血都虛弱的表現。經書說:形體和氣血不足,病邪的力量也不足,應該用補法,不應該用瀉法。應該用人參養榮湯。他不相信,反而服用流氣飲,結果虛弱的症狀全部都出現了。才開始服用之前說的人參養榮湯,一個多月後稍微好轉,但是腫塊還是很硬。用艾葉炒熱後熱敷患處,十多天後膿液形成,用火針刺破,再用豆豉餅灸。(四三),又服用十全大補湯(十三)一百帖才痊癒。(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的例子)
流氣飲會通行全身十二經脈,會損害各經。更何況膽經的氣血本來就少,又去損害它,難道不會傷害身體嗎?李東垣說,凡是哪個經絡生病,就應該只針對那個經絡治療,不可以干擾其他經絡。如果隨意使用攻伐的藥物,各經脈都被傷害,難道不會有危險嗎?
一個人三十歲,平時就飢寒交迫。他的右脅肋腫脹像倒扣的瓢一樣,翻身時會聽到水聲,脈象數。經書說:陰虛導致陽氣入侵,寒邪會轉化為熱邪,熱邪太盛就會導致肌肉腐爛化膿,這就是這個病人的情況。按壓他的腫脹處,腫塊會移動,這說明已經化膿。於是濃煎黃耆六一湯,讓他先喝兩碗,然後用針刺破,流出好幾碗膿液。虛弱的症狀都出現了,於是用了大補的藥物,三個月後才痊癒。(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的例子)
一般來說,膿血大量流出,氣血都會虛弱,應該用峻補的方法來治療。即使有其他疾病,也要緩慢治療。因為元氣恢復後,其他疾病自然會好。對於年老體弱的人,不論腫塊有沒有潰破,都應該補養身體。
有個人因為勞累而發熱,脅肋下腫痛,脈象雖然大,但是按壓時卻無力。這是氣血虛弱,皮膚腠理不密,邪氣侵襲到肌肉裡導致的。應該用補法,補充虛弱的氣血,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羌活四劑後稍微好轉,去掉羌活又服用了百餘劑才痊癒。(這是根據脈象來治療的例子)
有個人面色蒼白,精神萎靡,脅肋下長了一個像桃子一樣的紅色腫塊。告訴他要用補藥,他不相信,反而用了流氣飲和十宣散,結果導致氣血衰竭而死。
有個人二十多歲,腋下長了毒瘡,十多天腫硬不潰破,脈象虛弱,時常想吐。我認為腫硬不潰破是因為陽氣虛弱,嘔吐和食慾不振是因為胃氣虛弱。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砂仁、藿香。他認為腫瘍時嘔吐是毒氣攻心,潰瘍時嘔吐是因為陰虛,應該補養。我說,這是朱丹溪大概說的。如果腫塊紅腫疼痛劇烈,煩躁不安,脈象洪實而嘔吐,是屬於有餘的表現,應該當作毒氣攻心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因為瘡屬於心火旺盛。
腫硬不潰破,脈象虛弱,時常嘔吐,屬於不足的表現,應該補養。也有因為疼痛損傷胃氣,或是感染寒邪和穢濁之氣而嘔吐的,即使是長了腫瘍,也應該幫助胃氣恢復。腫瘍的毒氣內侵導致嘔吐,十分裡面只有一兩種;潰瘍時濕氣損傷內部導致嘔吐,十分裡面有八九種。他不相信,喝了攻伐的藥物後更加嚴重,又來請我診治,診斷發現脈象微弱而且發熱。我說發熱而脈象安靜,以及脫血後脈象洪實,出汗後脈象躁動,都是難以治療的。結果他果然死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