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痔漏一百十

一人臟毒下血。脾氣素弱。用六君子加芎、歸、枳殼、地榆、槐花而愈。後因謀事。血復下。諸藥不應。予意思慮傷脾所致。投歸脾湯四劑而痊。

大抵此症所致之由不一。當究其因而治之。丹溪云。芎歸湯調血之上品。熱加茯苓、槐花。冷加茯苓、木香。此自根自本而論也。蓋精氣生於穀氣。惟大腸下血。以胃氣收功。或四君子。或參苓白朮散。或枳殼散。小烏沉湯以和之。胃氣一回。血自循經絡矣。

腸風者。邪氣外入。隨感隨見。臟毒者。蘊積毒久而始見。人惟坐臥。風濕。醉飽。房勞。生冷停寒。酒面。積熱。以致榮血失道。滲入大腸。此腸風藏毒之所作也。挾熱下血。清而色鮮。腹中有痛。挾冷下血。濁而色黯。腹內略痛。清則為腸風。濁則臟毒。有先便而後血者。

其來也遠。有先血而後便者。其來也近。世俗糞前糞後之說。非也。治法先當解散腸胃之邪。熱則攻毒散。冷則不換金正氣散加芎歸。後隨其症冷熱治之。河間云。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而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而便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腸外。有寒。

汁沫與血相轉。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經云。腸癖下膿血。脈弦絕者死。滑大者生。血溢身熱者死。身涼者生。諸方皆謂風熱侵於大腸而然。若飲食有節。起居有時。腸胃不虛。邪氣何從而入。

一人痔漏。每登廁脫肛。良久方上。脈細而微。用補中益氣湯(十六)三十餘劑。遂不再作。

丹溪曰。脫肛屬氣熱氣虛。血虛血熱。氣虛者補氣。參、耆、芎、歸、升麻。血虛者四物湯。(九)血熱者涼血四物湯加黃柏。肺與大腸為表裡。故肺臟蘊熱則肛閉結。肺臟虛寒則肛脫出。○有婦人產育用力。及小兒久痢。亦致此症洽宜溫肺腑腸胃。久自然收矣。

人痔者。貧富男女皆有之。富者酒色財氣。貧者擔輕負重。飢露早行。皆心肝二血。喜則傷心。怒則傷肝。喜怒無常。風血侵於大腸。致穀道無出路。結積成塊。出血生乳。各有形用。婦人因經後傷冷。月事傷風。余血在心經。血流於大腸。小兒痢後。或母腹中受熱也。治方於後。

水登膏,治痔護肉

鬱金,白芨(各一兩),一方加黃連

上二味為細末。如內痔。候登廁翻出在外。用溫湯洗淨。側臥於床。用溫水調令得中。篦塗穀道四邊好肉上。以紙蓋藥。留痔在外。良久方用枯藥搽痔上。時時筆蘸。溫水潤之。不令藥干。亦勿使四散。

好白礬(四兩),生信石(二錢五分),硃砂(一錢生研極細)

上各研細末。先用砒入瓷泥罐。次用白礬末蓋之。煅令煙斷。其砒盡隨煙去。止借砒氣於礬中耳。用礬為極細末。看痔大小。取礬末在掌中。更以硃砂少許。以唾調稀。篦挑塗痔上周遍。一日三五上。候痔顏色焦黑為效。至夜有黃水出盡為妙。至中夜上藥一遍。來日依然上藥三次。

白話文:

一人因內臟有毒而便血,且向來脾胃虛弱,服用六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枳殼、地榆、槐花後痊癒。後來因為操勞,又再次便血,吃藥都沒效。我認為這是因為思慮過度傷了脾,於是開了歸脾湯,吃了四帖就好。

大抵這個病的原因有很多,應該要找出病因來治療。朱丹溪說,川芎當歸湯是調養血分的上品藥方,熱性的就加茯苓、槐花,寒性的就加茯苓、木香。這是從根本來論治。精氣來自於穀氣,大腸出血的治療,要靠胃氣來收功,可以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或是枳殼散、小烏沉湯來調和。胃氣恢復了,血自然就會循著經絡運行。

腸風,是外邪侵入,會隨時發作;臟毒,是毒素累積久了才出現。人因為久坐、久臥、風濕、醉酒、吃太飽、房事過度、吃生冷食物、寒氣停滯、酒後臉紅、積熱等原因,導致血分運行失常,滲入大腸,這就是腸風和臟毒形成的原因。如果夾雜熱邪,便血顏色鮮紅清澈,肚子會痛;如果夾雜寒邪,便血顏色暗濁,肚子會稍微痛。清澈的是腸風,混濁的是臟毒。有的是先排便後出血,

代表發病時間較久遠;有的是先出血後排便,代表發病時間較近。世俗所說的「便前出血」或「便後出血」是不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先解散腸胃的邪氣,熱性的用攻毒散,寒性的用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當歸。之後再根據寒熱症狀來治療。劉河間說,如果起居不正常、過度勞累,就會傷到絡脈。陽絡受傷會導致出血(如流鼻血),陰絡受傷會導致便血。腸胃的絡脈受傷,血就會流到腸外。如果又有寒邪,

就會使腸液、黏液和血混合在一起,凝結成塊而無法散開。經書說:「腸道積病導致下膿血,脈象弦絕的人會死,滑大的人會活;出血而且發熱的人會死,身體涼的人會活。」許多醫方都認為這是風熱侵入大腸所致。如果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腸胃不虛弱,邪氣又怎麼會入侵呢?

有一人患有痔瘡,每次上廁所都會脫肛,要很久才能復位,脈象細弱。用補中益氣湯(十六)三十多帖後,就再也沒發作了。

朱丹溪說,脫肛的原因有氣虛熱、血虛熱。氣虛就補氣,用人參、黃耆、川芎、當歸、升麻;血虛就用四物湯(九);血熱就用涼血四物湯加黃柏。肺和大腸互為表裡,所以肺熱會導致肛門閉結,肺寒則會導致肛門脫出。有婦人生產用力或小孩久痢,也會導致脫肛,適宜用溫養肺、腸、胃的方法,久了自然就會恢復。

人有痔瘡,不論貧富男女都會發生。富人是因為飲酒、好色、貪財、生氣;窮人是因為挑重擔、早起露宿。這些都傷了心肝的血。高興過度會傷心,生氣會傷肝。情緒不穩定,風邪和血邪侵入大腸,導致肛門阻塞,積聚成塊,出血生出肉球,各有不同的形態和用途。婦女因為經期後受寒、月經期間受風,餘血在心經,血流到大腸;小孩則是因為痢疾或在母親腹中受到熱邪所致。治療方法在後面。

水登膏,用來治療痔瘡並保護肌肉。

鬱金、白芨各一兩,有的藥方會加黃連。

將以上兩味藥磨成細末。如果是內痔,等痔瘡脫出在外面時,用溫水洗淨,側躺在床上。用溫水將藥粉調成適中的稠度,用篦子將藥塗在肛門周圍好的肉上,再用紙蓋住藥,讓痔瘡留在外面。過一會兒再用收斂的藥塗在痔瘡上,時常用筆蘸溫水潤濕藥粉,不要讓藥乾燥,也不要讓藥散開。

好的白礬(四兩)、生信石(二錢五分)、硃砂(一錢,研成極細粉末)。

將以上各藥研成細末。先將砒霜放入瓷罐中,再用白礬末蓋住,煅燒到沒有煙冒出,這樣砒霜的毒性會隨著煙散去,只是將砒霜的氣附在白礬中而已。將白礬磨成極細的粉末,根據痔瘡的大小,取白礬粉末放在手掌中,再加入少許硃砂,用唾液調稀,用篦子挑起塗在痔瘡四周,一天塗三五次。等痔瘡顏色焦黑就是有效了。到了晚上有黃水流出才是最好,半夜再上一次藥,隔天再上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