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附方 (20)
附方 (20)
1. 交加散
治風寒濕毒所傷。腿腳痛。或筋攣骨痛。腰背掣痛。或頭痛惡寒拘急。遍身疼痛。一切寒毒之病並治。即五積散對人參敗毒散。
白話文:
此藥方主要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身體所造成的傷害,像是腿腳疼痛、筋脈攣縮、骨頭疼痛、腰背抽痛、或是頭痛發冷、身體拘緊、全身疼痛等,所有因寒邪毒氣引起的疾病都能治療。這個藥方的組成,就是將五積散與人參敗毒散兩種藥方合在一起使用。
2. 檳榔散
治風濕流注。腳脛痠痛。或嘔吐不食。
檳榔,木瓜(各一錢),香附子,紫蘇(各三分),陳皮,甘草(炙各一錢)
水鍾半。姜三片。蔥白三莖。煎一鍾。空心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全身遊走性疼痛,以及腳踝和小腿的痠痛。對於想吐、吃不下飯的情況也有幫助。
藥方組成:檳榔、木瓜(各一錢),香附子、紫蘇(各三分),陳皮、炙甘草(各一錢)。
煎煮方法:用水半盅,加入生薑三片、蔥白三段,煎煮至剩下一盅的量。在空腹的時候服用。
3. 麻黃左經湯
治四氣流注足太陽經。腰足攣痹。關節重痛。增寒發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頭痛。
麻黃(去節),乾葛,茯苓,蒼朮(米泔浸炒),防己(酒拌),桂心,羌活,防風,細辛,甘草(炙各一錢二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四種邪氣在足太陽經脈流竄引起的病症,像是腰部和腿腳抽筋、麻木,關節沉重疼痛,身體發冷發熱,沒有汗且怕冷,或是有自汗、怕風、頭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莖節),乾葛,茯苓,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防己(用酒拌過),桂心,羌活,防風,細辛,甘草(炙烤過,每種藥材各一錢二分)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八分,在吃飯前服用。
4. 加味四斤丸
治肝腎氣血不足。足脛痠痛。步履不隨。腿受風寒濕毒以致腳氣者。更宜。
虎脛骨(一兩酥炙),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五錢),川烏(一兩炮去皮),肉蓯蓉,牛膝(各一兩半),木瓜(一斤去瓤蒸),天麻(一兩)
木瓜、蓯蓉搗膏。余為末。加酒糊。和勻熟杵。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任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肝腎氣血不足,引起的腿腳痠痛、走路不穩、腿部受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腳氣病,效果更佳。
藥材包含:酥炙虎脛骨(一兩),另外研磨的沒藥、乳香(各五錢),炮製去皮的川烏(一兩),肉蓯蓉、牛膝(各一兩半),蒸熟去瓤的木瓜(一斤),天麻(一兩)。
將木瓜和肉蓯蓉搗成膏狀,其餘藥材磨成粉末,加入酒糊混合均勻,再用熟杵搗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顆,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
5. 局方換腿丸
治足三陰經為四氣所乘。攣痹緩縱。上攻胸脅肩背。或下注腳膝作痛。足心發熱。行步艱辛。
薏苡仁,石楠葉,南星(湯泡),石斛,檳榔,萆薢(炙),牛膝,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黃耆(炙),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
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白話文:
治療足部三陰經受四種邪氣侵襲,導致筋脈拘攣、麻木、弛緩無力。病邪向上侵犯胸部、脅肋、肩背,或向下侵注腳踝、膝蓋引起疼痛。足心發熱,走路困難。
藥材包含:薏苡仁、石楠葉、製南星、石斛、檳榔、炙萆薢、牛膝、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炙黃耆、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開水送服。
6. 三因勝駿丸
治元氣不足。為寒濕所襲。腰足攣拳。或腳面連指。走痛無定。筋脈不伸。行步不隨常服益真氣。壯筋骨。
當歸,天麻,牛膝,木香,熟地黃(酒拌蒸半日杵膏),酸棗仁(炒),防風(各二兩),木瓜(四兩),羌活,乳香(各五錢),麝香(二錢),全蠍(炒),沒藥,甘草(炙各一兩),附子(製法見八。味丸二兩)
地黃三斤。用無灰酒四升煮乾。再曬二日。杵如膏。入余藥末杵千餘下。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臨臥酒下。作小丸服亦可。
白話文:
治療元氣不足,因為受到寒濕侵襲,導致腰腿彎曲無法伸直,或者腳背連著腳趾疼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筋脈無法伸展,行走不順暢。經常服用可以增強真氣,強健筋骨。
藥材成分包含:當歸、天麻、牛膝、木香、熟地黃(用酒拌勻蒸半天後搗成膏狀)、炒過的酸棗仁、防風(各二兩),木瓜(四兩),羌活、乳香(各五錢),麝香(二錢),炒過的全蠍、沒藥、炙甘草(各一兩),以及附子(炮製方法參見第八條,用二兩製成丸)。
地黃三斤,用無灰酒四升煮至乾燥,再曬兩天,搗成膏狀。加入其餘藥材粉末,一起搗一千多下,每兩藥材製成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在睡前用酒送服。也可以製成小丸服用。
7. 神應養真丸
治厥陰經為四氣所襲。腳膝無力。或左癱右瘓。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語言謇澀。氣血凝滯。通身疼痛。
當歸(酒洗),川芎,芍藥,地黃(酒蒸搗膏),羌活,天麻,木瓜,菟絲子(酒製各等分兩)
為末。入地黃膏加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鹽湯亦可。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神應養真丸,是為了治療厥陰經受到風、寒、暑、濕四種邪氣侵襲的病症。這些病症會導致腳和膝蓋無力,或是出現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甚至是半身不遂,手腳麻木不靈活,說話困難不流暢,體內氣血運行不順暢,造成全身疼痛。
藥方組成有:當歸(用酒洗過)、川芎、芍藥、地黃(用酒蒸過後搗成膏)、羌活、天麻、木瓜、菟絲子(用酒浸製過),這些藥材都用相同的分量。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地黃膏,再加入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攪拌均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水送服。
8. 開結導引丸
治飲食不消。心下痞悶。腿腳腫痛。
白朮(炒),陳皮(炒),澤瀉,茯苓,神麯(炒),麥牙(炒),半夏(薑製各兩),青皮,乾薑(各五錢),巴豆霜,枳實(炒各錢半)
為末。湯侵。蒸餅丸梧子大。每服四五丸或十丸。溫水下。
此內傷飲食。脾胃營運之氣有虧。不能上升。則注為腳氣。用此導引。行水化脾氣也。
白話文: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因為飲食不消化引起的毛病,像是心口覺得脹悶、腿腳腫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有:炒過的白朮、炒過的陳皮、澤瀉、茯苓、炒過的神麯、炒過的麥芽、用薑製過的半夏,每樣各兩錢;青皮、乾薑,每樣各五錢;巴豆霜、炒過的枳實,每樣各一錢半。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熱湯浸泡後,再加入蒸熟的麵餅,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到五顆,或十顆,用溫水送服。
這是因為內傷飲食,導致脾胃運化的功能不足,無法將氣向上提升,才會往下流注變成腳氣。這個藥丸的作用是引導水液運行,並幫助脾胃恢復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