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四 (7)
卷四 (7)
1. 腹癰一百八
一人年逾三十,腹患癰腫,脈數喜冷。齊氏曰:「瘡瘍腫起,堅硬者實也。」河間曰:「腫硬瞀悶,煩躁飲冷,邪在內也。」用清涼飲(十二)倍大黃三劑,稍緩;次以四物湯加芩、連、山梔、木通四劑而潰;更以十宣散(四)去參、耆、桂,加金銀花、天花粉。彼欲速效,自服溫補藥,肚腹遂腫,小便不利,仍用清涼飲,膿潰數碗,再以托裡藥治之而愈。(此因症因脈處治。)
一人腹癰焮痛,煩躁作嘔,脈實。河間曰:「瘡瘍屬火,須分內外以治其本。」又云:「嘔噦心煩,腫硬瞀悶,或皮肉不變,脈沉而實,毒在內也,當疏其內以絕其源。」用內疏黃連湯(三)利二三行,諸症悉去,更以連翹消毒散而愈。(此據脈症而治。)
一人腹癰,膿熟開遲,脈微細,膿出後,瘡口微膿如蟹吐沫,此內潰透膜也。瘡瘍透膜,十無一生,雖用大補,亦不能救。此可為待膿自出之戒也!(此據症也。)
一恭人腹內一塊,不時作痛,痛則不知人事,良久方蘇,諸藥不應,其脈沉細,非瘡也。河間云:「失笑散(百九)治疝氣及婦人血氣痛欲死,並效。」與一服,痛去六七,再服而平。此藥治產後心腹絞痛及兒枕痛,尤妙。(按此憑脈處治。)
一兒十歲,腹脹痛,服消導藥不應,彼以為毒,其脈右關沉伏,此食積也。河間云:「食入則吐,胃脘癰也,更兼身體痛難移,腹脹善噫,舌本強,得後與氣快然衰,皆脾病也。」審之,因食粽得此,以白酒麴熱酒服而愈。(按此憑脈憑症而治也。)
一人素嗜酒色,小腹患毒,脈弱微痛,欲求內消。予謂當助胃壯氣,兼行經活血佐之可消。彼欲速效,自用敗毒等藥,勢果盛,瘡不潰膿,飲食少思。兩月餘復請診,脈愈弱,盜汗不止,聚腫不潰,肌寒肉冷,自汗色脫,此氣血俱虛,故不能發腫成膿,以十全大補湯(十三)三十餘劑,膿成針之,反加煩躁,脈大,此亡陽也,以聖愈湯(十七)二劑,仍以前湯百劑而愈。(此憑脈症處治。)
白話文:
腹癰一百八
一個人三十多歲,腹部生了癰腫,脈象快而且喜歡冰冷。齊氏認為,瘡瘍腫起、堅硬的是實證。河間說,腫塊堅硬、昏沉悶亂、煩躁想喝冷飲,是邪氣在體內。用清涼飲(十二)加倍大黃,服三劑後稍微緩解。接著用四物湯加入黃芩、黃連、山梔、木通,服四劑後膿腫潰破。再用十宣散(四),去掉人參、黃耆、肉桂,加入金銀花、天花粉。病人想求速效,自己服用溫補藥。
結果肚子更加腫脹、小便不順暢。仍用清涼飲,膿液排出好幾碗。再用托裡藥治療而痊癒。(這是根據病症和脈象來治療的。)
一個人腹部癰腫發熱疼痛、煩躁想吐,脈象實。河間說,瘡瘍屬火,要分清內外來治療根本。又說,嘔吐、心煩、腫塊堅硬、昏沉悶亂,或者皮膚顏色沒有改變,脈象沉而實,是毒邪在內。應當疏通內部,斷絕病源。用內疏黃連湯(三),拉肚子兩三次後,各種症狀都消失。再用連翹消毒散而痊癒。(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的。)
一個人腹部癰腫,膿熟了卻遲遲不破。脈象微弱細小,膿出來後,瘡口只有少許膿液像螃蟹吐泡沫一樣。這是膿液潰破穿透了腹膜。瘡瘍穿透腹膜,十個有九個都活不了。即使使用大補藥,也不能救活。這可以作為等待膿液自然排出的一個警惕。(這是根據症狀來判斷的。)
一位夫人腹內有一塊硬塊,時不時會疼痛。痛起來就人事不省,過很久才甦醒。各種藥都沒效,脈象沉而細。這不是瘡瘍。河間說,失笑散(百九)可以治療疝氣和婦女血氣痛到快要死掉的情況,非常有效。給她服用一劑,疼痛減輕六七成。再服一劑就痊癒。這個藥治療產後心腹絞痛和胎盤滯留疼痛,尤其有效。(這是根據脈象來治療的。)
一個十歲的小孩腹部脹痛,服用消食導滯的藥沒效。他們認為是中毒,脈象右關沉伏。這是因為食物積滯。河間說,吃東西就吐,這是胃脘長癰。再加上身體疼痛難以移動、腹脹、經常打嗝、舌頭僵硬,大便排出來後感到身體舒暢,這些都是脾胃有病。仔細詢問,得知是因為吃了粽子引起的。用白酒麴熱酒服用而痊癒。(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的。)
一個人平時喜歡喝酒和女色,小腹長了毒瘡,脈象虛弱、稍微疼痛。想用內服藥消除。我認為應當幫助胃強健脾氣,同時促進經絡氣血運行,輔助藥物消除。病人想求速效,自己用了敗毒等藥。結果病情更加嚴重,瘡腫無法潰破,食慾不振。兩個多月後又來求診,脈象更加虛弱,盜汗不止,腫塊聚集不破,肌肉寒冷,身體發冷,自汗、面色蒼白。這是氣血都虛,所以腫塊不能化膿潰破。用十全大補湯(十三)三十多劑。
膿形成後,用針刺破。反而更加煩躁,脈象變大。這是陽氣要脫亡的症狀。用聖愈湯(十七)二劑,接著繼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一百劑而痊癒。(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的。)
2. 疔瘡一百九
脈浮數者,散之。
脈沉實者,下之。
表裡俱實者,解表攻裡。
麻木大痛或不痛者,並灸之,更兼攻毒。
疔瘡,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也。多因肥甘過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結,遂生疔瘡。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丁」是也。亦有人汗滴入食肉而生,亦有誤食死牛馬而生,不可不慎。初生頭凹腫痛,青黃赤黑,無復定色,便令煩躁悶亂,或增寒頭痛,或嘔吐心逆者是也。急於艾炷灸之。
若不覺痛,針瘡四邊,皆令血出。以回瘡錠子從瘡孔紝之,貼以膏藥,仍服五香連翹湯、漏蘆湯等疏下之為效。若針之不痛無血者,以猛火燒鐵針通赤。於瘡上烙之,令如焦炭。取痛為效。亦紝前錠子貼以膏藥。經一二日膿潰根出。服托裡湯散,依常療之。如針不痛,其人眼黑,或見火光者,不可治,此毒已入臟腑也。
一人足患作癢,惡寒嘔吐,時發昏亂,脈浮數。明灸二十餘壯始痛。以奪命丹一服,腫起。更以荊防敗毒散而愈。
一人左手臂患之。是日一臂麻木,次日半體皆然,神思昏潰。遂明灸二十餘壯。始不痛。至百壯始痛。以奪命丹一服始腫起。更用神異膏及荊防敗毒散而愈。(此憑症也。)
一婦忽惡寒作嘔,肩臂麻木,手心瘙癢,遂瞀悶不自知其故。但手有一泡。此疔毒也。急灸患處五十餘壯而蘇,又五十餘壯知痛。投荊防敗毒散而愈。(此因惡寒,故用發表。)
一人腳面生疔,形雖如粟,其毒甚大。宜峻利之藥攻之。因其怯弱,以隔蒜灸五十餘壯。癢止再灸。片時知痛。更貼膏藥。再以人參敗毒散一服漸愈。至陰之下,道遠位僻,藥力難達。若用峻劑,則藥力未到,胃氣先傷。不如灸之為宜。(此據形症而治。)
一人感痘毒,面生疔十餘枚,腫痛脈數。服荊防敗毒散稍愈。尚可畏。更用奪命丹(百二四)一服而愈。(此憑脈症而治。)
一婦六十,右耳下天容穴間一疔。其頭黑靨,四邊泡起,黃水時流,渾身麻木,發熱譫語,時時昏沉,六脈浮洪。用烏金散汗之。就用鈹針刺。瘡心不痛。周遭再刺十餘下。紫黑血出。方知疼痛。即將寸金錠子紝入瘡內。外用提疔錠子放瘡上。膏日貼護。次日汗後,精神微爽。卻用破棺丹下之,病即定。其疔潰動後,用守效散貼塗。紅玉錠子紝之。八日疔出。茲所謂審脈症汗下之間,外治次第如此殊勝。不察脈症,但見發熱譫語,便投下藥,或兼香竄之藥,遂致誤人遠矣。
世人多雲:「是瘡不是瘡,且服五香、連翹湯。」然或中或否,致誤者多。蓋不審形氣虛實。瘡毒淺深。發表攻裡。所因不同故也。此既善於驅逐,又以五般香竄佐之,與漏蘆湯相間,大黃為佐。大黃入陽明、太陽,性走不守,泄諸實熱,以其峻捷,故號將軍。雖各有參、耆、漏蘆、甘草之補藥,寧免驅逐之禍乎?
白話文:
標題:[疔瘡一百九]
脈搏跳動快速的人,應當散去邪氣。
脈搏沉實有力的人,應該通過瀉下法治療。
如果內外都實證,應先解表後攻裏。
對於感覺麻木或劇痛,甚至無痛感的,應該進行灸療,並結合攻毒療法。
疔瘡,是因爲瘡狀如同釘帽形狀。通常是由於過度食用油膩食物,以及在房事和飲酒方面沒有節制,導致邪毒積聚體內,進而形成疔瘡。古人曾說,飲食過於油膩會導致足部生大瘡。也有人因爲汗水滴入食物中食用後產生,或是誤食死亡的牛馬肉類而生成,因此必須小心防範。初期症狀表現爲瘡頭凹陷,腫脹並伴有疼痛,瘡色可能爲青、黃、紅、黑,顏色不定。隨後可能會感到煩躁混亂,出現寒戰頭痛,或者嘔吐、心悸等症狀,這時應緊急進行艾灸治療。
如果不感到疼痛,應在瘡周圍針刺,讓血液流出。使用回瘡錠子從瘡孔插入,並貼上膏藥。同時服用五香連翹湯、漏蘆湯等進行排泄治療。如果針刺不痛且無出血,應使用燒紅的鐵針在瘡上烙燒,直到瘡變焦炭狀,以此來達到止痛效果。同樣使用回瘡錠子和膏藥。經過一兩天後,膿液潰出,根部顯現,此時應服用托里湯散進行常規治療。如果針刺無痛感,且病人眼睛發黑,或看到火光,無法救治,這表示毒素已經深入臟腑。
一位腳部患癢症的人,出現惡寒、嘔吐症狀,有時會昏亂,脈象浮數。他接受了二十多次的艾灸纔開始感到疼痛。之後服用了奪命丹,腫脹開始出現。再用荊防敗毒散治癒。
一位左手臂生疔瘡的人,一天內整個手臂麻木,第二天半邊身體也一樣,精神狀態混亂。他接受了二十多次的艾灸纔開始感到疼痛,直至百次後才真正感到痛。服用了一劑奪命丹後腫脹開始顯現,再用神異膏和荊防敗毒散治癒。
一位婦女突然感到寒冷並開始嘔吐,肩膀和手臂麻木,手掌瘙癢。她感到昏亂,不知道原因,只是手上有一個水泡,這是疔毒的症狀。緊急進行了五十多次艾灸後甦醒,再五十次後開始感到痛。服用荊防敗毒散後痊癒。
一位腳面長疔瘡的人,雖然瘡形似小米粒,但毒性極大。應使用強烈藥物攻擊。因爲他體弱,所以進行了五十多次隔蒜灸。癢止後再次進行灸療,片刻後開始感到疼痛,再貼膏藥。再服用人參敗毒散逐漸好轉。陰部位置偏僻,藥物難以到達。如果使用強力藥物,藥力未到,胃氣先傷,不如採用灸療更適宜。
一位感染了痘毒的人,面部生了十多個疔瘡,腫痛,脈象快速。服用荊防敗毒散稍有好轉,但仍需警惕。再服用一劑奪命丹徹底治癒。
一位六十歲的婦人,右耳下方天容穴間生了一個疔瘡,瘡頭呈黑色,四周起泡,時常有黃色液體流出,全身麻木,發熱,胡言亂語,時而昏迷。脈象浮洪。使用烏金散出汗,然後用鈹針刺入。瘡心不痛,周圍再刺十多下,紫黑色血液流出,才感到疼痛。立即將寸金錠子插入瘡內,外用提疔錠子放在瘡上,每日貼膏藥保護。次日出汗後,精神略微清爽。然後使用破棺丹排泄,疾病即被控制。疔瘡潰爛後,使用守效散塗抹,紅玉錠子插入。八天後,疔瘡排出。這就是所謂的審脈症汗下之間,外治步驟如此獨特有效。如果不檢查脈象和症狀,只看到發熱和胡言亂語,就投下藥,或者加上香竄藥,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人們常說,無論是否是瘡,先服用五香、連翹湯。但是這種方法有時有效,有時無效,導致很多人誤診。這是因爲沒有詳細檢查病情的虛實,瘡毒的深淺,以及發表攻裏的原因不同。這種方法既能驅逐,又以五種香料輔助,與漏蘆湯交替使用,大黃作爲輔藥。大黃進入陽明、太陽經,性質行走不守,能泄各種實熱。因其作用迅速,被稱爲將軍。雖然有參、耆、漏蘆、甘草等補藥,但仍然無法避免驅逐的危害。
一位胸部麻木的人,脈象快速而實。緊急針刺出血,再進行幾次艾灸纔開始感到疼痛。服用防風通聖散後痊癒。
一位婦人臉部長疔瘡,腫脹疼痛嚴重,幾天沒有潰爛。脈象和症狀都是實證。治療使用荊防敗毒散加芩連,稍有好轉。但她認爲效果緩慢,於是服用了一劑托里散。結果病情加劇,疼痛極劇。這才意識到問題所在。再服用兩劑涼膈散,疼痛減輕,腫脹潰爛。接着連續服用了十多劑連翹消毒散,最終痊癒。
一位嘴脣長疔瘡的人,已經持續五天,腫脹堅硬,脈象快速,煩躁喜歡冷食。這是胃經積熱所致。先服用一劑涼膈散,熱度減少五六分。再服用兩粒奪命丹,腫脹減少兩三成。再服用四劑荊防敗毒散,最終痊癒。
一位患疔瘡的人,發熱煩躁,脈象實。使用清涼飲排泄後痊癒。
鄭氏一家人生了疔瘡,大多在四肢,都是因爲吃了死牛肉引起的。刺去惡血,再服用紫金錠,全部痊癒。
一位嘴脣下方長疔瘡的人,脈象和症狀都是實證。應該使用排泄法,卻反而使用托里法,結果口鼻流膿而死,這是實實之禍。
一位老年婦人的大腳趾生疔瘡,非常疼痛。建議進行艾灸,但她不聽從,只服用敗毒藥。結果真氣虛弱,邪氣更實,最終無法救治。
敗毒藥需要能夠表散瘡毒,但是感受有表裏之分,發作有輕重之別,部位有上下之異,體質有虛實之差,怎能一概而論?
而且在至陰之下,藥力難以到達。僅僅依賴藥力則緩不及事,不如採用灸療更爲迅速。因此下部瘡疾,都應該進行隔蒜灸。如果感覺不到痛,則應進行明灸。同時在疔瘡四周針刺去除惡血,將奪命丹一粒放入瘡頭孔內,再貼上膏藥。如果瘡疾在手足,紅腫向心腹擴散,就在擴散盡頭處刺去惡血,應服用荊防敗毒散。如果紅腫接近心腹,則應挑破瘡頭去除惡水,同樣貼上膏藥。如果是麻木,則服用奪命丹。如果是牙關緊閉,或咽喉部位患病,則應含服一兩丸。
丹溪治療疔瘡的方法是使用磁石磨成粉末,與醋混合封住瘡口,根部就會出來。
另一方法,使用十顆巴豆,一顆大半夏,半個附子,一枚蜣螂,分別磨成粉末,用麝香混合。根據瘡的大小,用紙繩圍住瘡口,將藥泥塗在上面,用布貼敷,定時更換新藥,直到痊癒爲止。這種方法拯救了許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