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一 (3)
卷一 (3)
1. 瘡疽分三治十六
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以治其本。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其源在裡,發於表也。受如持虛,言內結而發諸外,皆是從虛而出也。假如太陽經虛,從鬢而出;陽明經虛,從髭而出;督脈經虛,從腦而出。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其源在外,盛則內行也。若脈沉實,當先疏內以絕其源;若脈浮大,當先托裡以防邪氣侵內。
又有內外之中者,邪氣至盛,遏絕經絡,故發癰腫。經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是也。此因失托裡、失疏通,及失和榮衛而然也。治瘡大要,須明托裡、疏通、和榮衛三法。托裡者,治其外之內也;疏通者,治其內之外也;和榮衛者,治其中也。
內之外者,其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深在內,邪氣沉於裡也。故先疏通以絕其源,如內疏黃連湯是也。外之內者,其脈浮數,焮腫在外,形證外顯,恐邪氣極則內行,或汗或先托裡,以防入內,如荊防敗毒散、內托復煎散是也。內外之中者,外無焮惡之氣,內則臟腑宣通,知其在經,當和榮衛,如當歸黃耆湯、東垣白芷升麻湯是也。
用此三法,雖未痊瘥,必無變證,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其汗、下、和之間,又有外治之次第,詳見天容穴疔瘡條。
白話文:
瘡瘍是火邪引起的疾病,必須區分內外,才能治本。經書上說:「膏粱厚味導致身體變化,腳上長出大腫塊」,這是因為病根在內,而發病在表。像是拿著空器皿,說明內部有阻塞,然後發作於體表,都是由虛弱引起。例如,太陽經虛弱,就從鬢角長出瘡瘍;陽明經虛弱,就從鬍鬚部位長出瘡瘍;督脈經虛弱,就從頭頂長出瘡瘍。經書上還說:「地上的濕氣入侵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筋脈」,這是病根在外,嚴重時就會向內發展。
如果脈象沉實有力,就要先疏通內部,以斷絕病根;如果脈象浮大有力,就要先扶持內部正氣,以防止邪氣入侵。還有一些情況是內外兼顧的,邪氣非常盛,阻塞經絡,因此發生癰腫。經書上說:「營氣不通暢,逆行於肌肉組織,就會產生癰腫」,這是因為沒有扶持內部正氣、沒有疏通經絡,以及沒有調和營衛之氣造成的。治療瘡瘍的大原則,必須明瞭扶持內部正氣、疏通經絡、調和營衛三種方法。扶持內部正氣,是治療外在但病根在內的;疏通經絡,是治療內在但表現於外的;調和營衛,是治療內外兼顧的。
內在但表現於外的,其脈象沉實,發熱煩躁,體表沒有紅腫熱痛,疼痛深在內部,邪氣深藏於內,所以要先疏通經絡,以斷絕病根,例如黃連湯。外在但病根在內的,其脈象浮數,體表紅腫,症狀明顯,擔心邪氣過盛會向內發展,可以先發汗或先扶持內部正氣,以防止邪氣入內,例如荊防敗毒散、內托復煎散。內外兼顧的,體表沒有紅腫熱痛等惡劣症狀,內臟則氣血通暢,知道病邪在經絡上,就應該調和營衛之氣,例如當歸黃耆湯、東垣白芷升麻湯。
使用這三種方法,即使尚未痊癒,也不會有病情加重的變化,也能使邪氣迅速減輕,更容易痊癒。至於發汗、下瀉、調和之間的順序,以及外治的方法,詳見治療天容穴疔瘡的章節。
2. 瘡腫分淺深十七
瘡疽有三種。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皮肉。色不辨者發於骨髓。又曰。以手按搖瘡腫。根牢而大者深也。根小而浮者淺也。又驗。初生瘡時。便覺壯熱。惡寒。拘急。頭痛。精神不寧。煩躁飲冷。瘡疽必深也。若起居平和。飲食如故。其瘡浮淺也。惡瘡初生。其頭如粟微似有痛癢。誤觸破之。即焮展有深意。酌其深淺。浮則表之。深則疏之。
白話文:
癰疽有三種:隆起柔軟的是血液循環系統引起的;腫脹堅硬下陷的是筋骨皮肉引起的;顏色不明顯的是骨髓引起的。 此外,用手按壓搖晃腫塊,根部堅實且大的腫塊較深;根部小而浮起的腫塊較淺。 又可觀察,瘡瘍初起時,立即感到發熱、畏寒、肌肉拘緊、頭痛、精神不安、煩躁、想喝冷飲,則瘡瘍必定較深;如果起居飲食如常,則瘡瘍較淺。惡性瘡瘍初起,瘡頭像小米粒大小,略感疼痛或搔癢,如果誤觸破裂,則會迅速擴散,病情加重。需根據瘡瘍深淺來治療,淺則治療表面,深則需疏通內裡。
3. 辨癰與疽治法十八
精要云。始患高腫五七日,勿平陷者,是攻內之候。以托裡散、內補湯填補臟腑令實。最怕透膜,透膜者,十無一生。
丹溪曰。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濁」在經脈之中,而專於外。故初發時,身表便熱,患處便如枕如盆。高腫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損也。癰疽之邪,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或無熱。
患處或不腫痛,甚者聲嘶色脫,眼黑青小,十指腫黑如墨,多死也。治癰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里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膿未成者必消,已成者速潰。治疽初發,當以涓子法為主。填補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延蔓。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而不亂攻。
可轉死為生,變凶為吉。今世不分癰疽,一概宣熱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自悟其藥之非。惜哉。
白話文:
辨別癰與疽的治療方法十八條:
精要中記載:初期患病,腫脹五到七天還沒消退,這是邪氣攻入內部的徵兆。應該用補益臟腑的方劑來填補臟腑,使其充實。最怕膿液穿透皮膚,一旦穿透,十個病人難活一個。
朱丹溪說:癰的邪氣較淺,停滯阻塞在經脈之中,主要表現於外,所以初期發病時,身體表面發熱,患處腫脹如枕頭或盆子般,高腫疼痛厲害。即使想讓膿腫消退,但因為正氣內在堅固,不肯受邪氣影響,所以可能出現便秘、口渴或嘔逆等現象來抵抗邪氣。因此,骨髓不會焦枯,五臟也不會受損。癰疽的邪氣停滯阻塞,內連五臟,並不專攻於外,所以身體可能沒有發熱,患處也可能不腫痛。嚴重者,聲音嘶啞,面色萎靡,眼珠黑而小,十指腫脹發黑如墨,多半會死亡。
治療癰初期,應該以潔古法為主,表證用散解的方法,裡證用下瀉的方法,用灸法治療火毒,用藥物敷貼患處。膿液未形成的,必定會消散;膿液已形成的,則要使其迅速潰破。治療疽初期,應該以涓子法為主,填補臟腑使其充實,不要讓下陷的邪氣蔓延擴散。外用灸法,引導邪氣透出,使之有出路而不亂攻。
這樣可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現在的人不區分癰疽,一概使用宣洩熱毒的方法,外用五香散去邪氣,內服大黃瀉去血液,始終不明白這種藥物治療方法的錯誤,真是可惜。
4. 瘡名有三曰癤曰癰曰疽十九
癤者,初生突起,浮赤,無根腳,腫見於皮膚,止闊一二寸,有少疼痛,數日後微軟,薄皮剝起,始出青水,後自破膿出,如不破,用簪針丸。
○癰者,初生紅腫,突起闊三四寸,發熱惡寒,煩渴,或不熱,抽掣疼痛,四五日後按之微軟,此證毒氣浮淺,春夏宜防風敗毒散,加蔥薑棗煎,秋冬去蔥薑棗,加木香,身半以上,加栝蔞,身半以下,加射干,又有皮色不變,但肌肉內微痛,甚發熱惡寒,煩渴,此證熱毒深沉,日久按之,中心微軟,膿成,用火烙烙開,以決大膿,宜服托裡之藥。
○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著其痛應心,此疽始發之兆,或誤觸者,便覺微赤腫痛,三四日後,根腳赤暈展開,渾身壯熱微渴,瘡上亦熱,此疽也,疽上或漸生白粒如黍米,逐個用銀篦挑去,勿令見血,或有少血亦不妨,不見血尤妙,卻用老皮散敷之,五七日,瘡頭無數如蜂房,膿不肯出,冬用五香連翹湯,夏用黃連羌活散,夏初用防風敗毒散,加蔥棗,秋去之,加木香,若形氣實,脈洪滑有力,痛腫焮開,壯熱便閉,宜五利大黃湯,復元通氣散,選用通利,又有初生白粒,誤觸後,便覺情思不暢,背重如石,身體煩疼,胸膈痞悶,怕聞食氣,此謂外如麻,里如瓜,疽毒深惡,內連腑臟,疽頂白粒如椒者數十,間有大如連子蜂房者,指⿰扌柰有膿不流,時有清水微腫不突,根腳紅暈,漸漸展開,或癢痛,或不痛,疽不甚熱,瘡反陷下,如領之皮,漸變黑色,恍惚沉重,脈若虛弱,便用大料參耆歸術,濃煎調理。
白話文:
瘡瘍有三種:癤、癰、疽。
癤,初期皮膚突起,發紅,沒有深部組織的炎症反應,腫脹範圍僅一兩寸,輕微疼痛。幾天后腫塊變軟,表皮脫落,流出青色水樣液體,之後自行破潰流膿。如果不能自行破潰,可用針挑破。
癰,初期紅腫突起,範圍三四寸,發熱惡寒,口渴煩躁,或不發熱,但疼痛劇烈。四五天后按壓腫塊感覺變軟。此為毒氣浮淺之症。春夏季宜用防風敗毒散,加蔥、薑、棗煎服;秋冬則去掉蔥、薑、棗,加木香。若腫脹範圍超過半身,加栝蔞;若在半身以下,加射干。也有些情況皮膚顏色不變,僅肌肉內微痛,伴隨發熱惡寒、口渴煩躁,此為熱毒深入之症。久之按壓腫塊中心變軟,膿液形成,可用火烙開,排出膿液,並服用托裡(補益正氣)的藥物。
疽,初期出現像粟米大小的白點,伴隨瘙癢疼痛,觸碰時疼痛感會傳到心臟,這是疽的早期徵兆。
或因觸碰而導致局部發紅腫痛,三四天后,紅腫範圍擴大,全身發熱,輕微口渴,患處也發熱。疽的患處可能逐漸出現像黍米大小的白點,可用銀針挑除,避免出血,少量出血也無妨,不出血更好。挑除後,用老皮散敷貼。五到七天后,患處出現許多像蜂窩狀的小孔,膿液卻無法排出。冬季用五香連翹湯,夏季用黃連羌活散,初夏用防風敗毒散,加蔥、棗;秋季去掉蔥、棗,加木香。如果患者氣血實證,脈象洪大有力,腫痛明顯,發熱便秘,則應服用五利大黃湯、復元通等通利之劑。
也有些情況,初期出現白點,觸碰後出現胸悶氣滯,背部沉重如石,全身煩躁疼痛,胸膈痞悶,聞到食物氣味就害怕。這稱為「外如麻,里如瓜」,疽毒深入,影響臟腑。疽頂部出現許多像胡椒粒大小的白點,間或有像蓮子大小的蜂窩狀膿腫,膿液無法排出,有時會出現少量清水樣滲出,腫脹不明顯,紅腫範圍逐漸擴大,可能伴隨瘙癢疼痛或不痛,疽的熱象不重,患處反而下陷,像領口皮膚一樣,逐漸變黑,患者感覺恍惚沉重,脈象虛弱。此時應服用大棗、人參、黃耆、當歸、白術等藥物,濃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