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附方 (14)

回本書目錄

附方 (14)

1. 茯苓丸

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朴硝(一兩)

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薑湯下。

白話文:

將茯苓一兩、半夏二兩、枳殼五錢、風化朴硝一兩,混合後用薑汁調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2. 控涎丹

甘遂(去心),大戟,真白芥子(各等分)

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丸。臨臥薑湯下。

白話文:

將甘遂(去除內心)、大戟、真正的白芥子,這三種藥材等量混合。

將它們磨成粉末,用水或米糊調和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

每次服用五到七顆,在睡前用薑湯送服。

3. 制甘草法

(詳見外科精要)

治懸癰腫痛。或發寒熱。不問腫潰。神效。其法大甘草每一兩切三寸許。開澗水一碗浸透。慢火炙乾。仍投前水浸透。再炙再浸。以碗水乾為度。銼細。以無灰酒一碗。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服。

白話文:

製甘草的方法(詳細內容可參考《外科精要》)

這個方法可以治療懸癰,也就是一種長在皮膚表面的腫瘡,會感到腫脹疼痛,有時會發冷發熱,無論腫瘡有沒有潰爛,都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是:取甘草一兩,切成約三寸長的段。用一碗乾淨的流動水(或泉水)浸泡透徹。然後用小火慢慢烤乾。再放入先前浸泡過的水中浸透。再次烤乾,再次浸泡。重複這個步驟,直到碗裡的水被吸乾為止。然後將甘草切碎。用一碗沒有雜質的酒,煎煮到剩七分,去除藥渣,空腹服用。

4. 五苓散

澤瀉(一錢二分),肉桂(五分),白朮,豬苓,赤茯苓(各一錢)

作一貼。水煎服。

白話文:

澤瀉一錢二分,肉桂五分,白朮、豬苓、赤茯苓各一錢,將這些藥材混合成一帖。用水煎煮後服用。

5. 忍冬酒

(一名金銀花一名鷺鷥藤詳見外科精要)

忍冬藤(生者四五兩如干者只用一兩搗),大甘草節(一兩生用)

二味入瓷器內。以水二碗。慢火煎至一碗。再入無灰酒一碗。再煎十餘沸。去渣飲之。查敷患處。

白話文:

忍冬藤(新鮮的用四到五兩,如果是曬乾的就用一兩,搗碎),加上大甘草節(一兩,直接用生的)。

把這兩樣藥材放入瓷器中,加入兩碗水,用小火慢慢煎到剩下一碗,再加入一碗沒有雜質的酒,繼續煎煮十幾次沸騰。然後濾掉藥渣,喝藥酒,並用藥渣敷在患處。

6. 回陽玉龍膏

治癰腫。堅硬不痛。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或潰而不斂。或筋攣骨痛。及一切冷症。

草烏(三兩炒),南星(一兩煨),軍姜(二兩煨),白芷(一兩),肉桂(半兩),赤芍藥(一兩炒)

為末。蔥湯調搽。

白話文:

治療癰腫,這種腫塊堅硬而不疼痛,皮膚顏色沒有改變,很久都不會潰爛,或者潰爛後傷口無法癒合,又或者是筋脈攣縮、骨頭疼痛,以及所有寒性病症。

藥材成分有:草烏(三兩,炒過)、南星(一兩,煨過)、乾薑(二兩,煨過)、白芷(一兩)、肉桂(半兩)、赤芍藥(一兩,炒過)。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蔥湯調勻後塗抹於患處。

7. 蛇床子散

治風癬疥癩瘙癢。膿水淋漓。

蛇床子,獨活,苦參,防風,荊芥穗(各一兩),枯礬,銅綠(各五錢)

為末。麻油調搽。

白話文:

治療因為風邪引起的皮膚癬、疥瘡、癩病、搔癢,以及膿水流不停的狀況。

使用蛇床子、獨活、苦參、防風、荊芥穗(各一兩),還有枯礬、銅綠(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

8. 人參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人參,陳皮(去白),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青皮,天門冬(去心),五味子(搗炒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主要治療心火過旺導致的肺部疾病,像是肺痿,表現為咳嗽氣喘、想吐、痰液很多、胸口悶脹不舒服、喉嚨吞嚥困難。

藥材組成:人參、陳皮(去除白色內膜)、炙甘草、地骨皮(各取五分),茯苓、炒知母(各取七分),青皮、去心的天門冬、搗碎炒過的五味子(各取四分),炒桑白皮(取一錢)。

煎煮方法: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9. 如聖柘黃丸

治肺癰。咳而腥臭。或唾膿瘀。不問膿盛否。並效。肺家雖有方。惟此功效甚捷。

柘黃(一兩為末),百齒霜(即梳垢二錢)

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柘黃乃柘樹所生。色黃。狀如靈芝。江南最多。北方鮮有。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如聖柘黃丸」,是用來治療肺癰的。肺癰的症狀是咳嗽時帶有腥臭味,或是吐出膿液或瘀血,不論膿液多寡,這個藥丸都有效。雖然肺部疾病有其他藥方,但這個藥丸的療效特別快速。

藥材組成是:柘黃(一兩,磨成粉末),百齒霜(也就是梳子上的污垢,二錢)。

將藥材用糊狀物混合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米湯送服。柘黃是柘樹上長出的,顏色是黃色的,形狀像靈芝,江南地區最多,北方很少見。

10. 萬金散

治癰疽惡核腫痛。發背等瘡。不問已潰未潰。

栝蔞(一棵全),沒藥,乳香(各一錢研),甘草節(二錢)

先以栝蔞、甘草用無灰酒二碗。煎至一碗。去渣入乳、沒不拘時服。

白話文:

此藥方用於治療癰疽、惡核腫痛,以及發背等各種瘡瘍,不論瘡瘍是否已潰破皆可使用。

藥方組成: 栝蔞(完整一棵)、沒藥、乳香(各一錢,研磨成粉)、甘草節(二錢)。

服用方法: 先將栝蔞和甘草,加入不含灰燼的米酒兩碗,煎煮至剩下一碗,濾去藥渣,再加入研磨好的乳香和沒藥,不拘時間服用。

11. 蝟皮丸

治痔久而不愈。或作漏。

蝟皮(一兩炙),槐花(微炒),艾葉(炒),枳殼(炒),白芍藥,地榆,川芎,當歸(酒洗)白礬(煅),黃耆(鹽水炒),貫眾(各半兩),頭髮(三錢燒存性),豬後懸蹄甲(十枚炙),盈尺皂角(一挺去弦醋炙)

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若氣血虛。或腫痛。先投他藥。待氣血稍復。腫痛已去。方可服此。此乃收後之劑。)

白話文:

這個藥方「蝟皮丸」是用來治療痔瘡久治不癒,或者形成瘻管的。

藥材成分有:炙燒過的刺蝟皮一兩、稍微炒過的槐花、炒過的艾葉、炒過的枳殼、白芍藥、地榆、川芎、用酒洗過的當歸、煅燒過的白礬、用鹽水炒過的黃耆、貫眾各半兩,燒成灰的頭髮三錢,炙燒過的豬後蹄懸甲十枚,以及一條去除纖維並用醋炙燒過的皂角。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五十丸,在吃飯前用米湯送服。(如果氣血虛弱,或者有腫痛的情況,應該先服用其他藥物,等到氣血稍稍恢復,腫痛消退後,才可以服用這個藥方。這個藥方是屬於收尾的藥劑。)

12. 苦參丸

治一切瘡毒。焮痛作渴。或煩躁。苦參不拘多少。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錢溫酒下。

白話文:

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紅腫疼痛且口渴,或者心煩焦躁。苦參不論多少,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溫酒送服。

13. 秦艽蒼朮湯

治腸風痔漏。大小便秘澀。

黃柏(酒拌),澤瀉,歸尾(酒拌),防風(各一錢),皂角仁(燒存性),秦艽,蒼朮(米泔浸炒),桃仁(各錢半),檳榔(五分),大黃(炒量入)

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

白話文:

此方劑治療腸風痔漏,以及大便、小便不順暢、乾澀的症狀。

藥材包含:黃柏(用酒拌炒過)、澤瀉、當歸尾(用酒拌炒過)、防風(各一錢)、皂角仁(燒過,保留藥性)、秦艽、蒼朮(用洗米水浸泡後炒過)、桃仁(各一錢半)、檳榔(五分)、大黃(炒過,用量斟酌加入)。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