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四 (3)
卷四 (3)
1. 乳癰一百七
(附乳岩,無乳並男子乳癰)
暴怒或兒口氣所吹痛腫者。疏肝行氣。
腫焮痛甚者。清肝消毒。
焮痛發寒熱者。發散表邪。
未成膿者。疏肝行氣。
不作膿或不潰。托裡為主。
潰而不斂。或膿清者。大補氣血。
一婦稟實性躁。懷抱久郁。左乳內結一核不消。按之微痛。以連翹飲子(二百六四)二十餘劑少退。更以八珍湯(十四)加青皮、桔梗、香附、貝母。二十餘劑而消。(此因症因情也。)
一婦發熱作渴。至夜尤甚。兩乳忽腫。服敗毒藥熱反熾。診之肝脈洪數。乃熱入血室。以加味小柴胡治之。熱止腫消。(此因症因脈也。)
一婦兩乳內時常作痛。口內常辣。臥起若急。臍下牽痛。以小柴胡加青皮、黃連、山梔而愈。(此因症也。)
一婦郁久。左乳內結核如杏許。三月不消。心脈澀。脾脈大。按之無力。以八珍湯(十四)加貝母、遠志、香附、柴胡、青皮、桔梗五十餘劑而潰。又三十餘劑而愈。(此因情因脈也。)
一婦久郁。右乳內結三核。年餘不消。朝寒暮熱。飲食不甘。此乳岩也。乃七情所傷。肝經血氣枯槁之症。宜補氣血。解鬱結。遂以益氣養榮湯(二百二一)百餘劑。血氣漸復。更以木香餅灸之。嘉其謹疾而消。(此因症因情也。)
一婦膿成不潰。脹痛。予欲針之。令毒不侵展。不從。又數日。痛極始針。湧出敗膿三四碗。虛症蜂起幾殆。用大補藥兩月餘始安。(此因症也。)
夫乳者。有囊橐。有膿不針。則遍患諸囊矣。少壯者得以收斂。老弱者多致不救。
一婦腫而不作膿。以益氣養榮湯加香附、青皮、數劑膿成。針之。旬日而愈。(此因症也。)
一婦右乳腫。發熱。怠惰嗜臥。無氣以動。致夜熱尤甚。以補中益氣湯兼逍遙散而痊。(此因症也)
一產婦因乳少。服藥通之。致乳房腫脹。發熱作渴。狀若傷寒。以玉露散補之而愈。夫乳汁乃氣血行化。在上為乳。在下為經。若衝任脈盛。脾胃氣壯。則乳汁多而濃。血衰則少而淡。所乳之子亦弱而多病。此自然之理也。亦有屢產有乳。再產乳無。或大便澀滯。乃亡津液也。
三因論云。產婦乳脈不行有二。有氣血盛閉而不行者。有血氣弱澀而不行者。虛當補之。盛當疏之。盛者當用通草、漏蘆、土瓜根輩。虛者當用煉成鍾乳粉、豬蹄、鯽魚之類。概可見矣。亦有乳出不止者。多屬於虛不約束也。
一婦乳癰。愈後發熱。服養氣血藥不應。八珍湯加炮姜四劑而愈。仍以前湯加黃耆香附三十餘劑而安。(此因症也。)
一婦患此。膿成畏針。病勢漸盛。乃強針之。膿出三碗許。脈數發渴。以大補藥三十餘劑而愈。(此因症也。)
一婦乳癰膿成。針刺之及時。不月而愈。
一婦產次子而無乳。服下乳藥但作脹。予謂乳皆氣血所化。今脹而無乳。是氣血竭而津液亡也。當補氣血。自有乳矣。與八珍湯倍加參、朮、少加肉桂。二十餘劑乳遂生。後因勞役復竭。(此因症也。)
白話文:
乳癰一百七
附乳、乳岩、無乳及男子乳癰的治療:
因暴怒或嬰兒口氣吹襲導致腫痛的,應疏肝理氣。
腫脹疼痛劇烈的,應清肝解毒。
腫痛伴有寒熱的,應發散表邪。
尚未化膿的,應疏肝理氣。
不化膿或不潰爛的,應以托裡法為主。
已經潰爛但癒合不良,或膿液清稀的,應大補氣血。
有一個婦人,體質實胖,個性急躁,懷抱孩子時間過長鬱悶,左乳內長了一個硬塊久久不消,按壓時略感疼痛。服用連翹飲子二十多劑後,症狀略微減輕,之後又服用加了青皮、桔梗、香附、貝母的八珍湯二十多劑,硬塊才消散。(此乃根據症狀和病因情志而治)
有一個婦人,發熱口渴,晚上尤甚,兩側乳房突然腫脹。服用敗毒藥後,病情反而加重,診脈發現肝脈洪數有力,這是熱邪侵入血室的表現,於是改用加味小柴胡湯治療,熱退後腫脹也消除了。(此乃根據症狀和脈象而治)
有一個婦人,兩側乳房經常疼痛,口內感覺辛辣,臥起都感到急迫,臍下牽引作痛,服用加了青皮、黃連、山梔子的小柴胡湯而痊癒。(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有一個婦人,鬱悶已久,左乳內長了一個如杏核大小的硬塊,三個月不消,心脈澀滯,脾脈洪大,按壓時無力感。服用加了貝母、遠志、香附、柴胡、青皮、桔梗的八珍湯五十多劑後,硬塊潰爛,又服用三十多劑後痊癒。(此乃根據病因情志和脈象而治)
有一個婦人,鬱悶已久,右乳內長了三個硬塊,一年多不消,早晨畏寒晚上發熱,飲食無味,這是乳岩,屬於七情所傷,肝經血氣枯竭的症狀,應該補益氣血,解開鬱結。於是服用益氣養榮湯一百多劑,血氣逐漸恢復,又用木香餅灸,謹慎調理,腫塊才消散。(此乃根據症狀和病因情志而治)
有一個婦人,膿已形成但不潰爛,脹痛難忍,醫生想用針灸排出膿液,以防止毒邪擴散,但婦人不同意。過了幾天,疼痛難當才同意針灸,排出膿液三四碗,之後身體虛弱,幾乎危殆,服用大補藥兩個多月才恢復。(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乳房有囊袋結構,若有膿液不針灸,就會感染其他囊袋。年輕人尚可收斂,年老體弱者則多難救治。
有一個婦人,乳房腫脹但不化膿,服用加了香附、青皮的益氣養榮湯幾劑後,膿液形成,針灸後十天痊癒。(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有一個婦人,右乳腫脹,發熱,倦怠嗜睡,氣力不足,晚上發熱尤甚,服用補中益氣湯合逍遙散而痊癒。(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一個產婦因為乳汁不足,服用通乳藥後,導致乳房腫脹,發熱口渴,症狀像傷寒一樣,服用玉露散補益而痊癒。乳汁是氣血運化而成,在上為乳汁,在下為經血。如果衝任二脈旺盛,脾胃氣壯,則乳汁多而濃稠;如果血虛則乳汁少而稀薄,所哺乳的嬰兒也虛弱多病,這是自然規律。也有多次生產有乳汁,再次生產卻沒有乳汁的情況,或者大便秘結,都是津液耗損的表現。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說:產婦乳汁不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血盛而閉塞不通,一種是氣血虛弱而澀滯不通。虛者當補之,實者當瀉之。實證應使用通草、漏蘆、土瓜根等藥物;虛證應使用煉成的鐘乳粉、豬蹄、鯽魚等。總之,可見一斑。也有乳汁不止的情況,大多屬於虛弱而約束不住。
有一個婦人,乳癰痊癒後發熱,服用養氣血的藥物無效,服用加了炮薑的八珍湯四劑後痊癒,之後又服用加了黃耆、香附的八珍湯三十多劑以鞏固療效。(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有一個婦人患乳癰,膿液形成但害怕針灸,病情日漸加重,於是強行針灸,排出膿液約三碗,脈數口渴,服用大補藥三十多劑後痊癒。(此乃根據症狀而治)
有一個婦人,乳癰膿液形成,及時針灸,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生第二胎後沒有乳汁,服用催乳藥後只感到脹痛,醫生說乳汁都是氣血運化而成,現在脹痛卻沒有乳汁,說明氣血耗竭,津液不足,應該補益氣血,自然就會有乳汁了。於是服用加倍人参、白术,少加肉桂的八珍湯二十多劑,乳汁就分泌了,後來因為勞累,乳汁又減少了。(此乃根據症狀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