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流注一百二

精要云。留積經久。極陰生陽。寒極為熱。以此潰多成瘻。宜早服內塞散排之。

一人腿腫一塊。經年不消。且不作膿。飲食少思。強食則脹。或作瀉。日漸消瘦。診脈微細。此乃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虛而然也。遂以八味丸。飲食漸進。腫患亦消。(憑症憑脈處治。)

一人背髀。患之微腫。形勞氣弱。以益氣養榮湯。間服黑丸子及木香、生地黃作餅覆患處。熨之月餘。膿成針之。仍服前藥而愈。(此憑所因而治。)

一人腿患。久而不斂。飲大補藥及附子餅及針頭散。紝之而愈。(憑症處治。)

一人臂患。年餘尚硬。飲食少思。朝寒暮熱。八珍湯加柴胡、地骨、牡丹皮。月餘寒熱少止。再用益氣養榮湯附子餅灸。兩月餘膿成。針之。更服人參養榮湯。半載而愈。(憑症而治。)

一婦膿潰清稀。脈弱惡寒。久而不愈。服內塞散。灸附子餅而瘳。(憑脈憑症而治。)

一人臂患。出腐骨三塊尚不斂。發熱作渴。脈浮大而澀。乃氣血俱損。須多服生氣血之劑。庶可保全。彼謂火尚未盡。乃用涼藥內服外敷。幾危求治。其形甚悴。脈愈虛。先以六君子加芎歸月餘。飲食漸進。以八珍湯加肉桂三十餘劑。瘡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補湯。外以附子餅。僅年而瘥。(憑症憑脈。)

一老傷寒。表邪未盡。股內患腫發熱。以人參敗毒散二劑。熱止。灸香附餅。又小柴胡加二陳、羌活。川芎、歸、朮、枳殼。數劑而消。(憑症處治。)

一婦腰間患一小塊。肉色如常。不潰。發熱。予欲治以益氣養榮解鬱之劑。彼卻別服流氣飲。後針破出水。

年餘而沒。又一婦久不斂。忽發寒熱。予決其氣血俱虛。彼反服表散之劑。果發大熱。亦死。(憑症處治)

一人元氣素弱。將患此胸膈不利。飲食少思。予欲健脾。解鬱。養氣血。彼反服辛香流氣之劑。致腹脹。又服三稜、莪朮、厚朴。之類。飲食少。四肢微腫。兼腰腫一塊。不潰而歿。

一婦經不調。兩月或三月一至。四肢腫。飲食少。日晡發熱。予曰。此脾土氣血虛也。用養脾滋氣血藥。飲食進則浮腫自消。血氣充則經水自調。彼以為緩。用峻劑先通月經。果腹疼泄不止。遍身浮腫。飲食少。沒於木旺之月。

一人年逾三十。小腹腫硬。逾年成瘡。頭破時出血水。此七情所傷。營氣逆於肉理也。名曰流注。診之肝脈澀。蓋肝病脈不宜澀。小腹正屬肝經。須澀屬金。脈退乃可。予欲以甘溫之藥補其氣血。令自消潰。彼不信。乃服攻伐之藥。氣血愈虛。果沒於金旺之月。(此憑脈也。)

(丹溪曰。諸經惟少陽厥陰二經癰疽。宜預防之。以其多氣少血也。少血則肌肉難長。瘡久不斂。必成敗症。若不知此。輒用峻利之藥。以攻伐其陰分之血。禍不旋踵。)

白話文:

流注疾病的重點在於,積留時間久了,陰氣會轉變成陽氣,寒冷到極點也會轉為熱,因此潰爛化膿的情況會變多形成瘻管,應該及早服用內塞散來排解。

有一個人腿上腫了一塊,經過一年都沒消,而且沒有化膿,食慾不好,勉強吃一點就腹脹,有時會拉肚子,漸漸消瘦,把脈發現脈象微弱細小,這是因為命門火衰,無法產生足夠的土氣,導致脾虛的緣故,於是開了八味丸,他的食慾漸漸改善,腫塊也消退了。(這是根據症狀和脈象來治療)

另一個人背部大腿處,患處稍微腫脹,身體虛弱,容易疲勞,用益氣養榮湯治療,間隔服用黑丸子,並用木香和生地黃做成藥餅敷在患處,再用熱敷,一個多月後化膿,用針刺破,繼續服用之前的藥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病因來治療)

另一個人腿上長瘡,很久都不收口,服用大補藥和附子餅,再用針頭散來敷,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

另一個人手臂上的病,一年多還很硬,食慾不好,早上覺得冷,晚上覺得熱,服用八珍湯加上柴胡、地骨皮、牡丹皮,一個多月後,寒熱症狀稍微停止,再用益氣養榮湯和附子餅灸,兩個多月後化膿,用針刺破,接著服用人參養榮湯,半年後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

有一個婦人膿液潰破後清稀,脈象虛弱怕冷,很久都沒好,服用內塞散,用附子餅灸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治療)

另一個人手臂上的病,潰爛後露出三塊腐骨,傷口仍不收口,發燒口渴,脈象浮大而澀,這是氣血都損傷的緣故,必須多服用補養氣血的藥,才能保住性命。那人卻認為火氣未消,就用寒涼藥內服外敷,差點危及生命,他的身體很虛弱,脈象更加虛弱,先用六君子湯加上川芎和當歸,一個多月後,食慾漸漸改善,再用八珍湯加上肉桂三十多劑,瘡口顏色轉紅,再用十全大補湯,外敷附子餅,將近一年才痊癒。(這是根據症狀和脈象來治療)

有一個老人得了傷寒,表邪還沒完全解除,大腿內側腫脹發熱,用人參敗毒散兩劑,熱就退了,再用香附餅灸,又用小柴胡湯加上二陳湯、羌活、川芎、當歸、白朮、枳殼,幾劑後就消腫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

有一個婦人腰間長了一個小腫塊,肉色跟平常一樣,沒有潰破,但是發熱,我本想用益氣養榮兼解鬱的藥治療,她卻另外服用流氣飲,後來用針刺破流出水,一年多後就過世了。還有一個婦人傷口久不收口,突然發冷發熱,我判斷是她氣血兩虛,她反而服用發散表邪的藥,結果發高燒,也死了。(這是根據症狀來治療)

有一個人原本就元氣虛弱,快要患上這個病時,胸膈感到不舒服,食慾不好,我想要健脾、解鬱、補養氣血,他反而服用辛香的流氣藥,導致腹脹,又服用三稜、莪朮、厚朴之類的藥,食慾更加不振,四肢稍微浮腫,腰部也腫了一塊,沒有潰破就過世了。

有一個婦人月經不調,兩三個月才來一次,四肢浮腫,食慾不振,每天下午發熱,我說這是脾土氣血虛弱的緣故,用補脾滋養氣血的藥,食慾改善浮腫自然會消退,血氣充足月經自然會調順,她認為效果太慢,就用強烈的藥先通經,結果腹痛腹瀉不止,全身浮腫,食慾不振,死於木氣旺盛的月份。

有一個人年過三十,小腹腫硬,過了一年變成瘡,頭部破裂時流出血水,這是因為七情所傷,營氣逆行於肌肉紋理的緣故,這個病叫做流注。把脈發現肝脈澀,肝病脈象不應該是澀的,小腹正好屬於肝經,脈象澀是因為金氣太旺,脈象恢復正常才行。我想要用甘溫的藥來補養他的氣血,讓腫塊自行消退,他不相信,就服用攻伐的藥,氣血更加虛弱,果然死於金氣旺盛的月份。(這是根據脈象來判斷)

(朱丹溪說:各種經脈的疾病,只有少陽和厥陰兩條經脈的癰疽,應該要預先防範,因為它們多氣少血。少血則肌肉不容易生長,瘡口很久都不收口,一定會變成敗症。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隨便用猛烈的藥來攻伐陰分的血,災禍馬上就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