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三 (14)
卷三 (14)
1. 流注一百二
暴怒所致,胸膈不利者,調氣為主。
抑鬱所致而不痛者,宜調經脈補氣血。
腫硬作痛者,行氣和血。
潰而不斂者,益氣血為主。
傷寒餘邪未盡者,和而解之。
脾氣虛,濕熱凝滯肉理而然,健脾除濕為主。
閃肭瘀血凝滯為患者,和氣血,調經絡。
寒邪所襲,筋攣骨痛,或遍身痛,宜溫經絡,養血氣。
大抵流注之症,多因鬱結,或暴怒,或脾虛濕氣逆於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客於經絡,或閃撲,或產後瘀血流注關節,或傷寒,餘邪未盡為患。皆因真氣不足,邪得乘之。常治郁者開之;怒者平之;閃撲及產後瘀血者散之;脾虛及腠理不密者,除而補之;傷寒餘邪者,調而解之。
六要以固元氣為主,佐以見症之藥。如久而瘡口寒者,更用豆豉餅或附子餅灸之;有膿管或瘀肉者,用針頭散腐及錠子尤效。若不補血氣,及不慎飲食起居七情,俱不治。
一人因怒,脅下作痛,以小柴胡對四物,加青皮、桔梗、枳殼而愈。(因情處治。)
一人臀腫一塊微痛,脈弦緊,以瘡科流氣飲四劑而消。(因情處治。)
一人因怒脅下腫痛,胸膈不利,脈沉遲。以方脈流氣飲數劑少愈;以小柴胡對二陳加青皮、桔梗、貝母,數劑頓退;更以小柴胡二十餘劑而痊。(因七情處治。)
一婦因閃肭,肩患腫,遍身作痛。以黑丸子二服而痛止;以(方脈)流氣飲二劑而腫消;更以二陳對四物加香附、枳殼、桔梗而愈。(憑症處治。)
一婦腿患筋攣骨痛,諸藥不應,脈遲緊。用大防風湯一劑頓退,又二劑而安。又一婦患之亦然,先用前湯二劑,更服黑丸子而痊。此二患若失治,潰作敗症。(憑症憑脈處治。)
一婦稟弱性躁,脅臂腫痛,胸膈痞滿。服流氣敗毒,反發熱少食。用四七湯數劑,胸寬氣利;以小柴胡對四物,加香附、陳皮,腫痛亦退。(此因治不對病而變方。)
一人腿患潰而不斂,用人參養榮湯,及附子餅灸,更以補劑煎膏貼之,兩月餘愈。(憑症處治。)
一人脾氣素弱,臂腫一塊,不痛,肉色不變,飲食少思,半載不潰。先以六君子加芎歸芍藥二十餘劑,飲食漸進;更以豆豉餅日灸數壯,於前藥再加黃耆肉桂三十餘劑;膿熟針去;以十全大補湯及附子餅灸之,月餘而斂。(此憑症處治。)
一人腿腫,肉色不變,不痛,脈浮而滑。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枳殼、木香飲之,以香附餅熨之。彼謂氣無補法,乃服方脈流氣飲,愈虛。始用六君子湯加芎、歸數劑,飲食少進,再用補劑,月餘而消。(憑脈憑症處治。)
夫氣無補法,世俗論也。以其為病痞滿壅塞,似難為補。殊不知正氣虛不能運行,則邪氣滯而為病。不用補法,氣何由行乎?
一人臂腫,筋攣骨痛,年餘方潰,不斂。診脈更虛。以內塞散一料,少愈;以十全大補湯及附子餅灸而愈。(憑症憑脈處治。)
白話文:
[流注一百二]
這是由極度憤怒引發的病症。如果胸部感到不適,應着重調整氣息。
若是由抑鬱情緒導致,但沒有疼痛感,應該調養經脈,補充氣血。
若腫塊堅硬並伴有疼痛,需要行氣活血。
對於潰爛後難以癒合的情況,主要應增強氣血。
若是傷寒餘邪未盡,應該調和並解除病根。
若是因爲脾氣虛弱,溼熱凝滯於肉裏導致,主要應健脾除溼。
對於閃挫導致瘀血凝滯的情況,應調和氣血,疏通經絡。
若是受到寒邪侵襲,引起筋骨疼痛,或者全身痠痛,應溫經絡,養血氣。
總的來說,流注這種症狀大多由情緒鬱結、暴怒、脾氣虛以及溼氣逆於肉理、腠理不密、寒邪侵入經絡、閃挫、產後瘀血流注關節、傷寒餘邪未盡等原因造成,都源於真氣不足,邪氣趁虛而入。治療時,對於鬱結應開導,對於暴怒應平息,對於閃挫和產後瘀血應散瘀,對於脾氣虛和腠理不密應祛溼補氣,對於傷寒餘邪應調和並解除病根。
治療的六個要點以固本培元爲主,輔以針對當前症狀的藥物。如瘡口長期寒冷,可用豆豉餅或附子餅灸療。若有膿管或壞死組織,使用針頭散腐和藥錠效果尤佳。若不補充氣血,或不注意飲食起居和情緒管理,均無法治癒。
例如,某人因生氣,脅下疼痛,使用小柴胡湯配合四物湯,加上青皮、桔梗、枳殼後症狀改善。(根據情緒處理)
又如,某人臀部腫塊輕微疼痛,脈象弦緊,服用瘡科流氣飲四劑後消腫。(根據情緒處理)
又如,某人因生氣,脅下腫痛,胸膈不適,脈象沉遲,服用流氣飲數劑後稍有好轉,再用小柴胡湯配合二陳湯,加上青皮、桔梗、貝母,數劑後症狀明顯減輕,之後再用小柴胡湯二十多劑後痊癒。(根據七情處理)
又如,某婦女因閃挫,肩部腫脹,全身疼痛,服用黑丸子兩劑後疼痛停止,再用流氣飲兩劑後腫脹消失,最後用二陳湯配合四物湯,加上香附、枳殼、桔梗後痊癒。(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婦女腿部患筋攣骨痛,各種藥物無效,脈象遲緊,服用大防風湯一劑後症狀明顯減輕,再用兩劑後病情穩定。另一婦女同樣患病,先用前方湯兩劑,再服用黑丸子後痊癒。這兩個病例若治療不當,可能會惡化成敗症。(根據症狀和脈象處理)
又如,某婦女體質虛弱,性格急躁,脅臂腫痛,胸膈滿悶,服用流氣敗毒反而發熱、食慾減少,改用四七湯數劑後,胸寬氣利,再用小柴胡湯配合四物湯,加上香附、陳皮,腫痛也得以緩解。(因爲治療方法不對症而改變方案)
又如,某人腿部潰爛後難以癒合,服用人參養榮湯,並結合附子餅灸療,再用補劑煎膏貼敷,兩個月後痊癒。(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人脾氣一向虛弱,手臂腫塊無痛感,皮膚顏色不變,食慾減退,半年內未潰爛,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芍藥二十多劑,食慾逐漸增加,再用豆豉餅每日灸療數次,同時在前面的藥物基礎上加入黃芪、肉桂三十多劑,膿包成熟後用針刺去除,再用十全大補湯和附子餅灸療,一個月後癒合。(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人腿部腫脹,皮膚顏色不變,無痛感,脈象浮滑,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枳殼、木香,同時用香附餅熱敷,有人認爲氣虛無補法,於是服用流氣飲,反而更加虛弱,開始用六君子湯加芎、歸數劑,飲食逐漸增加,再用補劑,一個月後消腫。(根據脈象和症狀處理)
氣虛無補法是世俗的觀點。因爲氣虛表現爲痞滿、壅塞等症狀,似乎難以補養。然而,正氣虛弱無法運行,邪氣就會滯留,形成病症。如果不採用補法,氣如何能夠流通呢?
又如,某人手臂腫脹,筋攣骨痛,一年多才潰爛,難以癒合,診斷脈象更虛,服用內塞散一劑後稍有好轉,再用十全大補湯和附子餅灸療後痊癒。(根據症狀和脈象處理)
精要指出,疾病長期積存,極陰轉陽,寒極變熱,因此潰爛後容易形成瘻管,應該儘早服用內塞散排除。
又如,某人腿部腫塊多年不消,不化膿,食慾減退,勉強進食則腹脹,有時腹瀉,日漸消瘦,脈象微細,這是命門火衰,無法生土,導致脾氣虛弱的結果,於是服用八味丸,食慾逐漸增加,腫塊也消退。(根據症狀和脈象處理)
又如,某人背部大腿患微腫,體力勞損,氣弱,服用益氣養榮湯,間歇服用黑丸子和木香、生地黃做成的餅覆蓋患處,熱敷一個月後,膿包成熟,用針刺去除,繼續服用前方藥物後痊癒。(根據病因處理)
又如,某人腿部患久不癒合,服用大補藥和附子餅以及針頭散,縫合後痊癒。(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人手臂患一年多仍未軟化,食慾減退,早晨寒冷晚上發熱,服用八珍湯加柴胡、地骨、牡丹皮,一個月後寒熱症狀稍有緩解,再用益氣養榮湯和附子餅灸療,兩個月後膿包成熟,用針刺去除,再服用人參養榮湯,半年後痊癒。(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婦女膿包潰爛,膿液清稀,脈象虛弱,畏寒,長時間未能痊癒,服用內塞散,結合附子餅灸療後痊癒。(根據脈象和症狀處理)
又如,某人手臂患,排出三塊腐骨後仍不癒合,發熱口渴,脈象浮大而澀,表明氣血俱損,需要大量服用生血氣的藥物才能保全。他卻認爲火氣未消,內服涼藥,外敷藥物,病情危急求醫,身體非常憔悴,脈象更虛,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一個月,食慾逐漸增加,再用八珍湯加肉桂三十多劑,瘡口顏色轉紅,再用十全大補湯,外用附子餅,將近一年後痊癒。(根據症狀和脈象)
又如,一位老人患有傷寒,表邪未盡,大腿內側腫脹發熱,服用人參敗毒散兩劑後,熱度停止,灸香附餅,再用小柴胡湯加二陳湯、羌活、川芎、歸、朮、枳殼數劑後消腫。(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婦女腰部患一小腫塊,皮膚顏色正常,未潰爛,發熱,我想用益氣養榮、解鬱的藥物治療,她卻服用了流氣飲,後來針刺破裂,流出水來,一年多後去世。另一位婦女久不癒合,突然發冷發熱,我判斷她氣血俱虛,她反而服用了表散藥,結果出現高熱,也去世了。(根據症狀處理)
又如,某人氣虛一向虛弱,將要患病,胸膈不適,食慾減退,我想健脾、解鬱、養氣血,他卻服用了辛香流氣的藥物,導致腹部膨脹,又服用了三棱、莪術、厚朴等藥物,食慾更少,四肢微腫,腰部腫塊未潰爛,最終去世。
又如,某婦女月經失調,每隔兩三個月纔來一次,四肢腫脹,食慾減退,下午發熱,我說這是因爲脾土氣血虛,用滋養脾臟和氣血的藥物,食慾增加則浮腫自然消退,血氣充足則月經自然調節,她認爲這太慢,使用猛藥先通經,結果腹痛不止,全身浮腫,食慾減少,死於木旺之月。
又如,某人超過三十歲,小腹腫硬,過了一年變成瘡,破裂時出血水,這是被情緒傷害,營氣逆於肉理,名爲流注。診斷肝脈澀,肝病脈不宜澀,小腹正屬肝經,須澀屬金,脈退纔行。我想用甘溫藥補氣血,讓它自行消潰,他不信,服用了攻伐藥,氣血更虛,果然死於金旺之月。(根據脈象)
(丹溪說,各經中只有少陽厥陰兩經的癰疽應該預防,因爲它們多氣少血。少血則肌肉難以生長,瘡久不愈,必成敗症。若不知道這一點,就隨意使用猛烈的利尿藥攻擊陰分之血,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