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三 (13)
卷三 (13)
1. 瘰癧一百一
一人遠途勞倦。發熱。脈大無力。耳下患腫。此勞損也。宜補中益氣養榮湯。(十六)自然熱退腫消。彼不聽。服降火藥及必效散。果吐瀉不食而死。
夫勞倦損氣。氣衰則火旺。火乘脾土。故倦怠而熱。此元氣傷也。丹溪曰。宜補形氣。調經脈。其瘡自消。不可汗下。若不詳脈症經絡受病之異。而輒用峻利之劑。鮮不危矣。
一婦因怒不思食。發熱倦怠。骨肉痠疼。體瘦面黃。經漸不通。頸間結核。以逍遙散(二三)八珍湯(十四)治之少可。彼自誤服水蛭等藥。血氣愈虛。遂致不救。(此憑症也。)
一人耳後寸余發一毒。名曰銳疽。焮痛寒熱。煩躁喜冷。此膽經蘊熱而然。先用神仙活命飲一劑。勢減二三。時值仲冬。彼惑於用寒遠寒之禁。自用十宣托裡之藥。勢漸熾。耳內膿潰。喉腫。開藥不能下而歿。
一放出宮女。年逾三十。兩胯作痛。不腫。色不變。大小道作痛如淋。登廁尤痛。此瘀血漬入隧道為患。乃男女失合之症也。難治。後潰不斂。又患瘰癧而歿。(此久郁也)
此婦為人之妾。夫為商。常在外。可見此婦久懷憂鬱。及放出。又不能如願。是以致生此疾。其流注瘰癧。乃七情氣血皆已損傷。不可用攻伐之劑皎然矣。
白話文:
一人長途跋涉,過度勞累,感到發熱,脈搏雖然大卻無力,耳朵下方長了腫塊,這是因為勞累損傷所致。應該用補中益氣養榮湯來治療,自然就能退燒消腫。但他不聽勸告,反而服用降火藥和必效散,結果導致上吐下瀉,無法進食而死亡。
過度勞累會損傷元氣,元氣衰弱就會導致虛火旺盛,虛火侵犯脾胃,所以會感到疲倦發熱。這是元氣受損的表現。朱丹溪說,應該補養形體和元氣,調和經絡,瘡就會自然消退,不能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如果沒有仔細辨別脈象、症狀和經絡受損的不同情況,就隨意使用猛烈的藥物,很少有不危險的。
一位婦人因為生氣而不想吃飯,感到發熱疲倦、骨頭肌肉痠痛,身體消瘦、面色蠟黃,月經也逐漸不順暢,脖子上長了結核。用逍遙散和八珍湯治療後稍有好轉,但她自己誤服了水蛭等藥物,導致氣血更加虛弱,最終不治身亡。(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的病因)
一人耳朵後面一寸多的地方長了毒瘡,名叫銳疽,紅腫疼痛,發冷發熱,煩躁不安,喜歡涼爽。這是因為膽經積熱所導致。先用神仙活命飲一劑,情況有所減輕。當時正值仲冬,他受到「用寒藥會導致病情加重」的說法影響,自己使用了十宣托裡之藥,病情反而加重,耳朵內部化膿潰爛,喉嚨腫脹,無法服藥而去世。
一位被釋放的宮女,年過三十,兩側胯部疼痛,不腫脹,皮膚顏色也沒改變,大小便時會疼痛,像是淋病一樣,尤其上廁所時更痛。這是因為瘀血侵入管道所導致的疾病,是男女之間性事不合的病症,很難治療。後來潰爛無法癒合,又患上瘰癧而去世。(這是因為長期憂鬱導致的)
這位婦人是別人的妾,丈夫是商人,經常不在家,可見這位婦人長期憂鬱。被放出宮後,又不能如願以償,所以導致生病。她所患的流注瘰癧,是因為七情和氣血都已經損傷,絕對不能用攻伐的藥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