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回本書目錄

1. 卷五

2. 臂疽一百十五

一人年將六十。五月患右臂膊腫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變。皮膚涼。六脈沉細而微。此脈症俱寒。乃附骨癰也。開發已遲。以燔針啟之。膿清稀解。次日肘下再開之。加吃逆不絕。與丁香柿蒂散兩服稍緩。次日吃逆尤甚。自利。臍腹冷痛。腹滿食減。時發昏憒。灸左乳下黑盡處二七壯。

又處托裡溫中湯一兩半與服。或曰。諸痛瘡瘍皆屬心火。又時當盛暑而用薑、附可乎。予曰。經云脈細皮寒。瀉利前後。飲食不入。是為五虛。況吃逆胃中虛寒。此症內外相反。須當舍時從症。遂投之。諸症悉去。飲食倍進。瘡勢溫。膿色正。復用五香湯數服。月餘而愈。

機按此症多屬虛寒。此方專用辛熱以治其寒。不用參、術以補其虛。蓋因吃逆腹滿。乃氣鬱壅也。想必其人年雖老。脈症雖虛。而形體頗實。非陰虛吃逆比。

一揮使臂腫一塊。不痛不赤。脈弱懶食。時嘔。以六君子(二)加藿香。酒炒芍藥。嘔止食進。再以八珍湯(十四)二十餘劑。膿成刺之。又以十全大補而愈。次年傷寒。後臂復腫。微痛。乃傷寒餘毒也。然無表症。俱虛弱耳。先用十宣散四劑。取參、耆、芎、歸扶助元氣。

防風、桔梗、白芷、厚朴行散腫結。肉桂引經破血。腫退三四。再用八珍湯。腫潰而愈。至冬臂復作痛。因服祛風藥。反筋攣痛甚。此血虛不能養筋。筋虛不能束骨。用加味十全大補湯(十三)百貼而愈。

一女臂患腫。潰久不斂。寒熱交作。五心煩熱。飲食少思。月水不通。以逍遙散月餘少可。更服八珍湯。(十四)加牡丹皮、香附。又月餘經通。再加黃耆、白蘞。兩月餘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臂腫。患毒作痛。服寒涼藥。食少。大便不實。予用理中丸二服。更以六君子加砂仁、藿香。再以托裡。膿潰而愈。

此因治不應而變方也。

凡瘡痛甚者。若稟厚有火。宜苦寒藥。若稟薄者。宜補中益氣湯。加芩、連之類。在下加黃柏。人肥加荊、防、獨、羌之類。取其風能勝濕也。

一婦左臂膽經部分結腫一塊。年許不潰。堅硬不痛。肉色不變。脈弱少食。月水過期。日晡發熱。遇勞或怒則痛。此不足症也。與參、耆、歸、朮、芎、苄、芍藥、貝母、遠志、香附、桔梗、牡丹皮、甘草百餘帖而消。(此因症脈也。)

大抵婦病多起於郁。鬱則氣血受傷。百病生矣。

一人臂患漏。口乾發熱。喜膿不清稀。脈來遲緩。灸以豆豉餅。服八珍湯。(十四)加麥門、五味、軟柴胡、地骨皮、三月餘而愈。後因房勞復潰。膿清脈大。辭不治。果歿。

河間曰。因病致虛為輕。蓋病勢尚淺。元氣未虛也。若病初愈。或飲食、勞倦、房勞、加至羸損。此因虛致損則為重。病勢已過。元氣已索故也。

一兒臂患痘毒作炒。按之復起。此膿脹痛也。刺之。以托裡而愈。

一婦臂結一塊。已潰不斂。灸以豆豉餅。更服托裡藥而愈。

一人年逾三十。素怯弱。不能食冷。臂患一毒。脈虛弱。予以托裡藥而消。但飲食少思。或作脹。或吞酸。日漸羸瘦。參芩等藥不應。右尺脈弱。此命門火衰。不能生土。遂以八味丸補土之原。飲食漸進而愈。(此憑脈症也。)

一媼左臂結核。年餘方潰。膿清不斂。以十全大補湯。(十三)外用附子餅灸。及貼補藥膏。調護得宜。百帖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多慮神勞。年近五十。左膊外側。紅腫如粟。予曰。勿輕視。得獨參湯數斤乃佳。數貼而止。旬余值大風拔木。瘡上起一紅線。繞背抵右肋。與大料人參湯。加芎、術補劑。兩月而安。機按此條。因形因經而為治也。

一婦臂痛。筋攣不能屈伸。遇寒則劇。脈緊細。比良甫所謂肝氣虛為風寒流於血脈經絡。搏於筋。筋不榮則乾急為痛。先用舒筋湯。(八三)更用四物湯。(九)加牡丹皮、澤蘭、白朮而愈。亦有臂痛不能舉。或轉左右作痛。由中脘伏痰。脾氣滯不行。宜茯芩丸。(百二十五)或控涎丹治之。(此因脈處治之。)

一人手臂結核如粟。延至頸項。狀似瘰癧。此風濕流注。用加減小續命湯。(七五)及獨活寄生湯。(七六)更以托裡藥。倍加參、耆、歸、術。百帖而愈。

機按此條。有症無脈。認作風濕流注而治。當時必有所見也。後用補劑百貼而愈。是終不離於虛也。一兒三歲。臂患毒。焮痛。服解毒丸。搽神功散(七十)而消。(此條症脈。不詳。當時必有所見。)

嘗治臂毒。便閉煩躁。服五福化毒丹(百九)亦效。若膿成急刺。用紙捻醮麻油紝瘡內。以膏藥貼之。若兒安靜。不必服藥。候有膿取去。仍用紝貼。

一人肩患疽。脈數。飲槐花酒一服。勢頓退。再與金銀花、黃耆、甘草十餘服而平。(此憑派也。)

槐花治濕熱之功最為神速。胃寒不宜過劑。

尹老家貧。形志皆苦。自幼頹疝。孟冬於手陽明大腸經分出癰。第四日稠膿。臂外皆腫。痛在手陽明左右經中。其脈俱弦。按之洪緩有力。此得自八風之變。以脈斷之。邪氣在表。飲食如常。大小便如故。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裡也。不惡風寒。只熱躁。脈不浮。知不在表也。

表裡既和。邪在經脈之中。故曰凝於血脈為癰是也。癰出身半以上。故風從上受。因知為八風之變。而瘡只在經脈之中。法當卻寒。調和經脈中血氣。使無凝滯。可愈矣。宜用以白芷升麻湯。(百四一)

機按此方。舉一身而言。故陽明為一身之中。若以各經言之。而陽明亦自有表裡中三等之劑。太陽亦有表裡之中之方。余經皆可以類推也。

一人年逾三十。臂患癰潰而不痛。膿稀脈弱。丹溪曰。疽潰深而不痛者。胃氣大虛。不知痛也。東垣曰。膿水清稀。瘡口不合。氣血俱虛也。理宜大補。彼不聽。服消毒藥。氣血愈虛。遂不救。

丹溪曰。才見腫痛。參之脈症。倘有虛弱。便與滋補氣血。可保終吉。又曰。潰瘍內外皆虛。補接為主。茲則見善不從。自用己智。寧免死乎。

一人年逾四十。臂患毒。焮痛作嘔。服托裡消毒藥愈盛。予用涼膈散二劑頓退。更以四物湯加芩、連四劑而消。

機按此則所謂腫瘍熱毒攻心而作嘔也。

一人兩臂腫痛。服托裡藥日盛。予謂腫屬濕。痛屬火。此濕熱流注經絡也。用人參敗毒散。加威靈仙、酒炒黃芩、南星數劑漸愈。更以四物湯。(九)加蒼朮、黃柏、桔梗二十餘劑而消。按此托裡藥日盛。故改作濕熱治也。

一尚書左臂肘患一紫泡。根畔腫赤。大腸脈芤。予謂芤主失血。或積血。公曰。血痢未瘳。以芍藥湯(九二)二劑。更以人參敗毒散(六四)二劑。瘡痢並愈。

機按用芍藥湯以治血痢。用敗毒散以治紫泡。但所錄脈症未甚詳悉。觀其所治。多屬血熱而近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