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蠟礬丸七十三

一人肩患毒。腫硬作痛。惡症迭見。用礬末三錢糊丸。以蔥白七莖煎湯調下。腫痛悉退。本礬末蔥湯調下。因末難服。故以蠟為丸。一方士治瘡疽。不問腫潰。先用此藥二三服。後用消毒藥甚效。常治芻蕘之人。用此即退。不用托裡亦愈。蓋止熱毒為患。血氣不虧。故用多效若金石毒藥發疽者。

尤效。以礬能解金石之毒也。一方用礬末五錢。硃砂五分。熱酒下。亦效此藥托裡固內、止泄、解毒、排膿。不動臟腑。不傷氣血。有益無損。其藥易得。其功甚大。偏僻之處不可不知此方。或蟲犬所傷。溶化熱塗患處。更以熱酒調末服皆效。

白話文:

有個人肩膀長了毒瘡,又腫又硬還疼痛,而且接連出現各種不好的症狀。我用三錢白礬粉末,加水調成糊狀做成藥丸,用七根蔥白的煎湯送服,腫痛就全部消退了。原本白礬粉末應該用蔥湯調服,但因為粉末難以下嚥,所以才改成用蠟做成藥丸。有個江湖郎中用這藥治療瘡瘍,不論是腫起或潰爛,都先用這個藥服用二到三次,再用消毒藥就非常有效。我常常治療一些割草打柴的人,用這個藥就能退腫,不用使用補氣血的藥也能痊癒。這應該是因為他們只是單純熱毒發作,並非氣血虧虛,所以使用這藥效果很好。如果是因為金屬或礦物類毒藥引起的毒瘡,這個藥尤其有效,因為白礬可以解金屬礦物類的毒性。有個藥方是用五錢白礬粉末,加上五分硃砂,用熱酒送服,也有效。這個藥有托毒外出、鞏固體內、止瀉、解毒、排膿的功效,而且不會影響內臟功能,也不會損傷氣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個藥很容易取得,功效卻很大。偏遠地區的人應該要知道這個藥方。如果是被蟲或狗咬傷,可以把藥丸融化加熱塗在患處,再用熱酒調服藥粉,都有效。

2. 汗之則瘡已七十四

東垣曰。其瘡外有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隔。飲食如故。清便自調。知不在裡。非疽瘡也。小則為癤。大則為癰。其邪所受於下。風濕之地氣。自外而來。侵於身也。經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此元氣不足。營氣逆行。其瘡初出。未有傳變。

在於肌肉之上。皮膚之間。只為風熱六經所行經絡地分出矣。宜泄其風濕熱瘡之形勢。亦舊然高起。結硬作痛。此瘡自外而入。其脈只在左手。左手主表。左寸外洪緩。左關洪緩而弦是客邪客於血脈之上。皮膚之間。宜急發汗而通其榮衛。則邪氣出矣。托裡榮衛湯,此足太陽藥表裡氣血之劑。

黃耆,紅花,桂枝(各五錢),蒼朮(三錢),柴胡,連翹(各二錢),羌活,防風,歸身,甘草(炙),黃芩(各半錢),人參(一錢)

上銼。每服一兩。水酒各半。煎。

白話文:

東垣說,這種瘡在外表呈現六經的症狀,但內部沒有大小便不順暢的問題,飲食也正常,大小便也正常,由此可知病不在體內,不是疔瘡。小的會是癤子,大的會是癰腫。病邪是從下半身接觸到的風濕之地氣,從外侵入身體。醫書說,營氣不順從,逆行於肌肉紋理,就會產生癰腫。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火。這是因為元氣不足,導致營氣逆行。這種瘡剛出現時,還沒有產生變化,位置在肌肉之上、皮膚之間,只是風熱沿著六經所走的經絡部位顯現出來。應該宣洩其風濕熱瘡的形勢。這種瘡也是一樣高高隆起,結硬而疼痛。這種瘡是從外侵入的,它的脈象只在左手顯現。左手代表體表。左寸脈洪緩,左關脈洪緩而帶有弦象,表示外來邪氣停留在血脈之上、皮膚之間。應該趕快發汗,疏通營衛,邪氣就能排出。可以使用托裡榮衛湯,這是一種可以表裡氣血兼顧的足太陽經藥方。

藥方組成:黃耆、紅花、桂枝(各五錢),蒼朮(三錢),柴胡、連翹(各二錢),羌活、防風、當歸身、炙甘草、黃芩(各半錢),人參(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和酒各一半煎煮。

3. 論須針決七十五

凡瘡不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膿者補而成之。使不內攻。膿成宜及時針之。若畏痛而不肯針之。又有恐傷良肉而不肯針。殊不知瘡雖發於肉薄之處。若膿成。其腫亦高寸余。瘡皮又厚分許。用針深不過二分。若發於背。腫高必有三四寸。針入止於寸許。況患處肉已壞矣。何痛之有。

何傷之慮。怯弱之人。及患附骨疽。待膿自通。必致大潰不能收斂。血氣瀝盡而亡者多矣。

白話文:

凡是瘡瘍沒有發出來的,要用方法幫助它發出來;沒有化膿的,要用方法幫助它化膿。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瘡瘍向身體內部侵犯。如果膿已經形成,就應該及時用針刺破。如果因為害怕疼痛而不肯用針刺,或者擔心會傷到好肉而不肯用針刺,那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瘡瘍雖然長在皮肉較薄的地方,但如果膿已形成,腫脹也會高出一寸多,瘡皮也會有幾分厚。用針刺入的深度,其實不會超過兩分。如果瘡瘍長在背部,腫脹的高度肯定會有三四寸,針刺入的深度也只會到一寸左右。更何況患處的肌肉已經腐壞了,還會有什麼疼痛的感覺呢?又哪有傷到好肉的顧慮呢?那些膽小懦弱的人,以及患上附骨疽的人,如果等待膿自行破裂,必定會導致瘡瘍大面積潰爛,無法收口,最終會因為精血耗盡而死亡,這種情況是非常多的。

4. 論痛七十六

上部脈數實而痛者。宜降火。

上部脈數虛而痛者。宜滋陰降火為主。

尺部脈數而作渴者。滋陰降火。如四物加黃柏、知母。

大抵瘡之寒熱虛實。皆能為痛。熱毒痛者。藥用寒涼折之。寒邪痛者。藥用溫熱散之。因風痛者除風。因濕痛者導濕。燥而痛者潤之。塞而痛者通之。虛而痛者補之。實而痛者泄之。膿鬱而閉者開之。惡肉侵蝕者去之。陰陽不和者調之。經絡閉澀者利之。慎勿概用寒涼之藥。

蓋血脈喜溫而惡寒。若冷氣入里。血即凝滯。反難瘥矣。又曰。大抵瘡疽之症雖發疼痛。形勢高大。煩渴不寧。脈若有力。飲食頗進。可保無虞。其膿一潰。諸症悉退。多有因膿不得外泄以致疼痛。若用敗毒寒藥攻之。反致悟事。若有膿急針之。膿出痛止。膿未成而熱毒作痛。

用解毒之藥。亦有腐爛尺余者。若無惡症。投以大補之劑。肉最易生。亦無所妨。

白話文:

上部脈象快速且有力而疼痛的,應該用降火的藥物。

上部脈象快速且虛弱而疼痛的,應該以滋養陰液、降低火氣為主。

尺部脈象快速且伴隨口渴的,要滋養陰液、降低火氣,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

大致來說,瘡的寒熱虛實狀況,都可能導致疼痛。因為熱毒引起的疼痛,用寒涼的藥物來壓制。因為寒邪引起的疼痛,用溫熱的藥物來驅散。因為風邪引起的疼痛,要祛除風邪。因為濕邪引起的疼痛,要疏導濕氣。乾燥引起的疼痛,要滋潤。阻塞引起的疼痛,要疏通。虛弱引起的疼痛,要補益。實證引起的疼痛,要瀉去。膿液鬱積而無法排出引起的疼痛,要使其開通。惡性腐肉侵蝕引起的疼痛,要去除腐肉。陰陽不調引起的疼痛,要調和陰陽。經絡阻塞不通引起的疼痛,要疏通經絡。千萬不要一概使用寒涼的藥物。

因為血脈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如果寒氣進入體內,血液就會凝滯,反而難以痊癒。還有一種說法是,大抵瘡疽的症狀雖然會發出疼痛,但如果形狀高大、煩躁口渴、脈象有力、食慾良好,就不用過於擔心,等膿液一排出,所有症狀都會消失。很多時候疼痛是因為膿液無法排出,如果用清熱解毒的寒涼藥物來攻治,反而會弄巧成拙。如果有膿液急著要排出,可以用針刺破,膿液出來後疼痛就會停止。如果膿液尚未形成但因熱毒而疼痛,用解毒的藥物,有時也會導致腐爛達一尺多長。如果沒有其他惡性症狀,投予大補的藥物,反而最容易讓肉長出來,也沒有什麼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