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9)

1. 胃脘癰一百三十五

胃脘癰當候胃脈。人迎者。胃脈也。其脈沉細。氣逆則甚。甚則熱聚胃口而為癰。若脈洪數。膿已成。遲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宜急治之。否則邪毒內攻。腐爛腸胃。不可救也。宜

射干湯,射干(去毛),梔子,赤茯苓,升麻(各一兩),赤芍(兩半),白朮(半兩)

上銼。水煎。入地黃汁一合。蜜半合。溫服。芍藥甘草湯。升麻湯隨選用之。

白話文:

胃脘癰這種病,要觀察胃的脈象。人迎脈就是胃的脈象。如果脈象沉細,而且氣往上逆的情況加重,就表示熱邪聚集在胃口,形成了癰。如果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表示膿已經形成。如果脈象遲緩且繃緊,雖然膿還沒完全形成,但體內已有瘀血,應該趕緊治療。不然的話,邪毒會往內侵襲,使腸胃腐爛,到時就無法救治了。應該使用射干湯來治療:射干(去除毛),梔子,赤茯苓,升麻(各一兩),赤芍(兩半),白朮(半兩)。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再加入地黃汁一合、蜂蜜半合,溫熱服用。芍藥甘草湯或升麻湯也可以根據情況選用。

2. 腦疳一百三十六

一兒頭患白瘡。皮光且急。諸藥不應。名曰腦疳瘡。乃胎毒挾風熱而成。服龍膽丸,及吹蘆薈末於鼻內。兼搽解毒散而愈。若重者。髮結如穗。腦熱如火。遍身汗出。囟腫胞高。尤當服此藥。

白話文:

一個小孩頭上長了白色的瘡,皮膚看起來光滑而且緊繃,用各種藥都沒效,這種病叫做腦疳瘡。這是因為胎毒夾雜著風熱造成的。服用龍膽丸,以及將蘆薈粉吹入鼻孔,同時塗抹解毒散,就可以痊癒。如果病情嚴重,頭髮會像穗子一樣結在一起,頭部發熱像著火一樣,全身出汗,囟門腫脹而且高起,就更應該服用這個藥。

3. 肺疳一百三十七

一兒咳嗽。喘逆。壯熱惡寒。皮膚如粟。鼻癢流涕。咽喉不利。頤爛吐紅。氣脹毛焦。作利。名曰肺疳。以地黃清肺飲及化䘌丸治之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咳嗽、呼吸急促,發高燒又怕冷,皮膚像長滿小米粒一樣,鼻子癢又流鼻涕,喉嚨不舒服,下巴潰爛還吐血,肚子脹氣,頭髮也像燒焦一樣,還拉肚子。這種病叫做肺疳。用生地黃清肺飲和化痰丸來治療就好了。

4. 蛔疳一百三十八

一兒眉皺多啼。嘔吐清沫。腹痛肚脹。筋青。唇口紫黑。肛門作癢。名曰蛔疳。服大蘆薈丸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常常皺著眉頭、哭鬧不停,而且會吐出清稀的泡沫,肚子疼痛又脹氣,身上青筋浮現,嘴唇和嘴角呈現紫黑色,肛門會發癢,這種情況就稱為「蛔疳」。後來服用大蘆薈丸就痊癒了。

5. 脊疳一百三十九

有蟲蝕脊膂。食熱黃瘦。煩溫下痢。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十指生瘡。常齧。此脊疳也。亦宜大蘆薈丸治之。

白話文:

脊椎部位被蟲啃蝕,導致身體發熱、臉色蠟黃、身體消瘦。患者會感到煩躁、體溫偏高、腹瀉,拍打背部時會像敲鼓一樣發出聲響,脊椎骨摸起來像鋸齒狀。此外,十根手指會長瘡,而且常常會去咬這些瘡。這種病症就是脊疳。可以用大蘆薈丸來治療。

6. 腎疳一百四十

一兒十歲患瘡疥。久不愈。肌瘦。寒熱時作。腦熱足冷。滑瀉肚痛。齦爛口臭。干揭。爪黑麵黧。此腎疳也。服六味地黃丸。更搽解毒散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十歲的小孩,得了瘡疥,很久都沒好。他變得肌肉消瘦,時常發冷發熱,頭部發熱但腳卻冰冷,並且拉肚子,肚子痛,牙齦潰爛口臭,皮膚乾燥脫屑,指甲變黑,臉色黯淡。這是腎疳的症狀。後來服用六味地黃丸,並且外敷解毒散,就痊癒了。

7. 鬼擊一百四十一

一人被鬼擊。身有青痕作痛。以金銀花煎湯飲之即愈。

白話文:

有個人被鬼怪侵襲,身上出現青色的痕跡並且感到疼痛。用金銀花煎煮成湯來喝,病就會痊癒。

8. 歷節風一百四十二

一婦患癧,寒熱焮痛,服人參敗毒散,翌日遍身作痛,不能轉側。彼云素有此疾,每發痛至月餘自止,服藥不應。婦人體虛,因受風邪之氣,隨血而行,淫溢皮膚,卒然掣痛,遊走無常,名曰歷節風,治以四生丸而愈。(此憑脈也。)

一宜人先兩膝,後至遍身骨節皆痛,脈遲緩,用羌活勝濕湯,及荊防敗毒散。(七)加滲濕藥不應,次以附子八物湯(七四)一劑悉退,再服而愈。(此憑脈也。)

若脈洪數而痛者,宜人參敗毒散。(六四)有毒自手足起至遍身作痛,或頸項結核如貫珠,此風濕流氣之症,宜加減小續命,及獨活寄生湯。(七六)

一人年逾五十,筋骨痿軟,臥床五年,遍身瘙癢,午後尤甚,治以生血藥,癢漸愈,痿少可,更以加味四斤丸治之,調理謹守,年餘而痊。(此憑症也。)

或曰:熱淫於內,藥用溫補,何也?蓋因血衰弱不能養筋,筋緩不能自持,陽躁熱淫於內,宜養陽滋陰,陽實則水升火降矣。

白話文:

一個婦人得了癘病,發冷發熱又紅腫疼痛,吃了人參敗毒散後,隔天全身都痛,無法翻身。她說自己本來就有這毛病,每次發作都會痛到一個多月才自己好,吃藥都沒用。婦人體質虛弱,因為感受風邪之氣,風邪隨著血液運行,擴散到皮膚,突然間抽痛,疼痛位置遊走不定,這種病叫做歷節風,用四生丸治療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的。)

一個人先是兩個膝蓋痛,後來全身的骨頭關節都痛,脈象遲緩,用羌活勝濕湯和荊防敗毒散。(七)如果加了祛濕藥也沒用,就改用附子八物湯(七四),吃一劑就全部退了,再吃幾劑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的。)

如果脈象洪數而且疼痛的,應該用人參敗毒散。(六四)有的是從手腳開始發作,然後全身都痛,有的則是脖子長出像串珠子的結核,這是風濕氣流動的症狀,應該用加減小續命湯和獨活寄生湯。(七六)

有一個人年過五十,筋骨軟弱無力,臥床五年,全身發癢,下午尤其嚴重,用養血藥治療後,癢漸漸好了,軟弱的狀況稍微改善,再用加味四斤丸治療,好好調養,一年多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的。)

有人問:熱邪在體內,藥卻用溫補,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血氣衰弱不能滋養筋脈,筋脈鬆弛無力,陽氣躁動而生熱,所以應該補養陽氣並滋養陰液,陽氣充實了,水液就能上升而火氣下降了。

9. 瘡疥一百四十三

瘙癢或膿水浸淫者。消風除濕。

癢痛無膿者。祛風潤躁。

瘙癢或疼。午後尤甚者。益陰降火。

焮痛。大便秘澀者。滋陰瀉火。

搔起白屑。耳作蟬鳴者。祛風清熱。

一婦患此作癢。膿水不止。脈浮無力。以消風散(八十)四劑少愈。再四生丸(八六)月餘而平。(此憑症脈也。)

一人癢少痛多。無膿水。以芩、連、荊、防、山、梔、薄荷、芍藥、歸身、治之而愈。(此憑症也。)

一婦作癢。午後尤甚。以當歸飲子數劑少愈。更以人參荊芥散數劑而安。(此憑脈症也。)

一人久而不愈。搔起白屑。耳作蟬聲。以四生散數服癢止。更以當歸飲子數劑而痊。(此憑症也。)

一人下體居多焮痛。日晡尤甚。腿腕筋紫而脹。就於紫處刺去瘀血。以四物加芩連四劑而安。在上體若。臂腕筋紫脹。亦宜刺去其血。以前湯加柴胡黃芩即愈。(此憑症也。)

一人搔癢成瘡。日晡痛甚。以四物加芩、連、荊、防數劑而止。更以四物加蒺藜、何首烏、黃耆二十劑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頭目昏眩。皮膚瘙癢。搔破成瘡。以八風散治之而愈。

一人患瘡疥多在兩足。午後痛甚。腿腕筋紫而脹。脈洪大。此血熱也。於紫處砭去毒血。更以四物加芩、連。柴胡、地骨皮而愈。(此憑脈症也。),如手臂有瘡。臂腕筋紫。亦宜砭之。老弱人患此作痛。須補中益氣湯加涼血藥。

一兒周歲。先頭患瘡疥。漸至遍身。久而不愈。用四物湯(九)加防風、黃芩、升麻。外搽毒藥散。月餘而愈。(此憑症也。)

一小兒瘡毒不愈。或愈而復發。皆因母食炙爆辛辣。或有熱。宜先治母熱。若小兒不能服藥者。就於母藥中加漏蘆煎服。兒瘡亦愈。

一兒頭面生瘡數枚作癢。瘡痂積累。名曰黏瘡。以枯礬、黃丹等分。麻油調搽。更服敗毒散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腿生濕瘡。數年不愈。尺脈輕診似大。重診無力。此腎虛風邪襲之而然。名曰腎臟風瘡。以四生散治之。彼不信。自服芩連等藥。遂致氣血日弱。膿水愈多。形症愈憊迨二年。復請予治。仍用前藥而愈。(此憑症脈也。)

失肢體有上下。臟腑有虛實。世人但知苦寒之藥能消瘡毒。不知腎臟風因腎不足所致。遂以蒺藜為主。黃耆為臣。白附子獨活為佐使。再若服敗毒等藥。則愈耗元氣。促之死矣。

一人焮痛發熱。脈浮數。以人參敗毒散(六四)四劑少愈。更以當歸飲子數劑而愈。(此憑脈症也。)

一人遍身作癢。搔破成瘡。出水。脈浮數。此手足陽明經風熱所致。以人參敗毒對四物湯(九)加芩連。外以松香一兩。枯礬五錢。輕粉三錢為末。麻油調敷。月餘而愈。(此憑症也。)

一兒頭面胸腹患水瘡數枚。潰而成瘡。此風邪乘於皮膚也。名曰瘭瘡。飲荊防敗毒散。(七)更以牛糞燒存性。為末敷之而愈。(此憑症也。)

白話文:

患瘡疥症狀繁多,治療方法也因症而異:

  1. 若皮膚瘙癢或有膿水浸潤,應使用消風除濕的藥物。

  2. 若皮膚癢痛但無膿水,則需祛風潤燥。

  3. 若瘙癢或疼痛,且午後症狀加劇,則需益陰降火。

  4. 若皮膚紅腫疼痛,且大便秘結,則需滋陰瀉火。

  5. 若搔抓後出現白色皮屑,且耳鳴如蟬聲,則需祛風清熱。

以下為案例分析,說明不同情況下的治療方法:

  1. 一位婦女患有此病,皮膚瘙癢,膿水不止,脈象浮弱,服用消風散後稍有好轉,之後服用四生丸一個多月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

  2. 一位患者皮膚瘙癢,疼痛較輕,無膿水,服用黃芩、黃連、荊芥、防風、山梔、薄荷、白芍、當歸等藥物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3. 一位婦女皮膚瘙癢,午後症狀加劇,服用當歸飲子後稍有好轉,之後服用人參荊芥散痊癒。(此案例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

  4. 一位患者久治不癒,搔抓後出現白色皮屑,耳鳴如蟬聲,服用四生散後瘙癢停止,之後服用當歸飲子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5. 一位患者下體紅腫疼痛,尤其在下午症狀加劇,腿腕筋脈紫脹,需在紫脹處針刺放血,再服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等藥物後痊癒。上半身若出現類似情況,也應針刺放血,並在原方基礎上加柴胡、黃芩。(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6. 一位患者搔癢處潰爛成瘡,下午疼痛加劇,服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荊芥、防風後疼痛停止,之後服用四物湯加蒺藜、何首烏、黃耆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7. 一位患者頭暈目眩,皮膚瘙癢,搔抓後潰爛成瘡,服用八風散後痊癒。

  8. 一位患者瘡疥主要長在雙腳,下午疼痛加劇,腿腕筋脈紫脹,脈象洪大(血熱),需在紫脹處針刺放血,再服用四物湯加黃芩、黃連、柴胡、地骨皮後痊癒。上肢若出現類似情況,也應針刺放血。(此案例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老年體弱者患此病,疼痛難忍,需服用補中益氣湯加涼血藥物。

  9. 一位一歲大的孩子,最初頭部患瘡疥,逐漸蔓延至全身,久治不癒,服用四物湯加防風、黃芩、升麻,並外用毒藥散,一個多月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10. 小兒瘡毒反覆發作,多因母親飲食辛辣刺激或體熱所致,需先治療母親的體熱。若小兒不能服藥,可在母親的藥物中加入漏蘆,讓小兒服用,也可治療小兒瘡毒。

  11. 一個小孩頭面部生有多個瘙癢的瘡,瘡痂堆積,稱為黏瘡,可用枯礬、黃丹等量混合,以麻油調和外敷,並服用敗毒散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12. 一位患者腿部患有濕瘡,多年不癒,脈象輕按似有力,重按則無力,這是腎虛風邪所致,稱為腎臟風瘡,應服用四生散治療。該患者不信,自行服用黃芩、黃連等藥物,導致氣血衰弱,膿水增多,病情加重,兩年後再次求醫,仍用四生散治療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

  13. 治療瘡疥需考慮病灶部位(上下肢體)及臟腑虛實。世人只知寒涼藥物能消瘡毒,卻不知腎臟風瘡是腎虛所致,故應以蒺藜為主藥,黃耆為輔藥,白附子、獨活為佐使藥。若服用敗毒散等藥物,反而耗損元氣,加速死亡。

  14. 一位患者紅腫疼痛,發熱,脈象浮數,服用人參敗毒散後稍有好轉,之後服用當歸飲子痊癒。(此案例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

  15. 一位患者全身瘙癢,搔抓後潰爛,流出膿水,脈象浮數,這是手足陽明經風熱所致,需服用人參敗毒散加四物湯及黃芩、黃連,並外敷松香、枯礬、輕粉等藥物,一個多月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

  16. 一個孩子頭面、胸腹部生有多個水泡,潰爛成瘡,這是風邪侵犯皮膚所致,稱為瘭瘡,需服用荊防敗毒散,並外敷燒過的牛糞灰後痊癒。(此案例根據症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