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七 (7)
卷七 (7)
1. 肺癰肺痿一百三十四
使其治早可救。膿成則無及矣。金匱方論。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渴消。小便不利。或從便難。又被下藥快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脈數。其人燥咳。胸中隱隱而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其脈數虛者為肺痿實者為肺癰。
一童氣稟不足。患肺癰。唾膿腥臭。皮毛枯槁。脈浮。按之澀更無力。治以鍾乳粉湯。(此憑脈症也。)
一弱人咳膿。日晡發熱。夜間盜汗。脈浮數而緊。用人參五味湯數劑頓退。以紫菀茸湯月餘而痊。(此憑症也。)
一僕年逾三十。嗽久不愈。氣壅不利睡臥。膿血甚虛。其主已棄矣。予以寧肺散一服少愈。又服而止大半。乃以寧肺湯數劑而痊。所謂有是病。必用是藥。若泥前散。性澀而不利。何以得愈。(此憑症也。)
一人患肺痿。咳嗽喘急。吐痰腥臭。胸滿咽乾。脈洪數。用人參平肺散六劑。及飲童便諸症悉退。更以紫菀茸湯而愈。(此憑脈症也。)
童便雖云專治火虛。常治瘡瘍腫焮疼痛。發熱作渴。及肺痿肺癰。發熱口渴者尤效。
一婦患肺痿咳嗽。吐痰腥臭。日晡發熱。脈數無力。治以地骨皮散。熱止。更用人參養肺湯。月餘而安。(此憑脈症也。)
一人咳嗽喘急。發熱煩躁。面赤咽痛。脈洪大。用黃連解毒湯(八)二劑少退。更以梔子湯(二百九)四劑而安。(此憑脈症也。)
一人春間咳嗽。唾膿腥穢。胸滿氣促。皮膚不澤。項強脈數。此肺疽也。蓋肺系在項。肺傷則系傷。故牽引不能轉側。肺主皮毛。為氣之本。肺傷不能攝氣。故脅脹氣促而皮膚縱。東垣云。肺瘡脈微緊而數者未成膿。緊甚而數者已有膿。其脈緊數。膿為已成。以參、耆、歸、芎、白芷、貝母、知母、桔梗、防風、甘草、麥門、栝蔞仁。
兼以蠟礬丸及太乙膏。膿盡脈澀而愈。至冬脈複數。經曰。飲食勞倦傷脾。脾傷不能主肺。形寒飲冷傷肺。肺傷不能主腎。腎水不足則心火熾盛。故脈洪數。經曰。冬見心而莫治。果歿火旺之月。
一人年逾三十患咳嗽。項強氣促。右寸脈數。此肺疽也。東垣云。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熱相摶。血氣稽留於肺。變成瘡疽。今脈滑疽膿已成。以排膿托裡之藥。及蠟礬丸。脈漸澀而愈。(此憑脈症也。)
一人病胸膈壅滿。昏不知人。予以杏仁、薏苡之劑灌之。立蘇。繼以升麻、黃耆、桔梗消其膿。逾月而愈。予所以知其病者。以陽明脈浮滑。陰脈不足也。浮為風。滑為血聚。始由風傷肺。故結聚客於肺。陰脈不足。過於宣逐也。諸氣本於肺。肺氣治則出入順而菀陳除。故行其肺氣而病自已。(此憑脈也。)
一人腎氣素弱。咳唾痰涎。小便赤色。服腎氣丸而愈。(此憑症也。)
白話文:
如果能及早治療,肺癰和肺痿是可以治好的。一旦化膿,就來不及了。《金匱方論》提到,熱在上焦(指上腹部以上),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這種病可能因出汗過多、嘔吐、口渴消瘦、小便不順暢、大便困難,或是服用瀉藥導致津液大量流失而引起。這時會出現寸口脈搏跳動快速、乾咳、胸部隱隱作痛等症狀,如果脈象反而變成滑數,就是肺癰,會咳出膿血。脈象虛弱且快的為肺痿,脈象強勁且快的為肺癰。
有一個小孩,先天體質就不好,得了肺癰,咳出的膿液帶有腥臭味,皮膚毛髮也變得乾枯,脈象浮在表面,按下去反而感覺澀且無力。用鍾乳粉湯來治療(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體弱的人,咳嗽並咳出膿液,在下午會發熱,晚上會盜汗,脈象浮在表面、快而且緊。用了幾劑人參五味湯後,病情立刻好轉,再服用紫菀茸湯一個多月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僕人,三十多歲,咳嗽很久都沒好,氣息不順暢,難以入睡,咳出的膿血非常虛弱,他的主人已經放棄治療他。我給他服用一帖寧肺散後,病情稍微好轉,又服用一帖後,病情就好了一大半,再用幾劑寧肺湯就痊癒了。這就是所謂的「有這種病,就一定要用這種藥」。如果拘泥於之前的寧肺散,藥性澀滯不利,怎麼可能治好病呢(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人得了肺痿,咳嗽急促,喘不上氣,咳出的痰液腥臭,胸悶,咽喉乾燥,脈象洪大且快。用了六劑人參平肺散,並喝童子小便,各種症狀都消退了,再服用紫菀茸湯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的)。
童子小便雖然說是專門治療虛火的,但常常用來治療瘡瘍腫痛、發熱口渴,以及肺痿、肺癰引起的發熱口渴,效果尤其好。
有一個婦女得了肺痿,咳嗽並咳出腥臭的痰,在下午會發熱,脈象快而無力。我用生地骨皮散來治療,熱退了,再用人參養肺湯,一個多月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人咳嗽急促,喘不過氣,發熱煩躁,臉色發紅,咽喉疼痛,脈象洪大。用了兩劑黃連解毒湯後,病情稍微好轉,再用四劑梔子湯就痊癒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人在春天咳嗽,咳出的膿液腥臭污穢,胸悶氣短,皮膚沒有光澤,脖子僵硬,脈象快。這是肺癰。因為肺經連接著脖子,肺受傷就會影響脖子,所以牽引著脖子無法轉動。肺主管皮膚毛髮,是氣的根本,肺受傷就不能攝入氣,所以會胸脅脹痛、氣短,皮膚也鬆弛。東垣說,肺癰的脈象如果稍微緊且快,表示還沒化膿;如果脈象很緊且快,表示已經化膿。他的脈象是緊且快,表示膿已經形成,可以用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芷、貝母、知母、桔梗、防風、甘草、麥門冬、瓜蔞仁等藥材。
同時搭配蠟礬丸和太乙膏。等膿液排盡,脈象變得澀滯,病就好了。到了冬天,脈象又變得快速。經書說,飲食勞累會傷到脾,脾傷了就不能主導肺;天氣寒冷、喝冷飲會傷到肺,肺傷了就不能主導腎;腎水不足,心火就會旺盛,所以脈象才會洪大而快速。經書說,「冬天出現心脈的症狀是無法治療的」,這個人果然在火氣旺盛的月份去世了。
有一個人三十多歲,咳嗽,脖子僵硬,氣喘急促,右寸脈搏快速,這是肺癰。東垣說,風會傷到皮膚毛髮,熱會傷到血脈,風熱結合,使得血氣滯留在肺部,就會變成瘡瘍。現在脈象滑動,膿已經形成。可以用排膿、托裡(促進膿液排出,扶助正氣)的藥,以及蠟礬丸。脈象漸漸變得澀滯,病就好了(這是根據脈象和症狀判斷的)。
有一個人胸膈壅塞、昏迷不醒。我用杏仁和薏苡仁煎的湯灌他,他立刻甦醒。接著用升麻、黃耆、桔梗來消除膿液,一個多月就痊癒了。我之所以知道他是這種病,是因為他的陽明脈象浮且滑,陰脈不足。浮是風邪的表現,滑是血瘀的表現。一開始是風邪傷到肺,所以導致瘀血積聚在肺部。陰脈不足,是因為過度發散所致。所有的氣都源於肺,肺氣順暢,出入才能順利,積滯才能消除。所以只要調理肺氣,病自然就會好(這是根據脈象判斷的)。
有一個人腎氣本來就虛弱,咳嗽並咳出痰液,小便呈紅色。服用補腎的腎氣丸後就痊癒了(這是根據症狀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