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外科理例》~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咽喉一百二十三

經曰。火鬱發之出血。亦發汗之一端。河間曰。治喉閉之火。與救火同。不容少怠。嘗見喉閉不去血。喉風不去痰。以致不救者多矣每治喉咽腫痛。或生瘡毒。以荊防敗毒加芩連。重者用防風通聖散。並效。

一人患此。勞則愈盛。以補中益氣加玄參、酒炒黃柏、知母而愈。(此憑症也。)

一人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服清咽利膈散愈盛。治以理中湯而愈。(此因治不應而更方也。)

精要曰。凡癰疽失於治療。致令熱毒衝心。咽嚨口舌生瘡。甚至生紅黑菌。難於治療。宜琥珀犀角膏。

生犀角屑,真琥珀(研),辰砂(研),茯神(去皮木),酸棗仁(去殼研),人參,各一錢,腦子(研一字)

上為細末。入乳缽研勻。煉蜜搜為膏。瓷器盛貯。疾作。每服一彈子大。濃煎麥門冬湯化下。一日連進五服。或先服犀角散以解之。生犀角屑、玄參、(去蘆)升麻、生黃耆、赤芍藥、麥門冬、生甘草、當歸(各一兩)、大黃(微炒二兩)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古籍說,體內火氣鬱積會導致出血,這也是發汗的一種方式。河間學派認為,治療喉嚨腫痛像救火一樣,不能絲毫怠慢。我曾見過許多喉嚨閉塞卻沒有出血、喉風卻沒有化痰,最終導致死亡的案例。我通常治療喉嚨腫痛,或是有瘡毒時,會用荊防敗毒散加上黃芩、黃連,嚴重者則用防風通聖散,都有效果。

有一個人患上這種病,勞累時情況會更嚴重,我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玄參、酒炒過的黃柏、知母治療,就好了。(這是根據症狀來判斷的。)

另一個人經常口舌潰破,像沒有皮一樣,有時會喉嚨痛,服用清咽利膈散後反而更嚴重,改用理中湯治療後就好了。(這是因為用錯藥方而換藥的例子。)

《精要》提到,凡是癰疽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熱毒衝擊心臟,就會在咽喉、口舌生瘡,甚至長出紅黑色的菌,難以治療。應該使用琥珀犀角膏。

配方如下:生犀角屑、真琥珀(磨成粉)、辰砂(磨成粉)、茯神(去除外皮和木心)、酸棗仁(去殼磨成粉)、人參,各一錢,腦子(磨成細粉,約一字份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放入乳缽中研磨均勻,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膏狀,裝在瓷器中儲存。發病時,每次服用一彈珠大小的膏藥,用濃煎的麥門冬湯化開吞服,一天可連續服用五次。也可以先服用犀角散來緩解症狀。犀角散的配方如下:生犀角屑、玄參(去除蘆頭)、升麻、生黃耆、赤芍藥、麥門冬、生甘草、當歸(各一兩)、大黃(稍微炒過,二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七分,去渣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