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啟玄》~ 卷之十一 (10)
卷之十一 (10)
1. 癰疽發背
一骨癰皆流注之敗症也。因流注所作。庸醫誤用涼藥敷服。犯了針刀。使成骨癰。其骨亦腐碎而出。雖用溫暖之藥回其陽。亦必待其骨出淨方愈。若正骨腐而則成廢疾。副骨出而則安。
一背癰疽初生時未成。單用紫荊皮末調酒箍住。自然消散。或加白芷。名為一勝膏。
一又只用赤芍藥木臘紅內消酒調。名三勝膏。
一治久損加南星草烏二味末。與此方各半。熱酒調敷如神。
一瘭疽乃心火熱毒見於五心作痛者。其狀如泡疹而血赤。外形雖小而內毒熱甚。在心⿱艹⿰辛人間最難治之。如在四肢手足心者可治之。雖可治。其治必早。若遲則毒在心⿱艹⿰辛人。令腐肉。雖神仙莫救也。如在手心用洪寶丹外截其潮血。內以沖和膏留頭收功。如在足心外洪寶丹敷脛踝骨四圍一二寸闊。內以沖和膏收功。
回陽玉龍膏加減法
治諸陰發背。流注。鼓椎風。久損痛。冷痹。風濕。諸腳氣冷腫。無紅赤色。痛不可忍者。及足頑麻。婦人冷血風等症。蓋此藥性溫熱。故治諸陰。第一妙方也。
草烏(三兩炒),南星(一兩炒),軍姜(二兩煨),香白芷,赤芍(一兩炒),肉桂(五錢),
上為細末。止用熱酒調敷。用法於後。
夫人之血氣周流一身。周而復始。無有間斷。苟有一臟或一腑虧虛。感外邪風寒暑濕襲入經絡凝泣血脈有之。內七情交感。痰涎壅滯。令人寒熱。久而血脈不通。隧道阻塞。而有之。凡手足經絡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熱則易治。寒則難痊。故庸俗不知虛實。不辨寒熱。如盲人騎瞎馬。
夜行深淵。豈有不危哉。凡學醫之士。看此書。識其經絡部位。辨其寒熱虛實。察其表裡相應。則萬不失一。況此方內有軍姜肉桂足以禦寒。能生血熱血。草烏南星能破惡除堅。祛風化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結塊。赤芍白芷能散滯血。止痛生肌。加酒行藥性。雖有十分冷症。
未有不愈。正如發寒灰之熖。枯木之春。大抵冷症則肌肉陰爛。不知痛癢。有知痛者多附於骨。痛久則侵入骨髓。非尋常藥能及矣。惟有此方祛陰毒。回陽氣。住骨中痛如神。凡用當減當加。活法於下。
一治陰發背滿瘡面黑爛。四圍好肉上用洪寶丹把住中間。以此膏敷之。一夜陽氣自回。黑處皆紅。當察其紅活以透即止。此藥卻以沖和膏收功。如欲作膿。又以南星草烏末加於沖和膏內用之。如陽已回。黑以紅。惟中間一點黑而不能紅者。蓋血已死也。可用朴硝明礬末。又方白丁香硇砂乳香末唾調勻。
點於黑紅交處一圈上。以沖和膏蓋之。次早去藥。黑死肉如割去。甘草水洗淨方可上生肌合口藥收功。如黑肉未淨。須去淨為妙。
一冷流注多附骨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縮不能伸屈。庸俗誤用刀針。又無膿血。止有屋漏清汁。或有瘀黑血。宜此方敷之。如稍緩再加軍姜白芷肉桂草烏等分。熱酒調敷。則骨寒除而痛自止。氣溫和而筋自伸。肉亦軟而腫即消。亦不可無木臘。以其性能破堅腫最妙。亦不可多多亦解別藥性故也。
白話文:
癰疽發背
骨癰是一種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敗壞病症。它通常是由於流注(一種疾病)引起的。庸醫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敷貼或內服,並施以針刀手術,導致病情惡化形成骨癰。這時,骨頭會腐爛碎裂,即使使用溫熱的藥物來恢復陽氣,也必須等到腐骨完全排出才能痊癒。如果主要骨頭腐爛,就會造成殘疾,如果腐爛的是副骨,就能痊癒。
背部癰疽剛開始發作時,還未成形,只需用紫荊皮末用酒調和後敷貼患處,就會自然消散。也可以加入白芷,這種藥膏稱為一勝膏。
另外,也可以單用赤芍藥、木臘和內消紅酒調和使用,這種藥膏稱為三勝膏。
如果病情拖延很久,可加入南星和草烏末,與上述藥方各一半,用熱酒調和敷貼患處,效果極佳。
瘭疽是由於心火熱毒侵襲,在五心(雙手心、雙腳心和心胸部位)出現疼痛。它的外形像泡疹,顏色呈紅色。雖然外形看起來很小,但內含的熱毒非常嚴重。如果瘭疽生長在心胸部位,是最難治療的。如果生長在四肢手足心,則可以治療。但必須儘早治療,如果延誤,毒素會侵入心胸部位,導致肌肉腐爛,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救治。如果長在手心,可以用洪寶丹塗抹患處周圍,截斷潮濕的血液,然後在中間敷上沖和膏來收斂傷口。如果長在足心,可以用洪寶丹敷在腳踝周圍一兩寸寬的範圍,然後在中間敷上沖和膏來收斂傷口。
回陽玉龍膏加減法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各種陰性發背、流注、鼓槌風、久損疼痛、冷痹、風濕、各種腳氣冷腫、患處沒有紅腫、疼痛難忍、以及足部麻木、婦女血寒風等症狀。此藥藥性溫熱,因此是治療各種陰症的第一良方。
藥方組成:草烏(炒三兩)、南星(炒一兩)、軍姜(煨二兩)、香白芷、赤芍(炒一兩)、肉桂(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酒調和後敷貼患處,具體用法如下。
人的氣血運行於全身,週而復始,沒有間斷。如果某個臟器或腑臟虛弱,就會感受外來的風寒暑濕等邪氣,侵入經絡,導致氣血凝滯。內在的情緒波動也會導致痰液阻塞,使人感到寒熱交錯。時間久了,氣血不通,經絡阻塞,就會導致各種疾病。手足經絡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熱症容易治療,寒症則難以痊癒。因此庸醫不了解虛實,不辨寒熱,就像盲人騎著瞎馬,在深夜走入深淵,非常危險。凡是學習醫學的人,應該閱讀本書,了解經絡的部位,辨別寒熱虛實,觀察內外表裡的相互關係,這樣才能萬無一失。此方中,軍姜和肉桂可以抵禦寒冷,產生熱血,草烏和南星可以破除頑固病症,祛除風邪,化解毒素,激活壞死的肌肉,消除骨痛,化解結塊。赤芍和白芷可以疏散瘀血,止痛生肌。加上酒的引導藥性作用,即使是十分寒冷的病症,也能治癒。就像寒灰重燃,枯木逢春一樣。一般來說,寒症會導致肌肉陰暗腐爛,不知疼痛,如果感到疼痛,通常是附著在骨頭上,時間久了就會侵入骨髓,不是普通的藥物能夠治療的。只有此方才能祛除陰毒,恢復陽氣,消除骨痛,效果極佳。使用時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物,具體方法如下。
治療陰性發背,患處長滿瘡面,皮膚黑色腐爛,在周圍完好的皮膚上塗上洪寶丹,中間塗上此膏藥。一夜之後陽氣就會恢復,黑色部分會變成紅色。當觀察到紅色部分活潤透亮時,就應該停止用藥,改用沖和膏來收斂傷口。如果想使膿液排出,可以在沖和膏中加入南星和草烏末一起使用。如果陽氣已經恢復,黑色部分已經轉為紅色,但只有中間一點仍然是黑色,無法變紅,這說明那裡的血液已經壞死。可以用朴硝和明礬末,或者用白丁香、硇砂、乳香末,用唾液調勻,塗抹在黑紅交界處一圈,再用沖和膏覆蓋。第二天早上去掉藥,黑色的壞死肉就像割掉一樣。用甘草水清洗乾淨後,再使用生肌收口藥。如果黑色壞死肉還沒有清理乾淨,必須徹底清除。
寒性流注多附著在骨頭上,堅硬不消,導致骨頭寒冷疼痛,筋脈攣縮不能伸展。庸醫錯誤地使用刀針,又沒有膿血,只有像房屋漏水一樣的清液,或是有瘀黑血。應該用此藥方敷貼。如果效果稍緩,可以再加入等量的軍姜、白芷、肉桂、草烏等藥材,用熱酒調和敷貼,就可以消除骨寒,止住疼痛。氣血溫和,筋脈得以伸展,肌肉也變得柔軟,腫脹隨之消退。也不可缺少木臘,因為它有破除堅硬腫塊的妙用。但也不可使用過多,以免影響其他藥物的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