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3)

1. 㾾瘡

膏藥方

治內外㾾瘡。

當歸白芷黃連,白芨,白蘞黃柏厚朴五倍子雄黃沒藥血竭海螵蛸,黃丹(飛各六錢),乳香(各二錢半),輕粉(一錢),

白話文:

當歸、白芷、黃連、白芨、白蘞、黃柏、厚朴、五倍子、雄黃、沒藥、血竭、海螵蛸、黃丹(以上各六錢),乳香(二錢半),輕粉(一錢)。

以上各五錢為末。香油熬熟。調成膏貼之。外用布包定。有膿水去之常洗。藥水內加鹽洗之效。

白話文:

以上各味中藥各取五錢磨成粉末。香油煮熟。調成膏狀敷貼。外面用布包紮固定。如果有膿水,要清除乾淨並經常清洗。藥水內加鹽清洗效果更好。

治濕毒㾾瘡方

紅蘿蔔(一個),真輕粉(三錢),潮腦(一錢),

共搗爛填滿瘡內。外用布包定。七日開看。瘡平而愈。

治有蟲癢㾾瘡方

用活蝦蟆剝去皮乘熱貼之連換二三次。其蟲自出甚妙。

隔紙膏

治久遠㾾瘡頑瘡結毒。

龍骨(二錢),血竭(五分),輕粉(五分),冰片(一分),阿魏(二分),乳香,沒藥(各一錢),麝香(一分),黃丹(飛一兩),生芝麻(一合搗末),香油(三兩),

白話文:

  • 龍骨(12公克)

  • 血竭(3公克)

  • 輕粉(3公克)

  • 冰片(0.6公克)

  • 阿魏(1.2公克)

  • 乳香(6公克)

  • 沒藥(6公克)

  • 麝香(0.6公克)

  • 黃丹(60公克,研磨成細粉)

  • 生芝麻(60公克,搗成粉末)

  • 香油(180公克)

先將丹油芝麻熬數沸。從下細藥。臨起方下冰片麝香攪勻。用甘草煮油紙。兩面扎孔貼之效。

白話文:

  1. 首先將丹油和芝麻油熬煮數次,使其沸騰。

  2. 趁熱加入細藥材,攪拌均勻。

  3. 在藥油快要熬好的時候,加入冰片和麝香,攪拌均勻。

  4. 使用甘草煮過的油紙,在兩面扎孔後,將藥油塗抹在油紙上。

  5. 將藥油紙貼在患處,即可發揮療效。

治臭㾾瘡方

用牛懸蹄甲燒灰為細末。每用熟香油調擦上即生肌長肉。一方加真輕粉一錢效。如有死肉瘀血滿瘡面。先用燒酒調搽上。次日即腐去洗淨後。上用油調。如少有死肉。即少調搽之效。

白話文:

使用牛蹄甲燒成細末,每次使用時,用熟香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可以促進生肌長肉。

另一種方法是加入一錢的真輕粉,效果更佳。

如果有壞死的肉和瘀血佈滿瘡面,先用燒酒調和後塗抹在患處,第二天壞死的肉就會腐爛,洗淨後再塗抹用熟香油調和的牛蹄甲末。

如果有少量的壞死的肉,也可以用少量調和的牛蹄甲末塗抹,效果很好。

2. 血風瘡部

單方

治多年血風瘡。久治不痊者。此法除之。

用青菜,蘿蔔英,

二味不拘多少作齏酸水從煎熱洗瘡。見赤肉每日洗三四次。就將菜葉貼之。亦換三四次。忌發物。二七日即愈。

潮腦膏

治血風瘡一宿見效。三日全好。

黃連(一兩),白芷(五錢),輕粉(三錢),潮腦(二錢),川椒(三錢),

白話文:

黃連(一兩):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濕熱內阻、痢疾、腸炎、口舌生瘡等症狀。

白芷 (五錢):白芷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牙痛、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輕粉 (三錢):輕粉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瘡瘍腫毒、疥癬濕疹等症狀。

潮腦 (二錢):潮腦具有清熱明目、通竅止痛、消腫解毒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川椒 (三錢):川椒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燥濕殺蟲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寒濕痺痛、胃寒嘔吐、腹痛泄瀉、蟲積腹痛等症狀。

共為細末用熟菜子油調稠。攤在一個大碗底上。倒合將瓦高支。用艾四兩揉作十團。燒熏碗底。上藥如油干。再添油拌再熏。必待艾盡。乘熱搽在患處。外用油紙草紙包之。次日即消不過三宿。神效。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研磨至極細,再用熟菜子油混合調至濃稠,均勻塗抹在一隻大碗的底部。

將瓦片墊高支撐住大碗,並將四兩艾草揉成十個小球。點燃艾草球,在碗底燻烤,直到藥物像油一樣乾涸。然後再添加油拌勻,繼續燻烤,直到艾草燃盡。

趁熱將藥物塗抹在患處,並用油紙草紙包紮起來。第二天炎症就會消退,最多不超過三晚,即可見效。

又單方油垢膏

治血風瘡如神。

男子頭垢不拘多少。取淨再將破舊綿網巾燒灰一錢。真香油煎熟調勻。入真輕粉五分。做膏貼之。七日全愈。

白話文:

男性頭髮上有多少頭垢並無限制。先將乾淨的舊棉網巾燃燒成灰,取一錢重。用真香油煎煮熟後,攪拌均勻。加入真輕粉五分。製成膏藥敷貼於患處。七天後可完全痊癒。

3. 人面瘡部

貝母散

治活人面瘡方。

貝母(五錢為細末),

用醋調稀填入人面瘡口內令滿塞之。次日即愈。如少愈。再填不過三次全愈。

治死人面瘡方

雖有口眼人面俱全。奈不能動。不能食物。故名死人面瘡。待人家有死人裝棺材定釘時。定一下將瘡用手指按一下。男用女按。女用男按。如按二下。問患人一聲瘡好了。患人即答應一聲好了好了。待定釘聲止則止。即愈。

白話文:

雖然有嘴巴、眼睛、人和臉的所有部分,但它不能動,也不能吃東西,因此被稱為死人面瘡。等到有人去世裝進棺材並且釘上釘子時,釘一下時用手指按一下瘡,如果是男性患者就用女性的手指按,如果是女性患者就用男性的手指按,如果按了兩下,問患者一聲瘡好了嗎?患者立即回答一聲好了,好了。等釘釘子的聲音停止就停止按壓,那瘡就好了。

4. 馬刀瘡部

柴胡連翹湯

治男子婦人馬刀瘡

當歸尾(一錢半酒浸),黍黏子(二錢),中桂(三分),甘草(炙),黃柏(酒浸),生地黃(各三錢),柴胡黃芩(炒),知母連翹(以上各五錢),瞿麥穗,

白話文:

當歸尾(用酒浸泡,重一錢半),黍黏子(重二錢),中桂(重三分),甘草(炙過的),黃柏(用酒浸泡),生地黃(各重三錢),柴胡,黃芩(炒過的),知母,連翹(以上各重五錢),瞿麥穗,

上銼咀每服五錢。水二鍾。煎八分。食後熱服。

柴胡消腫湯

馬刀瘡腫盛。

黍黏子(炒),黃連(各五錢),歸尾,甘草(各一兩),花粉,黃耆(各一錢五分),黃芩,柴胡(各二錢),連翹(三錢),紅花(五分),玄參(一錢),

白話文:

  • 炒過的黍黏子、黃連(各五錢)

  • 歸尾、甘草(各一兩)

  • 花粉、黃耆(各一錢五分)

  • 黃芩、柴胡(各二錢)

  • 連翹(三錢)

  • 紅花(五分)

  • 玄參(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二鍾。煎八分。食後熱服。忌酒濕面房勞氣怒。

柴胡通經湯

治小兒馬刀瘡。經久不潰。

連翹,柴胡,歸尾,甘草,黃芩,三稜桔梗,鼠黏子(各二錢),黃連(五分),紅花(四分),

白話文:

連翹、柴胡、歸尾、甘草、黃芩、三稜、桔梗、鼠黏子(各二錢),黃連(五分),紅花(四分)。

上銼作一服。水二鍾。煎八分。食後分二次服。

救苦化堅湯

治馬刀瘡瘰癧挾癭。從耳下及身後下頸至肩上。或缺盆穴邊。皆手足少陽之經分。其瘡在頦下及頰車。乃足陽明之經分。是受心脾之邪而所生也。此二症並皆治之。加減於下。

白話文:

治療頸部癤腫、癭瘤、馬刀瘡等疾病。這些疾病從耳朵下面,經過脖子後面,一直到達肩膀上,有時還會缺損盆穴旁邊的部位。這些部位都屬於手足少陽經的範圍。如果瘡瘍位於下巴下面和臉頰兩側,則屬於足陽明經的範圍。這是由於心脾受到邪氣侵襲而引起的。這兩種疾病都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並根據具體情況加減用藥。

黃耆(一錢),人參(一錢),甘草(炙五錢),漏蘆(一錢),連翹(一錢),牡丹皮(三分),歸身,生地黃,熟地黃(各三分),白芍藥(三錢),肉桂(二錢),柴胡(八錢),羌活(一錢),獨活(五分),鼠黏子(三錢),防風(五分),昆布(二分),三稜(煨二分),廣朮(三分),益智(二分),麥櫱(一錢),神麯(炒二錢),黃連(三分),黃柏(炒三分),厚朴(薑製炒一錢二分),升麻(一錢),葛根(五分),

白話文:

  1. 黃芪(5公克)

  2. 人參(5公克)

  3. 甘草(炙,25公克)

  4. 漏蘆(5公克)

  5. 連翹(5公克)

  6. 牡丹皮(1.5公克)

  7. 歸身(1.5公克)

  8. 生地黃(1.5公克)

  9. 熟地黃(1.5公克)

  10. 白芍藥(15公克)

  11. 肉桂(10公克)

  12. 柴胡(40公克)

  13. 羌活(5公克)

  14. 獨活(2.5公克)

  15. 鼠黏子(15公克)

  16. 防風(2.5公克)

  17. 昆布(1公克)

  18. 三稜(煨,1公克)

  19. 廣朮(1.5公克)

  20. 益智(1公克)

  21. 麥櫱(5公克)

  22. 神麯(炒,10公克)

  23. 黃連(1.5公克)

  24. 黃柏(炒,1.5公克)

  25. 厚朴(薑製炒,6公克)

  26. 升麻(5公克)

  27. 葛根(2.5公克)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下。

如氣不順。加木香橘皮

如瘡止是在足陽明胃經多者。去柴胡鼠黏子。

如專少陽多。為馬刀挾癭。去獨活漏蘆升麻葛根加瞿麥穗三分。

如病人素氣弱。其病勢來甚。其氣盛而不短促者。乃作氣盛論。治宜加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防己之類。視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本來的元氣不足,病勢來得很猛烈,但病人的呼吸卻沒有變得急促短促,這就應該視為氣盛的表現。此時,治療應該加入黃芩、黃連、黃柏、知母、防己等藥材。

邪在上中下部分治之。

如大便不通。加酒製熟大黃利之。

如血燥大便秘。加桃仁大黃。

如風結秘加麻仁大黃。風澀秘加皂角仁秦艽大黃。

如脈澀氣燥秘者加郁李仁大黃。

如陰寒加熟附子乾薑水冷與之。

大抵用藥之法。不惟瘡瘍一說。而諸疾當量人素氣弱者。當去苦寒之藥。宜多加參耆甘草之類。乃瀉火而補元氣要藥也。

白話文:

大抵使用藥物的方法,不只用來治療瘡瘍。各種疾病都應考慮到人的體質。體弱的人,應避免使用苦寒的藥物,宜多加參耆、甘草之類的藥物。瀉火而補元氣是治療疾病的重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