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 (1)

1. 卷之十二

以後各分門類。定立奇驗神方。

2. 肺癰主方

神效桔梗湯加減法

治咳而胸膈隱痛。兩胠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

桔梗(新白的炒一錢),貝母(去心),知母(炒),厚桑白皮(炒),栝蔞仁(去油),當歸(酒浸),百合(蒸各八分),杏仁(去皮尖五分),地骨皮薏苡仁(微炒),枳殼(麩炒),玄參青黛紫菀麥門冬(去心各七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桔梗(用新的白色的,炒一錢),貝母(去除中間),知母(炒過),厚桑白皮(炒過),栝蔞仁(去除油),當歸(用酒浸泡),百合(蒸到八分熟),杏仁(去除皮和尖,取五分),地骨皮,薏苡仁(稍微炒過),枳殼(用麩皮炒過),玄參,青黛,紫菀,麥門冬(去除中間,各取七分),甘草(取三分)。

上咀作一劑水二鍾。姜皮五分。不拘時食後服。如一喘加蘇子萊服子。一肺虛咳加人參阿膠。一熱燥加黃芩梔子。一有膿血加合歡皮茅根。一便秘加酒煮大黃。一心煩咳痛加硃砂紅棗。一咳引咽嗌桔梗玄明粉

白話文:

  1. 上述藥方取一劑,加入 1.2 公升的水與 5 分的生薑皮,不拘時機於飯後服用。

  2. 如果出現喘息,則在藥中加入蘇子和萊服子。

  3. 如果肺氣虛弱,咳嗽不止,則在藥中加入人參和阿膠。

  4. 如果出現熱燥現象,則在藥中加入黃芩和梔子。

  5. 如果有膿血,則在藥中加入合歡皮和茅根。

  6. 如果便祕,則在藥中加入以酒蒸煮的大黃。

  7. 如果心情煩躁、咳嗽疼痛,則在藥中加入硃砂和紅棗。

  8. 如果咳嗽引發咽喉腫痛,則在藥中加入桔梗與玄明粉。

以上藥品俱近時所用。加減取效甚捷。殊不知古方用五味粟殼葶藶冬花烏梅等收澀之劑。近時不同古法。學者究心詳之。

白話文:

以上藥物都是近世常用的,加減後療效也非常好。但是很少人知道,古代的方劑中使用了五味子、粟殼、葶藶、冬花、烏梅等收斂劑。現在的方法不同於古法,學者們應該認真詳細地研究它。

3. 肺痿主方

千金煮肺湯

治肺痿咳吐膿血。或自汗嘔吐消渴。大小便不利等症。

豬肺(一具不用吹的洗淨血臊入藥扎定),青黛福建靛花末二錢),川蜜(三錢),紅棗(九枚),

白話文:

豬肺(一整副不需要吹起的,清洗乾淨血腥味後藥材紮緊),青黛(福建靛花末二錢),川蜜(三錢),紅棗(九枚),

共入肺內扎定下鍋煮熟。患者自己食之。二三次。以盡為度。至重不過一二具肺自安。

4. 腸癰主方

犀角大黃湯

治腸癰腹濡內隱隱㽲痛。大小便秘澀。

犀角(真的鎊末一錢煎好後入),大黃(酒炒一錢二分),牡丹皮,梅仁(去皮尖),冬瓜仁(二錢),薏苡仁芒硝(七分),金銀花(三錢),上咀一劑水二鍾空心服。

白話文:

犀牛角(取真的磨成細末,一錢重,先煎好之後再加入),大黃(用酒炒過,一錢二分重),牡丹皮,梅仁(去除外皮和尖端),冬瓜仁(二錢重),薏苡仁,芒硝(七分重),金銀花(三錢重)。以上藥材用一劑,加水二鍾(約600毫升),空腹時服用。

一又次服太乙膏蠟礬丸失笑散大效。

白話文:

又一次服用了太乙膏或蠟礬丸與失笑散,效果很好。

5. 乳癰主方

神效栝蔞散

治乳癰乳疽已成者化膿為水。未成者即消。如瘰癧更效。

栝蔞仁(大的二個同搗如泥),甘草當歸(各五錢),沒藥乳香(各一錢另研),大力子(酥炙末□分),

白話文:

栝蔞仁(去外皮,兩個大的擂成泥),甘草、當歸(各五錢),沒藥、乳香(各一錢,研成細末),大力子(炒酥研磨末,份量未填寫)。

上作二劑用酒煎至二碗。分三次服之。一切癰疽發背皆治並效。如數劑未消盡。加人參黃耆川芎當歸白朮等補藥即消。如神。

白話文:

將藥物製成兩劑,用酒煎煮至剩兩碗。分三次服用。治療一切疽發背疾病皆有效。如果服了幾劑後,瘡腫尚未完全消失。可以加入補藥如人參、黃耆、川芎、當歸和白朮等,就能藥到病除,猶如神助一般。

6. 瘰癧部論

夫瘰癧者。內經云。九漏是也。古方書所載名狀不一。難以詳述。其生也。此瘡多生於項腋之間。或牽蔓於胸脅。其形如梅李之狀。其因皆是蓄怒而成。項脅是肝經所絡之處。肝膽是將軍之官。直而不屈。少有不遂。故肝經蓄怒。肝主筋。肝病則筋縮。筋縮多結於項腋。腫核連牽。

白話文:

關於瘰癧,在《內經》中稱之為「九漏」。古方書中記載的症狀與形態不一,很難詳細說明。瘰癧大多生長在頸部和腋下之間,有的還會蔓延到胸部和肋部。它的形狀像梅子或李子,形成原因都是由於積聚怒氣所致。頸部和肋部是肝經循行的部位,肝膽是人體的將軍之官,剛直而不屈服,稍有不順,就會導致肝經積蓄怒氣。肝臟主筋,肝臟有病,筋就會攣縮,筋攣縮多結於項腋,腫核相互牽連。

故名瘰癧。延結日久。亦化膿水潰爛。其瘡最難得愈。膽經多氣少血。肝經多血少氣。世人不知其根由於臟腑虛實。癧之所因。根之所得。治之所宜。辨之吉凶。察之生死。得其法。取效立驗。不得其法。妄言擅醫。專以蝕藥點之。或以針刀割之。亦如割韭相同。但取其標而未治其本。

白話文:

因而得名瘰癧。延拖結聚日久,也化膿潰爛。這種瘡最難得愈。膽經多氣少血,肝經多血少氣。世人不知其根源由於臟腑虛實,瘰癧的發病原因,病根的由來,治療的宜忌,辨別吉凶,察看生死。掌握方法,取效立驗。不得其法,妄稱擅長醫術。專以腐蝕性藥物點它,或用針刀割它。這樣也如同割韭菜一樣,只治其標,而未治其本。

殊不知症實在根本也。若不治其本。終不能濟事。反以為害。余之素治專治其根。取效異驗。不敢自秘。世人共之。是其心也。

白話文:

疾病的根源就在於病症本身,如果不治療病症的根源,最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危害。我的治療方法就是專門針對病症的根源,取得了不同的療效。我不願意獨享這些經驗,而是與世人分享。這就是我的心意。

7. 九瘺癧名所屬

狼瘺其根在於肝。因不遂。蓄怒而得之。

鼠瘺其根在胃。因食鼠餐之物。胃受毒而播於肝。

膿瘺其根在膽。因不遂志得之。

螻蛄瘺其根在大腸。因食螻蛄及蠍虎所傷之物而誤食之所生。

蜂瘺其在脾。因食蜜物及蜂毒之物得之。

蜈蚣瘺其根在肺。因食蜈蚣所遊毒物得之。

蠐螬瘺其根在心。因喜之太過得之。

瘰癧瘺其根在腎。因食物腎及血發得之。

轉脈瘺其根在小腸。因驚恐失枕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