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1)

1. 癰疽發背

仙方活命飲加減法

治癰疽發背腦癰等瘡。已成未成。萬不失一也。

穿山甲(三大片同蛤粉炒熟不用粉),天花粉甘草節,滴乳香赤芍藥,貝母(各一錢),皂角針(炒去尖),沒藥(各五分),當歸尾(酒洗),陳皮(各一錢五分),防風(七分),金銀花(三錢),白芷(一錢)

白話文:

穿山甲(三大片與蛤粉一同炒熟,無需額外添加粉)、天花粉、甘草節、滴乳香、赤芍藥、貝母(各一錢)、皁角針(炒熟後去除尖端)、沒藥(各五分)、當歸尾(以酒清洗過)、陳皮(各一錢五分)、防風(七分)、金銀花(三錢)、白芷(一錢)

作一劑用酒水各一碗罐煎八分服。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能飲酒者外再飲四五杯。忌酸酒鐵器豆芽菜粉油膩等物。服畢宜側臥。少暖有汗覺痛減大半。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不盡述。

白話文:

以一碗酒和一碗水煮成藥汁,煮到只剩下八分之一的量,然後服用。如果是上半身的瘡,則在飯後服用;如果是下半身的瘡,則在飯前服用。如果能喝醉,再喝四五杯酒。忌食酸酒、鐵器、豆芽菜、粉油膩的食物。服用後宜側臥。稍微溫暖出汗,疼痛感減輕一半以上。有起死回生的功效。不一一列舉。

癰疽發背在頭及腦後脊背。加羌活藁本角刺一倍。此太陽經藥也。

白話文:

癰疽長在頭、腦後、脊背。再加羌活、藁本、角刺各等分。這些都是太陽經的藥物。

在胸脅少陽經部位者加柴胡栝蔞仁為君。

在腹臍者太陰經加陳皮赤芍白芷為君。

在手及臂膊加桂枝金銀花為君。

在足腿膝加牛膝防己黃柏歸尾。

如腫硬加連翹木鱉仁。

是疔瘡加紫河車三錢蒼耳二錢。

如人虛弱。不潰不起。加人參黃耆當歸甘草

白話文:

如果人體虛弱,用針刺不會出現出血的情況。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當歸、甘草等藥物。

如人實壯。加大黃連根節的麻黃

托裡榮衛湯加減法

治諸瘡瘍邪毒在於經絡中。宜此方加減。何知邪在經中。則外無焮赤腫痛。內無便溺阻滯。則知邪在經。宜分部位。則知在何經。即以何經引經藥加之神效。

白話文:

治療各種瘡瘍中毒,毒邪在經絡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物。怎麼知道邪在經絡中?外觀沒有發紅、腫脹、疼痛。內部沒有大便、小便不通暢。就可以知道邪氣在經絡中。應該劃分身體部位。然後才能知道在哪些經絡中。最後選用對應經絡的引經藥物,就能起到神奇的療效。

黃耆(蜜炙),紅花蒼朮(泔浸炒),柴胡,連翹,羌活,防風,歸身(酒拌),甘草(炙),人參(以上各一錢),桂枝(七分),黃芩(一錢)

白話文:

黃耆(用蜂蜜炙製),紅花,蒼朮(用米酒浸泡後炒),柴胡,連翹,羌活,防風,當歸身(用黃酒拌製),甘草(炙製),人參(以上各一錢),桂枝(七分),黃芩(一錢)

作一劑。酒水各一鍾煎八分服。分瘡上下在食前後服。

在太陽加羌活麻黃。

在少陽經加柴胡黃芩。

在陽明經加白芷葛根

在太陰經加蒼朮陳皮。

在少陰經加知母牛蒡子梵王燈馬前子。

在厥陰經加赤芍柴胡。

以上皆足之六經加減引經藥也。

在手太陽經臂膊及手小指背者加桂枝甘草。

在手少陽經加生地黃升麻

在手陽明經加桔梗花粉金銀花。

在手太陰經加黃耆人參黃芩。

在手少陰經加連翹黃連。

在手厥陰經加茯神連翹人參。

以上手足十二加減及引經例藥也。

補中益氣湯

治瘡瘍人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不食勞倦。脈洪大無力。或頭身痛。惡寒自汗。氣高而喘。虛煩。

白話文:

治療瘡瘍(潰瘍)時,患者元氣不足,四肢疲倦無力,口乾發熱,飲食沒有味道,或者因為勞累過度而不想吃東西。脈搏洪大無力,或者頭身疼痛,畏寒自汗,氣息急促而喘息,虛火上升,煩躁不安。

黃耆(蜜炙一錢五分),甘草(炙),人參,當歸(以上各一錢),白朮(炒一錢),升麻,柴胡,陳皮(各三分),白芍藥(炒五分),

白話文:

黃耆(用蜜炙過的,一錢五分)、甘草(炙過的)、人參、當歸(以上各一錢)、白朮(炒過的,一錢)、升麻、柴胡、陳皮(各三分)、白芍藥(炒過的,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黑棗三枚煎服。空心方妙。

十全大補湯加減法

治潰瘍發熱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清稀。自汗盜汗及流注。瘰癧便毒。久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或潰而不斂。血氣不足之人。並皆治之。

白話文:

用來治療潰瘍伴有發熱、惡寒或疼痛。有些潰瘍膿液多,有些膿液清稀。有的自汗、盜汗,還有膿流不止的。治療瘰癧、便毒。病情較久,不化膿。或者膿腫形成而不潰破。或者潰破而不收斂。凡是血氣不足的人,都可以用此方來治療。

人參,桂枝,淮生地黃(酒洗蒸焙乾),川芎茯苓,白朮(炒),白芍(炒),黃耆(鹽水拌炒),當歸(酒拌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 人參: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

  • 桂枝:它具有溫通陽氣、止咳化痰、緩解疼痛的作用。

  • 淮生地黃(酒洗蒸焙乾):它具有滋陰補血、養肝益腎、清熱解毒的作用。

  • 川芎:它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鎮靜安神的作用。

  • 茯苓:它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和胃、益氣固表的作用。

  • 白朮(炒):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止瀉固腸的作用。

  • 白芍(炒):它具有養血調經、緩解疼痛、鎮靜安神的作用。

  • 黃耆(鹽水拌炒):它具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的作用。

  • 當歸(酒拌各一錢):它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 甘草(炙五分):它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的作用。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三枚煎服。

如虛弱至極。加熟附子三分。

如未成膿者。加枳殼香附連翹木鱉仁。

如氣虛倍參耆。

如血虛倍芎歸乾薑灰。

人參敗毒散

治諸瘡瘍焮腫痛。發寒熱。拘急。頭痛。脈數而有力者。

人參,羌活,前胡獨活,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錢),

白話文:

翻譯譯:人參、防風、前胡、獨活、柴胡、防風、木瓜、甘草(各一錢)

人參、防風、前胡、獨活、柴胡、防風、木瓜、甘草(各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服。

如嘔吐加生薑陳皮半夏

如脈細而無力。加大力子末半分。

極驗溶膠湯

治諸癰疽惡毒大患。保全有大功。活人最多。不可輕忽。

穿山甲(四片如瘡在背即用背上甲在手用前足上甲五分如在足用後腿上甲五分酥炙為細末),透明真牛皮膠(四兩瓦上焙成珠為末先成大豆子塊不然鍋內炒亦可)

白話文:

穿山甲:如果有四片像瘡一樣的疤痕在背,就用背上的甲片,如果在手上,就用前腿的甲片,如果在腳上,就用後腿的甲片,都切成五分大小;酥炙成細末。

透明真牛皮膠:四兩的牛皮膠放在瓦片上烘焙,燒製成小珠子,然後磨成粉末。先把牛皮膠切成大豆般大小的塊狀,如果做不到也可以放在鍋裡炒至融化。

用好無灰酒二碗調勻。前二味煎數沸服之。以醉為度。不能飲酒者少用一盞。加水一鍾煎之。亦可。

世俗多不知此方之妙秘之。

神效解毒散

治諸毒惡瘡一服見功。

老人齒,紫河車,穿山甲(炙),蜈蚣(炙去頭足),真玄明粉

白話文:

  • 老人齒:俗稱人參果,為葫蘆科植物人參果的果實。具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

  • 紫河車:又名胎衣、胞衣,為胎盤的乾燥品。具有補血養血、益氣安神的功效。

  • 穿山甲(炙):穿山甲的肉,經過炙烤後藥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 蜈蚣(炙去頭足):蜈蚣的頭和足被去除後,經過炙烤後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真玄明粉:又稱鹿茸霜,為鹿茸的粉末。具有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生精益髓的功效。

各等分為細末。用好酒調服取汗。

如疔瘡用蒼耳子二鍾酒煎送下藥三錢。

如發背癰疽蔥煎酒送下三錢。

如腫毒癤子酒送下一二錢。

如痘疔毒。看人大小加減一錢。錢半。芫荽酒送下更效。

八珍湯加減法

專能調和榮衛。順理陰陽。滋血脈。進飲食。退寒熱。乃補氣血之要藥也。

人參,白朮(炒),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當歸(酒拌),川芎,芍藥(炒),淮熟地(酒浸),

白話文:

  • 人參:一錢。

  • 白朮(炒):一錢。

  • 茯苓:一錢。

  • 甘草(炙五分):五分。

  • 當歸(酒拌):一錢。

  • 川芎:一錢。

  • 芍藥(炒):一錢。

  • 淮熟地(酒浸):一錢。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三枚。煎八分食遠熱服。楂再煎。

如氣虛甚。倍參朮。加黃耆少加熟附子。

如血虛甚。倍當歸地黃。少加乾薑一分。

如飲食不進加陳皮藿香

如嘔噦加生薑砂仁

如頭疼加川芎蔓荊子羌活。

人參養榮湯

治潰瘍發熱惡寒。身倦肌瘦。面黃短氣。飲食無味及瘡不收口。多服數劑。不變他症。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白芍(一錢五分),黃耆(蜜炙),桂心,當歸(酒拌),甘草(炙各一錢),淮熟地(酒拌),茯苓,五味子(炒搗各七分半),遠志(去心炒五分),

白話文:

  • 人參 (1錢)

  • 白朮 (1錢)

  • 白芍 (1錢5分)

  • 黃耆(以蜂蜜烘烤)

  • 桂心

  • 當歸(以酒拌)

  • 甘草 (以火烤) (各1錢)

  • 淮熟地 (以酒拌)

  • 茯苓

  • 五味子 (炒熟並搗碎,各7分半)

  • 遠志 (去除中心,炒熟,5分)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十宣散加減法

治瘡瘍因外感風寒。內因氣血虛損。經云。百病乘虛而入。是宜服此亦加減在後。

人參,當歸(酒拌),黃耆(鹽水拌各一錢),甘草(炙),白芷,川芎,桔梗(炒各一錢),厚朴(薑製五分),防風,肉桂(各三分),

白話文:

人參、當歸(用酒浸泡)、黃耆(用鹽水浸泡,各一錢)、甘草(炙烤過的)、白芷、川芎、桔梗(炒過的,各一錢)、厚朴(用薑製過的,五分)、防風、肉桂(各三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如脈來緩澀而微加參耆白朮。

如脈弦身倦。加當歸白芍藥麥門冬

如脈緊細加桂生地黃防風。

如脈洪大而虛加黃耆黃連。

神效托裡散

治諸癰疽。腫毒發背。腸癰乳癰。時毒憎寒壯熱。不拘老幼虛實並效。

黃耆(鹽水拌炒),左纏藤,當歸,粉草(各一錢),

上作一劑。酒水各一鍾。煎八分服。分瘡上下則食前後服。查搗敷患處亦可為末。酒調更效。

內托復煎散

能托裡健胃。補氣血。消毒。除風濕。

當歸(酒拌),人參,白朮,白芍藥(炒),黃芩,肉桂,甘草(炙),地骨皮,黃耆(炙),茯苓,防己(各一兩),防風(二兩),

白話文:

當歸(用酒拌過),人參,白朮,白芍藥(炒過),黃芩,肉桂,甘草(烤過),地骨皮,黃耆(烤過),茯苓,防己(各一兩),防風(二兩)

上咀先以蒼朮一斤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朮入前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盞。取清汁分三四次飲之。從又將煎蒼朮查入水再煎。依前十二味。查入如前。數飲之。故名曰八風。

白話文:

一開始先用蒼朮一斤加水五升,煮到剩下三升。取出蒼朮,加入前面的十二味藥。再煮到只剩三四盞藥汁,取清澈的藥汁,分成三四次喝完。然後將先前煮過的蒼朮再次加水煮,再加入前面的十二味藥,煮法如前述。每天多次飲用,因此稱之為「八風」。

黃連消毒散

治太陽經癰疽發於頭頂脊背。焮赤腫痛及麻木不痛者。外先炙之。

黃連(酒製),羌活(各一錢),黃芩,黃柏(酒製各五分),知母(酒製),生地黃,獨活,防風,歸尾,連翹(各四分),藁本,防己,桔梗(各五分),黃耆,蘇木,陳皮,澤瀉(各二分),人參,生甘草(各三分),

白話文:

黃連(酒製)、sie、苦薩、黃柏(酒製)都各五分。

知母(酒製)、生地黃、獨活、防風、歸尾、連小孩等都各四分。

草本、防己、小學生(各五分)。

黃祖、蘇木、陳皮、澤出(各二分)。

人參、生甘草(各三個)。

上咀水酒煎服甚效。

內托羌活湯

治足太陽經左右尺脈俱緊。按之無力。尻臀生癰疽。堅硬腫痛大作。

羌活,黃柏(酒製各二錢),防風,藁本,歸尾(各一錢),肉桂(三分),連翹,甘草(炙),蒼朮,陳皮(各五分),黃耆(一錢五分),

白話文:

羌活、黃柏(各以酒浸泡後,取二錢),防風、藁本、歸尾(各一錢),肉桂(三分),連翹、甘草(炒過的)、蒼朮、陳皮(各五分),黃耆(一錢五分)

上咀水酒各一鍾。煎八分服。取汗為效。

白芷升麻湯

治手陽明經。分臂上生癰。左右寸脈皆短。重按之俱弦。至重按之洪緩有力。此乃八風之變。

白芷(一錢五分),升麻,桔梗(各一錢),甘草(炙五分),黃耆,黃芩(酒製各四錢),紅花(五分),生黃芩(三錢),

白話文:

白芷(1.5錢),升麻、桔梗(各1錢),甘草(炒至微黃5分),黃耆、黃芩(用酒浸泡後各4錢),紅花(0.5錢),生黃芩(3錢)。

上銼作二服每水酒各半煎。食後溫服。

治魂丹

治癰疽惡瘡疔毒等類大有神效。

乳香,沒藥,銅綠,枯礬,黃丹,穿山甲(炙各一錢),輕粉,蟾酥(各五分),麝香(少許),

白話文:

乳香、沒藥、銅綠、枯礬、黃丹、穿山甲(各炙一錢),輕粉、蟾酥(各五分),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用蝸牛研為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至重者用二丸。蔥白搗裹藥。熱酒送下。取汗透為妙。酒量大多飲幾杯更好。分上下在食前後服之。余常用之如神。瘡疽不可缺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蝸牛研磨成綠豆大小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病情嚴重者服用二丸,用蔥白搗碎包裹藥丸,以熱酒送服。直到汗水透出,效果最佳。酒量大的可多飲幾杯。藥丸分為上、下兩部分,在飯前飯後服用。我經常使用這種藥方,效果非常好。對於瘡疽的治療,不可缺少此藥。

內托黃耆酒煎湯

治瘡生腿外側。或因寒濕得附骨癰於足少陽經分微浸足陽明經堅硬漫腫。行步作痛。或不能行。並皆治之。

柴胡(一錢五分),連翹,大力子,肉桂(炙各一錢),黃耆,歸尾(各一錢),黃柏(七分),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柴胡(一點五公克),連翹,大力子,肉桂(各炒至一公克),黃耆,歸尾(各一公克),黃柏(零點七公克),甘草(炒至零點五公克)。

上咀水酒各半煎。食前服。以上數方東垣所著書有經絡部位。故取之為例。使臨症處方有所據也。

蠟礬丸

治一切癰疽托裡止痛。如發背已通。服此護膜。不令傷臟腑老幼皆可救之。

真黃蠟(二兩溶化投明礬末七錢),明礬(一兩),

上二味和勻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熟水或溫酒送下。日二服。瘡分上下食前後服之即愈。

飛龍奪命丹

專治癰疽疔毒。無名惡瘡。渾身憎寒噁心。已成未成。或黑陷毒氣內罨。乃穿筋透骨之劑。無經不通。故能宣泄汗吐下三法俱備。及中一切毒禽惡獸肉毒所致成瘡。及脈沉緊細數。蘊毒在裡。並濕毒。用之神效。及中寒中風。肚痛喉閉等症。後調引子服之神驗。

白話文:

專門治療膿瘡、毒瘡、疔瘡、無名惡瘡。渾身畏寒、作嘔,無論是已經形成瘡還是未形成的,或者黑陷、毒氣內裡鬱積,是能穿透筋骨的藥。沒有不通的經絡,因此能夠疏通汗、吐、下三種方法,及一切因毒禽惡獸肉所導致的瘡。以及脈搏沉、緊、細、數,毒素蘊含在內裡,以及濕毒,用本方藥物都能有很好的療效。及治療中寒、中風、肚子痛、喉嚨閉塞等疾病。之後調配引子服用,有神奇的療效。

硃砂(二錢),硼砂(一錢),黃丹(一錢),斑蝥,蟾酥(三錢),血竭(三錢),乳香(三錢),沒藥(三錢),麝香(五分),人言(一錢),巴豆(一錢去油),半夏(五分),硇砂(一錢),

白話文:

硃砂(二錢):具有清熱鎮靜、解毒的功效。

硼砂(一錢):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

黃丹(一錢):具有燥濕殺蟲、收斂止血的功效。

斑蝥:具有利尿通便、攻毒散結的功效。

蟾酥(三錢):具有清熱解毒、鎮靜止痛的功效。

血竭(三錢):具有止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三錢):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沒藥(三錢):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麝香(五分):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人言(一錢):具有補益氣血、安神定志的功效。

巴豆(一錢去油):具有瀉下積滯、攻逐瘀血的功效。

半夏(五分):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

硇砂(一錢):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共為細末。用頭生小兒乳搗蝸牛肉為丸。如綠豆大。每五七丸。各隨症引送下。亦分上下食前後服之神效。

白話文:

將材料一 一磨成細末,用初乳餵養的牛犢乳和蝸牛肉搗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到七顆。依照症狀服用。也可以分上下午或飯前飯後服用,療效顯著。

一疔瘡初發。渾身憎寒噁心。先噙化一丸。如覺身麻木。用三五七丸水吞下。

一發背癰疽初起作渴用水吞下三五丸。

一傷寒頭痛。渾身疼拘急。五丸蔥白湯下。

一食陰症唇紫十指甲青。用溫酒送下九丸取汗。

一乳蛾喉閉用一丸噙化下。

一心氣疼。腹痛。用一丸噙化下。甚用三五丸水吞下。

咳嗽𠯜喘一丸噙化下。

一中風口眼歪斜五七丸溫酒送下。

一下疳瘡用一丸入在瘡口內。毒水出便效。

托裡溫中湯

治癰疽或為寒變而內陷者。膿出清稀。膚冷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溏。嘔逆短氣。吃逆不絕。時昏憒。

附子(炮去尖二錢),乾薑(炮),羌活(各一錢五分),益智,丁香沉香木香,陳皮,甘草(炙各一錢),茴香

白話文:

附子(用火炮製,並將尖端去除,用量二錢),乾薑(用火炮製),羌活(各用一錢五分),益智仁,丁香,沉香,木香,陳皮,甘草(用火炙烤,各用一錢),茴香。

上咀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服食遠效。

內疏黃連湯

治諸瘡腫硬。發熱而嘔。大便秘。脈洪實大者。

黃連,當歸,芍藥,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錢),連翹,大黃(各二錢),

白話文:

黃連、當歸、芍藥、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克),連翹、大黃(各二克)。

上咀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服分上下。

破棺急救丹

治諸熱瘡腫。自汗多渴。譫語。便秘結陽等症。

大黃(一兩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一兩),

五香連翹湯

治諸瘡一二日。發寒熱厥逆。咽喉閉。

乳香,木通,大黃(各一錢五分),連翹,沉香,木香,丁香,麝香,獨活,射干,升麻,甘草,桑寄生(炙各一錢),

白話文:

乳香、木通、大黃(各1.5錢),連翹、沉香、木香、丁香、麝香、獨活、射干、升麻、甘草、桑寄生(炙,各1錢)。

上咀水二鍾。姜三片。水二鍾煎服不拘時。

清涼膏

治初患癰腫瘡癤熱焮大痛。

大黃(不拘多少),

上為末。用米醋調敷之。

托裡護心散

治諸疔疽發背。曾經汗下。毒氣攻心。迷悶嘔而痛。二三服而安。

乳香(明淨一兩),真綠豆粉(四兩),

上細末每服三錢。甘草湯調服。

定痛托裡散

治諸瘡痛不可忍者。一服即安。年少壯實。先服疏利。後服此即除。

川芎,當歸,白芍,乳香,沒藥(各一錢五分),官桂(一錢),粟殼(炒去穰二錢),

上咀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乳香止痛散

治一切瘡腫疼痛不止。

乳香,沒藥(各一錢),丁香(五分),粟殼,白芷,陳皮,甘草(炙各二錢),

上咀作一服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仙方救命湯

治疔瘡走了黃打滾將死。眼見火光危症。

大黃,梔子,牡蠣,金銀花,木通,連翹,乳香,牛蒡子,沒藥,栝蔞,角刺,地骨皮,

白話文:

大黃:一種藥用植物,主治瀉下積滯、清熱解毒。

梔子: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牡蠣:一種海洋生物,主治滋陰補血、益氣養血。

金銀花: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木通:一種藥用植物,主治通利小便、清熱瀉火。

連翹: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清熱解毒、瀉火消腫。

乳香: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牛蒡子:一種藥物植物,主治疏風散熱、解表清毒。

沒藥: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栝蔞: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角刺:一種藥用植物,主治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地骨皮:一種藥用植物,主治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各等分銼。每劑五錢。壯者加朴硝。酒水各半煎。

一服而愈故名之。

千金托裡散

治諸瘡發背疔瘡。

黃耆(一兩五分),厚朴,防風,桔梗(各二兩),連翹(二兩二錢),木香,沒藥(各三錢),乳香(二錢),當歸(半兩),川芎,白芷,芍藥,官桂,人參,甘草(各一兩),

白話文:

黃耆一兩五分、厚朴二兩、防風二兩、桔梗二兩、連翹二兩二錢、木香三錢、沒藥三錢、乳香二錢、當歸半兩、川芎一兩、白芷一兩、芍藥一兩、官桂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

上末每服三錢。酒水煎服連渣飲之。加金銀花。

五灰膏

治洗諸瘡痔。

桑柴,秫稭,茄根,蕎麥稭(各燒灰一斗),石灰(五升風化的),

上淋水熬膏。瓷罐收貯。洗惡瘡如神。

烏龍掃毒膏

治一切癰疽發背。腫毒未潰已潰。並皆治之。

文蛤(八兩炒),多年浮粉(一斤曬至干入米醋浸一夜再曬乾聽用),蚰蜓蟲(三十條),

白話文:

  • 文蛤(500公克,炒熟)

  • 多年浮粉(500公克,曬乾,然後用米醋浸泡一夜,再曬乾,備用)

  • 蚰蜓蟲(30隻)

上三味同搗一處。再曬再搗成末。再炒至黑色為細末。收入瓷罐內。凡遇瘡疽用醋調敷患處。留頭出毒氣。綿紙蓋之。干再醋掃潤之。

白話文:

將上述的這三味藥材同時搗碎,之後再曬乾,再繼續搗碎成粉末,接著再炒到藥粉呈現黑色為止,最後將藥粉收進瓷罐內。

若遇到瘡疽的情況,就先用醋調和藥粉,再敷在患處位置。

留下一個孔洞,好讓毒氣能夠排出。

用棉紙蓋住藥粉,如果藥粉變乾了就再用醋輕掃滋潤。

一背癰疽發潰時。痛不可忍。用熟豬腦子去皮淨一個搗爛。調此成膏。毒上敷之。留頭出毒氣。紙蓋之。

白話文:

當背部出現癰疽潰爛時,疼痛難忍。將煮熟的豬腦去皮淨一個,搗碎成泥狀。將此泥狀物調製成膏狀,塗抹在毒瘡上。 оставляя место для выхода гноя. 紙張覆蓋之。

一瘡紅紫熱。毒勢甚痛。用蜂蜜調敷更妙。

至效獨烏膏

治背癰疽發毒腫硬痛。

獨活,草烏,南星,肉桂(各等分),

共為細末用好米醋調敷患處留頭。紙蓋。干則醋潤之效。

至驗金針散

治背癰疽瘡腫已破未破。其功直劗至潰處。春月取皂角針。不拘多少。半青半黑。灰火內炮。曬乾為末。每服二三錢。好酒調服。取汗為驗。亦分食前後瘡上下用之。如瘡在頭頂角針用樹梢上的背。癰取樹身上向陽處的。如便毒懸癰取樹丫內的刺。乃取象之意也。即有所歸附焉。

白話文:

治療背部長有瘡瘍,無論破潰與否。它的功效就像直接切開潰瘍處一樣。在春天,採集皁角針,數量不限,半青半黑。用灰燼內燃燒,曬乾後製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好酒調服,出汗為驗。也分為飯前飯後,在瘡的上方和下方使用。如果瘡在頭頂上,皁角針要使用樹梢上的背。瘡瘍在背部,就要取樹身上朝向陽處的皁角。如果是便毒懸癰,則取樹枝內部的刺。這是取象的含義,也有一定的歸附作用。

黃耆六乙湯

治癰疽潰後作渴。及人無故作渴。若肺脈洪數。必發癰疽。服此除之。

綿黃耆(六兩蜜水塗炙一半鹽水浸炙一半飯上蒸三次再焙),甘草(一兩半生半熟),

每一劑重一兩。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早辰日午白湯調服。更加人參尤效。

獨參湯

治潰瘍氣血虛極。令人發熱惡寒。失血之證及。傷寒怔忡百合等症。並治之。

人參(一二兩),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棗十枚。徐徐服之。如參多亦可。煎作膏子服更妙。

加減八味丸

治瘡瘍痊將痊作渴。甚則舌生黃。乃腎水枯。不能上潤。令心火炎炎。不能即濟。故心煩躁渴。小便頻數。白濁陰痿。飲食少肌。膚損腿腫腳弱。此能滋陰降火。則無口舌瘡患矣。

白話文:

當瘡瘍快要痊癒時,會出現口渴的症狀,嚴重時舌頭會生出黃色,這是因為腎水枯竭,無法上潤,導致心火炎炎,無法及時得到滋潤。所以會出現心煩躁渴,小便頻繁,白濁陰痿,飲食減少,肌肉消瘦,皮膚損傷,腿部腫脹,腳部虛弱的症狀。此時,需要滋陰降火,才能消除口舌瘡患。

山藥(一兩),桂心(半兩),山茱萸(淨肉一兩酒浸杵),澤瀉(蒸焙),白茯苓(各半兩),五味子(炒一兩五錢),牡丹皮(半兩),淮熟地黃(八兩酒蒸忌鐵器搗膏),

白話文:

山藥(50克),桂心(25克),山茱萸(淨肉50克,用酒浸泡,搗成泥),澤瀉(蒸製烘乾),白茯苓(各25克),五味子(炒製75克),牡丹皮(25克),淮山熟地黃(400克,用酒蒸製,忌用鐵器搗成膏)。

上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加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如神。

聖愈湯

治瘡瘍膿水出多。或金刀瘡血出多。心煩不安。不得眠。五心煩熱。

地黃(酒浸蒸),生地黃(酒浸),川芎,人參(各五錢),當歸(酒拌),黃耆(鹽水浸炒各一錢),

上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抵金散

治發背癰疽潰後開爛作痛。

屎蜣螂(五月五日不拘多少裝入竹筒內陰乾取出為末),

用瓷罐收貯凡遇患將末摻瘡上妙。

金蟾膏

治發背疔毒。

蝦蟆(一個去骨),

上搗如膏。敷在患上留頭。無頭都敷上。大有神效。一二日揭去妙。或有再一個全好。

蓼草膏

治陰發背黑凹而不知痛者。

鮮蓼草(十斤曬乾燒灰存性淋灰汁熬膏子半碗聽用),風化窯腦(一兩即石灰),

二味調勻入瓷罐收貯封固。如遇陰毒。將筆蘸點在患處。不二次退透知痛。出黑水。血盡將膏藥貼之自愈。

火龍膏

治症同前

新火姜(八兩六月六日曬乾為末瓷罐收貯聽用),

如遇陰發背癰疽。取鮮豬膽汁調入薑末如糊。敷在患處周圍。用紙蓋之。乾用熱水潤之。知痛時黑水自出為妙。如不知疼。出黑水難治。

白話文:

如果遇到陰毒發生的背部癰疽。取新鮮豬膽汁調入薑末攪拌至糊狀。敷在患處周圍。用紙蓋住。乾燥後用熱水潤濕。如果知道疼痛時黑色膿水自行流出,效果最佳。如果不知道疼痛,流出黑色膿水,難以治癒。

回瘡金銀花散

治瘡瘍紫黑痛甚及不知痛。

金銀花(枝藤葉花並用二兩銼),黃耆(四兩),甘草(一兩),

上咀酒水共煎二碗頓服之。

托裡散

治諸發背疔疽乳癰便毒始發。脈洪弦實數。腫甚似欲作膿者。

大黃(三錢),當歸(二錢),栝蔞根,牡蠣,皂角針,朴硝,連翹(各一錢),黃芩,金銀花,赤芍藥

以上各一錢作一劑。酒水各一鍾。煎八分。食遠服。

黃連解毒湯

治積熱瘡瘍。焮腫作痛。煩躁飲冷。脈洪數實大。口舌生瘡。疫毒發狂。

黃芩,黃柏(炒),黃連(炒),梔子(各一錢半),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熱服。

六君子湯

治瘡瘍作嘔。不思飲食。膨脹面黃。四肢倦怠。大便溏利。

人參,白朮(炒),茯苓,半夏(薑製),陳皮(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如遇食冷物。致傷脾胃。本方加藿香砂仁。又名香砂六君子湯

白話文:

製作一劑藥方:

  1. 加入兩碗水。

  2. 加入三片生薑。

  3. 加入兩枚大棗。

  4. 煎煮至八分滿。

  5. 飯後服用。

如果遇到吃冷的食物,導致脾胃受傷,可以在本方中加入藿香和砂仁。這也稱為香砂六君子湯。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風熱積毒諸瘡腫。發熱。大便秘。表裡俱實者。

芍藥(炒),芒硝,滑石(煅),川芎,當歸(酒拌),桔梗,石膏(煅),荊芥,麻黃(各四分半),薄荷,大黃(煨),山梔(炒),白朮(炒),連翹,甘草(炙),防風,黃芩(炒各五分),

白話文:

芍藥(炒)、芒硝、滑石(煅)、川芎、當歸(酒浸)、桔梗、石膏(煅)、荊芥、麻黃(每種四分之三兩)、薄荷、大黃(煨)、山梔(炒)、白朮(炒)、連翹、甘草(炙)、防風、黃芩(炒,每種五分)

上咀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清心湯

治瘡瘍發熱飲冷。脈沉實。睡語不寧。即防風通聖散內加黃連五錢每劑一兩。照前煎服效。

白話文:

治療瘡瘍發熱、喜歡喝冷飲。脈沉實。睡覺時說夢話、不安寧。藥方立即加入黃連五錢,每劑一兩。依前述的方法煎煮後服用有療效。

十味托裡散加減法

治諸發背癰疽癤毒乳癰腳痛。未成即散。已成即潰。敗膿自出。惡毒自消。痛頓減。非常之驗。

人參,當歸(酒洗),官桂,川芎,防風,白芷,桔梗,黃耆,甘草(炙),厚朴(薑製),

上等分末每服五六錢酒服。不飲酒木香湯送。米湯亦可。加南木香白芍檳榔烏藥枳殼紫蘇名十六味流氣飲。如水不幹。加貝母隨症加之。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研成末,每次服用五六錢,用酒送服。不喝酒的人可用木香湯送服,米湯也可以。再加入南木香、白芍、檳榔、烏藥、枳殼、紫蘇等十六味藥材,製成「流氣飲」。若患者口渴,無法治癒,可再加入貝母,並根據症狀酌情加減藥材。

乳香丸

治發背及一切癰疽潰爛。痛不可忍。

乳香,沒藥,羌活,五靈芝,獨活(各三錢),川芎,當歸,真綠豆粉,白芷,交阯桂,白膠香各半兩),

白話文:

乳香、沒藥、羌活、五靈芝、獨活(各三錢),川芎、當歸、真綠豆粉、白芷、交阯桂、白膠香各半兩(各25公克)。

上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薄荷湯送下。手足損痛。不能起者加草烏。用木瓜鹽湯細嚼送下效。

白話文:

將前面的藥末調蜜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後,用薄荷湯送服。如果手腳疼痛、不能起牀的,可以加烏頭。用木瓜鹽湯細嚼後送服,即可見效。

膏藥方

專貼發背諸瘡。

麻油,清桐油(各半斤),豬毛(三兩),

白話文:

真麻油、清桐油(各半斤),豬毛(三兩),

二油煎滾。下豬毛熬化後。下黃丹八兩。滴水成珠。去火毒。攤貼神效。

賽針散

治癰疽有頭不破。及疔腫時毒生於四肢上。其勢微緩。畏針者先以醋調藥塗在瘡頂上。次內服托裡等藥。

巴豆(五分),輕粉,硇砂,白丁香(各一錢半),

上為末。醋調塗之效。余近用醋塗入厚白綿紙上。臨用剪塊子貼瘡上。自然腐破。

蟾酥錠子

治疔毒攻心欲死者。以針及刺瘡向心行處。但覺痛。有血處下錠子。如累刺至心側。最不痛及無血者。可急刺頭頂百會穴。知痛有血者可救。即下錠子。若知痛無血者。以親人熱血代之。十中猶活三四人。如再不知痛。無血者。不可救也。凡疔生四肢者少緩。如胸背頭面最急。初生則痛癢不常中陷。如疔蓋撼之有根。壯熱噁心是也。

白話文:

急救疔瘡毒攻心即將死亡的情況,用針刺瘡處往心臟的方向刺入,只要覺得疼痛,有出血處就下錠子。如果連續刺到心臟的旁邊,最不痛也沒有出血者,可以緊急刺頭頂百會穴,知道疼痛有出血就可以搶救,立刻下錠子。但如果知道疼痛沒有出血者,可以用親人的熱血代替,十個當中還可以救活三、四個人。如果再不知道疼痛、沒有出血,則無法搶救。通常長在四肢的疔瘡稍微緩和一點,長在胸背部、頭部、面部的最為緊急。剛長出時疼痛、發癢不太一定,中間凹陷:如疔瘡蓋著,搖動它有根,壯熱噁心就是這種。

天南星款冬花,巴豆,黃丹,白砒(以上各二錢),獨活(五分),斑蝥(去頭足十個),

白話文:

天南星、款冬花、巴豆、黃丹、白砒霜(以上各二錢),獨活(五分),斑蝥(去除頭足,十個)。

上細末用新蟾酥和如黍米大錠。子若遇疔瘡。先刺後入錠子。如覺痛不須用此。止以膏藥貼之。膿自出矣。如疔深用針刺至痛處。恐此藥不能至痛處。須用銀子打成細細筒子。一個約長三寸。隨針痛處。復以細銀絲子抵出筒子內錠子。只至痛處為妙。

白話文:

將蟾酥搗成細末,用新蟾酥和成狀如黍米大小的藥物。如果有人得了疔瘡,先刺破皮膚再放入藥物。如果感到疼痛,就不要使用這種方法。改用膏藥敷貼在患處,膿液就會自行排出。如果疔瘡很深,用針刺到疼痛的地方,恐怕這種藥物無法到達疼痛部位。那麼就需要用銀子打成細細的管子,長約三寸。根據針刺疼痛的位置,用細銀絲將藥物推入銀管內,直到疼痛的地方為止。

試疔方

凡初生腫痛時不知可是疔否。即與生豆子嚼之。如不知生豆味者即是。真疔瘡急用胡桃仁豆腐嚼爛敷患處。漸漸收入。如大黑疱子。再換敷之。去黑點子為度。甚效。

白話文:

所有剛開始出現紅腫疼痛的症狀時,常常分不清是否是疔瘡。這個時候可以用生的豆子嚼碎敷上去。如果感覺不到生豆子的味道,那就有可能是疔瘡。真正的疔瘡一定要趕快用胡桃仁和豆腐嚼爛敷在患處。讓患處慢慢地消下去。直到變成一個大大的黑水泡。再換一次藥敷在患處。把黑水泡消掉就可以。這個方法很有效。

治對口癰單方

用茄蒂干焙為末。每三錢。好熱酒送下立愈。

吸膿法

古之良醫有好生之德。用口吮膿。不令至痛。用此苦竹筒子五七個。長一寸。一頭留節。削去青皮。令如紙薄。隨看瘡瘍大小。用之。藥煮熱竹筒一個。安在瘡口內。血膿水滿了。竹筒子自然落下。再將別個熱竹筒子仍前按上。如此五七個吸過。便用膏藥貼之。如膿多未盡。再煮一二遍竹筒更換吸。膿盡為度。

白話文:

在古代,優秀的醫師都具有保護生命的德行,就算要親自用嘴吸膿,也不會讓病人生受苦。會使用五到七根苦竹筒,長度一寸,其中一頭保留竹節。削去竹子青色的外皮,使它像紙一樣薄。然後根據潰瘍的大小來使用竹筒。把藥物煮熱,然後將一個竹筒放在潰瘍口上。當竹筒裡裝滿了血、膿和水之後,就會自然脫落。再將另一個熱竹筒按照之前的方法放上去。這樣重複使用五到七個竹筒後,就可以用膏藥來貼敷潰瘍。如果膿液還沒有完全清除,就再煮一到兩次竹筒,繼續吸膿,直到膿液完全清除為止。

煮竹筒法

白芨,白蘞艾葉,牙茶,甘草,蒼朮,厚朴,草烏,白蒺藜,烏桕皮,

白話文:

白芨: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草本植物,根莖可用於止血、消炎、祛瘀。

白蘞: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草本植物,根莖可用於涼血、止血、消炎。

艾葉:一種生長在田野中的草本植物,葉子可用於驅寒、止血、消炎。

牙茶: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灌木,根莖可用於止血、止痛、消炎。

甘草:一種生長在田野中的草本植物,根莖可用於補氣、健脾、益肺。

蒼朮: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草本植物,根莖可用於祛濕、健脾、益胃。

厚朴: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喬木,樹皮可用於溫中、健脾、燥濕。

草烏: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草本植物,根莖可用於溫經、止痛、祛風濕。

白蒺藜:一種生長在田野中的草本植物,果實可用於明目、益肝、補腎。

烏桕皮:一種生長在山林中的喬木,樹皮可用於祛風、止痛、消腫。

各等分咀片。用水三五碗。同竹筒子一齊煮十數沸。則取竹筒子用。如癰疽大。膿多。亦多煮竹筒子。亦不必拘數。此活法也。

白話文:

將各種藥材等份切成小片,加入三五碗水,放入竹筒中一起煮沸十幾次。然後取出竹筒中的藥液使用。如果癰疽很大,膿液很多,就多煮幾次竹筒,不必拘泥於具體的次數。這是一種靈活的治療方法。

鐵罐點毒膏

能點諸癰疽癤蒭疔腫便毒等瘡。初起時用此藥點之即破。無膿即散。有膿即出。

鞏子石灰(用皂角同在火內炮煙盡為度二兩),糯米(南星當歸赤芍同炒熟二合),砂牯牛(即旱螺七個去殼),斑蝥(七個炒同米熟去足翅),硇砂(去疔頭加此一味疽毒不用),

白話文:

鞏子石灰(與皁角一同燒到冒煙,大約兩錢重),糯米(加入南星、當歸、赤芍一起炒熟,約兩合),砂牯牛(即旱螺,七個,去殼),斑蝥(七個,與砂牯牛一起炒熟後,去足翅),硇砂(去毒,才加此味,疽毒就不會殘留)。

共搗籮細末。用鐵罐子收貯聽用。

桑柴灰,芝麻稭灰,皂角灰,蕎麥稭灰,窯腦(以上各一斤同一處淋灰汁約三斗),

白話文:

桑柴灰、芝麻殼灰、皁角灰、蕎麥殼灰、窯底灰(以上各一斤,在同一個地方淋出的灰汁約三鬥),

入大鍋內。慢火熬之。待十去其七。汁面上有霜白起。以瓷器貯之。如遇瘡毒。用此汁調前藥。小小點之。三五次自然瘡破毒散。如出水時則不可點之神效。

白話文:

將藥材倒入大鍋內。用慢火慢慢熬煮。一直煮到十成藥汁剩下三成時,藥汁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的凝霜出現。此時,把藥汁用瓷器盛裝起來。如果遇到瘡毒,可以用這種藥汁調配前面提到的藥物,然後一點一點地塗抹在患處。一般三到五次,瘡就會破裂,毒就會散掉。如果在藥汁凝霜時使用,效果會更好。

一名透膿散。一名射膿散。不拘癰疽石毒不破者。及畏針不開。恐遲則毒氣侵蝕好肉內罨。只此一服。不移時自透出膿。甚驗。

白話文:

一種用藥名為「透膿散」。還有一種叫做「射膿散」。無論是癰瘡或石毒等沒有破的,或者是害怕針刺而不敢刺破的,擔心如果延遲不治療,毒氣就會侵蝕到好的肉,而造成危險。只要服用這一方藥,不久就自行流出膿來。非常靈驗。

蠶繭子(出了蛾去用一個厚的),

燒灰為末。熱酒調服即透。切不可用兩三個。恐頭多口破亦多也。忌之。

收毒散

治發背一兩頭開發不住。勢在危急。即以此藥枯之。甚效。

霜梅(十個),山皂角(一挺不蛀的),

二味同燒灰共細末聽用。如發熱者米醋調塗四圍及開處厚些即不走開。或薑汁同醋調尤妙。如發熱者。蜜同醋調。或茶滷調塗枯之立愈。

白話文:

將靈芝和石膏燒成灰,再磨成細末留著備用。如果發熱的話,可以用米醋調和藥灰,塗在患處周圍和開口的地方,要塗厚一點,這樣就不會擴散開來。也可以用薑汁和醋來調和藥灰,效果更好。如果是發熱的話,可以用蜂蜜和醋來調和藥灰。或者用茶葉滷水來調和,塗在患處,很快就能痊癒。

通氣散加減法

何首烏散。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折傷。能救敗壞瘡症。活死肌。弭患於未萌之前。拔根於既愈之後。此劑之功。妙不可言極矣。能調陰陽。和氣血。令無凝滯。養胃本蕩邪直仙方也。

白話文:

這就是何首烏散。可以治療一切化膿性疾病,如癰疽、膿腫的發作,背部的大小瘡口,以及刀傷、意外折斷的傷口。可以防止癌症的繼續惡化,活死肉組織,消除患處的傷害於未發生之前,在瘡傷已經痊癒之後,拔除病根。這劑藥的功效,真是令人讚不絕口,無人能及。可以調理陰陽,調和氣血,使其不凝聚、不滯留。養護胃的本源,消除一切邪惡,是仙界的靈丹妙藥。

何首烏,當歸,赤芍藥(炒),白芷,茴香(炒),烏藥(炒),甘草,枳殼(炒),木通(去皮各等分),

白話文:

何首烏、當歸、赤芍藥(炒)、白芷、茴香(炒)、烏藥(炒)、甘草、枳殼(炒)、木通(去皮),各等分。

上末水酒煎。每服四錢。或酒調服亦可。瘡在上食後。在下食前服。

一發背潰久不愈。必飲食減少。顏色痿痹。故必理脾。本方中去木通加厚朴陳皮當歸。甚加白豆蔻。

白話文:

飲食過量,導致四肢無力,皮膚萎黃,兼有風寒痺痛的症狀,這是說明脾氣太虛,運化能力不足所造成的。

一流注加獨活。使氣血無凝滯。焉得流注乎。

一冷流注因傷寒表之太過。宜加溫平之藥十宣內補之類。甚則加附子或四桂散類。

一骨癰乃流注之敗症也。年日久遠。骨亦腐壞膿。血清稀。肌肉臭爛。此陰冷之極。亦加附子之類。故補腎必須附子。附子能實腎。腎實骨有生氣。故疽不附骨也。

白話文:

骨癰是流注的敗症,時間長了,骨頭也腐壞膿爛,血清稀薄,肌肉臭爛。這是陰冷的極致,也必須加上附子之類的藥物。所以補腎必須附子。附子能補腎,腎實骨纔有生氣,這樣[骨癰]就不會附著在骨頭上。

一癰疽所生。因氣血凝滯所成。如年壯血氣盛者。宜減當歸。不然恐癰腫連連不絕其生也。

一癰疽生痰。有寒有熱。寒則加生薑半夏陳皮。熱則加桔梗玄參

一腦疽對口。本方去木通加羌活藁本。老弱加人參黃耆。

一此藥作丸子用蜜。丸用木香為衣。或沉香作散作湯。水酒相半。臨時度用之。

一治男女疝瘕氣疾。氣塊痛。及嘔逆。水漿不下。一發便死者用之。湯丸木香湯送下。二服全愈。

一折傷在頭項之上。去木通枳殼加川芎陳皮。在下加紅花破故紙。大便秘加大黃。

白話文:

一、扭傷在頭部和頸部。治療方法是:去除木通、枳殼,加入川芎、陳皮。在下肢(治療)時加入紅花、破故紙。大便不通時加大黃。

一腰痛加萆薢玄胡索酒煎服。

一腳氣痛加檳榔木香穿山甲香附子。

一治宿痰失道加南星半夏。如冷塊腫不消。不疼不熱。加升麻連翹。

一治腸癰內疽十宣散與此方相間用之。並加左纏藤。

一肺癰實則加大黃略通之。使毒下泄為妙。

一肚癰則大便膿。或臍中出者是也。加忍冬藤甘草節煮酒服妙。

沖和膏敷藥溫平性加減法。

治諸癰疽發背流注。折傷損痛。流注痰塊。瘭疽軟癤。及冷熱不明等瘡。茶酒隨症敷之。神效。

紅內消(五兩炒即紫荊皮),獨活(三兩炒),白芷(一兩),木臘(一名望見消一名陽春雪即真石菖蒲一寸九節者佳隨症加減),赤芍藥(二兩炒),

白話文:

紅內消(五兩,炒至紫荊皮)

獨活(三兩,炒過)

白芷(一兩)

木臘(又名望見消、陽春雪,即為真石菖蒲,以九節者最佳,依症狀增減數量)

赤芍藥(二兩,炒過)

上五味共為細末。用法詳於後。凡諸瘡瘍。莫因氣血凝滯之所生焉。蓋紫荊皮系木之精。能破氣逐血消腫。獨活是土之精。能引氣活血。消風拔骨中冷毒。去肌肉中濕痹。更與木臘破石腫硬如神。赤芍藥是火之精。能止痛活血。生血去風。木臘乃水之精。能消腫止痛散血。白芷是金之精。

白話文:

將這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具體用法,詳見後述。各種瘡瘍,是因氣血凝固凝滯而產生的,紫荊皮是木的精華。能夠疏通氣血,消腫止痛。獨活是土的精華。能夠通導氣血,祛除風寒骨冷之毒,消除肌肉中的濕痹。再與木臘一起,就能消腫止痛,化解硬結,效果如神。赤芍藥是火的精華。能夠止痛活血,生血祛風。木臘是水的精華。能夠消腫止痛,散血止血。白芷是金的精華。

能去風生肌止痛。肌生則肉不死。血活則經絡通。肉不死則瘡不臭爛。血活則不焮腫痛。故云風消血自散。氣通硬可除。故人之五體則皮肉筋骨血。病則此五行之精焉。得不除乎。

白話文:

能去除外邪滋生新的肌肉組織來止痛。肌肉組織生成,受損的皮肉就不會壞死。血液通暢,經絡就通了。受損的皮肉組織不壞死,傷口就不會惡臭化膿。血液通暢,就不會紅腫疼痛。所以說風消則血液自行散去。氣血通暢,硬塊即可消除。人的身體由皮肉筋骨血組成。當人體生病,就會損傷五臟之精。該如何讓其恢復正常狀態呢。

一瘡瘍熱之極。本方中倍加紫荊皮。木臘少加。如冷之極。少加赤芍獨活能活血消風而不壞症體是妙。

一瘡勢熱極不用酒調。可用蔥泡湯調。乘熱敷上最妙。如熱減亦用酒。酒能生血行血也。

一瘡面上有小瘡。當用四味先調敷上。後將木臘調蓋在上面。覆過四圍。以截助攻之血路。凡用敷藥。必乘熱敷。使血氣得熱則亦散也。如干則以元湯濕之。使藥常潤。則有功也。

白話文:

如果有一個瘡口上有小膿瘡,要先用四種藥材調配好的藥膏敷在上面。然後再用木蠟調成膏狀蓋在上面,覆蓋超過瘡口周圍,以此截斷並幫助消除瘡口的血路。凡是使用敷藥,一定要趁熱敷,讓血氣因熱而散開。如果藥膏變乾,就用元湯潤濕,使藥物保持濕潤,這樣才能發揮功效。

一凡瘡有黑暈。瘡口無血色者。是人曾用涼藥太過。宜加肉桂當歸。是喚起死血則黑暈自退也。如血回只以正方用之。

白話文:

1、凡是瘡口有黑暈,瘡口沒有血色的,是患者曾經使用寒涼藥物過多造成的。此時,宜加入肉桂、當歸一起使用,這是為了喚醒已經死亡的血氣,則黑暈自然就會退去。

2、如果瘡口出血,只按一般方法用藥就可以。

一痛不止則加乳香沒藥酒化溶於火銚內。後將此酒調藥。熱敷痛處。

一流注筋不能伸者。用乳香沒藥照前酒調敷。最能舒筋止痛。

一凡瘡口有胬肉突出者。其症有四。一曰著水。二曰著風。三曰著怒。皆有胬肉突出。宜以此方少加南星末以去其風。用薑汁酒調敷周圍。如不消者必是俗人誤以手著力擠出膿核太重。又或以涼藥涼了瘡皮。以致如此。若投以熱藥則愈。

白話文:

凡是創傷的部位,假如肉芽突出,這種症狀有四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因接觸了水。

第二種原因是因接觸了風。

第三種原因是因發怒。

無論是哪種原因,都會導致肉芽突出。

應當在這副藥方裡稍加點南星末來去除風氣,再用薑汁酒調勻敷在四周。

如果肉芽仍不消退,必定是庸俗的人用手用力擠出膿核太過,或者用涼藥使患處的皮膚涼了,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假如給予熱藥,那麼就會痊癒。

一凡瘡口糜爛至甚。宜枯白礬加朴硝二味等分為末散之。次用硫黃末掞之外。服養榮衛加對金飲子。外敷沖和膏。

白話文:

  1. 對於嚴重的瘡口糜爛。應該使用枯白礬和朴硝,各取相等的量,研磨成粉末,然後撒在傷口上。

  2. 接著,在傷口上敷上硫磺粉。

  3. 內服養榮衛湯和對金飲,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4. 外敷沖和膏,以促進傷口的癒合。

一凡瘡勢熱盛。不可驟用涼藥。恐涼逼住血凝返痛。令瘡敗。故宜溫冷相半。使血得中和則瘡易愈。宜此方加對停洪寶膏。用蔥湯調塗貼之效。

白話文:

所有的瘡口如果勢頭很熱很盛的話,不可突然使用涼藥。擔心過於寒涼的藥物會逼住血液,使血液凝結及反覆疼痛,導致瘡口更加惡化。所以適宜使用溫性和涼性的藥物各一半,使血液能夠達到中和的狀態,瘡口就能容易癒合。建議使用這個方劑,並且加入適量的洪寶膏。用蔥湯調和後塗抹,貼在瘡口上就能發揮療效。

一發背癰疽流注皆賴此方。終始收功最穩。妙在通變活法。取效在於掌握。更無變壞等症。況背癰乃死生相關。輕重皆能保全。豈知此藥兼陰陽而奪造化之樞機。真神矣哉。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用於治療背部癰疽、流注等疾病,始終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妙在於它的通變活法,取效在於掌握好用量,沒有變壞等症狀。況且背部癰疽是關係到生死的重要疾病,無論輕重都能保全性命。這個藥方可以兼顧陰陽,奪取造化的樞機,真是神妙啊!

一流注者乃傷寒表未盡。餘毒流入四肢。經絡澀滯之所為也。流者動也。注者止也。動者陽也。氣也。止者陰也。血也。陰從陽動。血隨氣行。凝滯經絡。初則腫痛。久則成膿。決不可用涼藥。宜單方一味。獨活末酒調敷之。乘熱一路其盡處。以玉龍膏誘之。能使陰陽運動。氣血和順。則流注自然消散也。蓋獨活其性能動盪氣血。故用之。使其不能作為骨疽也。

白話文:

流通性膿瘍屬傷寒表證未盡,餘毒流入四肢,經絡瘀滯而造成。流通是動,膿瘍是止。動屬陽,屬氣;止屬陰,屬血。陰順從陽而行,血隨氣運作。當氣血運行不暢,凝聚在經絡中,初期會出現腫痛,久了就會化膿。絕不可用涼藥,宜採用單方一味藥:獨活末,用酒調勻敷於患處。趁著熱敷藥,一路敷到患處的盡頭,再用玉龍膏引導膿液出來,可以使陰陽運作,氣血和順,膿瘍就能自然消散。獨活性味辛溫,具有宣通氣血的功效,因此選用獨活,可以阻止膿瘍發展成骨疽。

一骨癰皆流注之敗症也。因流注所作。庸醫誤用涼藥敷服。犯了針刀。使川芎癰。其骨亦腐碎而出。雖用溫暖之藥回其陽。亦必待其骨出淨方愈。若正骨腐而則成廢疾。副骨出而則安。

白話文:

骨癰都是流注(一種皮膚病)留下的後遺症。由於流注而引起的。庸醫誤用了寒涼的藥物塗抹敷貼或服食。還動用了針灸刀具。導致川芎癰(一種毒瘡)。其骨頭也腐爛碎裂而流出。即使用了溫暖的藥物回陽。也必須等到骨頭全部流出乾淨才能痊癒。如果正骨腐爛而斷。就成了殘疾。而副骨流出反而就安康了。

一背癰疽初生時未成。單用紫荊皮末調酒箍住。自然消散。或加白芷。名為一勝膏

白話文:

當背上的癰疽剛開始出現時,還沒有成形,可以使用紫荊皮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塗抹在患處,用布包紮固定。這樣可以使癰疽自然消散。也可以加入白芷,這樣就叫做「一勝膏」。

一又只用赤芍藥木臘紅內消酒調。名三勝膏。

一治久損加南星草烏二味末。與此方各半。熱酒調敷如神。

一瘭疽乃心火熱毒見於五心作痛者。其狀如泡疹而血赤。外形雖小而內毒熱甚。在心⿱艹⿰辛人間最難治之。如在四肢手足心者可治之。雖可治。其治必早。若遲則毒在心⿱艹⿰辛人。令腐肉。雖神仙莫救也。如在手心用洪寶丹外截其潮血。內以沖和膏留頭收功。如在足心外洪寶丹敷脛踝骨四圍一二寸闊。內以沖和膏收功。

白話文:

瘭疽是一種因心火熱毒而引起五心作痛的疾病。症狀通常是出現像皰疹一樣的紅疹,雖然體積不大,但內部的毒熱卻很嚴重。在五臟六腑中,心臟是最難治療瘭疽的部位。如果瘭疽出現在四肢的手心或足心,則比較容易治療。但即便如此,治療也要及早進行。若延遲治療,毒素就會進入心臟內部,導致腐肉,即使神仙也難以救治。若瘭疽出現在手心,可使用洪寶丹外敷,以截斷毒血,內服沖和膏以消炎治癒。若瘭疽出現在足心,可將洪寶丹敷在小腿脛骨和腳踝骨周圍一至二寸寬的部位,並內服沖和膏以治癒。

回陽玉龍膏加減法

治諸陰發背。流注。鼓椎風。久損痛。冷痹。風濕。諸腳氣冷腫。無紅赤色。痛不可忍者。及足頑麻。婦人冷血風等症。蓋此藥性溫熱。故治諸陰。第一妙方也。

白話文:

治療陰、寒性引起的背部疼痛,發熱、腫脹,鼓椎風,長久以來的疼痛,手腳因風寒而引起的麻痺。風濕、各種因風寒引起的腳氣導致腫脹,但沒有紅腫的顏色,疼痛難耐。還有腳麻木,婦女因寒冷引起的風寒等症狀。這藥性溫熱,所以治療各種陰、寒性疾病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草烏(三兩炒),南星(一兩炒),軍姜(二兩煨),香白芷,赤芍(一兩炒),肉桂(五錢),

上為細末。止用熱酒調敷。用法於後。

夫人之血氣周流一身。周而復始。無有間斷。苟有一臟或一腑虧虛。感外邪風寒暑濕襲入經絡凝泣血脈有之。內七情交感。痰涎壅滯。令人寒熱。久而血脈不通。隧道阻塞。而有之。凡手足經絡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熱則易治。寒則難痊。故庸俗不知虛實。不辨寒熱。如盲人騎瞎馬。

白話文:

人的血氣在全身不斷循環,循環往復,沒有間斷。如果有一個臟器或一個腑器虛弱,受到外邪的風寒暑濕侵襲,經絡凝結,血脈瘀積的情況就會發生。內在的情緒交感,痰涎壅滯,也會讓人感到寒熱。久而久之,血脈不通,經絡阻塞,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凡是手足經絡有虛有實,有寒有熱。熱的話比較容易治療,寒的話則很難痊癒。所以一般的庸醫不知道虛實,也不辨別寒熱,就像盲人騎著瞎馬一樣。

夜行深淵。豈有不危哉。凡學醫之士。看此書。識其經絡部位。辨其寒熱虛實。察其表裡相應。則萬不失一。況此方內有軍姜肉桂足以禦寒。能生血熱血。草烏南星能破惡除堅。祛風化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結塊。赤芍白芷能散滯血。止痛生肌。加酒行藥性。雖有十分冷症。

白話文:

凌晨行走於深淵,哪能沒有危險呢?凡是學醫的人,閱讀這本書,對經絡部位有認識,辨別寒熱虛實,觀察表裡相應,則萬無一失。況且此方中含有軍姜肉桂,足以禦寒,能生血熱血。草烏南星能破惡除堅,祛風化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結塊。赤芍白芷能散滯血,止痛生肌。加入酒促進藥性,即使有十分嚴重的寒症。

未有不愈。正如發寒灰之熖。枯木之春。大抵冷症則肌肉陰爛。不知痛癢。有知痛者多附於骨。痛久則侵入骨髓。非尋常藥能及矣。惟有此方祛陰毒。回陽氣。住骨中痛如神。凡用當減當加。活法於下。

白話文:

使用黨參膏之後,沒有治療不好的例子。就好比灰燼中重新燃起火花,枯萎的樹木在春季又重新發芽。大多數的冷症,都是因為肌肉陰寒,以至於潰爛,所以感覺不到疼痛或癢,有疼痛感的通常是附著在骨頭上。疼痛的時間一久,就會深入骨髓,一般的藥物就無法治療了。只有這個配方,可以去除體內的陰毒,恢復陽氣,就能讓骨頭裡的疼痛像神蹟般消失。所有的藥材,在使用時都要依情況做增減,具體的用法如下:

一治陰發背滿瘡面黑爛。四圍好肉上用洪寶丹把住中間。以此膏敷之。一夜陽氣自回。黑處皆紅。當察其紅活以透即止。此藥卻以沖和膏收功。如欲作膿。又以南星草烏末加於沖和膏內用之。如陽已回。黑以紅。惟中間一點黑而不能紅者。蓋血已死也。可用朴硝明礬末。又方白丁香硇砂乳香末唾調勻。

白話文:

將藥膏塗在黑色和紅色的交界處。用沖和膏蓋住它。第二天早上就去掉藥膏。黑色的壞死肉像被切掉一樣。用甘草水洗淨,然後才能敷上生肌合口藥收功。如果黑色的肉沒有清除乾淨,需要將其徹底清除乾淨。

點於黑紅交處一圈上。以沖和膏蓋之。次早去藥。黑死肉如割去。甘草水洗淨方可上生肌合口藥收功。如黑肉未淨。須去淨為妙。

一冷流注多附骨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縮不能伸屈。庸俗誤用刀針。又無膿血。止有屋漏清汁。或有瘀黑血。宜此方敷之。如稍緩再加軍姜白芷肉桂草烏等分。熱酒調敷。則骨寒除而痛自止。氣溫和而筋自伸。肉亦軟而腫即消。亦不可無木臘。以其性能破堅腫最妙。亦不可多多亦解別藥性故也。

白話文:

一遇到骨寒而疼痛,就會引發筋縮無法伸直或彎曲,生活上若誤用刀針造成傷害,並無膿血,只有像屋漏的清澈水汁,或有瘀血,可以用此方經熱酒調和後,敷於患處就能改善疼痛,並讓氣溫升高,筋骨自然伸展,肌肉軟化,腫脹也會消退。但木蠟不能缺少,因為它具有最棒的破腫功能。也不能添加太多,因為木蠟會減弱其他藥材的藥性。

一治鶴膝風痛。日夜難禁。皆起於風寒濕虛是也。內經云。風寒濕氣合而為痹。痹者痛也。此症有三。一是兩膝相搕。行步振掉。膝𦚐脛骨而微腫。二是膝𦚐脛骨交接處。大如鼓椎。腿股內消。皮縮裹骨。三是上腿腫大。下脛冷消。蓋足膝屬肝。肝虛而受邪。凝泣血脈。有去無返。

白話文:

治療鶴膝風痛。日夜疼痛難忍。這都是由於風寒濕虛造成的。內經中說,風寒濕氣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痹症。痹症就是疼痛。這種疾病有三種情況。一是兩膝相互碰撞,走路時抖動。膝蓋腫脹,小腿骨微微腫脹。二是膝蓋和小腿骨交接處,腫脹得像鼓槌一樣大。大腿和小腿內側消瘦,皮膚緊縮裹著骨頭。三是上腿腫大,小腿消瘦寒冷。蓋足膝屬於肝。肝虛而受邪氣,凝結在血脈中,有去無返。

故上腿腫而愈大愈熱。下脛冷而愈瘦。筋愈縮。如此久而肉亦爛。骨亦腐。又云。腐骨一出。神仙無術。如未破。肌肉未死。宜以此藥酒調敷膝𦚐骨上腿腫處。以住骨痛。使陽氣自回。又沖和膏塗於下脛冷處。引其血氣流通。能貫經絡。再以玉龍膏敷冷熱交接處。引其無蓄積之陰。

白話文:

所以小腿腫脹會越來越嚴重而且發熱。而小腿以下則越來越冰冷消瘦。肌腱也會越來越緊縮。如此一來,過久之後,肌肉也會腐爛。骨頭也會腐爛。又說:「一旦骨頭腐爛,神仙也無計可施。」如果尚未潰爛。肌肉尚未壞死。應該用藥酒調配好在膝蓋、小腿骨與腫脹的小腿上敷抹,以使骨頭不再疼痛。使陽氣自行廻轉。再用沖和膏塗抹在小腿以下寒冷的地方。引導其血氣流通。就能貫穿經絡。再用玉龍膏敷抹在冷熱交接處。引導其陰氣不積聚。

內再服追風丸。倍加乳香。以伸縮短之筋。當在此方如法治之。無不愈者。如人慾出。方可用五積散加薑桂當歸川烏牛膝檳榔木瓜為丸為散。茶酒任意服之。應驗如神。

白話文:

內服追風丸。並加倍服用乳香。以舒展或縮短筋。應該按照這個方子來治病。沒有治不好的。如果有人想外出,可以服用五積散,加上生薑、肉桂、當歸、川烏、牛膝、檳榔和木瓜,做成丸藥或散劑。用茶或酒送服,療效非常顯著。

一凡男婦久患冷痹血風。手足頑麻。不能舉動。用絹綿袋盛此藥長縛纏痛處。初如蟲蟻行。是其功也。如痹甚再加丁皮吳茱萸沒藥大川烏等分於內。纏之外。服追風丸。表裡交攻。去病如神。

白話文:

所有人,不分男女,因長時間患有冷風濕症或血脈不通引起的風寒症狀,導致手腳麻木不仁,寸步難行。可以將此藥裝入絲綢或棉布袋中,長時間地綁在疼痛處。一開始會感覺像蟲子在皮膚上爬行,這是藥物發揮作用的表現。如果風濕症狀特別嚴重,可以再在藥袋中加入丁香皮、吳茱萸、沒藥和大川烏,等分量,綁在患處。同時服用追風丸。內服外敷,雙管齊下,可以像神明一樣快速治癒疾病。

一風腳氣痛不可忍。服追風丸。外以此方加面用薑汁調勻熱敷效。如立止痛。加乳香沒藥末於內。酒調敷最妙。

一治久損骨筋疼痛。或墜壓跌僕傷折。不曾出血。久凝於內。如雞肺。附於肋間。輕如苔蘚之暈。少壯時血氣衝和。不能為害。至年老力衰遇之。風寒濕氣。其痛即發。宜此藥熱酒敷。內服搜損尋痛丸。表裡治之為妙。血氣虛弱。病在胸肋腰背。謂之脫垢。不除之久變為血結勞病。

白話文:

  1. 治療長期的骨骼筋膜疼痛。或者由於墜落、壓傷、跌倒、僕倒而造成的骨骼骨折。傷口沒有出血。症狀在體內持續很長時間凝結,就像雞肺的顏色一樣。疼痛輕微,就好像苔蘚的暈染。年輕力壯的時候,血氣旺盛,凝結的症狀不會造成危害。但是到年老力衰的時候,受到風寒濕氣的影響,疼痛就會發作。適合用這種藥物熱敷,內服搜損尋痛丸。內外一起治療,效果非常佳。

  2. 氣血虛弱,病症在胸肋腰背部位。這種症狀叫做脫垢。如果長期不治療,就會變成血結勞病。

豈論老少。重則一身盡痛。輕則一拳半肘。急治之。此根蒂之病。勞未成易治。已成則難治。非此一劑而能除哉。

白話文:

不論老少。重症就全身疼痛。輕微就是一拳或半肘的疼痛。應及早治療。這是根源的疾病。疲勞未形成時容易治療。已經形成後就難以治療。除了使用這藥方纔能根除嗎?

一法只用南星草烏少加肉桂。能去黑爛潰膿謂之小玉龍。此法大效。

一治石癰用小玉龍熱酒敷。外用洪寶箍住四圍。待成膿後破之。

一治吹乳乳癰等。初發切不可用涼藥。恐水住其血。不能化乳。宜此方中加南星薑汁酒勻調熱敷即消。欲急消加草烏末能破惡除寒。如已成癰。則從沖和膏治之。或加草烏南星二味為妙。如破後當觀其源。若原於冷。用沖和收功。原於熱。用洪寶膏退熱生肌。須加乳香沒藥止痛。再服神效栝蔞散治之效。

白話文:

治療吹乳(乳房化膿性炎症)和乳癰等疾病。疾病初期絕對不能使用涼藥,因為涼藥可能會使血凝固,不能使乳汁化膿。建議在這個方劑中加入南星、薑汁和酒,均勻調和,熱敷即可消退。如果想要快速消退,可以加入草烏末,可以破除惡毒之氣,祛除寒冷。如果已經形成乳癰,就用沖和膏治療,或者加上草烏和南星這兩種藥物,效果會更好。如果乳癰已經破潰,應該觀察其根源。如果根源於寒冷,就用沖和膏收功。如果根源於熱,就用洪寶膏退熱生肌。需要加上乳香和沒藥來止痛。再服用神效栝蔞散,就能夠治癒。

一宿痰失道。癰腫無膿者。用此藥點頭病必旁出再作為佳。不然則元陽耗為敗症。如遇敗症。當用玉龍膏敷之。拔毒成膿。內服通順散加桔梗半夏當歸肉桂等藥。如病紅活熱驟。則用沖和膏為佳。切不可用涼藥。此藥能拔毒成膿。有膿即止。亦不可過。若能用陷脈神劑尤妙。出在外科精要。

白話文:

一整夜,痰液失去正常的運作。癰腫沒有膿液的,用此藥塗抹,頭上的病一定會從旁邊長出,再作為好的結果。不然,元陽耗竭,就會變成敗症。如果碰到敗症,應當用玉龍膏敷在上面。拔出毒素形成膿液,內服通順散加入桔梗、半夏、當歸、肉桂等藥物。如果病症發紅發熱迅速,就用沖和膏為好。千萬不可用涼藥。此藥可以拔出毒素形成膿液,有膿液就停止使用。也不可過量。如果能用陷脈神劑就更好了。出自外科精要。

一治吐癰一症。十有九死。蓋人之脾胃屬坤土為陰。凡氣血潮聚。趨熱避寒。故多為內癰。不能外現。間有微影欲出。或又被冷藥所觸。及服涼藥。雖有神仙。莫能施治。可不慎乎。凡有此症。初覺腰痛。且於按之痛苦。走閃移動。則為氣塊。若推根不動。外面微有紅腫。則為內癰。

白話文:

有一種吐癰的疾病,十個患者中有九個會死亡。這是因為人的脾胃屬於陰性的坤土,所有氣血都聚集在內,趨熱避寒,因此常常形成內癰,無法發出。偶爾有一點微小的症狀即將要發出,或是被涼藥觸動,或是服用涼藥,即使是神仙也無法治療。所以不能不小心啊。凡是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一開始會感覺腰痛,並且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走動移動時,則會形成氣塊。如果推不動根源,外面微有紅腫,則是內癰。

急以此方拔出毒氣。作成外癰。則用沖和膏收功。內服通順散加忍冬藤。治法如前。若癰自能外現。不可用此方。只用沖和膏為妙。當頂用玉龍貼之。有頭自現自破。若流膿不快。依法用洪寶丹三分。薑汁七分茶調敷之。膿出皆盡。內服十宣平補生肌。外則沖和收功。此症陰多陽少。

白話文:

趕快用這個藥方去除毒氣,讓毒氣順利排於體外,但如果毒氣化膿成瘡了,使用「沖和膏」收復藥效。內服「通順散」,並添加忍冬藤,服用方法如同前面所述。如果膿包本身能夠自然向外排膿,不能使用這個藥方,只用「沖和膏」是最好的。頭頂部分則使用「玉龍貼」,自會出現膿頭並自行破裂。如果膿液流出不順暢,依照藥法使用「洪寶丹」三 phần,加上薑汁七 phần,以茶湯調和後敷在膿瘡上。膿液排盡後,內服「十宣平補生肌」,外則用「沖和膏」收功。這種疾病陰虛較多,陽氣較少。

最損人。如將安之際。大服補氣血藥則易愈。若孕婦患此症。異乎平人。宜紫蘇飲安胎。勿輕用峻利。如臨產則兒與膿俱下。若尚遠則膿自大便下。若初萌則可消之宜早矣。

白話文:

(艾葉)對人體傷害最嚴重。

如果將要把艾葉用於安胎之際,大量服用補氣血的藥物,則艾葉容易痊癒。

如果孕婦患有此病,則與常人不同。宜服用蘇子飲來安胎,不要輕易使用峻利之藥。

如果即將臨產,則孩子和膿液會同時排出。

如果還很早,則膿液會隨著大便排出。

如果剛剛發病,則可以消除。應該儘早治療。

洪寶膏(性涼)

治諸熱癰疽等毒。十分勢熱。宜用此藥相兼用之。蓋此性涼能化血。又能破腫止痛。若遇陰症陰瘡。能助痛。能凝血死肌爛肉。治金瘡止血。乃第一藥也。餘外可為前二膏之佐輔爾。沖和性溫。玉龍性熱。此洪寶性寒。此三藥當參詳。臨症施治。在於活法加減也。如將之用兵。正兵奇兵伏兵之意。立功取勝。非神聖工巧通變之士。豈能用之哉。

白話文:

治療各種熱毒性癰疽等症。十成熱證時,宜用此藥合用。因為此藥性涼,能化血又能消腫止痛。如果遇到陰證陰瘡,會反而加重病情,使疼痛加劇、凝血死肌、爛肉。治療金瘡止血,這是第一位的藥物。其他的藥物可以作為前兩種藥膏的佐劑。沖和性溫,玉龍性熱,洪寶性寒,這三種藥物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減,調整用量。就像用兵一樣,要考慮正兵、奇兵、伏兵的策略,才能取得勝利。不是有神通、善於變化、通曉變通的人,怎麼能用好呢?

天花粉(三兩),薑黃(一兩),白芷(一兩),赤芍藥(二兩),

共為細末。茶酒蜜湯乘熱塗之。

海上仙方

治內癰有膿及敗血腥腐臭穢殊甚。遂至臍腹㽲痛。乃敗濁膿血所致。用此推之甚驗。

白芷(一兩),白芍藥(半兩),白礬(枯半兩),單葉赤葵根(二兩),

上為末。用黃蠟白礬溶為丸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飲送下三十丸。待膿出盡。宜十宣散補之效。

內癰奇方

鯽魚(一斤一個去腸鱗淨少以枯礬入腹填腹一時辰洗去礬),

豬油煎熟食之令淨。治腸癰痢疾甚效。

追風丸

治男婦血風冷痹。手足麻及流注鼓椎風。

牛膝(三兩酒浸炒),當歸(酒浸焙三兩),薏苡仁,白芷,川芎(各二兩),羌活,防風(炒),川烏(一個炮),赤芍(炒),天麻(炒),草烏(炒),肉桂,乾薑(炒各一兩),丁香,乳香,沒藥,木香,沉香(焙各五錢),木瓜(炒二兩),

白話文:

· 牛膝(三兩,以酒浸泡,炒香)

· 當歸(三兩,以酒浸泡,焙乾)

· 薏苡仁

· 白芷

· 川芎(各二兩)

· 羌活

· 防風(炒過)

· 川烏(一個,炮製過)

· 赤芍(炒過)

· 天麻(炒過)

· 草烏(炒過)

· 肉桂

· 幹薑(各一兩,炒過)

· 丁香

· 乳香

· 沒藥

· 木香

· 沉香(各五錢,焙過)

· 木瓜(二兩,炒過)

上末蜜丸。每服三十丸酒下。腳氣用酒糊丸酒下。或用末酒調下。忌熱酒茶半日。

搜風山藥

治遍身痛久損骨痛。能接骨及金刀傷。

乳香,沒藥,茴香(各三錢炒),當歸(一兩),軍姜(五錢炒),肉桂(三錢),川芎(一兩),丁皮(五錢),薏苡仁(一兩如筋絕麻絕加之二兩),獨活(五錢炒),草烏(五錢炒黃),骨碎補(二兩炒),赤芍(五錢炒),白芷(五錢炒),石黏藤(□□□),

白話文:

使用乳香、沒藥、炒過的茴香各三錢,當歸一兩,炒過的軍姜五錢,肉桂三錢,川芎一兩,丁皮五錢,薏苡仁一兩,若是筋絕麻絕加上兩兩,炒過的獨活五錢,炒黃的草烏五錢,骨碎補二兩,炒過的赤芍和白芷各五錢,還有石黏藤(缺失的部分)。

上末蜜丸彈子大。用生薑嚼溫酒吞下。或姜酒調末服亦可。如折傷先服此。一服覺遍身麻。次可用藥接骨。接骨方內再加草烏一錢半。亦酒調服量人老幼虛實加減用之。如服此藥。其人麻不解。可用大烏豆煎膿汁服之即解。如無以淡豆豉煎膿汁亦妙。如吐加薑汁。

白話文:

將藥末搓成蜜丸,每個大小如彈子。用生薑嚼碎後,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生薑和酒來調和藥末服用。如果骨折了,先服用此藥。服用一劑後,就會感到全身發麻。然後可以用藥物來接骨。在接骨方中,再加入一錢半的草烏。也要用酒來調和服用,根據病人的年齡、體質和虛實來加減用量。如果服用此藥後,病人麻木不解除,可以使用烏豆煮的膿汁來服用,就可以解除麻木。如果沒有烏豆,也可以用淡豆豉煮的膿汁,效果也很好。如果服藥後出現嘔吐,可以加入薑汁。

神效復元通氣散

治一切惡瘡初覺時。連進三服如失。

當歸(三兩),甘草(一兩),熟地黃(各一兩五分),黃耆(一兩),白芍(一兩),天花粉(一兩),金銀花,生地黃(五錢),

白話文:

  • 當歸(三兩):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緩解虛寒。

  • 甘草(一兩):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緩解咳嗽。

  • 熟地黃(各一兩五分):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增強免疫力。

  • 黃耆(一兩):補氣益衛,固表止汗,利尿消腫。

  • 白芍(一兩):養血柔肝,鎮痛止痙,緩解疼痛。

  • 天花粉(一兩):清熱涼血,利咽消腫,緩解咽喉腫痛。

  • 金銀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炎症。

  • 生地黃(五錢):補血滋陰,清熱涼血,緩解虛火。

上咀每服五錢。水酒各一鍾煎八分溫服。分上下食前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