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2)

1. 吉灶丹

此丹從頭上向腦後紅腫者。是足太陽膀胱風熱。腫處必熱而痛。或渾身亦熱。內宜服防風通聖散加減治之。外宜用赤小豆紫荊皮末。以雞子清調或酒調塗之即愈。

白話文:

吉灶丹

這種丹方適用於頭頂到腦後紅腫的病症,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風熱引起的。腫脹的地方一定又熱又痛,或者全身也發熱。內服宜服用防風通聖散加減治療,外用赤小豆和紫荊皮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或酒調和後塗抹在腫脹處,即可痊癒。

2. 鬼火丹

此丹從面上起紅腫。是手足陽明經內風熱。治宜白虎湯加防風荊芥薄荷甘草桑皮葛根等類。外以雞子清調伏龍肝末塗之即愈。又方用蜜調製柏散塗之更妙。

白話文:

鬼火丹

這種丹方引起的紅腫,是手足陽明經的內風熱所致。治療方法是用白虎湯,再加入防風、荊芥、薄荷、甘草、桑皮、葛根等藥材。 外用雞蛋清調和伏龍肝研末塗抹,就能痊癒。另外,用蜂蜜調和柏散塗抹效果更好。

3. 天火丹

此丹從脊背起赤腫熱痛。是腎脈中熱毒兼足太陽經風熱。治宜防風通聖散。減硝石羔滑石加以羌活治之。外以臘羊脂。要陳過二三年的溶調羌活末塗之即安。

白話文:

天火丹

這種丹方引起的病症是從脊背開始出現紅腫、發熱、疼痛,這是腎經的熱毒與足太陽經的風熱共同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使用防風通聖散,但要減少硝石、滑石的用量,並加入羌活。外用藥物則以陳放兩三年以上的羊脂,熔化後調和羌活粉末塗抹患處,即可痊癒。

4. 天灶丹

此丹從兩臂赤腫少黃色或一臂上。皆手陽明經風熱。內服解毒湯加防風荊芥薄荷甘草。外以沖和膏塗之。又方以柳枝燒灰為末。水調塗之。

白話文:

天灶丹

這種丹毒,症狀是兩隻手臂紅腫,略帶黃色,或僅一隻手臂出現。都是手陽明經的風熱引起的。內服解毒湯,再加防風、荊芥、薄荷、甘草。外用沖和膏塗抹患處。另外,也可以用柳枝燒成灰,研成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

5. 水激丹

此丹從兩脅虛腫紅熱。是足少陽膽經風熱。治宜小柴胡湯加白芍防風荊芥。外以生鐵屑加有孕母豬糞燒灰蠟水調塗之。

凡小兒百日內發丹。不拘是何丹必死。

白話文:

水激丹

這種丹毒,症狀是兩脅(肋部)腫脹、發紅發熱,這是足少陽膽經(膽經循行於兩脅)的風熱邪氣侵犯所致。治療方法宜用小柴胡湯,再加入白芍、防風、荊芥。外用生鐵屑與孕母豬糞燒成的灰,用蠟水調和後塗抹患處。

百日之內的嬰兒若長丹毒,無論是什麼樣的丹毒,都會致命。

6. 胡次丹

此丹從臍上起黃腫者。是任脈經中熱與濕。內服三黃解毒湯。中加木通赤芍連翹防風荊芥。外以醋調檳榔末塗之。又用沖和膏酒調塗之效。

白話文:

肚臍以上出現黃腫,這是任脈經絡裡有熱和濕氣。內服三黃解毒湯,再加入木通、赤芍、連翹、防風、荊芥。外用醋調和檳榔末塗抹患處,或用沖和膏用酒調和後塗抹,效果都不錯。

7. 野火丹

此丹從兩腿上起赤腫。痛如火燒。是足陽明胃經中風熱。內服瀉黃散涼膈散加減。外以羊脂調乳香末塗之。火丹草搗醋塗之。水調白芨末塗之更效。

白話文:

野火丹

這種丹毒從雙腿開始,出現紅腫,疼痛劇烈如同火燒,這是足陽明胃經中風熱引起的。內服瀉黃散、涼膈散加減服,外用羊脂調和乳香粉末塗抹患處。也可以用火丹草搗碎後加醋塗抹,或者用水調和白芨粉末塗抹,效果更好。

8. 煙火丹

此丹從兩足背上起赤腫痛。是足三陽經風熱。亦有足底心起。乃是少陰腎經大熱。內宜服滋陰抑火藥。外以香油調豬食槽下土塗之。又以蜜調製柏散亦效。不可輕忽。

白話文:

煙火丹

這種丹毒,從雙腳背開始出現紅腫疼痛,是足三陽經受風熱所致。如果從腳底心開始,那就是少陰腎經火氣太盛。內服藥物應以滋陰降火為主,外用香油調和豬圈底下的泥土塗抹患處,或者用蜂蜜調和柏樹皮研磨的藥粉也有效。不可輕忽大意。

9. 胡漏丹

此丹從陰上起黃腫或赤腫。皆厥陰肝經虛火發於外。內宜服當歸龍會丸瀉青散。外用羊脂調屋漏土塗之。又以醋調製柏散塗之亦妙。

白話文:

胡漏丹:

這類皮膚病症,從陰部開始出現黃色或紅色的腫脹,都是因為肝經陰虛火旺,導致虛火外發。內服當歸龍薈丸和瀉青散,外用羊脂膏調和屋漏土敷在患處。也可以用醋調和柏散塗抹,效果也很好。

10. 粉癭瘤

凡粉瘤大而必軟。久久漸大。似乎有膿非膿。乃是粉漿於內。若不治之。日久大甚。亦被其累。當用艾灸十數壯。即以醋磨雄黃塗在紙上。剪如螺螄。蓋大貼灸處。外用膏藥。貼一二日一換。待擠出膿即愈。

白話文:

粉瘤腫塊很大時,一定摸起來柔軟。時間久了會慢慢變大,看起來像是化膿但卻不是膿,實際上是粉狀液體聚集在裡面。如果不治療,日子久了會變得非常大,也會因此受苦。應該用艾灸灸十幾壯,然後用醋磨雄黃,塗在紙上剪成螺絲狀,蓋在灸過的部位上,再貼上膏藥。一两天換一次藥,等到擠出裡面的粉狀液體就痊癒了。

11. 筋瘤贅

筋蓄則屈屈於瘤。久久漸大。大凡瘤根細小。可以芫花煮細扣線系之。日久自落。或利刀去之。如治血瘤法亦妙。內服補養之劑。外以太乙貼。

白話文:

筋腱積聚就會形成腫塊,時間久了腫塊會越來越大。大多數腫塊的根部都很細小,可以用芫花煮沸,再用細線綁住腫塊的根部,時間久了腫塊就會自然脫落。或者也可以用鋒利的刀子切除。像治療血瘤的方法也很有效。內服補益的藥物,外敷太乙膏。

12. 氣瘤贅

凡氣瘤贅或三五日大。又幾日小者。乃隨氣之消長。不痛不紅。皮膚照常。其贅不硬。治宜內服沉香化氣丸散氣等湯液。外以枳殼扣之。以艾灸之效。又方以香附散亦可。

白話文:

氣瘤贅的大小,有時三五天就變大,有時幾天又變小,這是隨著氣的盛衰而變化。它不痛不紅,皮膚看起來正常,腫塊也不硬。治療方法是內服沉香化氣丸等能行氣的湯藥,外用枳殼敲打,或用艾灸,效果也很好。另外,用香附散治療也可以。

13. 血瘤贅

凡生血瘤贅。小而至大。細根蒂者與茄子相似。宜調惡針散。一服即以利刃割去。以銀烙匙燒紅一烙即不流血。亦不潰。不再生。不然。復出血瘤。不一月如舊。宜仍依前法治之即安。

白話文:

血瘤贅的治療方法:凡是長了血瘤贅,小的會長大,根部細小的像茄子一樣,應該服用調惡針散,服用一劑後,就用鋒利的刀子割除,再用燒紅的銀烙匙烙一下,就能止血、不潰爛,也不會再生長。如果不這樣做,血瘤會再次出血,不到一個月就會恢復原狀,應當再次採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就能痊癒。

14. 肉瘤贅

凡肉瘤初生如慄如桃。久則如饅頭大。其根皆闊大。不疼不癢。不紅不潰。不軟不硬。不冷不熱。日漸增加。亦無法治。治恐難痊。雖針灸無功。故錄之。

白話文:

肉瘤初期長得像栗子或桃子般大小,時間久了會像饅頭那麼大,根部都相當寬大。它不會痛、不會癢、不紅、不潰爛、不軟不硬、不冷不熱,只會日漸增大,而且無法治療,治療恐怕也很難痊癒。即使針灸也無效,所以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