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斗垣

《外科啟玄》~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脫疽

是足之大指次指。或足潰而脫。故名脫疽。是脾經積毒下注而然。赤色。先腫痛及不痛。俱以蒜灸之。人參敗毒托裡之劑治之。若色紫黑者急斬去之。如黑上至踝骨不治。

白話文:

指的腳的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或者腳潰爛脫落,所以叫做脫疽。這是因為脾經積聚毒素而導致的。呈現紅色,先出現腫痛,然後失去知覺。都用大蒜灸。用人參解毒,託裡治療。如果呈現紫黑色,立刻切除。假如黑色蔓延到腳踝骨,就不治了。

2. 疔瘡

凡手指名蛀節疔聖則腐去本節輕則拳攣

凡疔瘡始發。原無定處。皆因榮衛遲遏所生。又經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東垣分二十三疔。余今分三十四種疔。俱在前論。初發時遍身拘急口噤如痓症。宜針瘡頂出血。紝蟾酥定內服藥。如黑了眼必死。

白話文:

一切疔瘡在開始發作的時候,沒有固定的部位,都是因為榮衛氣血運行遲滯受阻而產生的。又經典中說,膏粱美食的變化,可以導致長出大疔瘡。東垣把疔瘡分為二十三種,我現在則把它分為三十四種,這些都已經在前文討論過了。疔瘡初發作時,全身都感到拘攣緊急,嘴巴緊閉不能說話,好像得了痓症。這時應該針刺瘡頂出血,並且服用蟾酥定等內服藥。如果黑眼就把會死亡。

3. 骨羨瘡

是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生於神堂二穴及膈關膈俞穴。初發作癢不可忍。如燎漿水疱。抓破內見骨。過十日如遍身俱癢不可治也。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症。血多氣少。發作於神堂、二穴、膈關、膈俞等穴位。初期發作時奇癢無比。像被滾燙的油澆到,產生水皰。抓破後可見骨頭。超過十天後如果全身都發癢,那就無法醫治了。

4. 骨痿瘡

是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其瘡生於兩胯骨上。漸大筋骨俱痛。癊開流水盡即死。如胯相對並有瘡腫者。十無一生。用大馬屁勃墊睡。不令磨著。內服補中益氣藥治之。

白話文:

這是出自《外科精要》的一段話,在大腿外側的膽經上,氣多而血少,[患有]瘡是小腿外側的胯骨上。瘡逐漸擴大,筋骨一起疼痛,瘡潰爛流盡膿血即死。如果在胯相對的部位同時生有瘡腫,十個中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用大馬勃草墊著(瘡)睡覺,不要磨著(瘡)。內服補中益氣的藥物治療。

5. 骨毒滯瘡

是足太陰脾經。多氣少血。生於腿上箕門穴。如痛可治。不痛難治。一名腿發。十二日可刺。如膿黃赤色可治。青稀腐臭者不治。其瘡赤白色。是骨毒氣發於外。十日內未膿必死。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陰脾經出現的問題。由於氣多血少,在腿上的箕門穴處出現病症。如果出現疼痛,就可以治療;如果不痛,就難以治療。又叫腿發。十二天後就可以針刺治療。如果膿液呈黃赤色,就可以治療。如果膿液呈青稀腐臭色,就不能治療。膿瘡呈赤白色的是骨毒之氣發作於體外。十天之內如果沒有膿液,就肯定會死亡。

6. 陳肝瘡

是手少陽三焦經。多氣少血。生於左右臂上三五處。如癤腫痛不可忍。不可擦挨。如有頭二七可刺。無膿身熱虛硬麵赤者二八日死。又名蚤疽。徹手生瘡。變生於手三陰三陽經。三年而死。癢甚者一月而死。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氣多血少。生在左右手臂上三個或五個地方。似膿腫,疼痛難忍。不可摩擦抓撓。如有膿者,可刺破放膿。無膿,身體發熱,虛弱僵硬,面色發紅者,二、八日內死亡。又名蚤疽。貫穿手部而形成瘡口。變生於手三陰三陽經。三年內死亡。如果瘙癢嚴重,則一月內死亡。

7. 赤炎瘡

是手太陰肺經。受風熱。肺主皮毛。其經多氣少血。故發於遍身。紅瘡點子。又名赤炎風。乃心火盛血熱也。有赤點或有或無。久而不愈。變為厲風。宜消風退熱。防風通聖散類治之。

白話文:

這是手太陰肺經引起的。受到風熱。肺主皮毛,它的經絡多氣少血,所以發於遍身都是紅瘡點子。又名赤炎風,這是因爲心火旺盛,血熱導致的。有很多紅點,或有或無,長久不愈,就會演化爲厲風。治療的方法是,消風退熱,選擇防風通聖散之類的藥來治療。

8. 血胤瘡

是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生於淵腋脅肋旁。赤色有頭。無頭如肥皂子大。在肉中。如針刺痛。忽長大至胸。兼足厥陰肝經。多血少氣。發於期門。名曰腋癧。女子患此走諸處。二三年變名結癧。三五年出黑水死。

白話文:

這是足少陽膽經的疾病。膽氣多、血少。生長在腋下兩側,呈紅色並有腫塊。沒有腫塊的,大小像肥皂子。位於肌肉中,疼痛如針刺。突然長大到胸部,同時伴有足厥陰肝經的疾病。血多、氣少。發於期門穴,稱為腋下癧。女子患此病,病程發展較快。二、三年後病名變為結癧。三、五年後排出黑色的水而死亡。

9. 天疱瘡

是手太陰肺經受暑熱濕蒸之氣所生。肺主皮毛。故遍身燎漿白疱。疼之難忍。皮破赤沾。用定粉煅赤。絲瓜葉汁調擦即愈。多服香茹飲。

白話文:

這是手太陰肺經受到暑熱濕蒸之氣而生的疾病。肺主皮毛。所以遍身出現了燎漿白泡。疼痛難忍。皮破血出。用滑石粉鍛燒至赤色。絲瓜葉汁調和擦拭即可治癒。多喝香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