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奐

《外科方外奇方》~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諸瘡部

疥靈丹,硫黃,水銀(各一錢),油核桃肉(一兩),生豬板油(一兩),共搗如泥。聞臭及擦患處。能治疥瘡。

二妙丹,吳茱萸(焙),硫黃(等分),研末。凡膿疥間雜者。人手心合掌摩擦。每日二次。三四日全愈。

五虎下西川,大楓肉末,蛇床子末(各五錢),枯礬末(一錢),水銀(二錢),白鍋(一錢),先將鍋化開。次入水銀。再入三味。柏油或桕油。搗極勻搽瘡宜幹些。臘豬油搗亦可。能治血風癬蟲。坐板疥癩諸瘡。

不傳妙方,綠柳樹根皮,川椒,二味等分炒燥。取淨末(四兩),枯礬(一兩),全蠍(五隻。焙),共為細末。豬板油調搽。

松黃散,專治腿上濕瘡,雄黃(六錢),川柏(一兩五錢),炒蛇床子(一兩),炒川椒,輕粉,水銀(各二錢共末),密陀僧(四兩),硫黃(三錢),明礬(一錢二分),煙膠(九錢),松香(一兩三錢)研末。法用蔥三兩搗汁拌。熬烊入陰水內取起。再拌入水取起。三次為度。

共研極細。專治腿上濕瘡。紅紫流水奇癢。久不得愈。並治一切疥癬諸瘡。濕瘡用桐油調敷。諸瘡用木鱉子煎菜油調搽。如膿窠瘡。方中去水銀。

又方,黃丹(一兩。水飛炒紫),鉛粉(一兩),白龍骨(一兩。煆),松香(一兩二錢),如前法制。共為細末。麻油調敷。專治肥瘡生髮中,黃水瘡生周身,坐板瘡生臀上等症。

二妙散,茅山蒼朮(一斤),川黃柏(一斤),共炒存性研末。麻油調。治濕風爛瘡。

清涼散,輕粉,杭粉,蛤粉(各一錢),青黛(五分),煨石膏(三錢),六一散(三錢),共研細末。天疱瘡。用絲瓜汁調搽。或葉亦可。發火丹。用火丹草搗汁調搽。余濕火瘡等。俱用麻油調搽。

附慢驚吊心窩法,胡椒(七粒),生梔子(七個),蔥白頭(七個),白散面(一撮),上各研和勻。用雞蛋白(半個)調攤青布上。貼小孩心窩。日夜取去。有青布黑色即愈。如不愈。再照前法貼之。

白話文:

疥靈丹:

將硫磺、水銀各一錢,加上油核桃肉一兩、生豬板油一兩,全部搗爛成泥狀。聞到氣味,並將藥泥塗抹在患處,能治療疥瘡。

二妙丹:

將炒過的吳茱萸和硫磺等量研磨成粉末。對於膿瘡和疥瘡混合的情況,將藥粉放在手心搓熱,每日摩擦兩次,三四天就能痊癒。

五虎下西川:

將大楓子肉末、蛇床子末各五錢,枯礬末一錢,水銀二錢,白鍋(可能是指白鉛)一錢,先將白鍋熔化,再加入水銀,接著加入其他三種藥末。用柏油或桕油攪拌均勻,塗抹在患處,瘡面要保持乾燥一些。也可以用融化的豬油攪拌。能治療血風癬蟲、坐板疥癩等各種瘡。

不傳妙方:

將綠柳樹根皮和川椒等量炒乾,磨成細粉(四兩),加上枯礬一兩,焙過的蠍子五隻,一同研磨成細末。用豬板油調勻塗抹患處。

松黃散:

專門治療腿上的濕瘡。將雄黃六錢、川柏一兩五錢、炒蛇床子一兩、炒川椒、輕粉、水銀各二錢,都研磨成粉末,加上密陀僧四兩、硫磺三錢、明礬一錢二分、煙膠九錢、松香一兩三錢,也研磨成粉末。做法是用蔥三兩搗成汁攪拌藥粉,放入鍋中熬煮至熔化,倒入陰涼水中再撈起,重複三次。

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專門治療腿上的濕瘡,這種濕瘡呈現紅紫色、流水且奇癢無比,久治不癒。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疥癬瘡。濕瘡用桐油調和塗抹,其他瘡用木鱉子煎菜油調和塗抹。如果是有膿皰的瘡,則去掉方中的水銀。

又方:

將黃丹(一兩,用水飛過並炒至紫色)、鉛粉(一兩)、煅燒過的白龍骨(一兩)、松香(一兩二錢),按照先前的方法處理後,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塗抹,專門治療肥瘡長在毛髮中,黃水瘡長在全身,坐板瘡長在臀部等症狀。

二妙散:

將茅山蒼朮(一斤)和川黃柏(一斤)一起炒至半焦,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治療濕風引起的潰爛瘡。

清涼散:

將輕粉、杭粉、蛤粉各一錢,青黛五分,煨過的石膏三錢,六一散三錢,一起研磨成細末。對於天疱瘡,用絲瓜汁調和塗抹,或用絲瓜葉也可以。對於發火丹,用火丹草搗汁調和塗抹。其他的濕火瘡等,都用麻油調和塗抹。

附慢驚吊心窩法:

將胡椒七粒、生梔子七個、蔥白頭七個、白散面一撮,全部研磨混合均勻。用半個雞蛋的蛋白調和,攤在青布上,貼在小孩的心窩處。白天晚上都取下。如果青布變成黑色就表示快好了。如果沒有好,就再照著之前的方法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