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4)

1. 赤白遊風

赤白遊風如粟形,浮腫焮熱癢兼疼,表虛風襲怫鬱久,血赤氣白熱化成。

白話文:

紅色和白色的遊走性風疹像小米粒一樣,伴有浮腫、紅熱、瘙癢和疼痛,是因為體表虛弱被風邪侵襲,長期鬱積不散,血液受熱呈現紅色,氣分受熱呈現白色而形成的。

【注】此證發於肌膚,遊走無定,起如雲片,浮腫焮熱,痛癢相兼,高累如粟。由脾肺燥熱,而兼表虛腠理不密,風邪襲入,怫鬱日久,與熱相搏,則化熱益盛而成。滯於血分者,則發赤色;滯在氣分者,則發白色,故名赤白遊風也。初俱宜荊防敗毒散疏解之。赤者次服四物消風飲;白者次服補中益氣湯,加防風、蟬蛻、殭蠶、生何首烏治之。

白話文:

這種症狀發現在皮膚上,移動不定,如雲朵般浮腫且燒熱,疼痛與癢同時出現,腫塊高高隆起如小米。由於脾、肺燥熱,加上表層虛弱、毛細孔不緻密,邪風侵襲進來,鬱結日益加重,與熱氣相互作用,於是熱氣越發旺盛而形成。滯留在血液中的,則呈現紅色;滯留在氣中的,則呈現白色,因此稱為赤白遊風。初期都應該服用荊防敗毒散來疏通症狀。發紅的接著服用四物消風飲;發白的接著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上防風、蟬蛻、殭蠶、生何首烏來治療。

初俱用牛肉片貼之豬羊俱可。遊走太速者,砭之;定停者,以真君妙貼散雞子清調敷。其看順逆之法,與丹毒門參考。忌魚腥、雞、鵝、動風燥血之物,犯則難愈。

四物消風飲

白話文:

初期可用牛肉片貼上,豬肉或羊肉也可以。如果遊走太快,就用砭刺療法;如果固定不動,就用真君妙貼散和雞蛋清調勻敷上。看順逆之法,與丹毒病症相似。忌食魚腥、雞、鵝等腥味食物,以及容易動風和燥熱之血的食物,否則難以治癒。

生地(三錢),當歸(二錢),荊芥,防風(各一錢五分),赤芍,川芎,白鮮皮,蟬蛻,薄荷(各一錢),獨活,柴胡(各七分)

白話文:

生地黃(三錢),當歸(二錢),荊芥,防風(各一錢五分),赤芍藥,川芎,白鮮皮,蟬蛻,薄荷(各一錢),獨活,柴胡(各七分)

紅棗肉二枚,水二盅,煎八分,去渣服。

【方歌】四物消風飲調榮,血滋風減赤色平,荊防鮮蟬兼獨活,柴薄紅棗水煎濃。

荊防敗毒散(見項部腦疽)

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

真君妙貼散(見腫瘍門)

白話文:

取兩枚紅棗,加入兩盅水,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後服用。

方歌:四物消風飲能調養氣血,滋養血液,減少風邪,使臉色紅潤平復。方劑中含有荊芥、防風、蟬蛻、獨活、柴胡、薄荷、紅棗,以水煎煮濃湯服用。

此方適用於治療項部腦疽、潰瘍門、腫瘍門等病症。

2. 紫白癜風

紫白癜風無癢痛,白因氣滯紫血凝,熱體風侵濕相搏,毛竅閉塞發斑形。

白話文:

紫白癜風沒有癢痛感,白色是因為氣滯造成的,紫色則是血液凝結所致。熱性體質的人受到風邪侵襲和濕邪相爭,導致毛孔堵塞,形成了斑點。

【注】此證俗名汗斑,有紫、白二種。紫因血滯,白因氣滯。總由熱體風邪、濕氣,侵入毛孔,與氣血凝滯,毛竅閉塞而成。多生面項,癍點遊走,延蔓成片,初無痛癢,久之微癢。初起宜萬靈丹汗之,次以胡麻丸常服;外用密陀僧散擦患處,令汗出,風濕自解。古今治法雖多,取效甚少。得此證者當忌魚腥、煎炒、火酒、動風發物。

胡麻丸

白話文:

感冒受溼,入侵毛竅而成皮疹,又紅又癢。

大胡麻(四兩),苦參,防風,石菖蒲,威靈仙(各二兩),白附子,獨活(各一兩),甘草(生,五錢)

白話文:

大胡麻(120克),苦參、防風、石菖蒲、威靈仙(各60克),白附子、獨活(各30克),甘草(生,15克)

上為細末,白酒漿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形瘦者一錢五分,食後臨臥白滾水送下。

白話文:

把上等中藥材碾磨成細末,用白酒漿和成丸藥,大小如同綠豆。每次服用二錢,如果身形瘦弱者,則服用一錢五分,在吃過晚飯後、睡覺前用白開水送服。

【方歌】胡麻丸治紫白癜,除去風濕不致延,苦參白附防風草,菖蒲獨活威靈仙。

密佗僧散

白話文:

胡麻丸可以治療白癜風,祛除風濕,不致延誤病情。配方中含有苦參、白附子、防風、菖蒲、獨活、威靈仙等中藥材。

雄黃,硫黃,蛇床子(各二錢),密陀僧,石黃(各一錢),輕粉(五分)

共研末,醋調搽患上。

白話文:

雄黃、硫黃、蛇牀子(各二錢);密陀僧、石黃(各一錢);輕粉(五分)

【方歌】密陀僧散風濕患,入腠成癜紫白斑,雄硫輕粉蛇床子,石黃共末醋搽痊。

萬靈丹(見腫瘍門)

白話文:

方歌的

密陀僧可以散去風濕病症,入皮肉形成紫白斑點,雄黃、輕粉、蛇牀子、石黃一起研磨成末,用醋調和後擦拭患處,可以治癒。

3. 白駁風

白駁風生面頸間,風邪相搏白點癍,甚延遍身無痛癢,治宜消風塗脂痊。

白話文:

白駁風出現在面部和頸部,是由於風邪相互作用導致的白色斑點,嚴重時會蔓延至全身,但沒有痛癢感。治療應該採用消除風邪的方法,並塗抹藥膏來治癒。

【注】此證自面及頸項,肉色忽然變白,狀類癍點,並不癢痛,由風邪相搏於皮膚,致令氣血失和。施治宜早,若因循日久,甚者延及遍身。初服浮萍丸,次服蒼耳膏;外以穿山甲片先刮患處,至燥痛,取鰻鱺魚脂,日三塗之。一方取樹孔中水溫洗之,洗後搗桂心、牡蠣等分為末,面油調塗,日三夜一俱效。

白話文:

突然脖子後面起了疹子,不痛不癢,可能是風熱搏於肌膚所致,可搗牡蠣殼塗之。

浮萍丸

紫背浮萍(取大者洗淨,曬乾)

研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豆淋酒送下。

豆淋酒法

黑豆半升,炒煙起,衝入醇酒三斤,浸一日夜,去豆,用酒送藥。

白話文:

紫背浮萍丸

藥材:

  • 紫背浮萍(取較大的,洗淨曬乾)

製作方法:

  1. 將曬乾的紫背浮萍研磨成細粉。
  2. 用蜂蜜將藥粉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一丸,用豆淋酒送服。

豆淋酒

製作方法:

  1. 將半升黑豆炒至冒煙。
  2. 倒入三斤醇酒,浸泡一日一夜。
  3. 將黑豆去除,用浸泡過的酒送藥服用。

【方歌】浮萍丸治白駁應,曬乾紫背大浮萍,蜜丸彈狀豆酒服,專能發表散邪風。

蒼耳膏

蒼耳(鮮者,連根帶葉取五七十斤,洗淨)

白話文:

【方歌】

浮萍丸治癒白駁病。

曬乾紫背的大浮萍。

將浮萍碾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如豆子。

用酒送服浮萍丸,可以發散邪風。

切碎,入大鍋內煮爛,取汁,絹濾過,再熬成膏,瓷罐盛之。用時以桑木匙挑一匙,噙口內,用黃酒送下。服後有風處,必出小瘡如豆粒大,此風毒出也,刺破出汁盡即愈。忌豬肉。

【方歌】蒼耳風邪侵皮膚,氣血失和白駁生,連根帶葉鮮蒼耳,洗淨熬膏酒服靈。

白話文:

把藥材切碎,放入大鍋內煮爛,取出藥汁,用絹布過濾,然後熬成膏狀,用瓷罐盛裝。使用時,用桑木匙挑取一匙藥膏,含在口中,再喝一口黃酒送服。服藥後,在有風的地方,身上會出現豆粒大小的小瘡,這是風毒排出體外的徵兆,刺破小瘡讓汁液流出,瘡口就會痊癒。服用藥膏期間,禁止食用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