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4)

1. 多骨疽

多骨疽由腎虛源,瘡久腫潰復受寒,落草患此胎元結,名為骨脹治一般。

【注】此證一名剩骨,一名朽骨,無論老少,皆有生者,多在腮齶牙床、眼胞頦下手足、腿膊等處,有因腎虛之人,生瘡久潰,腫硬不退,口不收斂,外被寒邪襲入,與膿毒凝結,借人之氣血化成多骨者;又有初生落草,身肉之中,按之有如脆骨,由胎元受之精血交錯而致,迨其人長大後,必於脆骨所生之處,突然發腫生疽,及潰破後,多骨脫出,其口方收。有多骨出之不休者,名曰骨脹,難愈。

白話文:

這種疾病有一個名稱叫做剩骨,還有一個名稱叫做朽骨。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可能發生。多發生在腮、齶、牙牀、眼皮、下巴、手、腳、腿、胳膊等部位。有的是由於腎虛的人,生了瘡,潰爛時間很長,腫脹堅硬消退不下去,瘡口不收斂,外部又受到寒邪侵襲,和膿毒凝結在一起,藉助人的氣血化成多塊小骨頭;還有的從出生降落地就這樣,身體裡面摸起來像脆骨一樣,是由於胎元受到精血交錯而造成的,等到長大成人之後,脆骨所在的地方一定會突然腫脹生瘡,等潰爛後,多塊小骨頭脫落出來,瘡口才能收斂。有的小骨頭不斷地出來,這種情況叫做骨脹,很難治癒。

以上二因,治法皆同,俱宜隔附子餅艾灸,以宣寒凝,令骨速脫。蓋骨屬腎,遇寒則凝,故從熱治也。若朽骨內含,或出臭膿,或出涎泡,宜撒黃靈藥陀僧膏蓋貼,令朽骨出盡,其口始易斂也,腎虛微寒者,服六味地黃丸;虛而寒甚者,桂附地黃丸常服可愈。由胎元結成者,稟賦身虛,不可強取多骨,候自破則取之。

白話文:

以上兩種原因,治療方法都相同,都應該隔著附子餅艾灸,以宣散寒凝,令骨頭迅速脫落。因為骨頭屬腎,遇寒則凝結,所以要從熱來治療。如果骨頭壞死,裡面有膿液或涎液,應該撒上黃靈藥、陀僧膏蓋住貼上,讓壞死的骨頭全部脫落出來,骨頭的開口才容易閉合。腎虛微寒的人,服用六味地黃丸;腎虛寒重的人,服用桂附地黃丸,可以長期服用治癒。由胎元結成的人,稟賦身虛,不可勉強取出多塊骨頭,等到骨頭自然破裂後再取出。

附子餅灸法(見首卷灸法)

黃靈藥陀僧膏(俱見潰瘍門)

六味地黃丸(見面部雀斑)

桂附地黃丸(見面部頰瘍)

2. 結核

結核即同果核形,皮裡膜外結凝成,或由風火氣鬱致,或因怒火濕痰生。

【注】此證生於皮裡膜外,結如果核,堅而不痛,由風火氣鬱,結聚而生,初發令人寒熱往來,有表證者,荊防敗毒散解之;表既解,即服連翹消毒飲,若濕痰氣鬱凝結者,宜行氣化痰,以五香流氣飲、《千金》指迷丸辛涼之藥治之,其核自消;若誤投苦寒之劑,必至潰破,或服之而反甚者,其勢將潰,不可強消,以耗其氣,宜用透膿散。潰而不愈者,屬氣虛,宜用補中益氣湯平補之。

白話文:

這種疾病發生在皮下膜的外側,結核如果核,堅硬不痛,是由風、火、氣鬱結聚而成的。初期會讓人感到寒熱交替,有表證的,可以用荊防敗毒散來治療。表證消除後,再服用連翹消毒飲。如果是濕痰氣鬱凝結引起的,應該行氣化痰,用五香流氣飲、《千金》指迷丸等辛涼藥物治療,核就可以自行消散。如果誤用苦寒的藥物,必定會潰破,或者服用後反而更嚴重,這種情況下將會潰爛,不可強行消除,以免耗損氣血,應該使用透膿散。如果潰爛後不癒合,屬於氣虛,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來平補。

外治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千金》指迷丸

半夏(制,四兩),白茯苓枳殼(麩炒,各三兩),風化硝(三錢)

白話文:

半夏(經過處理,四兩),白茯苓,枳殼(用麩皮炒過,各三兩),風化硝(三錢)

共研為末,河水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白滾水送下。

【方歌】《千金》指迷丸半夏,茯苓枳殼硝同砑,河水煮糊作成丸,消堅去核結痰化。

荊防敗毒散(見項部腦疽)

連翹消毒飲(見背部酒毒發)

五香流氣飲(見脛部黃鰍癰)

透膿散(見腫瘍門)

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

3. 痼發

痼發皆由外感生,伸縮動處每成形,漫腫無頭寒熱作,四肢沉重渴煩增。

【注】此證體虛之人,感受天地不正之厲氣而生,非由內作也。多生於手足掌心,或腰、腿、臀下伸縮動處,疼如痛風,而兼漫腫無頭,其色淡紅,憎寒發熱,四肢沉重。煩渴初起,宜服萬靈丹發汗解表,腫仍不消,必欲作膿者,宜托裡消毒散,兼琥珀蠟礬丸間服;已潰者,按癰疽潰瘍門治法。

白話文:

這種疾病是體虛的人,感染了天地間不正的厲氣而引起的,不是因內部原因產生的。多發在手足掌心,或腰、腿、臀下伸縮動處,疼痛像痛風,而且伴有漫腫無頭,顏色淡紅,怕冷發熱,四肢沉重。煩渴初期,宜服萬靈丹發汗解表,腫脹仍不消退,必定要化膿的,宜服託裡消毒散,兼服琥珀蠟礬丸;已經潰爛的,按癰疽潰瘍類治法治療。

靈丹托裡消毒散琥珀蠟礬丸(俱見腫瘍門)

白話文:

萬靈丹: 治療所有腫瘤的通用藥丸。

託裡消毒散: 內服藥粉,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琥珀蠟礬丸: 由琥珀、蠟和礬製成的藥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4. 瘭疽

瘭疽本由煙瘴起,小如粟豆大梅李,初發紅點次變黑,腐爛筋骨疼無已。

【注】此證一名蛇瘴,起川、廣煙瘴地面有之,初起紅點,次變黑色,其形小者如粟豆,大者如梅李,隨處可生,疼痛應心不止,腐爛筋骨,潰破膿如豆汁,今日拭淨,次日膿汁復滿,愈而復發,初起宜貼蟾酥餅,寒熱交作,宜服黍米寸金丹,或奪命丹亦可,紅腫遊走不定者,離宮錠塗之,兼神燈照熏照之。破後脾虛,食少作嘔者,補中益氣湯黃連、麥冬;補而不應,或出稀水穢汁者逆。

白話文:

這個症狀也叫蛇瘴,起初在四川、廣西等煙瘴之地有這種病症,剛開始是紅點,然後變成黑色,形狀小的像小米,大的像梅子李子,可以生在任何地方,疼痛直到內心,筋骨腐爛,潰破後膿汁如豆汁,今天擦乾淨,第二天膿汁又滿了,好了又復發,剛開始應貼蟾酥餅,寒熱交作,應服黍米寸金丹,或奪命丹也可以,紅腫遊走不定,用離宮錠塗抹,並用神燈照燻照。破潰後脾虛,食少作嘔,加黃連、麥冬於補中益氣湯中;若補而不應,或出稀水穢汁,屬於逆證。

蟾酥餅(見疔瘡)

黍米寸金丹離宮錠(俱見腫瘍門)

奪命丹(見背部陰陽二氣疽)

補中益氣湯(見潰瘍門)

神燈照法(見首卷)

5. 烏白癩

烏白癩由中惡風,犯解忌害亦能成,麻癢徹骨刺不痛,除風養血即收功。

【注】此二證,俱由惡風侵襲皮膚血分之間,火鬱耗血,及犯觸忌害而成。有烏、白二種:烏者初覺皮毛變黑,發若癮疹,癢若蟲行,手足頑麻,針刺不痛,目視物若垂絲,心常驚而妄語,凡飲食言語之時,開口出氣而鳴,宜服蝟皮丸,外擦大黑神膏;白癩皮色漸變白斑,語聲嘶嗄,目視不明,四肢頑疼,身體大熱,心常懊惱,手腳緩縱,背膂拘急,肉如針刺,鼻生息肉,瞳生白沫,宜服白花蛇散,外擦斑蝥膏,二證俱常飲苦參酒。白癩便秘者,先宜服醉仙散,次服通天再造散,利下惡物即效。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都是由於惡風侵襲皮膚和血脈之間,導致火鬱耗血,以及接觸禁忌或受到傷害而引起的。分為黑色和白色兩種。黑色:初期感覺皮毛變黑,發作時類似癮疹,癢得像蟲子在爬,手腳麻木,針刺也不痛,看東西像垂著絲線,心裡經常驚慌而說胡話,每當飲食或說話時,一開口就會呼氣並發出聲音。宜服用蝟皮丸,外擦大黑神膏。白色:皮色逐漸變成白斑,聲音嘶啞,視力不明,四肢疼痛,身體發熱,心裡經常煩躁,手腳動作緩慢,背部和脊椎僵硬,肉體像針刺一樣疼痛,鼻子生息肉,瞳孔生白沫。宜服用白花蛇散,外擦斑蝥膏。兩種病症都應經常飲用苦參酒。白色癩皮病伴有便祕的患者,應先服用醉仙散,再服用通天再造散,通便排泄出體內的毒物即可生效。

蝟皮丸

蝟皮(燒,存性),蚺蛇頭(燒,存性),魁蛤(各一枚),紅娘子(去頭、足、翅),蠐螬(焙乾),虻蟲(去頭、足、翅),水蛭糯米炒熟),蜘蛛(焙),斑蝥(去頭、足、翅,各三個),桂心,大黃黃連龍骨(煅研),麝香(研),汞(即水銀),川椒(炒,各五錢),芒硝石膏(煅,各一兩),穿山甲(炙,三片),枯白礬滑石(研、水飛),甘遂(與胡麻同炒,以胡麻熟為度,去麻用甘遂,各二錢五分),蜈蚣(炙,一條半),附子(泡,去皮臍,二枚),巴豆(去皮、膜、心、油),雷丸(各五十粒)

白話文:

原中醫古文

蝟皮(燒,存性),蚺蛇頭(燒,存性),魁蛤(各一枚),紅娘子(去頭、足、翅),蠐螬(焙乾),虻蟲(去頭、足、翅),水蛭(糯米炒熟),蜘蛛(焙),斑蝥(去頭、足、翅,各三個),桂心,大黃,黃連,龍骨(煅研),麝香(研),汞(即水銀),川椒(炒,各五錢),芒硝,石膏(煅,各一兩),穿山甲(炙,三片),枯白礬,滑石(研、水飛),甘遂(與胡麻同炒,以胡麻熟為度,去麻用甘遂,各二錢五分),蜈蚣(炙,一條半),附子(泡,去皮臍,二枚),巴豆(去皮、膜、心、油),雷丸(各五十粒)

  • 蝟皮(燒烤後保持藥性)
  • 蚺蛇頭(燒烤後保持藥性)
  • 魁蛤(各一個)
  • 紅娘子(去除頭、足、翅)
  • 蠐螬(烘烤乾燥)
  • 虻蟲(去除頭、足、翅)
  • 水蛭(用糯米炒熟)
  • 蜘蛛(烘烤)
  • 斑蝥(去除頭、足、翅,各三個)
  • 桂心
  • 大黃
  • 黃連
  • 龍骨(煅燒後研磨)
  • 麝香(研磨)
  • 汞(水銀)
  • 川椒(炒熟,各五錢)
  • 芒硝
  • 石膏(煅燒,各一兩)
  • 穿山甲(烘烤,三片)
  • 枯白礬
  • 滑石(研磨、水飛)
  • 甘遂(與胡麻同炒,炒至胡麻熟透,去除胡麻,用甘遂,各二錢五分)
  • 蜈蚣(烘烤,一條半)
  • 附子(浸泡,去除皮和肚臍,兩枚)
  • 巴豆(去除皮、膜、心和油)
  • 雷丸(各五十粒)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滾白水送下,空心臨臥各一服。如未覺,每服加一丸;如莖中痛,即有蟲下,細觀形狀皆死矣。痛多減一丸,痛少服二丸,以瘥為度。此藥乃攻毒取蟲之峻劑,非灼知臟腑有蟲及精神可勝攻下者,不可輕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丸藥,大小約如小豆。每次服用一粒,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空腹時和睡前各服用一次。如果服用後沒有感覺,每次可增加一粒藥丸;如果莖中疼痛,就會有蟲子排出,仔細觀察蟲子的形狀都是死的。如果疼痛嚴重,可減少一粒藥丸;疼痛較輕則服用兩粒藥丸,以治癒為止。這種藥是攻毒驅蟲的強力劑量,如果不確定體內是否有蟲子,或是體質虛弱,無法承受攻下之藥,則不可輕易服用。

【方歌】蝟皮膚黑成烏癩,心驚視物若垂毫,癢似蟲行手足痹,紅娘魁蛤汞礬螬,螬桂硝黃虻蛭甲,黃連龍骨麝蜘膏,川椒滑附蜈巴豆,雪丸甘遂共斑蝥。

白話文:

【藥方名稱】蝟皮、黑牽牛、烏梅、大戟、地龍、白附子、赤小豆、蜈蚣、巴豆、甘遂、斑蝥、川椒、滑石。

【藥方功效】主治皮膚病,常表現為皮膚顏色黑如烏鴉,還長有水泡,搔抓後潰爛,可見紅色肉芽,時常心驚肉跳,看東西好像隔著一層毛髮,皮膚瘙癢有蟲爬行感,手足麻木不仁等症狀。

【藥方組成】

紅娘、魁蛤、水銀、礬螬、螬桂、硼砂、黃鱔、虻蟲、馬前甲、黃連、龍骨、麝香、蜘蛛膏、川椒、滑石、蜈蚣、巴豆、雪丸、甘遂、斑蝥。

【用法用量】將這些藥物研成細末,用蜘蛛膏調成膏狀,塗抹患處。

【注意事項】本方含有毒性藥物,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頭髮(雞子大一團),川芎,黃連,黃柏防己(去皮),川烏,升麻藜蘆(各五錢),巴豆,杏仁(各十四粒)

白話文:

頭瘤(雞蛋大小的一團),川芎、黃連、黃柏、防己(去皮)、川烏、升麻、藜蘆(各五錢),巴豆、杏仁(各十四粒)

用豬脂油二斤,將藥炸至頭髮化盡為度,撈去渣;再用雌黃、雄黃,白礬、鉛粉各五錢,松脂一塊如雞子大,同研末,入油內攪勻。先以熱鹽湯洗淨患處,次擦藥,日三次,勿令入口。

白話文:

使用兩斤豬油,將藥材炸至頭髮全部化盡為止,撈出渣滓;再使用五錢的雌黃、雄黃、白礬、鉛粉,以及一塊雞蛋大小的松脂,將其研磨成粉末,混合到油中攪拌均勻。首先使用熱鹽水清洗患處,之後擦上藥物,每天三次,注意不要讓藥物進入口中。

【方歌】大黑神膏烏癩塗,發芎連柏己川烏,雌雄巴豆礬松脂,鉛粉升麻杏藜蘆。

白話文:

治療大黑神膏的歌訣:大黑神膏是用 烏藥、萊菔子、大黃、苦參、蒲公英、牛蒡子、金銀花、連翹、赤芍藥、丹參組成。

發芎連柏己川烏:川烏、草烏、草花、白花蛇草、蛇牀子、益母草、當歸、川芎、白芍、赤芍、五靈脂、沒藥、乳香、沒藥、冰片。

雌雄巴豆礬松脂:巴豆霜、大黃、甘草、黃連、黃柏、黃芩、柴胡、白芍、當歸、川芎、地黃、丹參、赤芍、益母草、當歸、川芎、白芍、赤芍、五靈脂、沒藥、乳香、沒藥、冰片。

鉛粉升麻杏藜蘆:白芥子、白芨、荊芥、薄荷、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風、柴胡、白芷、川芎、獨活、升麻、荊芥、防

白花蛇(酒浸,炙),槐子,天麻枳殼(麩炒),蔓荊子防風羌活威靈仙白鮮皮,晚蠶鵝(去頭、足、翅,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白話文:

  • 白花蛇(泡酒,烤)
  • 槐子
  • 天麻
  • 枳殼(用麩皮炒過)
  • 蔓荊子
  • 防風
  • 羌活
  • 威靈仙
  • 白鮮皮
  • 晚蠶蛾(去掉頭、腳、翅,各一兩)
  • 甘草(烤過,五錢)

共研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時用二服。

【方歌】白花蛇散體多熱,刺痛聲嘶白癲疴,槐子天麻鮮積蔓,風羌威草晚蠶蛾。

斑蝥膏

斑蝥(十四枚),大蝮蛇(頭尾全者,曬乾,一條)

黃酒七碗,同藥入瓶內,用糠火煨酒至一碗,濾去渣收貯。每用薄薄塗於患上。

【方歌】斑蝥膏搽白癩風,蝮蛇黃酒入瓶中,糠火煨酒取塗患,以毒攻惡癩自平。

苦參

苦參(五斤),露蜂房(五兩),刺蝟皮(酥炙一具)

白話文:

苦參(五斤):用量五斤。

露蜂房(五兩):露蜂房,即蜂巢,用量為五兩。

刺蝟皮(酥炙一具):取刺蝟皮一具,經過酥炙處理。

共研粗末,用水三斗,煎湯至一斗,去渣,浸細曲五斤、炊黍米三斗,拌如常醞法,酒熟,壓去糟,每於食前,溫飲一小盞。

白話文:

將粗末研磨,加入三鬥水,煎煮成湯劑,然後將藥渣過濾掉,加入五斤的細曲和三鬥煮熟的黍米,按照一般的釀酒方法混合,酒釀熟後,將酒糟壓搾出去,在每次飯前溫服一小杯。

【方歌】苦參酒治烏白癩,露蜂房與刺蝟皮,煎湯浸曲炊黍米,釀酒飲之惡疾離。

醉仙散通天再造散(俱見大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