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2)

1. 流注

流注原有證數般,濕痰瘀風汗後寒,發無定處連腫漫,潰近骨節治難痊,此證本由脾胃弱,留結肌肉骨筋間。

【注】此證名雖無殊,其原各異,蓋人之血氣,每日周身流行,自無停息,或因濕痰,或因瘀血,或因風濕,或因傷寒汗後餘毒,或因欲後受寒,稽留於肌肉之中,致令氣血不行,故名流注。

白話文:

這個證的名稱雖然沒有什麼區別,但其來源卻各有不同。人體血氣每日在全身循環流動,沒有停止的時候。由於濕痰、瘀血、風濕、傷寒汗後餘毒、房事後受寒等原因導致氣血不能正常運行,發生稽留於肌肉之間,因而得名「流注」。

諸家書云:流者流行,注者住也,發無定處,隨在可生,初發漫腫無頭,皮色不變,凝結日久,微熱漸痛,透紅一點,方是膿熟,即宜用針開破,若濕痰化成者,膿色黏白;瘀血化成者,膿色金黃;黏水風濕化成者,膿色稀白如豆汁;汗後八邪化成者,膿色或黃、或黑、稀膿臭穢;以上四證,發在肉厚處可愈,發在骨節及骨空處難痊,淫欲受寒化成者,膿色稀白而腥,其水中有豬脂水油之狀,此為敗漿膿也,諸書雖有治法,終成敗證。

白話文:

各家的醫書上說:流是流動的意思,注是停留的意思,發作沒有固定的位置,隨處都可能發生,初期腫脹沒有頭,皮膚顏色不變,凝結時間久了,稍微發熱漸漸疼痛,透出紅色的膿點,這時纔算是膿熟了,應該立刻用針刺破,如果是濕痰化成的,膿液的顏色黏稠發白;如果是瘀血化成的,膿液的顏色金黃;如果是黏水風濕化成的,膿液的顏色稀白像豆汁;汗後八邪化成的,膿液的顏色可能黃、可能黑,稀薄而且臭穢;以上四種情況,如果發生在肉厚的地方可以治癒,如果發生在骨節和骨空的地方就很難痊癒,如果因為縱慾受寒而化成的,膿液的顏色稀白而且腥臭,膿水中還有豬油水油的樣子,這就是敗漿膿,各家的醫書雖然有治療方法,最終還是會敗壞成證。

初起濕痰所中者,木香流氣飲導之;產後瘀血所中者,通經導滯湯通活之;跌撲傷損瘀血所中者,宜散瘀葛根湯逐之;風濕所中者,萬靈丹五積散附子溫散之;汗後餘邪發腫者,人參敗毒散散之;房欲後外寒侵襲者,初宜服五積散加附子,次服附子余物湯溫之;又有室女、孀婦鬱怒傷肝,思慮傷脾而成者,宜服歸脾湯香附青皮散之,此皆流注初起將成之法,一服至三四服皆可。

白話文:

  1. 剛開始因濕痰而生病的患者,可以用木香流氣飲來疏導;因產後瘀血而生病的患者,可以用通經導滯湯來調理;因跌倒或外傷造成瘀血的患者,應該服用散瘀葛根湯來消除瘀血。
  1. 因風濕而生病的患者,可以用萬靈丹或五積散加上附子來溫散寒氣;因汗後餘邪而引起腫脹的患者,可以用人參敗毒散來消除餘邪。

  2. 因房事前後受寒而生病的患者,一開始應該服用五積散加上附子,之後再服用附子餘物湯來溫暖身體。

  3. 還有一些未婚女子或寡婦,因為鬱怒傷肝或思慮傷脾而生病的患者,可以用歸脾湯加上香附和青皮來疏肝理氣、健脾益氣。

  4. 以上這些方法都是針對疾病剛開始發作時使用的,通常服用一到四次即可見效。

外俱用烏龍膏或沖和膏敷貼,皮肉不熱者,雷火神針針之,輕者即消,重者其勢必潰;將潰時俱宜服托裡透膿湯,已潰俱服人參養榮湯;久潰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者,俱宜服調中大成湯,久潰膿水清稀,精神怯少,漸成漏證者,俱宜服先天大造丸。潰後其餘治法,俱按癰疽潰瘍門參考。

白話文:

傷口外用烏龍膏或沖和膏敷貼。皮肉不熱者,用雷火神針針刺,輕者就會消退,嚴重的也必定會潰爛;將要潰爛時都應服用託裡透膿湯,潰爛後都服用人參養榮湯;潰爛時間長,膿水清稀,飲食減少,不能生肌收斂的,都應服用調中大成湯;潰爛時間長,膿水清稀,精神怯弱,逐漸形成漏證的,都應服用先天大造丸。潰爛後的其他治療方法,都按癰疽潰瘍門條款參考。

通經導滯湯

當歸熟地赤芍川芎枳殼(麩炒),紫蘇,香附,陳皮,丹皮,紅花,牛膝(各一錢),獨活甘草(節,各五分)

白話文:

當歸、熟地黃、赤芍、川芎、枳殼(先用麩皮炒過)、紫蘇、香附、陳皮、丹皮、紅花、牛膝(各一錢),獨活、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入酒一杯,食前服。

【方歌】通經導滯產後疾,敗血流瘀腫痛積,四物枳蘇香附陳,丹皮獨草紅花膝。

散瘀葛根

葛根,川芎,半夏(制),桔梗防風羌活升麻(各八分),細辛,甘草(生),香附,紅花,蘇葉,白芷(各六分)

白話文:

葛根、川芎、半夏(經過炮製的)、桔梗、防風、羌活、升麻(各八分),細辛、甘草(生)、香附、紅花、蘇葉、白芷(各六分)。

水二盅,蔥三根,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方歌】散瘀葛根瘀血凝,皆因跌撲流注成,芎半桔風羌細草,香附紅花蘇芷升。

白話文:

【藥方歌】葛根能夠散瘀、活血化瘀,血瘀凝滯大多是由跌打損傷、流注阻滯引起的,此方藥材組成為:川芎、半夏、枳殼、防風、羌活、細辛、香附、紅花、蘇葉、升麻。

附子(制),人參白朮(土炒),白茯苓,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酒炒,各一錢),木香肉桂,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制附子、人參、土炒白朮、白茯苓、當歸、熟地黃、川芎、酒炒白芍(各一錢),木香、肉桂、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紅棗肉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方歌】附子八物醫流注,房欲傷陰外寒入,木香肉桂八珍湯,薑棗水煎食遠服。

白話文:

  1. 人參(2 錢)

調中大成湯

人參(二錢),白朮(土炒),白茯苓,黃耆山藥(炒),丹皮,當歸身,白芍(酒炒),陳皮(各一錢),肉桂,附子(制,各八分),遠志(去心),藿香,縮砂仁,甘草(炙,各五分)

  1. 白朮(土炒),

  2. 白茯苓,

  3. 黃耆,

  4. 山藥(炒),

  5. 丹皮,

  6. 當歸身,

  7. 白芍(酒炒),

  8. 陳皮(各 1 錢),

  9. 肉桂,

  10. 附子(加工,各 8 分),

  11. 遠志(去核),

  12. 藿香,

  13. 縮砂仁,

  14. 甘草(炙,各 5 分)。

水二盅,煨姜三片,紅棗肉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方歌】調中大成四君耆,山藥丹皮歸芍宜,遠藿縮砂陳桂附,能醫流注潰膿稀。

木香流氣飲(見疔瘡門)

靈丹烏龍膏沖和膏(俱見腫瘍門)

五積散(見內癰部腎癰)

人參敗毒散(即荊防敗毒散減去荊防,見項部腦疽)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即荊防敗毒散減去荊防,見項部腦疽)

【組成】

人參、升麻、柴胡、苦參、黃芩、地丁、連翹、甘草、防風、薄荷、桔梗、金銀花。

【主治】

熱毒壅盛,神昏發狂,胡言亂語,或昏迷不醒,口角流涎。

【譯文】

人參敗毒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人參、升麻、柴胡、苦參、黃芩、地丁、連翹、甘草、防風、薄荷、桔梗、金銀花等藥物組成。它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引起的疾病,如神昏發狂、胡言亂語、昏迷不醒、口角流涎等。

歸脾湯(見乳部乳中結核)

雷火神針(見股部附骨疽)

托裡透膿湯(見頭部侵腦疽)

人參養榮湯(見潰瘍門)

先天大造丸(見臀部鸛口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