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旋耳瘡

旋耳瘡生耳後縫,瘡延上下連耳疼,狀如刀裂因濕熱,穿粉散搽即成功。

【注】此證生於耳後縫間,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狀,色紅,時津黃水,由膽、脾濕熱所致。然此瘡月盈則瘡盛,月虧則瘡衰,隨月盈虧,是以又名月蝕瘡也。宜穿粉散搽之,即可成功。

穿粉散

輕粉(研、隔紙微炒),穿山甲(炙),鉛粉,黃丹(水飛過,各三錢)

共研極細,香油調敷。

【方歌】穿粉散敷旋耳瘡,清熱滲濕油調良,輕粉研細隔紙炒,穿山甲共鉛粉黃。

白話文:

旋耳瘡長在耳後皮膚皺褶處,會蔓延到耳上和耳下,造成耳痛,看起來像刀割一樣。這是因為體內濕熱造成的。用穿粉散塗抹就能治癒。

這種瘡長在耳後皮膚皺褶之間,延伸到耳廓,上下裂開,像刀割一樣,皮膚發紅,還會流出黃色的液體,是膽、脾濕熱引起的。而且這種瘡會隨著月亮圓缺而變化,月亮圓的時候瘡就厲害,月亮缺的時候瘡就輕,所以也叫月蝕瘡。用穿粉散塗抹,就能治好。

穿粉散的配方是:輕粉(研磨後,隔著紙微炒)、穿山甲(炙烤)、鉛粉、黃丹(水飛過,各三錢),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