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鼻痔

鼻痔初起榴子形,久垂紫硬礙氣通,肺經風濕熱鬱滯,內服辛夷外點平。

【注】此證生於鼻內,形如石榴子,漸大下垂,色紫微硬,撐塞鼻孔,礙人氣息難通。由肺經風濕熱鬱,凝滯而成。內服辛夷清肺飲,以清肺熱;外以硇砂散,逐日點之,漸化為水而愈。宜戒厚味、暴怒,庶不再發。

辛夷清肺飲

辛夷(六分),甘草(生,五分),石膏(煅),知母,梔子(生研),黃芩(各一錢),枇杷葉(去毛,蜜炙,三片),升麻(三分),百合,麥冬(去心,各一錢)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或加羌活、防風、連翹、薄荷。

【方歌】鼻痔辛夷清肺飲,辛草膏知梔子芩,枇杷升麻百合麥,或加羌活翹薄斟。

硇砂散(見耳部耳痔內)

白話文:

鼻痔初期像石榴籽般大小,時間久了會下垂、變紫變硬,阻礙呼吸。這是因為肺經風濕熱鬱結不通所致。內服辛夷清肺飲來清肺熱,外用硇砂散點在患處,慢慢地就能化解痊癒。應戒除油膩厚味的食物和暴怒的情緒,以免復發。

2. 肺風粉刺

肺風粉刺肺經熱,面鼻疙瘩赤腫疼,破出粉汁或結屑,枇杷顛倒自收功。

【注】此證由於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

枇杷清肺飲

人參(三分),枇杷葉(刷去毛,蜜炙,二錢),甘草(生,三分),黃連(一錢),桑白皮(鮮者佳,二錢),黃柏(一錢)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遠服。

【方歌】枇杷清肺枇杷葉,參草黃連桑白皮,黃柏同煎食遠服,肺風粉刺盡皆宜。

顛倒散

大黃,硫黃(各等分)

研細末,共合一處,再研勻,以涼水調敷。

【方歌】顛倒散敷功效極,大黃硫黃各研細,等分再勻涼水調,專醫酒皶肺風刺。

白話文:

肺風粉刺是肺經熱導致的面部、鼻子長出紅色腫痛的小疙瘩,會流出白色粉狀液體或結痂。使用枇杷清肺飲內服,搭配顛倒散外敷,症狀就能慢慢痊癒。

3. 酒皶鼻

酒皶鼻生准及邊,胃火熏肺外受寒,血凝初紅久紫黑,宣郁活瘀緩緩痊。

【注】此證生於鼻準頭,及鼻兩邊。由胃火熏肺,更因風寒外束,血瘀凝結。故先紅後紫,久變為黑,最為纏綿。治宜宣肺中鬱氣,化滯血,如麻黃宣肺酒、涼血四物湯俱可選用,使榮衛流通,以滋新血。再以顛倒散敷於患處。若日久不愈,以梔子仁丸服之,緩緩取愈。

麻黃宣肺酒

麻黃,麻黃根(各二兩)

頭生酒五壺,將藥入酒內,重湯煮三炷香,露一宿,早晚各飲三五杯,至三五日出膿成瘡;十餘日則膿盡,膿盡則紅色退,先黃後白而愈。

【方歌】麻黃宣肺酒皶鼻,血熱上注外寒瘀,麻黃並根入酒泡,重湯煮飲效不虛。

涼血四物湯

當歸,生地,川芎,赤芍,黃芩(酒炒),赤茯苓,陳皮,紅花(酒炒),甘草(生,各一錢)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加酒一杯,調五靈脂末二錢,熱服。氣弱者,加酒炒黃耆二錢,立效。

【方歌】涼血四物皶鼻紅,散瘀化滯又調榮,芩苓四物陳紅草,姜煎加酒入五靈。

梔子仁丸

梔子仁研末,黃蠟溶化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茶清嚼下,忌辛辣之物。

【方歌】梔子仁丸皶鼻赤,紫黑纏綿皆可施,梔子為末黃蠟化,丸似彈子茶清食。

顛倒散(見肺風粉刺)

白話文:

酒糟鼻

酒糟鼻長在鼻頭和鼻翼兩側,是胃火熏蒸肺部,又加上外感風寒,導致血液瘀滯凝結的結果。因此,一開始是紅色,時間久了變成紫色,最後變成黑色,而且病程纏綿難癒。治療應該以疏通肺部的鬱氣,化解瘀血為主。可以選擇麻黃宣肺酒或涼血四物湯等藥方,使氣血運行通暢,滋生新血。同時,外敷顛倒散於患處。如果久治不愈,可以服用梔子仁丸,慢慢調理直到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