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下石疽

下石疽在膝上生,堅硬如石牽筋疼,皮色如常難潰斂,證由血滯外寒凝。

【注】此證生於膝間,無論膝蓋及左右,俱可以生。堅硬如石,牽筋疼痛,腫如雞卵,皮色不變,並無焮熱,難消難潰,既潰難斂,最屬疲頑。由身虛,寒邪深襲,致令血瘀凝結,而成腫潰。內外治法,俱與中石疽參考。但此證腫潰俱涼,若涼化為熱,見諸善證者始吉;仍見惡證者,難痊。

白話文:

這個症狀是在膝蓋附近,無論在膝蓋、左右兩側都可能發生。堅硬如石頭,牽拉肌肉疼痛,腫脹如雞蛋,皮膚顏色沒有變化,也沒有發熱,很難消退或潰瘍,即使潰瘍也很難收斂,最為頑固難治。是由於身體虛弱,寒邪深入,導致氣血瘀結,形成腫脹和潰瘍。內服藥和外敷藥的治療方法,都參考中石疽的治療方法。但是這個症狀的腫脹和潰瘍都是涼性的,如果涼性轉化為熱性,出現好的徵兆,纔是吉兆;如果仍然出現不好的徵兆,就難以痊癒。

2. 緩疽

緩疽血滯外寒凝,腫硬如饅膝上生,紫黯潰遲多焮熱,腫久漸腐爛皮疼。

【注】此證由外寒深襲,血瘀凝滯而成。生於兩膝上,或生於膝兩旁,腫硬如饅,木痛日增,其色紫黯,積日不潰,證之情形,與下石疽相似,惟多焮熱,腫久則腐爛肌肉、皮膚。初服當歸拈痛湯,以宣通濕熱,次按中石疽治法,內宜溫補,外宜灸法。虛甚者,十全大補湯相兼治之

白話文:

這種症狀是由於外來的寒氣深刻襲擊,血液瘀滯凝結而成。生長在兩膝蓋上,或生長在膝蓋兩側,腫脹堅硬像饅頭,疼痛日益加劇,顏色紫紅,積累數日而不潰爛,其症狀與下石疽相似,但多焮熱,腫脹時間長了就會腐爛肌肉和皮膚。初期服用當歸拈痛湯,以宣通濕熱,然後按照中石疽的治療方法,內服溫補之藥,外服灸法。體虛嚴重者,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輔助治療。

當歸拈痛湯(見股部腿遊風)

十全大補湯(見潰瘍門)

3. 委中毒

委中毒在膕紋生,屈伸木硬微腫紅,膽熱流入膀胱遏,速宜活血刺委中。

【注】此證生委中穴,穴在膝後膕中央約紋,動脈陷中即是。約紋者,折紋也,又名血郗,穴屬膀胱經,俗名腿凹,經曰膕中,由膽經積熱,流入膀胱,壅遏不行而成。木硬腫痛、微紅、屈伸艱難。

白話文:

這種證狀發生在委中穴,委中穴位於膝後膕中央的凹陷處,動脈通過此處。約紋,即折紋,又名血郗,委中穴屬於膀胱經,俗稱腿凹。根據經書記載,委中穴位於膕中,是由於膽經積聚的熱氣流入膀胱,導致氣血壅滯,無法正常運行。委中穴出現木樣硬結、腫脹疼痛、微紅,屈伸活動困難的症狀。

治宜速用活血散瘀湯,逐下惡血為效,緩則筋縮而成廢疾!諸書皆云:兼刺委中穴出血自消,然刺穴必兼有腰痛不能轉移者,方可刺之,即出血亦不可過多,多則令人身撲,面見脫色。其餘內外治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亦有焮痛,色赤、潰速者,由濕熱凝結所致,治法亦按腫瘍、潰瘍門。

白話文:

治療應該儘快使用活血散瘀湯,將瘀血排出體外才是良效,拖延就會導致筋縮而成無法恢復的廢疾!各書都說:同時刺委中穴放血,可使瘀血自然消散。但必須是腰痛劇烈且無法轉動的情形,才能刺穴放血,而且出血的量不可過多,否則會導致人體虛弱,臉色蒼白。其他內外治法,都按照瘡瘍、腫瘤、潰瘍的方法來治療。也有因為濕熱凝結所致的灼痛、發紅、潰爛迅速的情況,治療方法也可以參照腫瘤、潰瘍的方法來治療。

活血散瘀湯

當歸尾,赤芍桃仁(去皮、尖),大黃(酒炒,各二錢),川芎蘇木(各一錢五分),丹皮,枳殼(麩炒),栝蔞仁(各一錢),檳榔(六分)

白話文:

當歸尾:當歸的尾部,具有補血、活血、止痛的作用。

赤芍:芍藥根皮,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桃仁(去皮、尖):桃子的內核,要去除外皮和尖端,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作用。

大黃(酒炒,各二錢):大黃,經酒炒後具有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作用。

蘇木:蘇木,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丹皮: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枳殼(麩炒):枳殼,經麩炒後具有疏肝理氣、消積導滯的作用。

栝蔞仁:栝蔞的種子,具有清熱化痰、潤腸通便的作用。

檳榔:檳榔,具有消積導滯、行氣止痛的作用。

水二盅,煎八分,空心服;渣再煎服。

【方歌】活血散瘀委中毒,皆因積熱腫其處、歸芍丹皮桃枳榔,栝蔞大黃芎蘇木。

白話文:

【方歌翻譯】活血散瘀委中穴的中毒,都是因為積熱腫脹在那裡,歸地、芍藥、丹皮、桃仁、枳榔,栝蔞根、大黃、芎藭、蘇木。

4. 上水魚

上水魚生委中旁,折紋兩稍疼埂昂,長若魚形瘀熱結,外施砭血敷二黃。

【注】此證生委中折紋兩稍,腫如高埂,長若魚形,色紫作痛,由血熱遇外寒稽留,則血瘀凝結而成。外用砭法,向腫埂上砭出惡血,兼用二黃散香油調敷,甚效。

白話文:

【解釋】這個病症出現在膝蓋骨中間的皺褶的兩側,腫脹得像高高的土埂,形狀像魚一樣細長,呈紫紅色並伴有疼痛。它是由血液過熱遇外寒阻滯所致,瘀血凝結而成。外用放血療法,將血腫的部位刺破放出瘀血,再用二黃散加香油調和敷於患處,效果很好。

黃散(即顛倒散。見鼻部肺風粉刺)

5. 人面瘡

膝肘瘡生如人面,自古傳來系孽因,流氣苦參敷貝母,從善改惡自察心。

【注】此證自古傳來,乃奇病也。多生兩膝,或生兩肘,腫類人形,眉目口鼻皆具。《本事方》云:瘡口能飲食,施治諸藥,絕無所苦,惟敷貝母,其瘡皺眉閉口,自此,日用貝母末和水敷灌,數日瘡消結痂而愈。又諸書皆以為素積冤譴,須自清心懺悔。初宜服流氣飲,日久宜用大苦參丸

白話文:

這種病症自古以來就有了,是一種奇特的疾病。大多數長在雙膝,或長在雙肘,腫脹的形狀像人,眉目口鼻都具備。《本事方》中說:這個瘡口能吃東西,用各種藥物治療,都沒有什麼痛苦,只有敷上貝母,這個瘡才會皺眉閉口,從此,每天用貝母末和水混合塗抹敷灌,幾天後瘡口消退結痂而癒合。另外,各種書都認為這是前世積累的恩怨,必須自己清心懺悔。一開始應該服用流氣飲,時間長了應該使用大苦參丸。

今據所用之藥,俱系辛熱疏散之品,其證或因風、寒、濕三氣,凝合之所化,亦未必盡由冤譴所致也,依古施治,諒可奏效。

白話文:

現在根據所用藥物的道理,都是屬於 辛熱疏散類的藥物,這種病症可能是由風、寒、濕三種寒氣凝合而成的,也不一定是冤魂所導致的,根據古人的治療方法,應該可以起到治療效果。

大苦參丸

苦參(二兩),蔓荊子赤茯苓山藥白芷荊芥防風白附子川芎,山梔(生),何首烏白蒺藜,皂角,川烏(炮),黃耆赤芍獨活羌活(各五錢),草烏(炮一錢五錢)

白話文:

苦參(二兩),蔓荊子、赤茯苓、山藥、白芷、荊芥、防風、白附子、川芎、山梔(生品)、何首烏、白蒺藜、皁角子、川烏(炮製)、黃耆、赤芍、獨活、羌活(各五錢),草烏(炮製一錢五分)。

上為細末,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黃酒送下,不飲酒者,以茶代之。

白話文:

把藥打成粉末,用麵糊調和後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50到70顆,空腹時以黃酒送服,不喝酒的人可以用茶代替。

【方歌】大苦參丸人面瘡,蔓苓山藥芷荊防,白附芎梔何蒺皂,川草烏耆芍獨羌。

流氣飲(方見背部痰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