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宏源
《外科心法要訣》~ 卷五 (5)
卷五 (5)
1. 鼻瘡
鼻瘡肺熱生鼻中,燥干如火微腫疼,內服黃芩外定痛,燥干黃連膏潤靈。
【注】此證生於鼻竅內,初覺乾燥疼痛,狀如粟粒,甚則鼻外色紅微腫,痛似火炙。由肺經壅熱,上攻鼻竅,聚而不散,致成此瘡。內宜黃芩湯清之,外用油紙捻黏辰砂定痛散,送入鼻孔內。若干燥者,黃連膏抹之立效。
黃芩湯
黃芩(酒炒,二錢),甘草(生,五分),麥冬(去心,一錢),桑白皮(生,一錢),梔子(連皮酒炒,一錢五分),連翹(去心),赤芍,桔梗,薄荷,荊芥穗(各一錢)
水煎,食後服。
【方歌】黃芩湯醫肺火盛,鼻內生瘡赤腫疼,芩草麥冬桑梔翹,赤芍桔梗薄荷荊。
辰砂定痛散
辰砂(末,五分),冰片(二分),胡黃連(末,二兩),石膏(煅,一兩)
共研細末。
【方歌】辰砂定痛鼻瘡干,冰片胡連膏煅研,油紙捻藥入鼻孔,消疼散熱效通仙。
黃連膏
黃連(三錢),當歸尾(五錢),生地(一兩),黃柏(三錢),薑黃(三錢)
香油十二兩,將藥炸枯,撈去渣;下黃蠟四兩溶化盡,用夏布將油濾淨,傾入瓷碗內,以柳枝不時攪之,候凝為度。
【方歌】黃連膏潤諸燥瘡,歸尾生地柏薑黃,油炸去渣加黃蠟,布濾攪凝塗抹強。
白話文:
鼻瘡
鼻瘡是因為肺部熱氣導致鼻腔發炎,鼻腔乾燥灼熱,輕微腫痛。內服黃芩湯清熱,外用藥膏止痛。乾燥者,黃連膏效果最好。
初期症狀為鼻腔乾燥疼痛,像小米粒般大小,嚴重時鼻外皮膚泛紅腫脹,疼痛劇烈如火燒般。這是因為肺經熱氣壅塞,向上衝擊鼻腔,聚集不散而形成瘡瘍。內服黃芩湯清熱,外用油紙捻沾辰砂定痛散塞入鼻孔。如果鼻腔乾燥,塗抹黃連膏即可見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